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知识大全

一、工具:背包、防水袋、多功能军刀、多功能工兵铲、指南针、多功能手表、安全绳、收纳包、大塑料袋(一个用途是凝结水)、太阳能收音机(带手电)。

二、宿营:睡袋、帐篷、防潮垫、驱蛇虫粉。

三、光源:免充电手电、太阳能马灯、蜡烛。

四、火源:打火石、打火机。

五、干粮:特种兵压缩干粮、牛肉干、巧克力、食盐、不锈钢饭盒。

六、饮水:净水壶、净水片、塑料瓶(可做暖水袋、装热水饮用、做尿壶、蜡烛防风罩)。

七、药品:急救药包、急救毯等。

八、衣裤:冲锋衣裤(防风雨)、速干衣裤(排汗速干)、抓绒衣裤(防风寒)、多功能衣、排汗保暖速干内衣裤、护膝等。

九、鞋袜:选高帮鞋,能防止崴脚,保护脚踝;具有防水透气功能;选大半码或一码鞋;潮溪鞋(涉水速干);轻便防滑耐磨带鞋带;排汗保暖耐磨厚袜;防泥雪鞋罩。

十、头颈:帽子、头巾、头套、脖套等。

背包的装包方法:睡袋、贴身衣物等先放入防水袋再装进背包的最底层,帐篷或水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中间,顶层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物品,如食品、锅、餐具和水壶等,按越重物品离身体越近的原则放置。

急救包配置清单:

清创消毒类:1、医用酒精片-外用消毒皮肤;2、生理盐水湿巾-消毒清洁伤口及皮肤;3、碘伏棉签/酒精棉-外用伤口皮肤的消毒。

伤口敷料类:1、烧伤敷料-用于大面积伤口的包扎;2、大号创可贴-用于伤口的包扎止血;3、创可贴-用于小伤口的包扎止血;4、医用纱布-包扎伤口。

包扎固定类:1、自粘绷带-用于伤口包扎固定患肢;2、急救绷带-内辅料可直接包扎伤口;3、三角绷带-用于伤口包扎固定患肢;4、医用胶带-粘贴固定敷料。

冷热理疗类:1、退热贴-外贴额部退烧用;2、一次性冰袋-冰敷患处。

医疗器械类:1、医用剪刀-修剪绷带用;2、镊子-包扎辅助工具;3、体温计-测量体温。

药物清单:

清创用品:创可贴、无菌纱布、云南白药喷剂、龙胆紫(紫药水)、红汞(红药水)、BD棉片、双氧水、碘伏、医用酒精、棉棒、棉球、镊子、无菌纱布、止血带、三角巾、胶布等。先用干净清水冲刷泥沙,再用酒精消毒伤口。抗感染药:各类抗感染、消炎药均可,只需一两种(如氟哌酸胶囊、头孢氨苄胶囊、四环素片、土霉素片等)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别称泰诺林、扑热息痛。适合容易因劳累而头痛发热者,或痛经的女性。

肠道用药:黄连素、氟哌酸、整肠丸、酵母片。服药时不要用果汁等饮料。

抗过敏药: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一旦发现过敏先兆应立即服用抗过敏药物。

感冒药:日夜百服宁、保婴丹、美林等。出游时最好带是片剂或者胶囊类感冒药。

速效扩血管药: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最好是随身携带,或提前告知家人位置,且注意保质期。

驱蚊虫药: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注意乘飞机时不允许随身携带。

抗虫蛇咬伤药:季德胜蛇药片(亦可治疗蜂蛰伤,可内服,可外用)、上海蛇药。

扭伤药:弹性绷带、普通绷带、红花油、扶他林、沈阳红药等中暑药:藿香正气丸、十滴水、仁丹、清凉油、莪术油、风油精、白花油

镇静、安眠药:氟安定、利眠宁 烫伤药:万花油、黑鬼油

抗高原反应药:红景天、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提前一天服用效果会更好,红景天可提前一个月服用。补充体力药:葡萄糖

急救常识:

水下抽筋:如遇水温过低产生疲劳导致小腿抽筋,可先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然后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水草缠身:不可紧张到手脚乱动,否则水草会越缠越紧;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仰卧水面,使两腿分开,尝试用手解脱。

失足落水:溺水后尽量采取头顶向后,口鼻处向上方,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

被水母蛰:使用厚的衣服、镊子、小木棍等,轻轻地将水母触手从皮肤上分离。接下来用海水冲洗蛰伤的部位,有条件可以用醋冲洗伤口30秒以上,或者将蜇伤部位浸泡在醋中30分钟。

