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题及答案doc

认证主体:钱**(实名认证)

IP属地:浙江

下载本文档

第页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1、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2、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及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

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离开医院了。”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

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给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逞强——

风风火火——

3.用“~~~~”画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

4.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画出比喻句,这句是用____比喻____。

5.写出第二、三自然段段意。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6.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

3、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出奇——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

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4、

我四岁半时,爸爸和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我听大人们议论:爸爸和我不像个家了。‖时间不久,她突然来了。我及她很陌生,格格不入。她比妈妈小好多岁,长得比妈妈好看。她话不多,手可勤,下班回到家就闲不住。我和爸爸的世界在她手下很快变了样儿。爸爸自然高兴,我心里却不舒服,仍想着自己的妈妈。爸爸逼我叫她“妈妈”,我硬是不肯,而且哭了,还扬起手去打爸爸。“叫我阿姨好了。”她说,看不出她有生气的样子。她下班回来常给我带些好吃的,还有玩具、衣服给什么我都要,可就是不叫“妈”。

她做了绝育手术,为的是只要我一个,爸爸又逼我叫她“妈妈”,我还是不开口。“就叫阿姨好了。”她还是那句话。

我的生日到了。那是她第一次为我过生日。我的小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我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她还给我买了许多学习用品。吃得更新鲜,都是她亲手做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大蛋糕,上面插着13支蜡烛,蛋糕上用奶油镶嵌着四个字:新的旅程。烛光及彩灯相辉映。说笑之间,我飘然如梦。恍惚中,我情不自禁地冲她叫了声:“妈。”她马上应了一声,很自然。爸爸当然高兴。从这以后,我便开始叫她“妈”了。‖

我觉得眼前的妈妈就是我亲妈。妈妈的胸怀是我最安全的地方,妈妈的扶持是我学走路的拐棍,妈妈的宽容是我成长的雨露。

1.给短文选个最合适的题目加上。

(1)好后妈

(2)我和后妈

(3)同是亲妈

2.用“‖”把第二段画出来(第一、三段已用“‖”标出),并写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3.下面哪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思想,找出来打上“√”。

(1)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说明后妈对“我”很关心。

(2)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赞颂了后妈心胸的开阔和宽容。

(3)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表达了“我”对后妈的感激之情。

(1)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2)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3)有抵触情绪,不相容。()

5、碗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则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抬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gěng)咽(yè)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

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在下面画横线。

端着碗(zhezhuózháozhāo)猜不着(zhezhuózháozhāo)..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

4.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人物的外表。从这外表你知道小姐姐会想些什么?

5.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①表示省略了的话。()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篇二:五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

(一)

___________________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

店里有则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

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

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

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

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则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

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

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

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标题。

(二)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

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

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则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

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

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5分)

2.庭院中的含笑及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

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

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

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

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

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

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

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

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

自己的东西。”

1.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

2.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及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

5.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关系。

6.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四)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

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

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

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

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

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

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

竟收了小半筐。

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五)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及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

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

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

离开医院了。”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

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给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逞强——

风风火火——

3.用“~~~~”画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

4.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画出比喻句,这句是用____比喻____。

5.写出第二、三自然段段意。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6.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

(六)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出奇——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

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七)

我四岁半时,爸爸和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我听大人们议论:爸爸和我不像个家了。‖

时间不久,她突然来了。我及她很陌生,格格不入。她比妈妈小好多岁,长得比妈妈好看。她话不多,手可勤,下班回到家就闲不住。我和爸爸的世界在她手下很快变了样儿。爸爸自然高兴,我心里却不舒服,仍想着自己的妈妈。爸爸逼我叫她“妈妈”,我硬是不肯,而且哭了,还扬起手去打爸爸。“叫我阿姨好了。”她说,看不出她有生气的样子。她下班回来常给我带些好吃的,还有玩具、衣服给什么我都要,可就是不叫“妈”。

她做了绝育手术,为的是只要我一个,爸爸又逼我叫她“妈妈”,我还是不开口。“就叫阿姨好了。”她还是那句话。

我的生日到了。那是她第一次为我过生日。我的小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我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她还给我买了许多学习用品。吃得更新鲜,都是她亲手做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大蛋糕,上面插着13支蜡烛,蛋糕上用奶油镶嵌着四个字:新的旅程。烛光及彩灯相辉映。说笑之间,我飘然如梦。恍惚中,我情不自禁地冲她叫了声:“妈。”她马上应了一声,很自然。爸爸当然高兴。从这以后,我便开始叫她“妈”了。‖

我觉得眼前的妈妈就是我亲妈。妈妈的胸怀是我最安全的地方,妈妈的扶持是我学走路的拐棍,妈妈的宽容是我成长的雨露。

1.给短文选个最合适的题目加上。

(1)好后妈

(2)我和后妈

(3)同是亲妈

2.用“‖”把第二段画出来(第一、三段已用“‖”标出),并写

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3.下面哪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思想,找出来打上“√”。

