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天津大学毕业。曾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驻埃及大使馆正司级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领导、基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中资(澳门)职介所协会总干事。崔明谟会长长期从事对外投资和国外经济合作管理及政策研究工作,曾主持制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等重大行业法规。多年来,在《国际商报》、《国际经济合作》、《阿拉伯联盟》等报刊上发表过诸多关于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国外经贸合作业务的文章。近年来,每年组织编辑出版《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月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承包商年鉴》、《国际经济合作论文集》和《海外华人风采》等刊物和文献。
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毕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1965年毕业后到外经部工作。1973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国际经济学专业。龙永图先生还荣获伦敦经济学院名誉经济学博士学位。龙永图先生是20国集团中心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担任贵州卫视《论道》栏目嘉宾主持。龙永图先生曾荣获“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称号,还获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颁发的联合国特别奖,以表彰他对促进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杰出贡献。龙永图先生还主编了《全球化•世贸组织•中国》和《与龙永图论道》等多部著作。
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外交部原副部长。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驻美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曾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3月,出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2012 年2 月出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10月任暨大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名誉院长。
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亚洲协会联席主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先生还是亚非协会理事,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国百人会等机构成员。他曾任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美国东西方文化中心、太平洋国际政策协会等机构的成员。陈先生也是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会会长、香港发展论坛召集人、中国国务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亚洲企业领袖协会创始人兼荣誉主席、港美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国际事务委员会、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波莫那学院太平洋地区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所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他也是耶鲁大学出版社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合作项目——“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陈先生获有美国南加州大学MBA学位和香港科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王辉耀,博士,教授,博导,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兼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历任中国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司官员,中组部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组专家。目前担任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IOM)顾问,国际大都会(International Metropolis)国际执委会执委,耶鲁大学亚洲顾问委员会成员,加拿大毅伟(Ivey)商学院亚洲顾问委员会成员等。留学欧美,在加拿大温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和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和国际管理博士(PhD) 学位,曾任全球最大工程和项目管理公司之一SNC-Lavalin公司董事总经理,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代表,还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和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先后兼任北京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多家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在全球化战略,人才发展、智库研究、华人华侨,企业国际化,国际商务和中国海归创新创业和智库等领域有丰富的研究,出版中英文著作60余部,并连续多年主编由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和《企业国际化蓝皮书》系列著作,出版《国际人才战略文集》、《国际人才竞争战略》、《新加坡的人才战略与实践》等,出版智库系列丛书《大国智库》等。
刘世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近年来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领导者和主笔者,包括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等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等判断的著作《陷阱与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选择》,较早引入中国经济新常态重要观点的著作《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等。参加中共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是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保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兼任若干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若干省市和城市顾问。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经济研究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
甘思德,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费和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兼中国商务与政治经济研究课题主任,曾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政治与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兼政治学系和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副教授。甘思德先生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经济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在产业政策、科技创新、企业参政议政、跨国公司在华的机遇和挑战、全球治理以及企业公益慈善等领域均有出色研究成果。他的著作有: 《超越‘中国情结’: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比较视角》、《全球治理与中国:龙的学习曲线》、《在中国游说的事业》、《中国相声:建交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辩论》、《虚胖的科技龙》等书。
