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探险中亚腹地,把神秘的内陆中国呈现给西方世界

在近代中亚探险史上,俄国军官、地理学家尼·米·普尔热瓦尔斯基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先驱。有生之年,他曾四次来到中国,探险中亚腹地,以无与伦比的对荒野的激情,卓越的“旅行的本事和地理勘察的才能”,斩获了丰硕的科学考察成果,并成为中亚探险史上第一个深入黄河与长江上游的欧洲人。

近日,记录普尔热瓦尔斯基首次中国行的著作《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由译者王嘎迻译,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该书曾给普氏带来世界性的声誉,在欧洲多国畅销不衰。它冷静详实的记述,打开了一扇通往中亚这片“熟悉而陌生的地域”的知识之门。

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

按照书中记录,普尔热瓦尔斯基的首次中国之行肇始于1870年11月,结束于1873年9月。

他们的行程往返于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北向南纵穿蒙古戈壁,继而自北京向西穿越内蒙古高原到达阿拉善沙漠,然后原路返回北京。第二阶段,从北京重新回到阿拉善后,与一支唐古特(也称唐古忒,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后用以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商队结伴来到西宁,随后抵达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向南登上藏北高原,即普氏所指的唐古特地区。

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

普尔热瓦尔斯基是一位有着严谨科学精神的探险家,这一点难能可贵。旅途当中,他坚持进行地形测量,精准绘制地图,同时详细记录所见到的各种动植物,采集标本。仅这次探险,他便收集到鸟类二百多种,标本一千余件;各种哺乳动物四十余种,标本一百三十件;昆虫标本三千多件;植物五百多种,标本四千件。

他还是个高明且有着“嗜杀之心”的猎手。在阿拉善,他和同伴彻夜捕杀马鹿;在藏北,他邂逅了野牦牛、白腹盘羊、岩羊、羚羊和沙狐,捕猎的同时,也记录下它们的生动情态。在却藏寺,他发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最紧俏的商品药用大黄,采集了足够多的种子,后来交给俄国皇家植物园。

然而,普氏的首次中国行并非一帆风顺。首先,他们的探险当时还未受到沙俄政府的支持,资金上难免捉襟见肘。另一方面,由于探险队中缺乏精通土著语言的人才,他们很难与所到之地的居民进行有效交流,时常受到“好奇”的蒙古人的围观,这给他们的科学考察和物资补给都造成了困难。

普尔热瓦尔斯基本人却非常欣喜于本次探险的成果,以至于他认为此后的三次中国之行都“远非过去的蒙古之行那样凯旋”。

对中国西北地区真实的生态记录

虽然普尔热瓦尔斯基实在是一位“硬核”科学家而非舞文弄墨者,《蒙古和唐古特地区》一书却极具可读性,文字朴素自然,细节引人入胜。

譬如他描述库库淖尔草原上鼠兔胆小机警的形态,十分生动。“鼠兔也是一种特别好奇的动物。如果发现有人或狗接近,它不是立即惊慌逃窜,而是等那不速之客朝前走上十来步,突然间一溜烟钻进洞里躲起来。然而,好奇心终究会战胜恐惧心——几分钟过后,还是从刚才的那个洞穴,鼠兔又把小脑袋探出来东张西望。”

他也随手记录蒙古人的特点和生活习惯。他发现蒙古人“爱喝茶”,“一个蒙古少女一天喝十几碗,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成年男子则能喝上二三十碗。”他又觉得蒙古人“酷爱闲聊”,“他们见了面,首先打听的便是有没有什么新闻。对他们而言,跑上二三十俄里的路,向亲朋好友通知一条消息,不过是‘举足之劳’。”

这些从异邦视角得来的观察和结论,哪怕在今天看来,也十足有趣。

传统装束的蒙古妇女(喀尔喀)《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插图

普尔热瓦尔斯基一生著述不下百余种。一百多年前,普氏这类科学探险著作,对世纪末的俄罗斯知识界,有着振聋发聩的效用。伟大的作家、普氏崇拜者契诃夫说:“一个普尔热瓦尔斯基或者一个斯坦因就抵得上几十个学术机构和几百本好书。”在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感召下,契诃夫身体力行,创作出了他唯一的一部纪实作品《萨哈林岛旅行记》。

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罗新则评价道:“在近代西方对古老中国‘探索与发现’的奇崛大剧中,普尔热瓦尔斯基是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的先驱,传说与传奇都源于他把神秘的内陆中国呈现给了西方世界,而他的呈现是如此细致有趣,以至于今天的中国读者仍可以从中受益。”

专访译者王嘎:中亚依然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域

(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

重新修订知识上的错误、漏洞

南都:是什么原因让您起意译介普尔热瓦尔斯基撰写的《蒙古和唐古特地区》这本书?

