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设计并提交一份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提交人:曹菊云提交时间:Fri Oct 16 19:33:14 CST 2020作业格式:2

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计划一、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可以培养学生不仅能把握文中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草原》的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感情;《丁香结》由花的“结”联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这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与第一二学段的想象类作文相比,本次习作想象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二、单元统整教学思路:借助同步阅读中的诗歌《走进自然》导入单元主题,通过2篇精读课文的教学,不断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步拓展阅读《四季即景》《夹竹桃》,巩固习得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花之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炼阅读方法,推荐阅读整本书《醒来的森林》。习作时重点指导学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三、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1.《草原》   第二课时   1.《草原》+语文练习册中的两篇文章阅读   第三课时   2.《丁香结》   第四课时   2.《丁香结》+同步阅读《夹竹桃》+交流平台   第五课时   3.《古诗三首》   第六课时   4.《古诗三首》+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第七课时   《花之歌》+杨柳与水莲+同步阅读《四季即景》   第八课时   整本书推荐导读《醒来的森林》   第九、十课时   习作《变形记》   第十一课时   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     1、草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初步感知单元内容。2、学会9个生字,会认3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迂腐、鞭子、疾驰、墨线、无际、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3、了解作者老舍。初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知晓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语言,展开想象,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争取背诵。【教学重难点】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背诵课文第一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直接导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触摸自然”。通览单元课文,感知本单元都展示了哪些不同的自然之美。明确单元语文要素“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导入新课: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提到草原,你头脑中闪出了哪些诗句或者词语?或者是歌词?《敕勒歌》2、老舍先生到草原访问,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草原。板书课题,作者。3、对于作者老舍,你昨天预习时,都做了哪些了解?二、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生字表。指名读组词。老师重点指导:多音字勒和蒙,易错字襟、蒙和微……2、再次大声朗读课文,强化生字词。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3、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第1段:草原美景。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喜迎远客。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主客相见。第4段: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联欢话别。天涯、斜阳。)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请大家用心地读读这一段,把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原之美?按照什么顺序?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学习,并交流2、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作者展现了草原特有的景物,每一处的景物都别有一番风味,再读读,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把你喜欢的景物写美的。作如下预设,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A、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1)作者为何想情不自禁想高歌一曲?(2)没错,这是老舍先生生平第一次看到草原,草原一直是他很向往的地方,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很激动、很兴奋)人在激动的时候,就想跳起来、喊起来,唱起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很好,真情实感(3)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他还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新奇,面对这样的美景,他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出示图片(草原好大、天蓝、天高、晴朗真想不到世界上竟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4)是啊,这里没有了林立的工厂、没有密集的楼群,没有废气浓烟的污染,空气像溪水一样清澈。像泉水一样纯净,不带任何杂质)置身在这样的空气中,你会怎么做呢?(大口大口地呼吸,贪婪地吸气,让每个毛孔都张开,让清新的空气浸润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就是清鲜的空气。一个清字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但感觉还不够不够新鲜,不够明朗;情感变弱了;离极点还差一点;)(5)初到草原,心胸为之开阔,视野为之大开,一股豪情放之情油然而生,不禁使人引吭高歌,一吐为快。(再激昂,再有力些)           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师:结合本段中心句,说说这句话表现了草原的什么特点?(2)、生:在小丘是绿的,平地也是绿的。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放眼处处皆绿色。(3)、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4)这一派绿色使人忘掉了疲劳和愁苦、带给人们舒展与宁静,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生:心情开朗。生:心旷神怡。生:神清气爽。舒服(好一个一碧千里啊)C、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1)羊群,洁白,干净,这里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你能找出来吗?