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骑侠李聪明羌塘失踪一年半,自行车被意外找到,『奇记』为你解开大谜团~

《徒步中国》,户外圈最受欢迎的公众号~

羌塘,中国最大无人区。

世界上,除南北极,人类无法生存的第三极。

它荒凉寂寥,也别样的美丽与残酷。

与一位横穿羌塘骑者的遗留行装,奇迹相逢。

这一意外发现,震惊户外圈,

掀开长达一年半的李聪明失联疑云,

也随之而来更多谜团重重。

试图拨开迷雾,拼补碎片,

共同探明独孤骑者最后的羌塘路。

在探索未知的旅途,他的生命虽已失去踪迹,

但热爱与信仰,仍可被我们追寻,

负载熊熊火焰,帮助勇者灵魂渡船过岸,

并真正记住——

他留给后来者的背影与沉痛。

有艰险,就有人敢于去闯荡

大羌塘

羌塘,中国最大无人区,意为北方未知的空地。广义上涵盖藏北、阿尔金、昆仑山、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高原的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也是人类生命禁区。它是世界独有的超级荒原,也是最顶级探险穿越线路,成为自由探险者的最后追逐之地……

李聪明骑行史与离奇失踪

▲失踪地点为阿尔金山、可可西里、羌塘交界处

整片无人区最最核心位置

可可西里意外发现

掀开独孤骑者的失踪谜云

“那简直是对我们车队生死存亡考验最大的地方,太要命了!”湖岸山坡多沙极陡,冒险开上冰面,一辆车啪就陷进冰缝。一行人紧急救援之际,有人无意发现200米岸边竟躺倒着一辆自行车。

这个发现,不啻于发现外星人般震惊。在这阿尔金山、可可西里、羌塘三大无人区交界,荒原最核心地带,竟有人单车骑经。只是,人去了哪?

▲近端为老男孩车队上冰点,远端岸边为自行车点

▲发现自行车的原始现场,距离湖面3米左右

“能骑到这的,绝对是个人物。”敏锐直觉让老男孩们不敢懈怠,小心翼翼采集地上杂物。现场遗留的一台SONY相机,揭开自行车主身份。相机第一张照片,一个男子拉萨出发的留影,让一位队友惊呆了,这分明是他福建骑友李聪明的模样。

自2014年10月开始横穿羌塘失联,网上寻他的信息已发布一年多,却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在这里,以这样一种方式重逢故人……

▲意外“重逢”的好友大笨跪地祭拜

▲自行车附近三四米

依次为车尾横包、车头包和相机包。拉链完好

▲失踪地点定位图

自行车上的人生

25年的骑行中国路

25年追梦苦旅

李聪明何许人也?1968年生于福建的他,网名独孤骑者,25年骑遍中国11万公里的轮迹,使之成为骑行界绝对先驱。

1989年,杂志上无意看到一篇《单人徒步环中国》,勾起了这个家境贫寒农村青年对远方的渴望。仿佛被现实压抑已久的岩浆,终于找到突破口,在那户外一片空白的年代,李聪明竟踏着一部普通女式自行车,开始了漫漫骑行路,,25年不曾停息。

骑行、沿途打工攒钱、继续骑行……李聪明的漫游带着一种特殊苦味。资金紧缺,他就骑最破的车,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坏车、缺氧、雪崩、滑坡的流血流泪事更是不胜枚举。长白山夜晚被狼群围攻。穿越神农架遇冰雪路段摔下悬崖;塔克拉玛干遭遇超级沙尘暴……更别提被亲友当疯子的孤独,不时被偷抢,一度丢失所有照片资料的痛心。

可当历尽艰险,终于爬上色季拉山口看到南迦巴瓦峰,在川藏七十二拐目睹大自然鬼斧神工……甚至从珠峰大本营“自找苦吃”扛上重达80斤车及行李,一路爬上6300米的冰川区,与极寒搏斗整夜。好不容易爬出鬼门关,匍匐冰塔下,他捧起一捧雪贴脸上,只觉霎时间,十几年骑行中所经历的艰险困苦,灰飞烟灭。他形容这样的一次次自我挑战,犹如“飞蛾扑火,只为那片刻辉煌”。