(1)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说明后妈对“我”很关心。

(2)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赞颂了后妈心胸的开阔和宽容。

(3)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表达了“我”对后妈的感激之情。

(1)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2)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3)有抵触情绪,不相容。()

(八)碗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则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抬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篇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及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的。(1分)

2、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绿毯绿色渲染)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的事物来联想的。)

4、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作者来到了草原上。)

5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绿草如茵)和(青山绿水)

6、一碧千里的意思是: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7、《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7、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8、在这段话中,采用了(描写和抒情)的写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从(小丘,羊群,平地)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写出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9、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表达了作者惊叹、愉快、舒服)的心情。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赞叹)柔美(柔和)奇丽(绚丽)

11、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无边的绿毯”指的是(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的(羊群),“中国画”指的是(草原),这样写,让人感觉到(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让人赏心悦目。)。

12、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及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草原的无限乐趣。

13、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羊群本来是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而在老舍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14、这段主要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5页)

15、“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16、“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X),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17、文中“翠色欲流”的“欲”字在字典里有四个解释:①欲望;②想要;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该是第(④将要)种解释。(2分)

18、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答: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

19、作者把草原和草原上的羊群分别比作无边的绿毯和白色的大花。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仿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洒脱)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襟飘带舞)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寂静)——(热闹)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

(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自由或无拘无束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你从“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中体会到什么呢

答:体会到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7、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说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话,用美食款待我们。

8、“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

9、“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

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10、“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2分)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④)。

11、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3分)

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白杨》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则直,则坚强,不软弱,()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

2、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3.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台风)。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1)(高大挺秀,直)(2)(坚强)(3)(不软弱,不动摇)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神态描写)

6、这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另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7、造句: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说几句话。

(交警叔叔、阿姨为了维护交通,保证道路畅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总是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8、“不管不管总是”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什么?(16页)

答: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默默无闻、坚强执著。

9根据课文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参22页)

微笑时,心里在想:(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则天真幼稚)

严肃时,心里在想:(自己和孩子可不可以都扎根边疆,为边疆的建设做出贡献)

“出神”和“沉思”,心里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

“又陷入沉思”,心里在想:(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

“浮起一丝微笑”心里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10、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那里)来工作;(西部开发)需要他们,就到(西部)来工作;(边境的发展)需要他们,就到(边境)来工作;(西部的人民)需要他们,就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来工作。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望无际)的大戈壁(荒凉)的大戈壁(茫茫)的大戈壁

(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生命力强)的白杨树(坚强)的白杨树

(美丽)的新疆(富饶)的新疆(瓜果之乡)的新疆

1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补充句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他们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不知道(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13.“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是(解释说明)的意思,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既说(树)也说(人)。联系全文回答:爸爸在借白杨树表白什么?(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14、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7页)

“高大的白杨树”指(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孩子们或者边疆建设者的后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说明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各种困难,在边疆扎根,茁壮成长。“浮起一丝微笑”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

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暗指(他们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句析):(爸爸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古诗词三首》1、《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代儿童的形象。

我最喜欢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中______(谁),因为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诗句,细品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前一个“一叶渔船”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一叶舟”,让我仿佛看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间)牧童归来休息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先写(原野)和(笛声),从(视)觉和(听)觉给我们传达了一种轻松舒适的意境;后两句写(牧童晚归休憩)的情景,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展现了他(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境.

4《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

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所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小池》

5《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村居是词题。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他是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代表作《稼轩长短句》

《冬阳童年骆驼》阅读(一)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1骆驼咀嚼的样子是怎样的?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

胡须上。2为什么“我的牙齿也动起来“?

说明“我”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

3、文中画“”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说明“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4从这一段的描述中你觉得小作者喜欢骆驼吗?

喜欢,因为她说: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

阅读(二)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把。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作者的《城南旧事》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

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说明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是说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3、“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童年的发现》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再现(重现)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安慰(问候)驱逐(驱赶)

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我”和同学们笑的不同原因。

“我”笑的原因是因为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同学的笑则是同学们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不怀好意,嘲笑我。

3、“清清楚楚”一词说明了什么?(55页)

说明作者听课态度认真,对老师的讲解入耳入心。

4、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他放学后没扫地。)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她被老师批评后眼里分明有晶莹的小水珠)。

5、“驱逐”指(被轰出教室)。“迫害”指的是(被轰出教室的遭遇)。

6、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7、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句析)

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可“我”却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8、“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及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句析)

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理解不习惯,会被认为是怪诞,荒谬或有违前人结论而被鄙视或被迫害。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

9、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10、“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J),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11、从文中为下列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形容为难;感到难办。(困窘)形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

12作者的发现是胚胎发育规律。《杨氏之子》

1、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熟读课文,再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为(wiwai)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

“()。”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看出来的。反应很敏捷是从()看出来的,说话委婉有礼貌是从(看出来的。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起总起全文的作用。

《晏子使楚》

一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概括成三个成语。

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zhǒng)