(2) 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绿草配白羊,这种美作者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让你我都能形象地感知。真美,来,读出这种清丽、雅致的画面来。(3) 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4) 是“绣”字!羊群本因为吃草无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巨幅绿色绒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实奇妙!再读,读出这种动感之美来。 D、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1)、渲染、勾勒,是中国画的两种技法,你了解吗?(2)绿色渲染,写出来草原碧绿、辽阔,线条柔美。(3)翠色欲流,你理解吗?(4)缓缓地高起,又缓缓地低下,就像是绿色的——波浪。沿着这条波浪般的线条放眼望去,就觉得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碧绿的颜色好像要渗透,流淌,所以作者说“翠色欲流”。(5)师:你能把这种柔美的感觉读出来吗??这段话该怎么读?(慢一点、轻一点、优雅些甜一点)这绿色向周围慢慢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感觉会更好。读出了这种自然、流畅、轻盈意蕴.齐读(6)静静地望,细细地品,面对这番美景,此时此刻老舍先生他怎么了?难怪老舍先生会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7)点明写法: 这段话中哪句是直接写景?哪句是写作者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他们在回味什么?点出拟人的写法。四、草原是一幅画,草原是一首诗,看来,同学们都陶醉于这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了,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传神的描绘。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大声背诵这一段。 【作业设计】完成补充习题1、2、3.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板书设计】                                   草原                   景  (天空   空气    小丘   羊群   骏马和大牛)                   人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草原【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人文美。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能体会意境。【教学重难点】展开想象描写两族人民在斜阳中话别的具体情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1.出示课题。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草原风景之美。3、草原给你的印象仅仅是景美吗?还有什么?生:草原的人更美,热情好客。师:是啊,作者见到第一次见到草原时是惊喜和赞叹的,离开草原时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4、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古和汉族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5、是啊,同学们,草原的美景令我们陶醉,课文中有哪些内容又能让我们感受到蒙汉情深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5小节。喜迎远客、主客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板书)二、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1、生自读课文2——5节。(边读边划,找出描写蒙汉情深的语句,并在感触较深的地方写上你的感受)2.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边读边思考,边想边写体会,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值得学习。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蒙汉情深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A、(出示课件)“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从哪里可以看出蒙古同胞喜迎来客?重点理解(迎接——热情)“各色的衣裳”:身着节日的盛装,热情招待“飞”:说明蒙古兄弟心情迫切,热情好客。“几十里外”:学生体会有多远,可以看出路途遥远阻止不了他们与汉族兄弟相见的热情。练习感情朗读,感受热情师:同学们,听,男女老少,欢呼雀跃,骏马驰骋,襟飘带舞,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让人感动,让人震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段话,感受浓浓热情,开始吧! B、过渡:除了刚刚交流的迎接客人时,蒙古人表现的热情之外,课文还有什么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蒙汉情深呢?(出示课件)“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人很多,气氛热烈,人们情绪高涨,刚松开一双手,又有一双手来了,也许刚刚才握过,紧接着又握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让我们来猜猜看,他们在说些什么?蒙古族老汉你说说……汉族的朋友你说说……提升:这样热闹的场面,同学们想象的画面,老舍先生却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样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老舍先生语言的艺术魅力。这样描写可以看出人很多,场面热闹,主人热情。咱们一起来通过朗读表现场面的热闹和蒙古族人民党的激情。C、(款待——盛情)过渡:刚刚我们感受到了蒙古包外,主客相见流露出的真情与激情,那么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蒙汉情深?交流:“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蒙古族兄弟迎接贵宾有哪些习俗?干部,七十岁,姑娘们,不同的人群都对汉族兄弟表示欢迎,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汉族兄弟的深情厚意。D、(话别——深情)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响起。师导: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回味无穷。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看着送别的场面,回味着蒙古兄弟的真诚热情,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依依不舍)难怪老舍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那份依依惜别之情。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喜迎远客、主客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蒙汉情深,希望这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作业设计】1、展开想象,描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表现的具体情境。(备选:你从课文那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带我们一起回忆那惜别的场景。)2、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3、欣赏描写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草原夜色美》等,感受草原的独特气息。【板书设计】             草原喜迎远客、主客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计划