金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法学博士,研究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南开大学。2003年—200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任中联部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当代世界出版社副社长,《当代世界》杂志总编辑,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参赞,安徽池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参与中央多个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求是》、《人民日报》、《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权威报刊发表文章上百篇,《中国问题报告》、《世界问题报告》等著作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根据中央分工,中联部牵头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担联盟秘书处工作,作为秘书长,金鑫同志负责统筹协调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工作,向中央上报了上百篇调研报告,一批高水平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一些建议上升为国家政策。
茅忠群先生1996年与父亲一道创建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至今,2012年任方太集团董事长。在战略决策、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和卓越绩效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理解和超前意识。他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成果完美结合,提出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管理方针,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他的带领下,方太一直引领并开创着中国厨电行业的发展潮流,牢固树立了“高端厨电领导者”的形象。方太始终专注于高端厨电领域,坚持“专业、高端、负责”的战略定位,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方太已经成为高端厨电、卓越设计与精良品质的代名词,更是代表一种健康环保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不断朝着“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的愿景迈进。1969年8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电力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6年1月创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任总裁;2012年11月至今任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社会职务: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吸油烟机分会会长;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宁波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宁波杭州湾新区商会会长。
王石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和创始人。他于1984年创建万科,领导万科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及中国绿色住宅建造的先锋。王石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2004年参与创建了中国最大的企业家环保协会-阿拉善SEE企业家生态协会并担任第二任会长。王石发起成立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并担任执行理事长。2012年7月王石当选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现任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理事长、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深圳商业联合会主席。出于环境可持续的全球责任,王石应邀担任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基金理事、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治理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联合国基金会清洁炉灶计划理事、中美可持续城镇化CEO理事会理事。从2009年开始,王石主席连续率领中国民营企业界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国际环保对话并发布民间环保宣言,创建企业家应对气候变化联盟C Team。2017年4月,王石先生创建了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在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WWF网络支持下,联合中国知名企业家一同推动环保事业。作为登山运动爱好者,王石2003年和2010年分别从北坡和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先后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北极、南极的探险,成为全球成功完成“7+2”的第十一人。自2005年开始,王石主席在中国民间积极推动赛艇运动的开展,并于2014年当选担任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成为中国民间第一位当选单项国际体育组织主席的人物,推动民间赛艇俱乐部从无到有,两年间增加到150多个。2011年开始,王石先后在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剑桥大学彭布鲁克学院、牛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同时担任纽约大学全球理事会、康奈尔大学中国理事会理事。
郑永年,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World Scientific)“当代中国研究丛书”(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编。历任中国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MacArthur Foundation)(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 rthur Foundation)(2003 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蔡瑞德,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 现任主席,科恩集团高级顾问。蔡瑞德先生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负责美国商务部在北京、程度、广州、上海和沈阳的贸易宣传和相关活动。在此之前,蔡瑞德先生曾任美国商务部商务服务局副助理部长,负责国际运营和监管世界范围内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商务处。此外,蔡瑞德先生还曾担任美国商务部商务服务局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主任、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高级商务专员,美国驻华大使馆副高级商务专员及台湾美国学会副高级商务专员。在加入美国商务服务部之前,蔡瑞德先生曾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担任商务项目官员,并曾为美国国务院语言服务部提供中文翻译服务。
洪明基先生作为洪氏家族新一代企业家,从14岁起就赴美国留学,接受西方现代的正规教育。1992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而后回到国内投资创业。他长期扎根国内,开始了超过20年的创业创新发展之路,并全面负责洪氏集团在国内投资的经营管理。洪明基先生曾经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优秀企业形象管理工作者”、“中国特许经营十年发展贡献奖”“北京优秀企业家”“中国餐饮企业优秀企业家”“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经理人”等称号,2008年至今连续两届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2009年被评为最佳雇主,2010年被评为杰出贡献奖和热心公益奖,2014年首届“京华奖”获得者。此外,洪明基先生担任的部分社会职务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中国侨商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北京青年商会执行会长、北京市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北京香港青年交流与发展基金创始人。
霍震宇先生,一九五四年生,祖籍广州番禺,国籍中国香港。霍震宇先生毕业 於加拿大英属哥比伦亚大学,获取数学学士学位。一九八零年回港後,担任霍英 东集团公司董事,一直致力管理其家族在香港之业务。其次,他亦跟随其父到中国南沙,从八十年代初期至现在致力於发展南沙约十平方公里的综合性发展,包括:酒店、高尔夫球场、高速船、科技园、学校、房地产、商场、货柜码头、工业生产及船厂等。霍震宇先生亦活跃於服务社会,曾经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及北 京市青联副主席