王嘎: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四次中国考察和探险被称为“中亚之旅”,这是一个“大中亚”概念,除了现今的中亚五国,还包括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以及中国西部和蒙古。我本人来自新疆,地理上属于广义的中亚,本科和硕士阶段读的是俄罗斯语言文学,后转向国际政治,博士论文就以“中亚五国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为主题,所以我对中亚历史地理向来怀有兴趣,相关阅读犹如“纸上的游历”,身在狭窄书斋,却可暂时忘掉窗外的烦嚣,放慢节奏,神游于天高地阔的荒原,以陌生化的玄想延长感受力。

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蒙古和唐古特地区》其实是此书的再版和修订,初版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当时我在新疆大学工作,新疆人民出版社有一个“亚洲探险之旅”丛书,这本书也在计划内,出版社邀我参与翻译,正式出版时改名为《荒原的召唤》。

普尔热瓦尔斯基祖上是波兰裔,这个姓氏在波兰语里由“经过”和“勇敢”两部分组成,似乎暗含了这名沙俄军官一生的命运:欧亚腹地的经行者,勇气十足的冒险家。他的首度中亚之旅就在俄国乃至整个欧洲引起轰动,不仅为绘制可靠的中亚地图奠定了基础,也为中亚地区地理学、民族学及动植物群落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柏林地理学会一位会员稍后评论说,学者们阅读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作品,“仿若从黑暗的房间迈入阳光灿烂的世界。” 这样的称颂今天看来似乎显得夸张,但普氏在中亚地理探险史的开创性地位毋庸置疑,其作品充满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资料详实,朴实无华,远胜于掉书袋式的炫示。很多中国读者未必知晓普尔热瓦尔斯基是何许人,对于著名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却不陌生,这正是他第二次中亚探险的重大成果之一,即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野马种群,1881年,俄国生物学界以其姓氏为野马正式命名,随后得到普遍接受。

基于以上缘由,我与中国工人出版社合作,将重新修订的《蒙古与唐古特地区》纳入“尺寸·先行者”丛书。

古代文化遗迹——蒙古草原的石人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插图

南都:翻译这本书在语言上有什么难度?

王嘎:这本书并非文学著作,行文相对简白,每一章节的布局也比较清晰,阅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在语言上我尽可能做到质朴、准确,避免雕饰和过度阐发。原著难点在于书中相当密集的动植物学知识、边疆史地知识、旅行路线的考证等。

在2016年出版的译著《帕斯捷尔纳克传》里,我做了1300多个注释。译者理应为预期中的读者提供某种背景,以便理解文本与情境。道理很简单:假如一个中国人写了一本1000页、脉络繁复的《鲁迅传》,对于西方读者一定是非常艰难的,所以需要相应的信息输出。这也是我在多年翻译经验中养成的习惯。

《蒙古和唐古拉地区》尽管我以前译过,但这一次也花费了足足一年,主要是修改专业知识的错误,弥补漏洞。比如书里多次提到并引述的《鞑靼西藏旅行记》,作者是一名法国传教士,俄语译名为Гюк,原先所有俄语译者包括我在内,都将这个在其他文献中也时常出现的名字按发音译成“丘克”。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译!这次借助互联网,我才发现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丘克”其人,而只有古伯察(Joseph Gabet,1808—1853)。

1852年古伯察著伦敦原版初印《鞑靼西藏旅行记》 图片来自网络

原来,古伯察同样是中国西部探险史上的“大人物”,他在19世纪40年代到中国边疆地区探险,历经艰辛抵达拉萨,写就《鞑靼西藏旅行记》这部厚重的作品,对普尔热瓦尔斯基影响巨大,二者行进路线有颇多重叠,而拉萨也是普氏的终极梦想却未能实现。在本书中,作者经常引用或批驳古伯察的相关记述,试图纠正他当年对青藏高原的认知错误。普氏言论在俄国人中当然叫好,在同时代的法国学界却引起反驳,称普氏固然了不起,对古伯察的态度却未免酸葡萄心理。

契诃夫为此写了《萨哈林岛旅行记》

南都:据说普尔热瓦尔斯基和契诃夫是同一时代的人,后者还多多少少受到他的影响?