一、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

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可以培养学生不仅能把握文中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草原》的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感情;《丁香结》由花的“结”联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这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与第一二学段的想象类作文相比,本次习作想象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

二、单元统整教学思路:

借助同步阅读中的诗歌《走进自然》导入单元主题,通过2篇精读课文的教学,不断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步拓展阅读《四季即景》《夹竹桃》,巩固习得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花之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炼阅读方法,推荐阅读整本书《醒来的森林》。习作时重点指导学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三、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1.《草原》

第三课时   2.《丁香结》

第四课时   2.《丁香结》+同步阅读《夹竹桃》+交流平台

第五课时   3.《古诗三首》

第六课时   4.《古诗三首》+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第七课时   《花之歌》+杨柳与水莲+同步阅读《四季即景》

第八课时   整本书推荐导读《醒来的森林》

第九、十课时   习作《变形记》

第十一课时   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

1、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初步感知单元内容。

2、学会9个生字,会认3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迂腐、鞭子、疾驰、墨线、无际、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3、了解作者老舍。初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知晓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语言,展开想象,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争取背诵。

【教学重难点】

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

直接导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引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触摸自然”。

通览单元课文,感知本单元都展示了哪些不同的自然之美。

明确单元语文要素“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导入新课: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提到草原,你头脑中闪出了哪些诗句或者词语?或者是歌词?《敕勒歌》

2、老舍先生到草原访问,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草原。板书课题,作者。

3、对于作者老舍,你昨天预习时,都做了哪些了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表。指名读组词。老师重点指导:多音字勒和蒙,易错字襟、蒙和微……

2、再次大声朗读课文,强化生字词。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3、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草原美景。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喜迎远客。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主客相见。第4段: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联欢话别。天涯、斜阳。)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请大家用心地读读这一段,把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原之美?按照什么顺序?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学习,并交流

2、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作者展现了草原特有的景物,每一处的景物都别有一番风味,再读读,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把你喜欢的景物写美的。

作如下预设,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A、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作者为何想情不自禁想高歌一曲?

(2)没错,这是老舍先生生平第一次看到草原,草原一直是他很向往的地方,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很激动、很兴奋)人在激动的时候,就想跳起来、喊起来,唱起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很好,真情实感

(3)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他还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新奇,面对这样的美景,他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出示图片(草原好大、天蓝、天高、晴朗真想不到世界上竟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

(4)是啊,这里没有了林立的工厂、没有密集的楼群,没有废气浓烟的污染,空气像溪水一样清澈。像泉水一样纯净,不带任何杂质)置身在这样的空气中,你会怎么做呢?(大口大口地呼吸,贪婪地吸气,让每个毛孔都张开,让清新的空气浸润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就是清鲜的空气。

一个清字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但感觉还不够不够新鲜,不够明朗;情感变弱了;离极点还差一点;)

(5)初到草原,心胸为之开阔,视野为之大开,一股豪情放之情油然而生,不禁使人引吭高歌,一吐为快。(再激昂,再有力些)

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师:结合本段中心句,说说这句话表现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2)、生:在小丘是绿的,平地也是绿的。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放眼处处皆绿色。

(3)、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这一派绿色使人忘掉了疲劳和愁苦、带给人们舒展与宁静,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生:心情开朗。生:心旷神怡。生:神清气爽。舒服(好一个一碧千里啊)

C、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羊群,洁白,干净,这里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你能找出来吗?

(2) 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绿草配白羊,这种美作者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让你我都能形象地感知。真美,来,读出这种清丽、雅致的画面来。

(3) 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4) 是“绣”字!羊群本因为吃草无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巨幅绿色绒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实奇妙!再读,读出这种动感之美来。

D、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渲染、勾勒,是中国画的两种技法,你了解吗?

(2)绿色渲染,写出来草原碧绿、辽阔,线条柔美。

(3)翠色欲流,你理解吗?

(4)缓缓地高起,又缓缓地低下,就像是绿色的——波浪。沿着这条波浪般的线条放眼望去,就觉得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碧绿的颜色好像要渗透,流淌,所以作者说“翠色欲流”。

(5)师:你能把这种柔美的感觉读出来吗??这段话该怎么读?(慢一点、轻一点、优雅些甜一点)这绿色向周围慢慢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感觉会更好。读出了这种自然、流畅、轻盈意蕴.齐读

(6)静静地望,细细地品,面对这番美景,此时此刻老舍先生他怎么了?难怪老舍先生会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7)点明写法:

这段话中哪句是直接写景?哪句是写作者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他们在回味什么?点出拟人的写法。

四、草原是一幅画,草原是一首诗,看来,同学们都陶醉于这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了,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传神的描绘。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大声背诵这一段。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1、2、3.