2、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3、“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根据76页编)(嘲笑齐国没有人才,居然派这样一个矮子来。)

4、“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瞅”的意思是:(很快地、不屑一顾的看了一眼)。

你能读出什么吗?(76页)(从瞅字看出了楚王的不屑和无理。)

5.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B)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二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Q),音节(qi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2)画。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得意扬扬)笑眯眯(笑嘻嘻)

嘲笑(取笑)神情自若(面不改色)

4把“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反问句、

从这以后,楚王难道还敢不尊重晏子吗?。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妙在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写草原的优美句子(精选18句),句句值得收藏1. 草原如一幅翠绿的画卷,铺展在大地的怀抱中,风轻拂过,掀起阵阵绿波,仿佛是大地深处的呼吸。 2. 遥望无垠的草原,心旷神怡,牛羊点缀其间,好似天上的繁星洒落人间。 3. 夏日的草原,繁花似锦,彩蝶翩翩起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花环。 4. 草原的早晨,薄雾如纱,轻轻地笼罩着这片绿色的海洋,太阳初升,金光洒满https://www.xx5515.com/juzi/6672809f5b41a31947fe0f1b
1.《草原》——第一课时(精选13篇)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为也要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去抒发自己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呢!想听吗? 播放乐曲。 七、拓展 1、听到这么美的歌声,老师也写了一首赞美草原的诗呢!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831439.html
2.《草原》教案范文9篇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播放课件) 如果把这5个自然段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样分?(分成写景和叙事两部分)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整体感受,你会用哪一个字?(美)围绕着“美”,写了草原的景美和草原的人美。 http://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280080.html
3.大草原的诗句范文训练一:学完《夕照》,我让学生写一首诗赞美一下: 夕阳挂在树杈中,好像一个变色球。美丽无比,谁能比?带来光明好激动,带走光明真感慨,真感慨。 训练二:学完《草原》,让学生同样写一首诗或一段歌词,并让学生用熟悉的曲子唱一唱。 1.对面的大牛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天空是那么可爱。不要装着不理不睬https://www.gwyoo.com/haowen/48679.html
4.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课前一周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用一两句话记下来,作为话题。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交流一周的见闻。 1、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2、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118130753_2083876.html
5.描写大草原的诗句通用12篇1.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出示大草原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 看到这样的大草原,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想不想去看一看?一起读课题。 3. 了解敕勒。① 出示两首诗《夜宿山寺》《敕勒歌》,比较它们的不同https://shdsydj.xueshu.com/haowen/86156.html
6.语文课教案汇总十篇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10535.html
7.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5篇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四、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https://m.51test.net/show/10611337.html
8.五年级语文教案《草原》4、在这段话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 空气(清鲜) 天 天空(明朗) 小丘 平地(一碧千里) 地 羊群(白色的大花) 5、小结: 不愧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不但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自己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还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草原的美。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特别美?美在哪? https://m.yuwenmi.com/jiaoan/wunianji/1948071.html
9.赞美内蒙古草原的句子1、第一次到草原,虽然阴天下雨,但是好在没蚊子,睡在蒙古包里听着打雷下雨也挺刺激的。 2、你可以去爱世间的一切,草原,星空,或一个人,但是你,不一定要占有…当你想要占有时,你就会开始讨好、取悦,继而患得患失、想要控制,继而烦恼嫉妒,失去自己。而这一切最终也只会,让你更加的挫败与沮丧。复制来的话,努力努力,但也需要承认自身 https://m.ruiwen.com/wenxue/juzi/395013.html
10.草原课文教案(通用12篇)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106474.html
11.1草原(教案)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包含《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习作“变形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所选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http://www.csxzx.csx.cn/eportal/ui?pageId=365966&articleKey=2998532&columnId=364415
12.2021年11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新作品草原上的事物 / 海勒根那 小说现场 星期三下午(短篇小说)/ 非鱼 黑猫红中绿(短篇小说)/ 庞羽 永诀(短篇小说)/ 温治学 草原骑手 告别情诗(短篇小说)/ 照我无眠 试问闲愁都几许(责编手记)/ 筱雅 塞外随笔 虚幻的门 / 陈元武 虚惊一场,以及隐隐作疼的内心(二篇)/ 杨献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30/c436741-32244202.html
13.赞美大草原的句子羊群咩咩叫着走出盘卧的地方,空气中飘荡一股浓浓的青草香味,风很冷。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草原霸气好句,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霸气好句1 1、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2、在草原的深处,还有洁白的羊群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 https://www.xuexila.com/yu/zaoju/c590523.html
14.赞美大草原的诗句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大草原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赞美大草原的诗句1 1、《草原诗》 https://xiaoxue.ruiwen.com/shici/382321.html
15.《草原》第一课时教案(通用14篇)这句话真的写骏马和大牛在回味吗? (理解这个拟人句) 12、小结: 这种境界正是人们所说的景由心生,情境交融。草原这么美,多令人往啊!让我们一同回味草原的美景吧! 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http://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20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