王嘎:你的提问涉及俄国探险史跟文学史之间的渊源。契诃夫生卒年比普氏要晚得多。契诃夫1860年出生,这时年轻的普尔热瓦尔斯基已在军中服役,同时一边从事他喜好的打猎,一边学习动植物学,期盼有朝一日踏上欧洲人尚未涉足的遥远国度。普尔热瓦尔斯基为此做了许多功课,研究了俄国来华传教士累积起来的汉学知识,例如《蒙古与唐古特地区》多次引用的雅金夫·比丘林神父的著述。比丘林被誉为“俄国汉学的太阳”,曾将自己翻译的《西藏志》《三字经》赠给“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激发了后者对中国的想象与热爱。

挤骆驼奶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插图

普尔热瓦尔斯基本人并非文学爱好者,但是他的书写成之后影响了契诃夫,某种程度上也许催生了契诃夫非虚构写作的意念。1890年,三十岁的契诃夫离开莫斯科“腐朽的知识界”,来到萨哈林岛这片关押重刑犯的极苦之地,用三个多月走遍全岛,调查了近万名囚犯和移民的情况,又耗时三年,写下平生唯一的大型纪实作品——《萨哈林岛旅行记》。契诃夫在结尾写到他在岛上接待门诊患者,为就诊的苦役犯切除脓疮。这些举动对于文人而言真是太罕见了。在我们熟知的文学当中,也许只有俄国作家才可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托尔斯泰也曾在日记里写自己如何下田干活,如何缝制皮靴,这是典型的俄国知识分子精神跟现实结合的方式。

另外有研究者指出,普氏形象也投映于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化身为其短篇小说名作《决斗》(1891年)中的重要角色冯·柯连,一个年轻的动物学家,“一个极优秀极聪明的人”,性格坚定有力而专横,崇尚从自然淘汰中胜出的强者的权力;他需要的是驼队、沙漠和月亮,即使精疲力竭,如暴君和皇帝般死在沙漠,也不接受奴隶、炮灰和牲口的弱者哲学。

南都:我们今天对于蒙古及中亚地区已经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您认为这样一本书对当代的读者来说有什么意义?

王嘎:我个人感觉,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关于蒙古或中亚的深度认知,未必如想象那样触手可及。你可以足不出户,置身于英美文化的情境中,就连生活方式也仿佛打上了西方主流文明的“现代性”标记。相形之下,昔日欧亚草原文明的核心地带则显得相当遥远,面目模糊,像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邻居。《蒙古与唐古特地区》这类看似老旧的冷门作品,反倒有可能让当代读者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信息,以此塑造某种新的中亚印象。

我们知道,普尔热瓦尔斯基与斯坦因、斯文·赫定素以“三斯”并称,但这两位西方“后辈”主要是从历史学与考古学角度探寻欧亚腹地的奥秘,普氏则更偏向于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及生态系统的探索发现,直至学科日益细化的20世纪之前,这些门类又可统称为“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从《蒙古与唐古特地区》的内容来看,作者可谓名副其实的博物学家,他每到一地,先是对山川形貌、河流走势、气象变化予以宏观描绘,完成天文和水文观测,继而是动植物群落的细致分类,这种通过实地考察、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为广义上的中亚自然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普氏笔下,从蒙古高原到祁连山脉及青海湖周边,大自然既严酷又慈爱,既贫瘠又富足,而如今许多动植物却已极度稀少或踪迹全无,对比普尔热瓦尔斯基当年的记述,或许也会让读者感叹沧海桑田之变。令人深感惊异的是,在1883—1885年的第四次中亚探险中,普氏甚至接触过生活在北疆和南疆的老虎,详细描述了老虎的习性、当地人的所见所闻和猎捕活动。

喀尔喀的蒙古贵妇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插图

此外,普尔热瓦尔斯基还用两章的篇幅,从人类学和民族学出发,对蒙古人和唐古特人进行了集中考察,并涉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时常伴以颇为犀利的分析与评议,今天仍不失人文史料价值。

随着近年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出版界将目光投向与此相关的译介。由于地缘临近和沙俄帝国扩张,从明末清初直至“十月革命”前夕,俄国传教士及探险家的足迹遍布中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留下丰富的记录,普尔热瓦尔斯基显然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正如俄国史专家张昊琦先生所说,《蒙古与唐古特地区》这样的作品有助于读者藉由“他者”视角和历史观照,积累更多关于“一带一路”的“在地”知识。

南都:我在书里读到,普尔热瓦尔斯基不仅准确地记录动植物,他个人还喜欢猎杀动物?