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草原

景  (天空   空气    小丘   羊群   骏马和大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草原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人文美。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能体会意境。

【教学重难点】

展开想象描写两族人民在斜阳中话别的具体情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草原风景之美。

3、草原给你的印象仅仅是景美吗?还有什么?

生:草原的人更美,热情好客。

师:是啊,作者见到第一次见到草原时是惊喜和赞叹的,离开草原时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古和汉族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

5、是啊,同学们,草原的美景令我们陶醉,课文中有哪些内容又能让我们感受到蒙汉情深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5小节。

喜迎远客、主客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板书)

二、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生自读课文2——5节。(边读边划,找出描写蒙汉情深的语句,并在感触较深的地方写上你的感受)

2.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边读边思考,边想边写体会,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值得学习。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蒙汉情深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

A、(出示课件)“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从哪里可以看出蒙古同胞喜迎来客?重点理解(迎接——热情)

“各色的衣裳”:身着节日的盛装,热情招待

“飞”:说明蒙古兄弟心情迫切,热情好客。

“几十里外”:学生体会有多远,可以看出路途遥远阻止不了他们与汉族兄弟相见的热情。练习感情朗读,感受热情

师:同学们,听,男女老少,欢呼雀跃,骏马驰骋,襟飘带舞,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让人感动,让人震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段话,感受浓浓热情,开始吧! B、过渡:除了刚刚交流的迎接客人时,蒙古人表现的热情之外,课文还有什么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蒙汉情深呢?

(出示课件)“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人很多,气氛热烈,人们情绪高涨,刚松开一双手,又有一双手来了,也许刚刚才握过,紧接着又握了)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让我们来猜猜看,他们在说些什么?蒙古族老汉你说说……汉族的朋友你说说……

提升:这样热闹的场面,同学们想象的画面,老舍先生却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样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老舍先生语言的艺术魅力。

这样描写可以看出人很多,场面热闹,主人热情。咱们一起来通过朗读表现场面的热闹和蒙古族人民党的激情。

C、(款待——盛情)

过渡:刚刚我们感受到了蒙古包外,主客相见流露出的真情与激情,那么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蒙汉情深?

交流:“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蒙古族兄弟迎接贵宾有哪些习俗?

干部,七十岁,姑娘们,不同的人群都对汉族兄弟表示欢迎,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汉族兄弟的深情厚意。

D、(话别——深情)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响起。

师导: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回味无穷。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看着送别的场面,回味着蒙古兄弟的真诚热情,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依依不舍)难怪老舍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那份依依惜别之情。

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喜迎远客、主客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蒙汉情深,希望这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

【作业设计】

1、展开想象,描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表现的具体情境。(备选:你从课文那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带我们一起回忆那惜别的场景。)

2、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3、欣赏描写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草原夜色美》等,感受草原的独特气息。

