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夏风和日丽之际,东风乍起,海王九岛海域便经常有阵阵雾气在岛间流泻飘逸。这种雾气流体扁平,附海面随风而行,因此,名曰平流雾。平流雾,自黄海海峡,淌进海王九岛海域,或沿水道,或顺海峡奔流。这时,海面上,岛脚处,山垭沟、凹谷里,流雾穿突,气势磅礴。流雾浓时,如瀑布飞倾;雾流淡时,似抽丝牵缕,流雾绕岛缠山,弥海填湾。远处岛屿浮沉无常,近处村落时隐时现。平流雾的高度一般在百米左右。雾流之上,常是晴空万里,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如雪,恰如翻滚的银河落地。当平流雾从山间流淌时,山顶如同仙山琼阁,顿时顶部升天,底部入海,高低有别,远近不同,时而似战舰驰骋,时而像云端亭榭。海在雾中埋,雾在海上流,天海连成一片,雾海融为一体。倘若置身峰顶,俯视脚下流雾,大有踏涛踩浪,腾空驾云之感。海岛村庄,往往或罩在云纱雾帐里,或阳光明媚,景物如洗,睹此情景,实是妙趣无比。平流雾属阵发性,是在冷热气温相逢,寒暖水温相遇的情况下产生的。风架雾腾,雾借风荡,长达数小时,短则几分钟。平流雾的流向与急缓,直接受风向风力的制约。当风力较大时,流雾急来直去,在海面好似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平流雾,是海王九岛海域上一幅动人的画。
海发光
每到夏秋之际,在海王九岛的夜海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起火”的奇观。这种闪耀在海水表层璀灿而绚丽的光芒,当地渔民称之为“海火”,又名海发光。海火的景观十分美丽。尤其在星月朦胧,气象海况较好的环境里,每当舰船破浪前进,船首便海火四溅,船尾便拖着一把“大扫帚”,形成一定长度的光的行迹;每当轻浪拍打岩岸、礁石,岸岩礁在浪的撞击中,顿时爆起一把把“火伞”,随即落下一阵阵“火雨”,组成一个个“火圈”。由于礁石的形体大小有别,远近距离不等,所以海火的形态各异,那光环、光雨、光蛇、光斑,此生彼灭,交替显现,令人目不暇接。在海口滩岸上,海浪触及沙砾,往复冲刷,竟“磨”出一片“火焰”,由于海鸟湾滩曲折蜿蜒,远处观看,此景似火龙游动。有趣的是,当你走近海边时,双手去捧海水,或赤脚涉入水中,手足会沾满了海火,而且一时难以抖落得掉。且越洗,越能生火。假如趁夜潮荡舟垂钓,摇橹使桨,会一橹旋出一团火球,一桨拨开一朵火花。真是火靠海水生,水助火花盛。倘若投石击水,落石处会迸起柱状火花散落下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其实海火并不是能产生热能的火焰,而是海洋里,发光的浮游生物在风浪中震动,或受物体撞击时,发出的一种闪烁性或阵发性的光亮。海洋的发光物体很多,如夜光虫、放射虫、磷虾、乌贼、章鱼、甲藻及其它一些鱼类,都能发出光芒。当它们密集时,犹如万点星火汇合,燃沸夜海,火光耀眼。海洋里另一种发光体是发光细菌,它能在不受它物的刺激的情况下,发出连续弥漫的光。这些发光的细菌,常常附着在章鱼、乌贼等鱼的体表。鱼则依赖与其共生的发光细世界领先地位菌作光源。据海洋生物学家测定,一种叫光脸鲷的鱼所发出的光亮,是动物中最亮的。在它的发光器中,大约有100亿个发光细菌。海王九岛的海发光,均属火花型。夏季偏多,春秋易见。根据海光的强弱,可分为0~4级。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海发光不令是人们观赏的一种奇异的景致,也是海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出日落
由于海王九岛地处黄海深处,可以在同一地点看到海上日出和海上日落。当东方渐渐露出曙色的时候,海面平滑如镜,映着曙色的反照,海空色泽在不断的变:紫、蓝、绿的颜色渐渐少了,淡了,不见了。绯红里带着橙黄,闪耀着条条金光,从海底浮上海面,射向天空;金光似乎从一点开始散射出去,逐渐地形成一个弧形的、亮晶晶的红色的面,在闪烁,在颤动,在缓缓上升。上升中,颜色红得更加纯艳,从点到面,最后变成一个扁圆,象一只刚刚出炉的红色铁饼,从海面上浮了起来。顿时,整个东方的海面也全部被染红。这便是“旭日出海”的壮丽景观。如果碰巧,还可以看到一联串红日叠置在一起,象座赤色宝塔,那塔愈向尖部体愈小,色愈淡,就更是一种罕见的奇观了。大海落日,另有一种美感。当夕阳西垂的时候,整个海面都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在落日接近海面的刹那,由于光线的奇特折射,忽地从海中又冒出来半轮红日和落日相连,使落日一下变成了凸字形,转眼间又变成半圆形,并且很怜惜沉入海中。落日虽然入海,但仍将万丈红霞喷出,从落日点到人所在地方的海面间,会出现一条宽阔的红光大道,远近的海涛也象被红霞点燃,不时地闪烁着火焰般的闪光,使人目光所及的一片海全部化成了万倾鎏金……