王嘎:普尔热瓦尔斯基猎杀动物有两个原因:1870年,当他以一名下级军官身份初次踏上旅程时,仅获得沙俄政府有限的支持,考察队人手短缺,经费严重不足。这是一场漫长的苦旅。以此同时,中国与欧洲列强不仅在知识上相互隔绝,沙俄势力向中国边疆的渗透更是令“天朝”上下深怀戒惧,普氏自己写道:“中国人对所有欧洲人,包括俄国人在内,都抱有一种普遍的敌意,他们将我们通通叫作‘洋鬼子’”。这使得考察队经常无法进入城镇或村落,停下来住宿,补充给养。遇到这种情形,只能通过打猎来补充下一段行程所需的肉食。另一个原因是,普尔热瓦尔斯基作为动物学家,要在沿途采集和制作标本,其本人也精于此道,且乐此不疲。据他的传记作者评论:“彼得堡的专家们,但凡有机会见到普尔热瓦尔斯基从遥远的中亚地区运回的动植物标本,无不对这些标本的数量和完好状况、对他高超的制作技艺表示惊讶。”

普尔热瓦尔斯基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南都: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普尔热瓦尔斯基其人?

王嘎:这个问题首先又让我想到契诃夫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评价。1888年8月,普尔热瓦尔斯基再度启程,开始了第五次中亚探险,10月中旬行至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塞克湖附近,染上伤寒,暴病而死。契诃夫随即为他写下悼文,将他跟英国探险家斯坦利、利文斯通相提并论。契诃夫说,“在我们这个病态的时代,欧洲各国社会充满慵懒,生活沉闷,信念丧失,到处笼罩着厌生畏死的奇怪情结……”而普尔热瓦尔斯基等人则是“人民心目中体现着崇高道德力量的献身者”,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其生活的意义,“但任何人都会认为他是对的。”

契诃夫此番罕有的激情论断似乎代表了俄国社会各界的共识,的确,无论生前与身后,普氏都是一副传奇英雄的形象。从力图扫除一切文化旧迹的苏联时代直到当下,他始终属于俄罗斯官方认可并推崇的科学先行者,他的作品在读者中间经久不衰,已然成为俄语经典读物。

然而,从“他是对的”背后,还需要看到极具争议性的另一面。普氏既有浓厚的“自然之子”的精神气质,又受到强者逻辑的驱使,深信凭借强有力的信念与行动,即可征服整个“未知的世界”,以至于面对无辜的中国民众,他一再强调“高超的射击本领,就是最好的护照”。他以文明人自诩,却曾在青藏高原数次制造血案,先后射杀三十余名藏民。作为渴求一番伟业的沙俄军官,他骨子里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挥之不去,按照所谓“第一个考察家的权利”,中国一些固有的湖泊山川被他冠以“俄罗斯人湖”“探险队湖”“莫斯科山脉”“沙皇救星山”等俄国名称。1886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以普氏考察西藏有功,下令将其擢升为少将,普氏则以一份题为“关于对华战争的新设想”的报告为回报,可见其科学探险并非以纯科学为目的,而是带有殖民扩张的强烈使命感。诸多事实表明,在中国近代边疆史上,普尔热瓦尔斯基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其人其事未必“总是对的”。

捡拾干粪的蒙古妇女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插图

南都:普尔热瓦尔斯基有哪些后继者?

王嘎:19世纪下半叶,中亚的布哈拉、希瓦、浩罕三汗国相继被俄国攻陷。为争夺新疆、西藏继而“直叩印度的大门”(恩格斯语),俄国同英国展开“大博弈”,接下来不到五十年间,凭借沙俄政府及军方的支持,有三四十支俄国考察队进入中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在此进程中,普尔热瓦尔斯基无疑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后继者包括波塔宁、佩夫佐夫、科兹洛夫、波兹德涅耶夫、罗博罗夫斯基、萨波日尼科夫等。在普氏直接与间接影响下,他们行进的路线大多相仿,考察的内容同样涵盖自然与人文,也都主要以西藏为鹄的。其中跟普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科兹洛夫,几乎就像普氏年轻时的翻版,不仅成为他第四次中亚探险的助手,而且在他去世后独当一面,屡次完成蒙古西藏之旅。1908年,科兹洛夫一行在阿拉善境内意外发现西夏故城黑水城遗址,随后发掘出三千余件古代文物及八千多号西夏文献,一举震惊世界。另外,波兹德涅耶夫根据两次中国考察撰写了《蒙古及蒙古人》,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至今仍被视为蒙古学研究领域绕不开的巨著。