钱建农,现任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国际高级副总裁,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国动力基金联席总裁,法国地中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希腊Folli Follie全球董事。钱建农先生曾在德国留学工作10年,曾担任过2家全球500强企业高管。2006年就任中国海王星辰总裁,带领该公司2007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10年开始负责复星商业投资,完成多个著名投资案例。他领导完成的国内外投资企业包括Club Med、Folli Follie、维格、三亚亚特兰蒂斯、Secret Recipe 、Osborne 、中国国旅、Thomas Cook 等。在他领导下完成的地中海俱乐部私有化及Thomas Cook的投资,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最早实践者”。曾担任中国海王星辰、豫园股份和西班牙Osborne董事。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曾荣获“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财富年度中国商人”“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全球华人经济领袖”等殊荣。作为杰出的央企领导人,宋志平深耕企业近40年。担任一把手的20多年间,他两次临危受命,带领北京新型建材总厂和中国建材集团走出极端困境,实现凤凰涅槃的重生。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双料董事长”期间,将两家企业同时带入世界500强。2016年中国建材集团与中材集团重组后,出任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是国企改革的铺路石、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开创并成功实践了“央企市营”“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整合优化”等特色模式,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混合近千家民企,为中国企业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苏格 ,现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并任教。美国杨伯翰大学硕士、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美国史密森学会研究员、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乔治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二度博士后;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曾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2003-2006)、中国驻苏里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06-2009)、中国驻冰岛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09-2013)。2015年起至2018年1月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随着2006年新东方成功上市,徐小平老师开始转向资助青年人创业,并荣获"2010年度最受尊敬天使"称号。在2011年11月,真格基金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步入全新的ZhenFund 2.0时代,旨在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继新东方为莘莘学子筑起国留学的桥梁,真格基金希望能为海外学子搭建起归国创业的彩虹。帮助国内外有理想的青年人一起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电子商务、移动互联、教育培训、娱乐媒体等广泛领域。在投资界,以“投得快、管得少”而闻名。
刘畅,全球知名的K12智能教育平台一起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原新东方集团助理副总裁,曾作为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唯一的代表登上哈佛大讲堂,向世界介绍中国教育,被评为“2015年度数字出版新锐人物”。一起科技旗下拥有一起作业、一起学和一起公益三大品牌。怀着“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的使命,一起科技致力于用前沿的教育科技、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持续的教育热情,为K12阶段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场景,提供更为高效、美好的产品和体验。经过六年的发展,一起科技已在31个省市,近12万所学校、拥有6000万的用户,开启了智能教育的全新体验。
何梅,外联出国顾问集团董事长,专注于海外投资、海外教育和环保慈善事业。何女士同时还担任以下社会职务:上海市青联委员,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副主席,美国Pepperdine大学校董,加拿大侨商联合会副会长,阿拉善生态协会上海中心副主席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赛珍珠公益基金理事。
瞿芳,80后创业者,2013年和毛文超共同创立小红书,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区。截止2018年5月,已有近1亿年轻人在小红书上“标记我的生活”,分享吃穿玩乐买的真实日常,并通过“小红书商城”一键购买来自全世界的优质商品。小红书已经成为了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入口,并被李克强总理称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作为创业女性的代表,瞿芳敏锐的观察、理性的思考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深度关注都帮助小红书获得更快发展。2018年2月,瞿芳入选福布斯中国2018商界25位潜力女性榜。2017年底,瞿芳荣登腾讯“我是创始人”荣耀榜榜单,并获颁《人民日报》2017年度中国品牌创新人物奖。同时,《创业邦》杂志也连续两年评其为“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2015、2016)。在创立小红书之前,瞿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专业,曾就职于全球出版巨头贝塔斯曼。
崔大伟,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科学学部讲座教授、环境能源与资源政策研究所主任、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出版过《国际化中国:国内利益和全球联系》(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向美国的人才外流》(伯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专论,1995)《解放中国的农民: 邓小平时代的农村重建 》(M. E. Sharpe,1997)等专著。
苗绿,博士,博士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秘书长、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总干事、北师大教育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b20中国工商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苗绿从本科到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当代中国研究博士学位,经济管理与资源管理博士后,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访问研究员。苗绿博士参与创建和担任秘书长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是中国国际化社会智库的领军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是多个权威榜单排名第一的中国社会智库。2016年应比利时国王邀请,苗绿博士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亚洲的青年领袖,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美洲亚洲智库论坛,是比利时国王会见的七位全球青年领袖之一。曾参与多项国家部委和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多篇及多部学术研究著作,著有《大国智库》、《海归者说》、《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海归发展报告》《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国际猎头与人才战争》等著作。她担任副总干事的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是中国知名的国际写作中心,其主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苗绿本人经常活跃于国内外各大政经、文化论坛,担任主持和发言嘉宾,她是中国社会智库的创办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当代思想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曾组织和策划过多项有影响力的文化和文学的活动。苗绿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智库建设、全球化理论、企业全球化、中国海归与留学发展及国际人才、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思潮等领域。