风景秀丽的景区景点
海王顶 海王顶海拔154.5米,位于大海王岛东南端。站在海王顶,可以看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海王九岛全貌,同时,还可以远眺长山列岛。海王顶上观日出乃是最美的景致。国际灯塔 国际灯塔始建于1937年年初,建成于1938年(康德六年),是日本侵略战争的产物,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该塔已被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黄海北部重要的国际导航装置。黑白奇石 黑白奇石位于大海王岛的东部海面,是由石英岩和辉绿岩组成的两组黑白分明、各无杂色的礁石。动人的传说曾给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甲午海战古战场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于1894(甲午年)年7月至1895年3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从甲午黄海海战概况图中可以看出,王家岛是距离甲午黄海海战最近的区域,大王家岛和双狮岛上就曾掩埋了20多具漂浮上岸的清兵尸体。至今,小王家岛仍保存当时海战日寇船舶在此靠泊的铁锚桩。望海楼山 望海楼山是中国军事古要塞。明朝时期为致力于加强海防,防止倭寇入侵,在王家岛望海楼山修建了烽火台。1943年,日本侵略者强行驱使岛上居民在烽火台遗址上修筑了望海楼,日本投降后,该楼逐渐被拆毁,但这座山从此改叫望海楼山。望海楼山是观赏海王九岛的最佳地方,还可以观赏长山列岛的全貌,可以看到大海王岛三个村和中心镇区的全貌。祈祥园 祈祥园位于大海王岛的东部山上,这里供奉着渔家人肃穆仰视的海中之神——海神娘娘塑像。
冬凉夏暖的气候特点
海王九岛地处黄海北部海面,因受大陆冷气团影响,气温年较差(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与年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但又能受海洋调节,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境内气候属于南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潮湿、日照充足、积温高、温差小、无霜期长、季风明显、雨热同季、春旱秋干等特点。海王九岛夏不酷热,冬少严寒。境内年平均气温在9.6-10.5℃之间。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为3月中旬至11月下旬,间隔263天;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为5月初至10月末,间隔183天;气温稳定通过15℃的日期为5月末至10月上旬末,间隔132天;气温稳定通过20℃的日期为7月初至10月中旬,间隔77天,低于0℃的天气仅仅出现在12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之间。冬季在没有强冷空气侵袭时,一般白天最高气温多在0℃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10℃的寒冷天气极少。月平均温度最高的8月份,在22.4℃-25.3℃之间;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气,只在部分年度出现,且时间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