一生挚爱是西藏

而李聪明漫长旅途中,最念念难忘的,就是西藏。一进入西藏,他就感觉像回家了一样。壮丽高原,巍峨雪山,淳朴人情……藏地一切,仿佛他生命里抹不去的眷恋。

2011-2013年连续骑完12条进藏线路,一向勇于挑战、向往秘境的他,终于把目光投向藏地最荒茫的大羌塘。2014年7月,历时34天完成羌塘西线纵穿之后,他在网上发布信息,计划当年10月从界山大坂至青藏线沱沱河,即从羌塘横穿可可西里无人区。预计耗时80天,行程约1600公里。

简单仪式致敬消失的英雄

解析5大谜团

力求接近事件真相

失踪疑云终被掀开,随之却是更多谜团。虽素昧平生,却有感托付,整整一月,老男孩们与诸多网友展开深入分析。有幸参与其中的我,亦就此遍访李聪明亲友、熟知羌塘的穿越者等十余人,并特邀一位隐名人士独家撰写专业分析。以期集合集体智慧,接近事件真相。

生命失去踪迹,但相信他留下的探索精神,及深刻教训,会是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推断该位置为穿越第66日

李聪明在羌塘走过的路?为何与原计划偏移?

根据现场遗留GPS导出数据分析,李聪明于10月7日从界山达坂以南50公里龙木措南岸下道正式进入羌塘,途径羊湖、耸峙岭雪山以北、长虹湖、向阳湖,于12月11日抵达勒斜武担湖北岸后失踪,历时66天,1200公里左右,完成计划线路约2/3。

原计划线路在勒湖以南100KM。根据GPS轨迹,他在D30抵达羊湖之后,没按原计划走耸峙岭雪山南面,而从山脉北面朝东前行。

数据显示,李聪明对GPS使用不熟悉,基本每天只打开GPS一会,仅作记录打点。他在此前纵穿羌塘总结中也表示因不太会用GPS,“吃尽苦头,好几次走错路。”这在10月横穿羌塘中,同样消耗精力。GPS显示,如碱水湖到羊湖间翻山,翻过去又绕回来,至少多耽误三天。

可能推断1

李聪明在耸峙岭偏离原计划路线,选择向北。可能原因:一、不熟悉GPS,本该走南面,却走到北面;二、知道南北有别,主观选择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根据遗留GPS数据制作的全程路线图

制图:鸵鸟

▲根据卫星地图还原李聪明所站角度看到的耸峙岭雪山

左线为山北,右侧为山南

他选择左线,偏离原计划是山南线路

冬季穿越难度?当时的速度、体力状态怎样?

冬季羌塘严寒,但此时无人区季节河流已干涸,湖面冰封,相比到处沼泽的夏季,更易通行。

现场遗留日记本上一段话:“人到中年,你的豪情和意志可以不改变,但你的体能是骗不了任何人的,包括你自己。”由此引起对体力不支情况的猜测。

遗留自行车车把打成反向。一般体力不支,才会无心去管放车时的错误情况。

但根据GPS数据分析,第1个月,平均每天行程10公里左右;第2个月,平均每天15-18公里。最后5天中,12.7-10这4天,平均每天18公里左右,总体速度正常,12.11最后一张未拔营照片,结合老男孩拍摄的相似山形照片推算,拍摄点距自行车点为6.5KM左右。由于勒湖地形险要,推车艰难,最后一天速度亦正常。

可能推断2

虽然日记本文字、车把反向等细节,体现出体力略有不支征兆。但从行车速度判断,体力仍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

▲现场遗留小日记本仅两页有余

另一本大记事本,失踪

▲李聪明SONY相机最后一张图片

▲左图为老男孩拍摄照片,右图为李聪明相机最后一张照片,山脉对比一致

▲起点为推断的最后照片拍摄位置

与自行车最后位置测算相距6.5KM左右

是弃车还是探路?

由于现场遗留物中,包含对于高原旅行者极其重要的GPS、太阳眼镜,以及SONY相机存储卡。(李聪明2006年曾遭窃,称丢失照片资料为“今生最大遗憾”)。并车况正常。基本可排除主动弃车可能性。

现场周围几公里内,没找到任何其他重要随身物品或碎片,包含另一台佳能相机。基本也可排除动物袭击、突发弃车可能。

可能推断3

基本排除弃车可能。12月11日傍晚扎营后,因遇地形阻碍,前行探路,方向正东,沿湖岸或走冰面,往湖东探路。

▲从发现地点带回来的行李

▲出发时的行李

▲勒湖地形,3D卫星图

其他一些重要物品去哪了?

