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私域流量领域里,个人IP打造最好的载体无疑就是朋友圈运营了。那么,如何通过朋友圈运营实现个人IP打造呢?本篇作者从第二个基点“留存活跃”跟我们分享了关于朋友圈的常规打法和爆点打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于“3×4私域模型”后续来了,本次的系列我们从第二个基点“留存活跃”开始给大家讲起,第一基点的拉新涉及的有些广,我需要好好整理下给到大家,这其中包括常规打法和爆点打法,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野路子。
之前在代运营一家母婴产品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测试,两个800好友左右的粉丝号,一个号每天使用“群控工具进行自动承接”,另一个除了配合使用群控以外,每一个通过的粉丝需要聊上几句,结果在7天以后通过私聊推品时,同等条件下,未私聊的转化率在2%,私聊了的转化率在11%。
可想而知,私聊究竟有多么重要。
关于私聊,我们思考几个点,为什么要私聊?不私聊行不行?私聊能起到什么作用?私聊能帮助我达成什么目的?
像农村的小超市一样,老板深度了解全村人的习惯和需求,甚至可以做到这个人一进超市,80%的概率都能猜到他是要买什么!
短期利益:我们所有的用户,无论是从哪个渠道来的,都是因为一个“抓手”来的,而这个抓手大部分都是短期利益,也就是福利,比如:添加我为好友,会获得xxxx。
当然,非特殊行业,这是最为快速且转化率最高的方式;但是,很多用户在短期利益这一块给完,就偃旗息鼓了,所以就造成用户删除率居高不下。
长期价值:长期价值是引流用户留存的核心,不过针对这个点,有很多种玩法,例如:
1)承接时私聊
我们为什么要在承接时私聊?(增强信任,降低瞬间删除)
品牌已经教育了用户加好友后会自动发送一个话术,认定为机器人;
自动话术过后,人工承接会迅速增强互动,减少因我们是机器人而立即删除流失;
话术介入不需要太多,围绕我们想要达成的目的去聊:
我们建了个群,刚邀请您,有没进入呀?(如果建了群可以问下,也是自动话术后的破冰)
2)日常私聊
我们不要觉得繁琐,这本就是日常工作。(增强互动,提升活跃和转化)
日常私聊本身就是私域运营工作中的一种,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跟三十几个好友打声招呼,建立“人”与人的强互动。
日常私聊属于软性营销的一种,没有具体的话术:
结合节日送上祝福;
您平时都对哪些感兴趣?
3) 朋友圈私聊
最好的策略是从一线实践中诞生的,如果我们想做好私域运营,就必须足够了解我们的用户,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与他们沟通,互动,不仅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结果,还会带来其它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为什么要发朋友圈?发朋友圈的目的又是为何?
有一组数据是这样的,70%的人喜欢看个人生活记录,而个人生活恰巧是衬托出我们性格特点的所在。
1)点赞送福利:朋友圈中第xx,xx名送xx福利,比如下图这张:
2)游戏互动:游戏总能让人上瘾的,发出一组或三组表情包,然后发个朋友圈,让大家看表情猜成语,第xx和xx猜对的送个小福利。
3)搞笑段子:偶尔朋友圈皮一下,也是与用户之间互动的,比如以下的:
5)趣味类:有些互动,只要你发起,就算用户知道自己被骗了,但他依旧还是心甘情愿的配合你演出,比如:求一首歌的歌名,有谁知道,有一句好像是:“黑凤梨,那双眼动人”
6)提问类:问题的力量,天生具备好奇性,让人看了,忍不住留下想要看看这人发的究竟是啥?
关于朋友圈的互动,有很多种,公益类的,比赛,PK类等等…….
朋友圈转化并非单指销售转化,让用户反哺到小程序或多好,以及APP上打开也算是转化。
1)活动类:针对某个品在朋友圈进行秒杀,拼团,第二件1元等等形式
2)新品种草类:针对新品朋友圈进行种草
3)无声胜有声:通过内容种草的形式,弱化产品,强于场景,这种所谓的场景,要么体现在产品的精美上,要么体现在动作上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棒!这篇写的很通俗易懂
最近在研究短视频运营,有没有一起的?
之前在运营大会上听到过类似观点,挺好
我来留言催更了
这一看,心里好受多了。
已经发文章转发到公司微信群了,也让大家学习学习。
净说大实话干啥!!!
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能力 真的需要提升的太多了!!
请注明:公司名和职位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谢谢
请注明:公司名和职位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谢谢
请注明:公司名和职位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谢谢
运营派是一个以运营、市场、营销、文案为核心的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每天阅读到来自腾讯、网易、阿里、拼多多、滴滴、百度、美团等头部公司的实战经验分享。我们坚信,运营派一定能在你成长的道路让你少跳坑、少走弯路,引领你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让美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