晒伤:第一时间用冷水或冰袋冷敷或是将蘸水的凉毛巾盖在皮肤上,可减轻灼烧感,同时降低室内温度。可用黄瓜汁或是芦荟汁液敷在晒伤的皮肤上,10分钟后就能消减疼痛。

食物中毒:如进食的时间在一至两小时之内,可采取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如中毒时间较长可服用泻药加大量饮水,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毒蛇咬伤:迅速用有弹性的条状物在伤口近心端结扎,防止毒素进入血循环;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冰块敷在伤口上;尽快送患者去医院。

皮外出血:少量出血可用直接加压法,如果是大量出血的话,应该用止血带(宽布条)置伤口上方绕圈后打结,将木棒置于两结间旋紧至止血后固定木棒,紧急送医。

烫伤:立刻用水冲洗或浸入干净冷水中,可以及时涂抹一些药膏,要记住不要把水泡给挤破了就行。

关节扭伤:立刻用冷水或冰冷敷,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24小时后,可用散淤、消肿药外敷。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立刻搓揉,而且扭伤后别马上贴各类膏药、使用正红花油涂抹等,这样反而会加重局部血液渗出,使肿胀加重。

如何获得干净无菌安全的淡水:

1、首选溪水、泉水、河水等等流动的水烧开;

2、如在无火情况下可选择前往溪水、泉水、河水上游探查是否有动物尸体,如无动物尸体,则水在不煮沸杀菌情况下也能喝(不到万不得已别尝试,因为野外生病就意味着高死亡率);

3、如果溪水、泉水、河水都没有,那就只能喝水塘里的水,唯一忠告是不到快渴死的地步坚决不要直接饮用这种水,必须经过净化、消毒、杀菌处理。

水源的识别:

地表水:如江河、湖泊、溪流等。

地下水:如井水、泉水、地下蓄水池等。

生物水:如一些植物含有充分的水分,如竹子、仙人掌等。

自然水:如雨水、雪水、露水及溶化冰块等。

如何在野外寻找水源

1、听: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已经离有水源的地方不远了,并可证明这些水源是流动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做流水的声音。

2、嗅: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3、观察: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A、根据地形地势(地理环境),判断地下水位的高低。

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转弯处外侧的最低处 ,往下挖掘几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浆较多,需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流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

B、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

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C、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味;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D、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E、根据天气变化寻找水源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收集露水也可缓解燃眉之急。

注意:无任何绿色植物在周围环境中生长的池塘或者周围出现动物残骨的地方其水源要保持警惕,水源可能已被化学物质污染。富含矿物之处的水常会是碱性的。池塘里的水要煮沸才能饮用。沙漠地区一些无源头的死湖会逐渐形成盐湖,这时的水只有经过蒸馏才能饮用。

4、收集雨露 :

除了酸雨外,各地方的雨水几乎都能饮用。在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会有很多露水。当它凝结在金属体上时,可以抹下来或直接舔吸。可将干净衣服系在腿上,在湿的植被中穿行,然后可将水拧出或直接吮吸。切记:可控制少流汗,但不要限定饮水。如果必须限量就小口吸饮。在长时间缺水后,一旦发现水源,千万不可豪饮,开始也应啜饮。大量豪饮猛灌会导致脱水者呕吐。

5、凝结水 :

植物根部可从地下吸收水分。挑选健壮、枝叶浓密的嫩枝条,袋口朝上,袋的一角靠下,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在袋内产生凝结水。

在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中央放一收集皿,在坑上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水汽逐渐饱和,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收集皿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沙漠地区或者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在24小时内至少能收集1品脱(550毫升)水。

蒸馏器皿是救生装置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也可以就地取材。将软管一端插入一只盛满水的密闭容器顶部,另一端插进一封闭的冷却皿中,给盛水的容器加温,水沸腾产生的蒸汽经管子散发到冷却皿中遇冷凝结成洁净水。

6、冰雪化水 :

熔冰比熔雪容易——只需较少热能,即可更快更多地化出水来:同样的热能,前者能产生双倍的水量。如果只能用雪,应先熔化小块的雪在罐子里,然后逐渐加多,一次性放入大量雪块的弊端在于,底部雪先融化成的水会被上部的雪浸吸,这样会产生中空,不利于进一步传热甚至会把锅烧坏。从雪层的底部取出的雪颗粒结构比表层多,易于产生更多的水。

7、海上冰块化水 :

海上的冰块含盐高——化成水也无法饮用,除非年代很古老的冰,含盐量较少。年代越近的冰块,含盐量也越高,这些冰轮廓粗糙,一般呈乳白色。古老的冰块由于气候交替的影响,边缘会不那么光滑,一般呈天蓝色。

8、植物中取水 :

在南方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的情况下,可以充饥。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猕猴桃藤、五味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桦树、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