身份证、钱包、另一台相机等应探路带着,随人一起失踪。食品、炊具、帐篷、羽绒睡袋等生存重要物品应放在帐篷之中。

羌塘风力巨大。扎营位置又处于一个冲积扇,下午14-16点是大风期,帐篷里所有东西都能被一块刮走,除了自行车等比较重的会残留。

可能推断4

重要物品随帐篷一起被大风刮进湖中。

是否还有生还可能?假设遇难,原因?

失踪地处于无人区核心地带,已近一年半杳无音讯,生还可能极其渺茫。

探路过程中,遇意外事件,如野兽攻击。鉴于12月棕熊冬眠,湖岸地形也不适合做棕熊冬眠巢穴,可排除棕熊袭击。存在遇狼袭击的可能,第二年湖面解冻落入湖中。

有论文资料表示,12月勒斜武担湖湖面已结冻。但另据熟悉无人区实地的人士介绍,由于羌塘温差极大,结冰方式不同于内陆。且该区域地质复杂,湖底不冻泉,地热资源丰富。并且羌塘冬季结冰最稳定在2月,12月其实还是非常不稳定结冰期,冰面潜在危险很多。冰面遇险概率也很大。

最终可能推断

▲李聪明所摄11.20羌塘一带结冰情况

勒湖为咸水湖,结冰一般更晚

▲从南到北体现12月藏北湖面结冰情况

不同年份会有少许不同

但总体而言,12月份冰面极不稳定

以上6图,均为杨柳松拍摄

隐名人士独家简析

行者前30天抵达羊湖后,经过可可西里山脉西源耸峙岭雪山,偏离原规划路线。可能原因有二:一,羊湖至若拉错近1/3总里程无有效洁净地表水,适逢14年羌塘冬旱,因此绕行可可西里山脉和昆仑山之间多湖走廊,且多为淡水湖。二,可能在某种判断下偏北,以至于抵达长虹湖东南处。

长虹湖北端已有零散探矿便道,可直接通过昆仑山断裂带车尔臣河谷出高原,以及抵达河谷上游的土拉牧场。而行者继续向东,有两种可能,不知此处地理特征,或决意继续前行。

▲3D卫星图,可可西里山与昆仑山之间的洼地

但,一旦走过长虹湖出口,一直到勒湖之间的数百公里路段,均属于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山脉“封闭”的狭长坳地,向北翻越昆仑山通路极为隐秘稀少,向南翻越可可西里山脉相对较易,最好通路之一便是若拉错段。

行者也似乎意识到这一点,长虹湖之后航点明显多处向南偏移,紧贴可可西里山脉北麓,而非昆仑山南麓。终于离若拉错“常规”翻山通道近4KM,但错失。受可可西里最高峰岗扎日阻隔,再度绕北,再向东南,抵达勒斜武担湖。

▲3D卫星图,通往若拉措的垭口

应非弃车,而是就地扎营,休整,冰面探路。12月份,羌塘咸水湖的冰层极不稳定,潜伏众多危险且又易麻痹人,和我们常识是相悖的。行者极有可能在冰面探路时遇险。在恶劣湿冷环境下和冰面缺乏有效附着力的情况下,甚至湖底一个恒温液体泉眼,都有可能结束行者的旅行。

所以,行者很大可能在山崖下的湖底,沉眠在他所深爱的荒原里。

至于野兽袭击,只可能狼。狼在12月左右集群交配,翌年3、4月解体,狼群规模在5-10头间,他们会围观人(注意,围观而非围攻)。狼群袭击行者的可能性为0,但有可能是行者最后一程亲历者。

行者最大遗憾,在于对GPS设备生疏。在无边旷野,GPS最大作用不是告诉你未来在哪,而是理性向你分析你的过去,你的每一步、每一天、每一段旅程的失误和正确,从而不断总结和修正,以此更有效应对尚未发生的未来。

如果行者在熟悉GPS使用情况下,遵从预计路线,以他的体力和意志力,在这个季节窗口,60天左右即可完成旅行。

未来是过去的投射,了解来路,是为了预判前程。

以上只是某种可能,不意味事实。事实在众人的怀念里。

真正活过

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对于横穿羌塘,李聪明自己也形容这是一个“更疯狂的计划”。诚然,25年来,正是这份对生命与自然的痴狂,支撑着他一意孤行,四海为家,从一个贫苦农村青年活成一个车轮骑遍山川的骑士。