王嘎在中亚的一座古波斯文化遗址上 受访者供图

中国在考古上的投入远超西方国家

南都:类似的探险考古发现目前还在继续吗?

王嘎:这方面我了解甚少,只能就有限的个人见闻略谈一二。2015年以来,我有幸参与了中国西北大学分别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展开的联合考古,学术目的是寻访古代月氏人自中国北方西迁中亚的考古学文化,经过大范围考古学调查与发掘,初步确认了古代康居和月氏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特征及分布范围,在国内外考古学领域引起热烈反响。2018年夏季,我随同西北大学考古队参观了国内五家文博单位或高校各自在蒙古国境内的发掘现场。洛阳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令人印象格外深刻,中蒙双方在杭爱山山麓对古代匈奴贵族墓葬开展发掘,2019年12月,他们的成果被美国《考古学》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据我所知,无论在蒙古国还是在中亚地区,中国境外考古在人员、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和俄罗斯,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插图由工人出版社提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1959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的“神秘族群”(“克里雅人1896年,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为探索克里雅河的发源地,踏足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然而,他意外地发现了克里雅河下游隐藏的一片幽深密林,并在其中偶然邂逅了克里雅人。 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中,他如此描述:“在树林深处,那些年长的居民如同真正的隐士,他们对新疆由中国皇帝统治的事实一无所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9/19/52779975_1122822889.shtml
1.沙漠旅行记–沙漠探险与生态保护分享全球沙漠旅行攻略、生态保护知识及装备推荐,吸引探险爱好者。https://www.camelsee.com/
2.沙漠。三天时间,65公里。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vlog旅行记00:00/00:00 五一带队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三天时间,65公里。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vlog旅行记 拳击那点事 +订阅 发布于:江西省2023.01.31 00:00 +1 首赞 五一带队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三天时间,65公里。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vlog旅行记https://roll.sohu.com/a/635738017_100114195
3.沙漠旅行图片沙漠旅行高清图片素材大全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沙漠旅行图片,沙漠旅行素材,沙漠旅行高清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沙漠旅行素材高清图片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素材高清图片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https://699pic.com/image/shamolvxing.html
4.沙漠冬季雪景写真手抄报模板寒假旅行记冰雪Word手抄报 没有搜到合适的办公?换个关键词试试~ 或提交素材建议 千库网提供精品简单又好看沙漠冬季雪景写真手抄报模板免费下载,精选9个高端沙漠冬季雪景写真小报模板,包含沙漠冬季雪景写真Word小报,免费沙漠冬季雪景写真手抄报,简单沙漠冬季雪景写真手抄报,沙漠冬季雪景写真小报等优质免费下载Word手抄报模板https://m.588ku.com/scb/106192282.html
5.武威,威武!它还是那座自带霸气的古城凤凰网甘肃📷图|携程社区 @心若芷萱旅行记 深入武威,你会发现这里不完全是你想象中的岩土沙漠,戈壁荒野。飞沙走石之间还有盈盈波光的水潭,肆意飞翔的水鸟,靠人力和信念种植出的绿洲……. 这或许就是为远道而来的旅人准备的惊喜吧。 欢迎“云”游 甘肃武威 那片璀璨人文 https://gs.ifeng.com/c/8IzA8yWUDPE
6.蒲公英旅行记作文(通用32篇)蒲公英旅行记作文(通用32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蒲公英旅行记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cnfla.com/zuowen/37170.html
7.西藏自驾旅行记(三)比如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大分水岭山脉,南北长达3000公里,平均海拔不到1000m,就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断了来自东部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向中部深入,使得澳洲大陆内部成为雨影区,形成150多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四大沙漠,是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万平方公里)近5倍大。 记得前年秋天,我们一行10人自驾走陕西段沿黄公路,游览了黄河https://www.meipian.cn/4w77tgx2
