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中卫市第十小学人人通空间

课内阅读1: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2.既 又   既 又

3.文中写出草原的绿。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写草原的色彩: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流入云际 绿毯 绿色渲染

5.都是描写绿色的景物。

课内阅读2: 《丁香结》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_,著名哲学家_______之女。

2.分析第①节画线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联系第⑥节,说说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参考答案:

1. 宗璞  冯钟璞  冯友兰

2. 作者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3.(1)第①②节分别从色彩(雪白)、香味(甜香)描写了丁香花;

(2)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4.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意对即可)   5.B

课内阅读3: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3. 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2.(1)×(2)√(3)×(4)√

3.五岭山脉  乌蒙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4.万水千山只等闲

5.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内阅读4: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   )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拟定一个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痛击的结果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 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危险而丧失生命。

4.行动,决心,  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5.敌人纷纷滚落深谷。从这里可以看出战士们的勇敢顽强。

课内阅读5: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 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gēng gè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显现 出现 出没)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 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个片段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擎  bèn  gēng   dǎo  出现  投向

2.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3.比喻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4.(1)广场汇集队伍  (2)舞台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博得了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

5.反映了人们当时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课内阅读6:竹节人(节选)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风云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    ),想技高一筹(     )。给竹节人粘(     )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弄巧成拙(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弄巧成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得意扬扬(ABCC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弄巧成拙(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的“中看不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别出心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一个人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反而把事情搞糟,干了事与愿违的事情。

3.示例:千里迢迢  人才济济  怒气冲冲   舍近求远  弄假成真  承上启下

4.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就是人们常说的“花瓶”。

5.这支电视广告的制作的确别出心裁,十分引人注目。

课内阅读7: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揭开——(      )  观测——(      )  枯萎——(      )  抵御——(      )

3.缩写句子。

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怎样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是  而是     虽然  但

2.揭开——( 揭露 ) 观测——( 观察 ) 枯萎——( 凋谢 ) 抵御——( 抵挡 )

3. 科学家们对火星作观测。

4.火星上颜色明暗的变化,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而造成的。

5.①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②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③火星表面温度很低。④火星上没有磁场。

课内阅8: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怒吼——(        ) 惊恐——(      )奸笑——(     ) 爱戴——(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势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拥我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拟人句。

4.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洪来临村民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的表现怎样?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咆哮   惊慌   狞笑   拥戴

2. 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也说势不可挡。    指相互拥挤。

3. ①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③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 比喻  拟人  雨水的凶猛和洪水的可怕,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5.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体现了在死亡紧逼时,老支书的的 从容镇定。

课内阅读9: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穷人》是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__写的。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课文记述了_________和妻子_______主动收养已故邻居____________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2.我会借助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文中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A 安全;B安装 C安定。在文中应取(   )。

4.选文通过对桑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体现出桑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5.“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 __________,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渔夫 桑娜

西蒙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2.(1)形容心神不定.  (2)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3.(1)G 衣  (2)C   4.神态  心理  矛盾的心理状态,她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抚养西蒙的孩子的朴实、善良

5.渔夫  桑娜热爱丈夫,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也反映她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6.略。

课内阅读10: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您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您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会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绿蔓(        )  高粱(        )  苞蕾(        )  苔藓(        )

菜畦(        )  谚语(        )  铁轨(        )  处暑(        )

2.找出文中所提到的俗语或谚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4.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谚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有何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lǜ wàn  liang  bāo lěi  tái xiǎn  qí  yàn  guǐ  chǔ shǔ

2.①不热不长,不热不大。②六月六,看谷秀。③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4.我们的毛巾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蓝色的,可好看了。

5.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6.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要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课内阅读11:

①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漂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

②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③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当代著名_______。她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说是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画虚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选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分别写出一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盼》   铁凝   作家

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杨树比作人,可以“嘻嘻地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杨树的动态,烘托了“我”此刻开心、兴奋的心情。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急切心理。

4.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写雨景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写的雨停之后安静的环境。

5.示例:比喻: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拟人: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课内阅读12:只有一个地球 (节选)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选文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但   还   2.重新生长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这些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 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   科学性  严谨性

1. 体会到人类不珍惜地球资源,不注意保护地球,会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

2. 示例:如果人类不珍惜地球资源,不注意保护地球,会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我们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

课内阅读13: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伯牙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____________    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弹  正  形容极短的时间   断绝

2.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也比喻乐曲高妙。

3.(1)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巍的大山!”

(2)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课内阅读14: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      ),卷起了(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        ) 忽然——(      ) 仿佛——(     ) 照耀——(      )

3.《月光曲》也叫_________________。贝多芬是_________(国家)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改为把字句)

6.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清幽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大风  巨浪  恬静  波涛汹涌

2.瞬间   突然   好像   照射

3.《月光奏鸣曲》  德国  《命运》《田园》《合唱》

4.C  5.(1)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2)月光把浪花照得雪亮的。

6.(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3)海面波涛汹涌。

7.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他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课内阅读15:少年闰土节选)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 手捏一柄(      ),向一匹猹(      )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      )逃走了。

......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 (biàn pián)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fú fó)面前许下心愿,用圈(juàn quān) 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biàn  pián)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biàn  pián)熟识了。