提示:从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集水类植物——杯型植物和槲寄生植物叶片呈中空状,经常贮有水。这些植物多寄生在高大乔木枝干上。竹类中空的节间也常存有水,尤其是那些年老的茎杆。摇动它们,如果能听到咕嘟声响,肯定有水。在每一节的顶剖开一“V”型槽口,将竹杆倾斜就可倒出水来。

藤本植物——直径约为5厘米的粗皮藤本植物也能有效提供水源。但必须学会判断哪些是贮水植物,有些汁液是有毒的。有毒种类在茎被砍断时会产生浓的乳白色汁液。如果直接用嘴去吮吸树汁,有些藤本会造成皮肤痛痒,所以最好是让汁液滴入口中。用容器收集树汁当然更好。应注意选择特别能产汁液的茎,由底部回溯到茎的端处砍一道“V”型的深痕,然后由靠近地面处砍断该茎,让树汁从断口处流出至口中或容器里。记住先在茎的顶端砍一“V”型深痕,而不是先砍底部,那样茎中的树汁会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向上运动的。

根部取水植物——水树、沙漠树和血木的根部都靠近地表,很容易挖出来。将树根砍成约30厘米一节,剥去根皮,吮吸汁液,或者直接刮到树根髓部,挤出树汁。

棕榈类——扁形棕榈、椰子树和夏柏榈都含有糖份的树汁,相当可口。先弯曲花茎至顶端砍断。这份浓稠汁液流出之后,可以在24小时内重新恢复。椰子汁富含水分,但成熟椰子中的果汁有很明显的轻泻功能;饮用会引起腹泻,从而失去更多的水分。

仙人掌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蕴含丰富水分。但并非所有种类的汁液都可安全饮用。西夸茹是生长于亚利桑那的一种巨型多指仙人掌,汁液毒性很强。啤酒仙人掌需要费相当的力气才能切开它那粗糙多刺的外皮。最好的方法是从顶端向下切开,将茎皮剥去,内部切皮片状,取出吮吸。或者将茎髓捣碎,吸取汁液。有些种类的汁液无色无味,有些则难以下咽。一般来说,高100厘米的桶状仙人掌能产一升乳汁液。与通常乳汁植物都有毒不同,这类仙人掌是个例外。另外,还可以从芦荟中获取饮水。

9、动物中取水 :

动物的眼眶里贮含水,通过吮吸就可得到。所有鱼类,体内都有可饮的流汁。尤其是大鱼,沿鱼刺延伸,贮有许多新鲜流汁。将鱼解剖并取出内脏,保留脂肪并除去骨架。小心不使鱼体内的流汁流走,可直接饮用它们。要留心不去吸吮鱼肉部分的浆汁,因为它们富含蛋白,消化时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沙漠动物也可成为流汁的来源。当地人经常挖开干粘土层,寻找沙漠青蛙。蛙体内贮有水分,可以榨取饮用。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时是有效的。然而,单纯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寻找水源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很复杂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一5天)。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们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

当你在极度疲惫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饮,应该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净化消毒杀菌: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净化和消毒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病菌,同时去掉异味的方法。在遇险求生条件下,可采用以下简易办法净化饮用水。

饮用水净化基本方法:

过滤法、沉淀法、渗透法、煮沸法。

简易净水器的制作:

木头还没完全烧成灰的时候将之取出(俗称木炭),一层木炭一层细砂这样多叠几层在加一层布是最好过滤水中杂物与细菌的物理方法。

光有物理净水还不行,因为木炭与细砂只能过滤杂质与大部分细菌,必须再用火将水煮沸,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常识:只要是不漏水的容器基本都可以用来烧水,比如说矿泉水瓶、纸杯、挖空的木头(可装水,外层糊一层稀泥,火一烤泥巴变硬保护木头)等,只要装满水放在火上烧即可,容器会变形但一定能烧开。

饮用水的消毒:

煮沸消毒:在海平面,至少煮沸1分钟,最好煮沸5分钟;在海拔较高地区时间要延长,海拔每增高1000米,煮沸时间需增加3~4分钟。

化学消毒:消毒剂有净水片、二氯磺胺苯甲酸、碘化物、哈拉宗片等。

如需杀菌,必须按下列方法之一去做:

1、净水药片: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后即可饮用,可灌入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1片净化水药净化1升清水,2片可净化1升浊水。净化后的水要让其沉淀30分钟。目前,军队都采用此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

2、碘酒:每升清水加3滴医用碘酒,浊水加倍,摇晃匀。沉淀30分钟后可用。

3、家用漂白剂(5.25%亚氯酸盐钠):每升清水加2滴,浊水加4滴。把水摇晃匀,沉淀30分钟后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道,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4、在水中加一点盐,把水煮沸3~5分钟也能将其净化。

5、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6、如果寻找到的水是咸水时,可用地椒草与水煎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咸,却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煎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7、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支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菌、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降低人体水分消耗的方法:

1、多休息,少运动。

2、不要抽烟。

3、呆在阴凉场所。如果找不到,可搭一凉棚。

4、不要躺在热腾腾的地上。

5、不要进食或尽可能少进食。如果身体得不到水分,体液会从要害器官转移以便消化食物,这会加速脱水。脂肪很难消化,需要大量水分。

6、不要饮酒,那样会使器官消耗大量水分。

7、不要谈话。

8、不要用嘴呼吸。

合理安排饮用水: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分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水。标准做法是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合在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9一11升)的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在山间行走怎样节省体力?