8.苗族姑娘的旅行记旅行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快乐!我想去旅行,一个人背包,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目睹沿途的风景,拿着相机,拍下沿途上的风景,记录沿途的心情。 关于旅行,每个喜欢旅行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是为了想多去见识多的不同事物、人文风情、自然风光等等。或者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了解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从别人的生活中,反观自己的生,是否自己总是对https://www.meipian.cn/1ca1wwvm
9.新书敦煌奇幻旅行记:冰心儿童文学奖作家写给孩子的故事童话《敦煌奇幻旅行记》上市前,通过对北上广深等十余个城市,百余位小读者的前期精心调研,发现无论是否到过敦煌的孩子,都觉得“敦煌太有趣了”“故事太有意思了”“一读就停不下来”。 尤其是这些孩子的家长,都表示书里故事所隐含的“价值观”,非常值得肯定,符合对孩子未来人格培养的预期。 跟随故事跌宕起伏,在敦煌世界里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E9P21L0521D9N5.html
10.这个地方,有生之年一定要带着孩子去一次|莫高窟|敦煌|壁画|敦煌壁而这部写给孩子的敦煌奇幻童话,就恰恰给了孩子一个神奇的窗口,去解锁敦煌千年的古老密码,我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这座神奇王国的大门——《敦煌奇幻旅行记》。 这部好玩的奇幻童话中,了不起的敦煌变身为奇妙探险的童话王国,丝绸之路上的那些旷世传奇,统统被装进童话故事里。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J86GDE051482KS.html
11.印尼民丹岛旅行记上午8:30从文庆乘车约1小时便到达了轮渡码头。在贵宾厅休息(供应咖啡和甜点)1小时后,11时20分乘船50分钟便来到了印尼尼丹岛,由入住车辆接送到印尼民丹岛网红酒店一一万豪帐篷酒店。可谓阳光、沙滩、海浪、帐篷房,开启印尼民丹岛之旅,以管中窥豹之方式,对印度尼西亚也有一些初步了解和认识。https://www.meipian.cn/4zpn1nb6
12.青春旅行记图片青春旅行记图片素材大全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青春旅行记图片,青春旅行记素材,青春旅行记高清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青春旅行记素材高清图片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素材高清图片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https://699pic.com/image/22977908.html
13.小水滴旅行记作文(通用23篇)小水滴旅行记作文(通用2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水滴旅行记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www.unjs.com/zuowenku/160522.html
14.塔克拉玛干沙漠–搜库08:02 小情侣为体验沙漠生活,即将徒步进 阿伟燕子旅行记 0 5年前 05:08 小情侣徒步沙漠,迷失了方向,绝望 阿伟燕子旅行记 0 5年前 08:32 房车自驾游,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 大毛游记 0 5年前 03:59 房车自驾游,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 大毛游记 0 5年前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5%A1%94%E5%85%8B%E6%8B%89%E7%8E%9B%E5%B9%B2%E6%B2%99%E6%BC%A0_orderby_1_lengthtype_1_hd_6
15.描写沙漠的作文(通用90篇)沙漠旅行记作文 2篇12-2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02-08 【实用】沙漠作文300字五篇03-18 沙漠气候的特点是什么01-05 描写友情的作文(通用44篇)02-15 描写勇气的作文通用9篇01-12 描写稻田的作文通用11篇04-05 最新文章 描写沙漠的优美段落 残疾人低保申请书 写雨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话题作文 演讲比赛开幕词 https://www.oh100.com/a/202201/4186584.html
16.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800字(10篇)寒假里我认真读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不爱护小动物、欺负小动物又很贪玩的小男孩尼尔斯,因为他欺负小精灵而被施法变成拇指大小的人,跟随迁徙的大雁群,骑鹅周游瑞典各地,最后又变回原形的故事。在骑鹅旅行的过程中,尼尔斯经历了很多事,比如救松鼠、救天鹅、观看鹤之舞表演大会、听老农https://www.chinesejy.com/zw/7719.html