1.在选段一中按原文填空。

2.用“√”给选段二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第一段话从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外貌描写相结合。其中写自然环境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景物,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颜色。这样写生动形象,具体真实,使人身临其境。

4.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紫色的圆脸”说明闰土经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农村孩子。

6.第二段话话通过人物的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闰土。

7.读了选段后,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深蓝   金黄   一望无际   碧绿   银圈   钢叉    尽力   胯下

3.天空  圆月  沙地  西瓜  深蓝  金黄  碧绿

4.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5.劳动、身体健康;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少年闰土的可爱。

十分健康、可爱

6.外貌   身体结实健康

7.闰土是一个聪明伶俐,经常参加劳动、经受风吹雨晒,身体结实健康的农村孩子。

还能输入140字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THE END
0.写草原的优美句子(精选18句),句句值得收藏1. 草原如一幅翠绿的画卷,铺展在大地的怀抱中,风轻拂过,掀起阵阵绿波,仿佛是大地深处的呼吸。 2. 遥望无垠的草原,心旷神怡,牛羊点缀其间,好似天上的繁星洒落人间。 3. 夏日的草原,繁花似锦,彩蝶翩翩起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花环。 4. 草原的早晨,薄雾如纱,轻轻地笼罩着这片绿色的海洋,太阳初升,金光洒满https://www.xx5515.com/juzi/6672809f5b41a31947fe0f1b
1.描写草原的优美句子(精选19句),句句值得收藏1. 蓝天之下,草原如一幅无边无际的绿毯,轻轻铺展在大地的怀抱中,风过处,草浪翻滚,宛如大海的波涛。 2. 远处的羊群像白云般点缀在翠绿的草原上,缓缓移动,仿佛在和大地轻声絮语。 3. 草原的晨曦,阳光如金色的细纱,轻轻撒在草尖上,露珠闪烁,像是夜空的星辰遗落人间。 https://www.xx5515.com/juzi/67d53768e4d475eb089a9375
2.关于草原教案10篇⑴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 ⑵图上有谁和什么? ⑶牧民们在干什么? ⑷羊儿怎么样? 3、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⑴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 看图理解。无与元比较字形。 ⑵铺满: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23811.html
3.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去过内蒙古草原?1. 十里不同天,天气预报不管用,出门必备伞 2. 广阔无垠,天地相连,不是夸张的形容词 === 如果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7474658-19132383.html
4.童道明:所谓“契诃夫情调”,就是一种略带忧伤的美其实,契诃夫本人就曾把“秋天”和“忧郁”联系到了一起的。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1896)里,就有这样一句:“那是八月间的一个忧郁的夜晚——说忧郁因为已经有了秋天的气息。”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所谓“契诃夫情调”,就是一种略带忧伤的美。千千万万的有审美感应力的读者自然是会欣赏这样的文学https://www.163.com/dy/article/EJFNVAPO0514R9P4.html
5.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精选16句),句句值得收藏1. 广袤的草原如同一幅无边的绿毯,轻轻铺展在大地的怀抱中,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 2. 蓝天白云下,草原一片静谧,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打破了这份宁静,却更显其深邃。 3. 晨光熹微,草原在朝阳的映照下苏醒,露珠在草尖闪烁,宛如珍珠般点缀着绿意盎然的大地。 4. 草原上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仿佛为这片绿意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 5. 远 https://www.xx5515.com/juzi/6783141f9fb9d27190ccca92
6.第一课《草原》优质教案(精选10篇)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https://m.ruiwen.com/jiaoan/4793543.html
7.课文草原范文小结: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主人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板书: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https://www.gwyoo.com/haowen/38110.html
8.草原教学设计(通用11篇)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初入草原,作者就非常强烈地感受到那里景色的迷人,把你喜欢的景物描写背给大家听,也可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情美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150805145102_306010.html
9.五年级语文第一课的教案(精选8篇)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https://mip.yuwenmi.com/jiaoan/wunianji/2327882.html
10.草原课文教案(通用12篇)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 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四、组织自学 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106474.html
11.草原说课稿"我先让学生结合图画,抓住"绿毯"、"白色的大花"两处比喻,体会草原的辽阔和羊群带给草原的无限生机。之后,删去原句,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向老舍先生学习,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这样,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原文描写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的美,而且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了美的意境,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https://xiaoxue.ruiwen.com/shuokegao/287361.html
12.自然的美文500字(通用19篇)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爱却是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我喜欢的对象。那美丽,辽阔的草原就更令我迷恋。总之一句话,我喜欢大自然的一切。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秋高气https://www.wenshubang.com/suibi/424750.html
13.《草原》课文优秀教案(精选12篇)⑸ 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https://www.diyifanwen.com/ja/859157.html
14.草原的教案14篇3.让我们眺望远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远处十分迷人。谁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96425.html
15.《草原》课时教学设计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57404.html
16.《草原》2020年第2期阿塔尔:雪原战争新作品“至于吗?和行程比的话盘旋的油耗算不上大头。”哈尔福继续说道。 “算得上大头了就晚了。”顺克尔瞪了哈尔福一眼,“需要我对你重申一遍———好几条航油补给线被掐断,而且这里没有炼油厂可以提炼这个事实吗?”他说着,转过头看着一旁已然挺直腰板的士兵,看了一阵后用低沉的声音说道:“等什么?等笑话吗?执行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01/c418989-3165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