上山省力技巧:一是步幅变小,频率加快,但仍保持匀速。 二是分别解开肩膀和胯骨腰带使其分开受力。

下山省力技巧:一是用木棍支撑身体走路,以小碎步方式捻着地面行走。二是左右更换重心,弯曲膝盖。三是放松背包背带。

1、制造工具、陷阱

首先用刀和木棒做一把矛,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把刀,但矛是必不可少的。

找一根长的结实的树,并且需要这棵树上有Y字形树杈,树杈留着,将另一端削尖,并把木棒削光滑。总的要求就是结实、称手、够长(1.5米到2米,太长太短都不好)。接着需要把矛(特别是尖的地方)放在火上翻烤,俗称“碳化”,当湿的木棒在火上翻烤的时候水分蒸发,“木质纤维”就会往里收缩,越烤越收缩,导致“木质纤维”越来越致密,这种短时间的“木质纤维素”急剧收缩会让矛变得非常坚硬,烤至六分干最好,太湿硬度不够,太干可能会断裂,记住这是性命攸关的事,马虎不得。

2、捕鱼打猎

捕鱼最基本方法就是手抓、矛插。但对一般人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不停的试。捕鱼可能是最简单易行的狩猎方式了。通常的做法都是制作钓竿鱼线,浅水区可以用石块设置针对鱼类的陷阱,具体就不一一赘述了。

打猎的方法也有很多,总原则是能不跑就不跑,能不爬树就不爬树。请记住这一总原则,因为跑会消耗太大体力与能量,爬树危险有掉下来的危险(要先保证安全)!

这里提供一些思路给大家,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比如可以找动物的老窝,老窝里面有幼崽最好,没幼崽咱可以守窝待兔。还可以根据动物母性利用幼崽诱捕之。有鸟窝可以掏鸟窝,在猎捕的过程中,首选矛,其次是刀,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徒手,矛的作用就是保持与动物的距离,因为在野外,被动物咬伤或者抓伤都可能致命。记住打猎中陷阱和伏击才是上上之策。一个人想跑过动物基本是痴心妄想,如果确定跑不过的动物再怎么吸引人都不要妄想追捕(保存体力很重要)。

1、搜索昆虫时当心蝎子、蜘蛛、毒蛇;

2、不要食用以粪便为食物的昆虫;

3、不要食用色彩鲜艳的昆虫,它们往往带有毒素;

4、不要食用隐藏在树叶下面的昆虫,它们会分泌有毒液体;

5、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去捅蜂窝,这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6、食用蚂蚁时,要高温处理6分钟以上,因为蚂蚁体内含有毒素;

7、在有污染的水质中采集的昆虫也要煮沸了才能食用。

捕猎原则:如果猎取动物和烹饪食物所花费的精力远远大于所获得的成果,那么就应当当机立断取消这种毫无意义的行动。因此,你应该十分熟悉当地的各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且掌握相应的捕猎技巧和陷阱的制作能力。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小陷阱:

圈套:把它们设置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引诱或者迫使它们把自己的头部或脚伸进圈套里。圈套立即收缩,动物便拼命争扎。同时,圈套也会越拉越紧。下图为几种圈套的设置方法。

滚木:当动物触发绊弦,配重物随即落下,从而达到捕杀猎物的目的。下图为几种滚木的设置方法。

长矛陷阱:它是由一个弹簧轴与一个尖锐的矛头构成。整个弹簧轴由一根绊弦固定就位,而那个尖锐的矛头则牢牢地捆扎在弹簧轴上面。一旦有动物触碰绊弦,那个矛头就会瞬间弹射出去。下图为长矛陷阱的设置方法。

套索:在树枝上放系若干个直径为1.2-2.5cm的套索。这些套索最后放在鸟类经常出没的地方。一旦鸟类靠近,就很容易钻进套索内。下图为鸟类套索的设置方法。

3、如何识别可食用植物?