但出发前他也说,骑了大半辈子有些累了。他曾盼望横穿完羌塘,就收山在拉萨开个客栈。只是我们没能盼来他走出羌塘,客栈开张,高朋满座的那一天。惟有整理这些被远方的风吹剩下的碎片,试图探明他曾走过的路,更深地认识荒原的美丽与残酷,为后来者指明更正确的方向。

隔着时间和荒原,我们终究无法真正看清李聪明最后的身影……但记得他说珠峰那夜濒死朦胧中,仿佛听到逝去母亲的呼唤。我不知他在最后的羌塘路上,是否又遇见过深爱的母亲。但相信若有那刻,他是无憾的。只因这一生,他已真正活过。

我一次次遭遇挫折,又一次次站起来拍拍屁股上路。总希望用有限的生命,去换取燃烧的激情,如夸父追日。

李聪明爱人Grace:

当初在一起,是爱他那份大自然才有的纯真。那时他说不再长途骑行了,会好好陪我看日出日落……可每次谈到骑行,他的眼神流露的那份兴奋与渴望,让我觉得爱一个人就应让他自由去追求梦想。

2013年冬,我们离婚。他说:“你一个人生活太苦,需要一个更好陪伴,可我做不到……”他这一生从没放弃过梦想,注定属于长路。可当2016年4月底看到荒原里他的单车,我的心几乎要停止跳动了。但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相信奇迹,相信他还活着……

李聪明好友黑马:

聪明哥出身贫苦,敏感孤独却常怀感恩。大家有个共同感受:他会回复所有网友留言,记录每个帮助过他的人。只有有求于他,他也尽力帮助。

敢为,敢自为,敢用躯体肉身迎接升华,非凡夫俗子所能成,李哥做到了。无论结果如何,在他的境界里,他已成佛!

老男孩车队鸵鸟:

聪明哥值得人尊重,他勇于自我挑战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这次很遗憾。或许,人类的极限在大自然前太渺小,无人区内有它的生存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去战胜的。希望为后来人提个醒,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15年纵穿羌塘阿贵:

人类没有探险精神,不会进步。聪明的精神可嘉,但行动计划有欠妥之处。我们热爱户外,敬畏自然,但要分清探险与冒险的界限。羌塘很残酷,不提倡再有类似横穿。

09年纵穿羌塘丁丁:

聪明哥一生热爱骑行,不畏艰险,但缺了些其他东西,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极限挑战中。这也是我之前一直不支持他穿越的初衷。

羌塘有太多未知不确定因素,无论新手还是行家,都应慎重、敬畏而行。聪明哥经验非常丰富,如果能再多些精良装备,多些GPS经验和研究,再多一些运气,或许就能完成真正的东西线穿越。遗憾的是,没有如果。

太阳照常升起

文/湘君

李聪明在他凝聚无数心血的《天路任骑行》中,曾写自己“总希望用有限的生命,去换取燃烧的激情,如夸父追日。”

诚然,他就是这样一个傻傻却执着的夸父,一生追着远方燃烧的太阳,看过夕照雪山的壮美,品过天涯苦旅的孤独,奔向了亘古荒原的辽阔……直至消失在仿佛必然的归宿,梦想的光中。

海一深的羌塘,不动声色收留了他,像千万年间收容过无数朝露星辰,不在乎寂寞,也不刻意悲壮。

明天的明天,又会有一轮轮旭日照常升起,染红大地,继续布散光芒。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心中有梦的年轻人,朝着远方太阳,开始新的追赶。以其狂热,以其莽撞,去经历无数旅程中的一个,经历远方的精彩,经历生命的蓬勃,以及大自然伟力之中,人如蝼蚁的渺小、脆弱与局限。