17.敦煌敦煌鸣沙山沙漠露营野奢基地游玩攻略敦煌鸣沙山|沙漠露营全攻略 心若芷萱旅行记 9475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604)查看全部 5/5分 餐饮不错3拍照很赞2值得再来2 M43***4986 5分 超棒 敦煌沙漠的一次不错的体验,在不久的以后,我还会再来一次拍照,真的很出片,沙漠的晚宴,沙漠的景色,晚上的活动都很不错,淡季推荐住星空房。 匿名用户 5分 https://m.ctrip.com/html5/you/sight/8/5715120.html
18.《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第30章:一份最大的遗产课外阅读峡谷东面是风景优美的翠岗,山顶上松树挺拔,桦树葱郁,山坡上遍地都是枝盛叶茂的果园。城市的西面也傍靠着山峦,山顶上还长着稀疏的针叶林,可是整个山坡全都是濯濯童山,光秃秃的活像是货真价买的沙漠一样,在地面上只有一些又大又圆的顽石四处散落。 法隆市既然坐落在峡谷之中的小河两岸,它的房屋似乎也就是顺着https://mxx.chazidian.com/mip/kewaiyuedu/20488/
19.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他最后只穿了一条裤子爬到和田,被当地居民救活。难怪后来在他著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一书中,把塔克拉玛干称为“死亡之海”。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曾多次深入沙漠腹地考察,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例如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就牺牲在茫茫沙海里。https://www.igsnrr.ac.cn/cbkx/kpyd/dlzs/land/202009/t20200910_5692543.html
20.沙漠作文300字(精选49篇)多么神奇的旅行,奥兹感觉就好像在做梦一样。 沙漠作文300字 篇9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很大很大的沙漠上有一座游乐场。 游乐场里热闹非凡,有旋转木马、跳高超极棒.这样让他们的生活很平静。可是他们不知道危险要发生。 的确,在离游乐场不远,有一座阴森森的城堡,城堡里面住着一个凶狠无比的魔王,他听说有这个游乐场以后,生气地说:“我要带领十五万兵 https://mip.ruiwen.com/zuowen/300zi/4943534.html
21.库伦旗库伦沙漠游玩攻略库伦沙漠门票多少钱/价格表库伦沙漠 3.4 热度 具体开放时间需咨询景区 实用攻略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 地图·周边 达人笔记 内蒙古📍有沙漠。东北第一漠 冷秋伊 5.2w 🌟【东北第一漠·库伦沙漠拍照避坑全攻略】 无限活力 107 🚗长春出发,3天2夜自驾探秘沙漠绿洲,畅享草原牛羊肉盛宴! 小小青蛙旅行记 3278 通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hurebanner1446346/145696044.html
22.儿童文学作家常怡新作《敦煌奇幻旅行记》出版上市新浪读书《敦煌奇幻旅行记》里蕴含丰富的神兽、怪兽、传说、神仙、穿越、冒险、奇遇、周游列国、异域风情、平行异时空……这些神奇的元素,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自然而然传达着有关敦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深入探访敦煌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来敦煌“探秘”,在孩子和敦煌http://book.sina.com.cn/news/tssd/2021-09-02/doc-iktzscyx1830992.shtml
23.在沙漠中漂流的斯文·赫定(穿越亚洲腹地(上卷))书评他根据自己探险经历与发现先后出版《穿过亚洲》(Through Asia)、《中亚与西藏》《亚洲腹地旅行记》《长征记》《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我的探险生涯》(My Life As An Explorer, 回忆录)等文章与著作。时人曾称他的《中亚与西藏》出版后便在全球广泛流传——《中亚与西藏》最初以德文版本(Im Herzen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224408/
24.沙漠之行作文700字(推荐28篇)我们带着满身沙的气息,依依不舍地和沙漠说“再见”了,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篇2:沙漠之行 沙漠之行_小学作文 今天,妈妈和我一大早就起了床,我们要去“响沙湾”。 一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响沙湾”位于库布其大沙漠的一角,是国家AAAA级景区。我想大家都希望知道“响沙湾”名字的由来吧。其实呀,它的名字很https://www.searcheasy.net/jiaoxueziyuan/zuowendaquan/1688240407329423.html
25.环青海自驾游1,避开拥堵青海湖南岸绕行北岸,领略沙漠草原风光环青海自驾游 1,避开拥堵青海湖南岸绕行北岸,领略沙漠草原风光 皇臣旅行记发布时间:08-27 12:50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销量排行榜 总榜单 星愿 6.88-9.78万 全国销量38715 查报价单 海鸥 6.98-8.58万 全国销量31105 查报价单 秦PLUS 7.98-17.98万 全国销量29328 查报价单 人气排行榜 总榜单 星瑞 9.97https://www.yoojia.com/video/637498507766804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