a、不要采摘带有伞状花朵的植物,但胡萝卜、芹菜等除外;

b、不要采摘豆类植物(如豆荚与豌豆),因为它们可以吸收土壤里面的矿物质,这些物质往往引起消化道疾病;

c、倘若犹豫不决,不要食用植物的球茎部分;

d、坚果和树果都是可以吃的,有被虫子咬过的痕迹的可以吃,禁止食用全白色或者全黄色浆果,因为这些往往含有毒性。红色浆果中一半是有毒的,但是蓝色或者黑色的浆果通常是安全的、可食用的;

e、聚集在一起的果实与浆果可以食用;

f、树干上面单一品种的果实也可以食用;

g、如果有牛奶状的汁液,表示该植物有毒;

h、不要食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植物;

i、生长在水中或者潮湿土壤里的植物往往美味可口。

1、将一棵植物分解成几个部位:根、茎、叶、果实等;

2、每次只实验该植物一个部位;

3、通过嗅觉确定该植物是否具有强烈性气味;

4、实验前八小时不得进食;

5、可以把一份植物放置与手腕内侧,观察15分钟以内是否出现反应;

6、试验时,先把一小片植物放置于口唇边缘,体验是否具有灼热或者发痒感;如果没有任何反应,可以将试验植物放在舌头上保持15分钟;如果还没有反应,可以嚼碎再含15分钟;最后还没有任何刺激反应那么就可以把它吃掉了;

7、试验后等待八小时,确定自己没事;

警告:一些菌类植物可以食用,但是另一些却是致命的。在这里,请接受我的忠告,在野外请不要接触任何菌类,更不要把它当作食物来源。舌感试验对菌类无效。

4、野外烹饪常识:盐是人体必需品

缺盐的首要症状是肌肉痉挛、头晕目眩、恶心和易于疲惫乏力。

补盐方法可以是一升水加一小撮盐溶解后饮下。

如果没有盐怎么办?

位于海岸边或海上时可从海水中得到充足的盐分——一升海水约含35克盐。但千万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应先用淡水将它们很好稀释。蒸发海水时可以得到盐块结晶。

身处内陆,必须解决盐分问题。在牧区,能找到被牛舐过的盐渍地——不过那时你也抵近文明之境了,不太可能会继续缺盐。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盐,注意观察它们的行踪可以找到盐。

有些植物也含盐。在北美洲,最好的是核桃树根;在东南亚,可利用夏柏榈的根。将树根烧烤至所有水分都被蒸发,便会析出黑色的盐晶。

如果直接找到盐有困难,可以尝试间接方法。动物血液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抛弃,因为它是矿物质元素的有用来源。

获取食物后如何烹饪也非常重要,野外求生类节目中经常看见抓了兔子、鱼,内脏一挖,火一烤,开吃。似乎很过瘾。但这不是最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样既不合理也不卫生。

先说不合理:被挖掉的内脏其实包含的营养物质比任何其他部分都要丰富,而其他瘦肉肥肉包含的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况且烤焦的部分和流掉的油损失了很多脂肪。

再说不卫生:用火烤东西时间与火候不好掌握,很多时候外面熟了里面还是生的,里面熟了,外面全焦了。吃焦肉生肉卫生吗?

最正确的方法是煮(当然前提是水源丰富)。

煮的优点是:营养完全没有流失,卫生安全,还能喝到美味的鲜汤。

动物血也不能浪费,血里面不仅含有营养还能快速补充体内盐分(虽然肉里也含盐),盐分流失电解质不平衡也是野外生存的一大威胁。

吃完后剩下不能吃的东西请找个远点的地方挖个坑埋了,不然引来猛兽就麻烦了。当然第二天天亮可以把东西挖出来,这些实在不能处理的内脏、骨头、碎肉、是诱捕动物与鱼类的最好诱饵。

在野外,受环境和工具的限制,烹饪变的困难起来。但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常见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烹饪工具。

水煮:这是平时最常用的烹饪方法,在野外可以使用金属容器煮食物,比如罐头盒、金属餐盒;也可以利用石头上面的孔洞(注意不要用含有水分的石头);一些中间挖空的木材或者竹子;把烤热的石头放进盛水和食物的容器中,同样也能将水煮沸;椰子壳、龟壳同样能用作炊具。

煎:将一块平整的石板放置在火堆上面,待加热完全以后,就能在石板上面煎肉了。

火培:这种烹饪方式适用于坚果和谷物。把需要加工的食物放入一只容器或者岩石上,慢慢用火培烤到食物完全呈现出焦黄色为止。

烘烤:把需要加工的食物放到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或者干脆用泥巴包裹起来,然后放置在内有火堆的土沟里(类似叫花鸡的做法)。还有一种是在一个坑内填满石头,在点上篝火。当里面的石头完全烧烫时,移除柴火,将食物放在石头上,再在食物上覆盖炭火,最后铺上一层泥沙。慢慢地里面的食物就会烘烤熟了。