THE END
0.2018新疆骑迹(感悟篇)“赛里木湖独库公路我遇到来自武汉的骑行者,两人为伴,其中一人拖拽一辆三轮车补给,环中国骑行已近一年。 我遇到来自山西的骑行者石头,他听说我在路上扎胎很多次,担心我补胎片不够用,而他即将抵达终点,把随身带的补胎片全送给我。 我遇到背着箫的骑行者,他也来自武汉,早已骑行了包括新藏线在内的几条进藏公路,完成独库公路骑行后,https://www.jianshu.com/p/5c45f6471852
1.痛心!骑行穷游可可西里的95后小伙已离世今年3月,李凯洋辞职后单人单车带着4万块钱开启了环中国骑行。 6月16日,他从甘肃张掖骑行进入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境内,而后从刚察县骑行进入青海湖,再从109线进入茶卡镇。根据他的骑行路线,到达青海湖的时间为6月23日,而后通过219线进入格尔木,到达青海格尔木的时间为7月2日。 款款介绍,李凯洋的骑行算穷游,每天https://news.sina.com.cn/o/2020-08-25/doc-iivhvpwy3040993.shtml
2.骑行在风景和第八状态文章川藏北线数据:骑行距离2406公里,爬坡距离896公里,爬坡高度31040米,爬坡比率37%,坡度比率34.6米/公里,川藏北线要翻越的垭口数量21个。 川藏南线G318数据:骑行距离2229公里,爬坡距离856公里,爬坡高度29256米,爬坡比率38.4%,坡度比率34.2米/公里,川藏南线要翻越的垭口数量,17个。 雪域高原骑遍之路线图和数据总览 一、https://www.8264.com/wenzhang/2407141.html
3.图文环中国自行车赛西安鸣枪满建任在比赛中骑行综合体育9月9日,合利兄弟车队的选手满建任在比赛中骑行。当日,2011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安开赛。130名车手参加了首日序幕赛——个人计时赛的角逐。最终,俄罗斯国家队车手阿列克谢-马尔科夫以6分58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https://sports.sina.com.cn/o/p/2011-09-09/16415738794.shtml
4.三万八千公里|赛科龙RX650环中国总结之骑行路线篇,摩托范三万八千公里|赛科龙RX650环中国总结之骑行路线篇,路线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三条长的国道—G219、G331、G228,这三条线首尾相连,理论上基本可以把中国大陆的版图给“描”下来,下面大概说下三条线路的情况。G219,新疆喀纳斯——广西东兴公路(也叫沿边公路)。经过新疆,西https://www.58moto.com/article/114/9582678.html
5.环中国骑行7月30日 小雨转多云 22到29度 骑行路线 东极广场 -------- 同江 码表记录 224.96公里 早餐 煎饼 鸡蛋 大渣粥 【晚饭同江骑友热情接待】 昨晚搭帐东极广场黑龙江边 6 ------ 7级的风 呼呼的刮个不停 风把帐篷吹的压在了身上 还不断地拍打着身体 啪啪作响 29号为了赶到东极广场 骑行246.6公里【码表记录】https://www.meipian.cn/4jq8wsgs
6.传播大庆精神,骑游万里中国【9】今天是2019年,8月8日,环中国骑行第110天。 今天还住在新疆叶城0km处,昆仑宾馆,大家共同修整一天。彻底检查保养车辆,洗洗涮涮服装,溜了一下新疆叶城。 今天环叶城县城骑了一圈儿,14.29km。s累计骑行12655.92km,平均每天骑行115.05km。 大家在新疆叶城上午溜达玩。中午他们和浙江台州夫妇 ,大家共同吃的午餐,大家有https://www.meipian.cn/2bw4wxlv
7.“老兵”沈翔峰——骑行在“醉美331”在2015年就实现了255天20571公里、骑行挑战中国的海岸线及边境线的环中国骑行目标,先后8次以不同路线骑行进藏,并成为网络平台认证的自行车骑行向导,撰写过219国道天路骑行攻略等旅游类文献著作。今年,他第二次挑战环中国骑行,其中的“醉美331”是他本次骑行的重点路段,他的骑行经历将为关注这段线路相关细节的人们提供极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4/06/18/059328777.shtml
8.69岁大爷单骑走天涯!从广西一路北上,骑行万里到新疆▲杨师傅的G219摩旅路线图。 目前,杨师傅正踏上返回广西的归途。他说,自己从退休后就开启了摩托车环中国骑行之旅,这趟摩旅结束后会稍作休整,“等休整好,我将再次出发,途经河南、河北,直抵东北三省,完成环中国骑行的最后一块拼图”。 记者 罗贝尔https://m.gmw.cn/2025-06/25/content_1304067567.htm
9.把骑行当成职业,可以吗?或许“把骑行当成职业”这个命题,对于中学生来说实在是太“新鲜”了,以至于他们在听完王卫的现身说法后,还是不大敢想“把骑行当成职业”。但是他们对骑行的热爱是不容质疑的,他们在发问环节的问题,都是围绕到各地骑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从广州骑行到北京,有什么好的路线可以推荐?”“青海湖环骑到底累不https://dl.loupan.com/html/news/201511/2068223.html