THE END
0.夏日限定!内蒙古草原美景藏不住了……→如果从呼和浩特出发,可以先到希拉穆仁草原。 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这片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场,夏秋时节绿草如茵。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大草原》传唱的草原美景,在这里直接360°全景还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这里有一望无际 https://news.sina.cn/znl/2025-06-24/detail-infccywn9144451.d.html
1.草原风景高级感文案(精选220句)9、从远处飞来的几只蝴蝶翩翩起舞,落在了一朵小花上,细细吸吮着甜蜜的花粉;一朵朵毛茸茸的蒲公英飘然飞了起来,把随身带的种子撒向远方;蛐蛐儿正躲在草丛中放声欢唱,唱草原的美,赞草原的辽阔,一直传向很远很远……蓝天上,原本打算匆匆掠过的飞鸟,慢悠悠地飞行着,大概是想欣赏欣赏沿途的草原美景吧! https://www.oh100.com/meiwen/5321764.html
2.课文《望梅止渴》教案设计13篇(全文)⑼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临别之际,作者发出了这样由衷的感叹。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1、在我们即将离开草原时,你最想说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 3、作业超市: ⑴画: 草原的美景。 ⑵拍: 草原的风光。 ⑶说: 向他人介绍草原。 ⑷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o7n594f.html
3.《草原》教案合集九篇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http://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269375.html
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5篇1、仔细观察文中的生字,和同桌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在刚才的复习生字中,你觉得那些字比较难写呢?引导学生搞清难写字的书写要点,范字后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3、《草原》一文,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把你认为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来和同桌交流后,抄写在好词好句本上。 https://m.51test.net/show/10611337.html
5.老舍《草原》教案一等奖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图文结合理解重点句。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这样以读为本,学生从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最后在音乐声中展示草原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https://m.ruiwen.com/jiaoan/7815798.html
6.草原的说说500句草原的说说500句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想发说说却总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的说说500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第一次坐在硬座上睡觉,心心念念的去大草原!这点罪值喽 http://www.qunzou.com/shenghuo/shuoshuo/157636.html
7.快乐的景色描写美景使人心情愉悦的说说(十一篇)快乐的景色描写 美景使人心情愉悦的说说篇三 1.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2. 春风起, 在这片镶嵌着绿色的在麦田中, 我们嬉戏,我们玩耍,此时天地消失了, 留下的只有那美丽的麦田。 3. 无可不可: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4. 蜜蜂从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378075/
8.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第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https://www.51test.net/show/9979731.html
9.草原说课稿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https://xiaoxue.ruiwen.com/shuokegao/287361.html
10.关于草原的古诗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草原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https://www.gwyoo.com/haowen/51814.html
11.五年级语文第一课的教案(精选8篇)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https://mip.yuwenmi.com/jiaoan/wunianji/2327882.html
12.板书设计草原范文6篇(全文)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9xbv2ww.html
13.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精品教案(通用32篇)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jiaoxuegongzuojihua/15705863.html
14.《草原》教学设计集合15篇一、清晨的草原 1、听赏《牧歌》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 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 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57592.html
15.老舍的草原范例6篇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https://www.baywatch.cn/haowen/124015.html
16.描写草原的经典句子(共61句)12、早上的草原特别新鲜。辽阔的草原被太阳镀上了一层金子。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嵌在翡翠上的宝石,充满了五彩缤纷的光彩。红色、白色、黄色、蓝色和紫色各种野花,这里一簇,那里一片,把碧绿的草原装扮得比花园还美。 13、草原美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https://m.ishuoshuo.com/juzi/13982.html
17.风景说说的句子赞美风景的说说风景说说的句子有哪些?每次看到美景我们都会忍不住赞美,那么怎么能用优美的句子说说去形容它的美呢?一起去看看下面这些句子吧。https://www.wed114.cn/wiki/sentry_7059.html
18.《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20220811064836.docx草原美景、远方迎客、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总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11/6102101222004222.shtm
19.《草原》教学设计(14篇)师:看了这么美的风光,听了这么动听的介绍,我们来把这草原美景用歌声唱出来吧?展示歌曲画面,教师示范唱《草原上》,学生打拍或跺脚。学生用“lu”唱歌曲,师钢琴伴奏。在悠扬的琴声中请学生朗读歌词。学生轻声唱,放歌曲动画,学生查找自己歌唱中的'缺点,同桌互相唱给对方听。让学生说出这首歌曲中你认为最难唱的一句https://www.yuwenmi.com/jiaoxuesheji/4365727.html
20.亲近大自然朋友圈文案句子精选210句17.一片绿油油的植物,好像是庄稼种的小麦,大片大片的,别有一番意境,像是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只有一望无际绿色,象征着生命。 18.春是一位自然科学家。春是播种的季节,农民们都在播种稻谷,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大自然的四季是迷人的,春来自大自然,大自然受春的影响而丰富多彩。春更是神奇的,还有许许多多的https://www.xuexila.com/juzii/haojuhaoduan/c884454.html
21.关于草原教案10篇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23811.html
22.关于欣赏的名人名言关于欣赏的名人名言:1、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https://www.shuoshuomi.com/jingdian/1347.html
23.草原课文教案(通用12篇)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106474.html
24.第一课《草原》优质教案(精选10篇)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建议:学生谈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是,课件及时呈现该句。同样喜欢这一句的学生也参与朗读。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https://m.ruiwen.com/jiaoan/479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