烧烤:只需将食材放到火堆上方直接烧烤,这种方法简单直接。

汽蒸:方法和烘烤一样,但改用新鲜的树叶或者苔藓将食物包裹起来。将这些包裹起来的食物布满火坑,紧接着,再放入一层树叶或苔藓植物,最后铺上泥沙。在高温下,植物叶子中的水分变成高温蒸汽,食物就在蒸汽中被煮熟。

无炊具如何煮食:

在遇险条件下,最好每天能吃一顿热食。熟食具有调理肠胃、消毒杀菌、营养易吸收的特点。

炭火烤食;

篝火烤食;

坑火烤食;

制作临时炊具头(挖空木头,外层糊一层稀泥,火一烤泥巴变硬保护木头)。

最后总结:中心思想就是多看多想多动脑,用已有的东西创造更多东西,资源利用最大化;能不跑就不跑,能不爬树就不爬树,能不与动物短兵相接就不短兵相接。

1、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猛兽出没地要远离水源)。

2、背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选择背风面,道理也是为了保温,还有就是背风面安静,这样的环境才能拥有充足优质的睡眠。记住这是在野外,吃喝住行都要小心谨慎。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体力是生存下去的最大保障。

3、避险: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和风化岩,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

4、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

5、日照: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扎营,使营地温暖、干燥、清洁。

6、平整:地面要平整,避开树根草根和尖石锐物、凹凸、斜坡,保证装备或人员安全和休息质量。

7、地势:选择坎或有陡坡的高处,晚上高处温度比低处高,但最重要是高处能起到自然屏障的作用,防止危险动物靠近。

8、远离电杆电线。

搭建营地的注意事项:

必须建立排水设施。

帐篷四角要用帐钉或大石头固定。

根据野营不同环境选择不同数量的帐杆。

搭建内帐和外帐。

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

在内帐中铺防潮垫,并将背包刀具等放入帐内。

围着帐篷挖一条排水槽。

围着帐篷挖一条深约1-2cm的槽,用于放置防蛇虫药,每米30-50克。

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晚间睡前必须熄灭所有火源(猛兽出没地要保证火源一直燃烧)。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

检查帐篷是否固定结实。

选址要远离低洼地带,因为晚上冷空气会聚集在低洼地带,这样很容易导致身体热量的流失,也很容易冻感冒,野外生病是致命的。再就是如果下雨低洼地带会马上被水淹没,后果很严重。

在夜晚尽量不出帐篷是野外露营的一个基本准则,而在夏天帐篷要尽量拉开一半门,因夏天昼夜温差大、水气重、容易冷凝结成露水流进帐篷,打开帐篷门则可以让帐篷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冬天要把帐篷拉的非常非常死,并且用雪把帐篷的周边全部给盖上。

尽量寻找洞穴,没有的话也要找一个凹进去的地方作为过夜地点,这样不仅保温还能有效避雨,然后在外面砍树枝盖住,覆上枯枝和树叶,即增加保暖也能防野兽。里面再铺上枯草枯叶。

如果实在找不到天然过夜洞穴,就自己搭一个。砍树搭一个如图骨架,在在上面盖上树枝与树叶,有比较大的树叶最好,最后别忘了在里面铺上枯草枯叶。

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这个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事,最好是在天黑前三四个小时就提前观察准备,而流落荒野的人最爱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为了尽快获救于是不顾一切赶路,结果发现天黑了却没一个落脚之处,只能胡乱找个地方将就,这是十分不明智的。

只要我们能够识别有毒的动植物,那就完全能够成为野外生存的一大神器,下面给大家介绍常见的有毒植物和利用方法。

蝎子草(荨麻):

如果皮肤不小心碰到了,会疼痛难忍。它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山坡上、小溪边,茎秆、叶柄甚至叶脉上都长满了含有剧毒的刺,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危险,痛觉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但是蝎子草煮熟了却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如果不小心被它的毒刺蛰到,将蝎子草捣碎后将其汁液擦拭被蛰处,可立即减轻痛苦,因其汁液有解毒作用。

另外可以把蝎子草绑于木棒上,遇到野兽可以用来蛰野兽(纯属个人猜测,小时候用来蛰过狗,对狗有效,对狼应该也有效)。

野山茶果树:

野山茶果实榨油后的渣就是茶麸,茶麸里面的成分对人没毒,但对鱼类却是剧毒。往水里一扔,鱼儿乖乖浮上水面,放心食用对人无毒!当然记得捣碎不然是没效果的。

茶麸又名茶粕,又称茶籽饼,别名茶枯,茶籽饼。呈紫褐色颗粒,是野山茶油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茶粕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化,故能杀死野杂鱼类、泥鳅、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

附子草:

附子草对大多数动物都有很强的杀伤力,它的绰号包括“狼克星”、“猎豹克星”、“蓝火箭”和“魔鬼头盔”。是用来控制狼群的最广泛应用工具之一。

蓖麻子:

蓖麻子中含有地球上最致命的植物毒素。从理论上讲,仅仅一颗小小的蓖麻子就足以在几分钟内将一名成年人致于死命。蓖麻油安全无毒,是因为已将蓖麻子中的致命毒素--蓖麻蛋白去除掉了。

相思豆(红豆):

为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种子米红色。其根、叶、种子均有毒,种子最毒。相思豆种中含有一种特别的植物血凝素,名为红豆因,一旦不小心误服嚼食,会在很短时间内死亡。相思豆呈红色,上有一个黑点,其外形非常容易辩认(就象一个翻过来的黑寡妇美洲蜘蛛)。相思因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毒素之一,可破坏核糖体的活性。初期反应为恶心、发烧、呕吐、流涎及一系列功能失调症状,随后会出现神经亢奋、浮肿、痉挛、肾衰、视网膜出血及内脏广泛性损伤。

越是美丽东西,毒性越烈!

总之在野外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可以致命也可以救命,小心为上。

野外迷失方向和生病一样危险,不仅是因为迷失方向会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走,更重要是迷失方向会让人产生焦虑烦躁情绪,从而失去正常判断能力。

所谓树木枝叶茂盛一面为南,稀少一面为北。这种论调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因为我们生活在北半球所以南门阳光比北面阳光充足。但这种情况根本不明显。

还有就是向阳面(南)比背阳面(北)植物更茂盛,这种说法也也有很大漏洞,因为植被茂盛与否不仅和光照,还和雨水、地形甚至风量有关。

要知道一个知识:面朝南方,你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而地图绘制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两点。

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这是我们识别方向最好和最简单方法,

如果阴天怎么办?记得早上最先亮的天空是东(记得起早点)。晚上最后黑的天空为西方(晚上记得做好记录点)。

每月农历15之前月亮缺口的指向的方向为东,15日之后缺口指向的方向为西。

一、利用太阳判定方位 :

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二、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 :

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4时40分,则手表7时20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这里要提醒的是,这种方法必须要把手表调成当地时区(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把手表调成7:00,虽然不精确),不然判定出的方向是完全错误的。

三、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星星也会和太阳月亮一样东升西落,所以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比较显眼的星座,隔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它的运行轨迹就可以知道方向,如果能够识别北极星那一切就好办了,北极星所在方向当然是北极(但南半球是没法找到北极星的),找到北斗七星也就找到北极星了。

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四、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