10.骑行论坛,自行车旅行网,骑行故事,骑行线路攻略蚂蜂窝骑行兴趣小组,包含单车旅行攻略、线路、游记以及单车旅行达人等信息,丰富的单车骑行活动,刺激的单车骑行故事,蚂蜂窝单车旅行带你领略自行车旅行的魅力,专业的骑行爱好者来蚂蜂窝骑行论坛https://www.mafengwo.cn/interest/qixing.html
11.2017环中国国际自行车公路赛在承德鸣枪开赛9月10日,2017年环中国国际自行车公路赛承德皇家御道暨国家1号风景大道赛段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汉行宫鸣枪开赛。来自世界各国的22支代表队以骑行的方式穿梭于承德皇家御道暨国家1号风景大道,奏响了文化之旅最强音。接下来由华奥户外带您了解最美风景赛道---京承皇家御道。 京https://news.jstv.com/wap/a/20170912/1505145853651.shtml
12.南工大迎新现场来了支特别的“队伍”爷孙俩骑行近300公里到学校“两天一夜,骑行近300公里,从苏州昆山出发,途经无锡、常州、丹阳、句容等地抵达南京。”10月9日,在南京工业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骑着公路车报到的一老一少引起了师生的关注,骑行报到的主角、该校2021级新生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洪舟阳“兴奋”地介绍,一周之前10月2日一早,他和舅爷爷二人一起骑上公路车,于https://jsnews.jschina.com.cn/kjwt/202110/t20211009_2868478.shtml
13.骑友网论坛2020,挑战新征程!环中国路线征集活动正式 2025年“东恒盛杯”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五站陕西·礼泉站 [我的2025G331东北边境线骑行][又见土堡--闽中三明…] 骑行赤壁天湖 [2025皖浙天路KOM挑战赛圆满收官][快乐群骑行玛纳斯神榆台/跳鱼岛]周末 伊犁州首届“白石峰杯”自行车爬坡耐力赛开启报名 北京西站https://www.51bike.com/forum.php?aid=10675053146
14.河南这位“骑士”太酷了!79天环中国骑行近4万公里大河网讯(记者 刘杨 实习生 陈宝仁)从郑州出发,历时79天,不间断行程3万9000多公里,环中国边境,打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非常喜欢摩托车骑行,这段旅程对我来讲特别有意义。”8月20日,石庆方回忆起刚结束不久的环中国骑行之旅,感慨万千。 车轮“http://m.zmdnews.cn/?m_redirect_url=/2020/0821/606195.shtml
15.山猫骑行环中国,4500楼,西藏,拉萨今天的路况很烂,早上出发沿扎日南木错骑行20来公里,之后翻越一个小亚口,下山又看到一个小湖(达马孜壤),6点到达砂来村。. 单车环中国D279: 砂来村---杭达村 45公里 总里程(15815公里)2015.07.19 今天进入那曲地区,一路的路况不错,但是有逆风,沿途的风景很美,40公里处看到一个小湖(昂俄错)(图9-10),翻https://www.8264.com/youji/2246551-105.html
16.坎普车友故事系列小叶环中国骑行坎普车友故事系列 小叶环中国骑行 叶勤出发前与CAMP坎普车友一起合影 叶勤,92年破壳,江苏镇江人,性别:女汉子,咳咳…… 大家都叫她17,做过车店技师,俗称修车的,周边短途骑行爱好者,美食爱好者。14年环太湖的时候捡了她怀中的那条小狗,她给它起取了个名字叫胆小鬼,她喜欢它贱贱的,胆却小小的样子。https://www.wildto.com/news/29374.html
17.最新资讯专访Cape Epic创始人 顶级赛事将落户中国 被收购以后,Cape Epic将会呈现怎样的新画面呢?未来国人是否有可能在家门口看到Cape Epic比赛呢?为此,《骑行家》通过邮件采访到了Cape Epic的创始人凯文·范马克 2016-08-26 环西:第5赛段梅尔斯曼再度冲刺获胜 http://www.cyclingchina.net/site/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42&page=130
18.骑行赛事盘点自行车职业赛公路赛山地车赛目录目录自行车职业赛自行车公路赛自行车山地赛场地自行车赛其他自行车比赛著名自行车运动员自行车十大品牌相关推荐导语近几年来骑行在国内越来越火热,相关赛事很多,比如国际自行车赛事有环法自行车赛、环意自行车赛,国内有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但是你知道自行车赛事有哪些类型吗?在国内外,各种https://m.maigoo.com/goomai/23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