这是一种补助方法。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THE END
0.MountainHardwear/山浩/大螺母.圣诞5折,男款然后用100克/平方米的Thermal.Q™衬垫隔热,提供充足的防潮保暖和舒适感。Radian拥有干净的现代外观,线条极小,没有响亮的品牌徽章。它有一个完全可调节的罩和袖口袖口,用魔术贴固定。外套内侧和外侧都装有口袋,可存放手套,帽子和小吃等必需品。 DryQ®2L帆布尼龙 Q™100克/平方米 完全可调节的罩 前拉链由风 https://www.meipian.cn/1gjeuaec
1.野外露营安全注意事项及简单户外技巧完全攻略火柴在野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当一个人迷失了方向,或来不及在天黑之前到达宿营地时,一盒火柴往往可以帮助人摆脱困境,甚至挽救生命。 在没有火柴和打火机时,可用以下各种办法取火,但没有一种办法是轻而易举的。 ⑴.凸镜引火法 任何一个直径为两英寸或更大些的凸面镜(如望远镜片),在明亮的阳光下,都可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26/21/1204156_436019207.shtml
2.自驾游需要准备些什么必需品,自驾游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要是自驾游主要以山路为主,最好预备多一套刹车片放在车上,这样能够避免下坡路过长而加速刹车片的磨损,从而引发刹车失灵等情形。 以上就是太平洋汽车对于《自驾游需要准备些什么必需品,自驾游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的相关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https://www.pcauto.com.cn/jxwd/4336/43364451.html
3.露营策划书(通用15篇)活动前:负责人统计参加人数,采购负责人依情况购买食品和必需品,踩点负责人负责联络地点和踩点问题,晚会负责人负责晚会的安排。 活动中:11点再红楼前集合,负责人清点完人数,然后分四队乘坐公交车(零钱自备,不要掉队)前往活动目的'地。到达后总负责人安排好搭帐篷,捡柴火,煮饭等工作,晚饭后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然后是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cehuashu/275427.html
4.你该知道的户外露营基本常识这些物品可分为个人用与团体用两种用途,尽量将必需品的范围缩小,制成露营表以利于作为准备用品的依据。 个人准备之物品 搬运用具:背囊、副囊、背包。 食器类:饭盒、锅子、水桶、筷子、杯子、盘子、碗、汤匙、叉子。 衣类:帽子、外套、内衣、裤子、袜子、鞋、手套、雨具。 寝具类:睡袋、气垫、毛毯、睡衣。 日用品:洗脸用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7/10/12114812_466295245.shtml
5.学校徒步活动简讯(精选6篇)徒步野营必需品中最重要的就是登山包,这点我们已经心知肚明,所以出发的那天每个人都完全符合Valerie的要求,只不过包不但大小不一更是奇形怪状。 除了登山包,还需把5天要用的所有东西和日用品都装进这个包。帐篷由学校统一配大个的,所以不用自己带,真是幸福的事。其他诸如睡袋、睡垫、换洗衣服、洗漱用品、水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zzeyu08.html
6.户外露营如何避暑7篇(全文)第一个环节观看露营视频感受露营带来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对露营活动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介绍露营装备让学生指出哪些装备是露营的必需品,以及各种露营装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第三个环节是讲解搭帐篷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此过程中要学生认真听讲,及时发现问题;第四个环节自己动手搭建帐篷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1x2i6gb.html
7.户外露营健康攻略不可少要准备好孩子所用的必需品,如纸巾、湿巾、孩子睡前的玩具和安抚玩偶等。小孩子在外面一跑就会出汗,因此衣服要多带几件。小孩子在户外最容易半夜发热和拉肚子,所以要带好退烧药和腹泻药。 饮食健康别忽视 1.注意食品卫生 露营野餐要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如卤菜、熟食等。但卤菜类食品最好前一天购买放在冰箱内,出门http://jybm.ncrbw.cn/html/2023-05/29/content_279399.htm
8.场景经济视域下的露营产品设计研究.pdf可以看出,天幕、桌椅等必需品购买数量最多,同时 也有部分群体开始在露营生活中使用电源和户外家电;多数人在露营产品的购买方面 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开销,印证了露营生活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图3-7用户购买露营产品的种类(左)和开销(右)情况 其次,如图3-8,在用户购买露营产品和了解露营产品信息的方式方面,有 60.51%的用户曾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3/8024026003006042.shtm
9.野外露营策划书(精选14篇)活动前:负责人统计参加人数,采购负责人依情况购买食品和必需品,踩点负责人负责联络地点和踩点问题,晚会负责人负责晚会的安排。 活动中:11点再红楼前集合,负责人清点完人数,然后分四队乘坐公交车(零钱自备,不要掉队)前往活动目的地。到达后总负责人安排好搭帐篷,捡柴火,煮饭等工作,晚饭后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然后是https://www.ruiwen.com/cehuashu/5098489.html
10.大学生班级春游活动方案(通用13篇)1、X月XX日,由采购组成员购买路上必需品。(采购组成员另安排)。 2、X月XX日,上午7:30,所有参加成员在学校篮球场集合,坐旅游空调车到XXXX。 3、16:00,XXXX集合,集体坐车返校。 六、工作安排: 分X组。组长负责联系组员。并和负责人随时联系 七、活动经费 http://www.unjs.com/fanwenku/160431.html
11.夏季露营攻略:新手必备的物品准备清单需要注意的是,露营的美好之下,潜藏着很多不便和风险,一定要做足准备工作才可以尝试,如果你有这个想法,就来看看这些露营的必需品,你是否准备得齐全吧。 ① 休息睡觉必备 帐篷、睡袋、防潮垫、保暖毯、野餐垫、天幕、枕头(看个人需求) ②衣着 防水背包(若是徒步野营,背包容量尽可能大)、抓绒衣(较寒冷昼夜温差大的https://m.tech.china.com/tech/article/20220509/052022_1063378.html
12.野外露营完全攻略速食汤是必需品,不仅可以暖和身体,还能防止失温和脱水。 午餐宜选择含脂肪的高热量食品。花生制品、鱼罐头等就很好,但是容易冻住。午餐前一小时可将食品取出放在贴身的兜里解冻。 快餐对于保持体温和能量同样重要。可根据个人嗜好尽量多携带(巧克力、压缩饼干、干果等)。困了、饿了,尤其在感到冷的时候随时补充。小食品要放在不 https://www.oh100.com/ahsrst/a/201704/270657_2.html
13.长途骑行露营那些事儿文章高原上做饭很有技术含量,再牛逼的厨师,上高原,厨艺都得大打折扣,尤其4500+高原。因为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低,食物很难搞熟,更不用说做出美味的食物了。挂面煮成浆糊,也煮不熟,最后熟了,和粥一样,已经完全看不出来是挂面了。如果经常自己做饭,高压锅算是必需品,尤其煮饭,包括他食物,也都可以一锅炖。https://www.8264.com/wenzhang/572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