丁颖,侨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投资移民专家、教育专家、海外投资专家。丁颖自1999年开始从事移民、留学、海外投资行业,作为中国大陆出国服务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美国EB-5投资移民引入中国大陆的第一人。经历18年的发展,她一手创立的侨外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移民行业最具领导的品牌。如今,侨外集团已建立17家国内分公司,同时在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美国家建立了直属海外分公司。2017年,丁颖提出侨外集团的全新战略--全方位海外生活规划服务平台。成为了中国移民行业首家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从移民规划、海外教育规划、海外置业规划到全球资产配置财富规划的一站式海外规划服务平台,将全方位助力中国投资者成功融入海外生活。
满静,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执行副总裁。满静女士于1998年加入戴姆勒。目前负责戴姆勒大中华地区所有子公司及合资公司人力资源相关业务(包括港澳台地区),她同时也是戴姆勒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兼任戴姆勒全球人力资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在戴姆勒任职的20年中,满静女士拥有丰富管理经验,曾在戴姆勒中国和德国总部不同的人力资源及业务领域担任领导职务。
梁建章,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兼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先后获得乔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师从素有“管理经济学之父”之称的爱德华•拉泽尔(Edward Lazear)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贝克(Gary Becker),从经济学领域出发研究创新、创业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2012年,梁先生与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合著的《中国人太多了吗?》一书中论证了人口结构改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全面检讨。
吴江,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国家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等。历任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和人事人才领域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外众多的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编著了20多部著作和书籍,主持了20多项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加入WTO与政府治理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考评改革及其对我国科学基金的影响》、国家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未来十年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研究对策》等。
王天鹏先生目前担任亚洲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兼集团投资并购总裁,负责科锐国际从招聘服务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规划,对外资本投资与并购整合,同时兼管集团总体市场及品牌工作。王天鹏先生做为科锐国际创始人之一,拥有超过20年人力资源行业专业招聘与管理经验,曾先后担任科锐国际消费品行业总监,广州分公司首席代表,招聘流程外包事业部总经理,市场副总裁以及猎头事业部总经理。在他和董事会成员的带领下,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等亚洲地区拥有73家分支机构,拥有1,2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超过2000家知名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提供中高端猎头、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营销外包、校园招聘、培训、招聘咨询等解决方案,并即将登陆创业板。王天鹏先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
杨锐,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和国际新闻学双学士,英国威尔士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为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对话杨锐》栏目主持人、制片人,央视主持人播音员委员会专家,兼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特聘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华师大新闻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采访过多国政要,参与直播报道过多次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并主持过多次中外大型论坛,包括欧亚媒体论坛峰会,中澳媒体峰会,布鲁塞尔中欧政治对话,柏林中欧对话,FT中文网年会,财经年会,三届中国人才交流大会论坛等。曾任CCTV英语频道Dialogue节目制片人,频道编委,是央视英语频道创办人之一,也是特别节目Global Debate主持人和制片人,曾担任央视四套2010年大型中文访谈栏目《文明之旅》主持人。出版著作有《精英对话》、《挑灯看剑》、《谁在误读中国》等。
陈文玲,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国务院第一届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第一届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商务部专家,中国流通G30论坛成员,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成员。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物资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南京财经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物流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国际战略、国际经济、宏观经济、现代流通、现代商业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多部相关著作,包括《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合奏》、《中美未来十年经贸关系研究》、《抉择:中国转型之路》、《透视中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等。
陈永龙,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前秘书长,中国驻以色列原大使。陈大使毕业于伦敦伊林高教学院。1974年至2001年先后在驻乌干达使馆、外交部信使队、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部政研室、驻美国使馆工作。2001至2012年先后任驻约旦大使、驻以色列大使、外交学会副会长。2008年至2011年12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2010年起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12月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丁一凡,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博士,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原《光明日报》驻巴黎首席记者,现为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欧洲项目主任、经济项目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全球化、汇率问题、环境保护、国际贸易等,发表专著5部,包括《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欧元时代》、《智慧化世纪——知识经济及对中国的挑战》、《平衡木上的金融游戏——从债务危机到金融危机》。编著《权力20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英语、法语文字若干。
高志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耶鲁法学博士,国际燃气联盟(IGU)/世界燃气大会(WGC)2021-2024国家组织委员会当选主席;中国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长;北斗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香港OBOR集团董事长;北京能源俱乐部会员;总部在纽约的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全球理事会理事;总部在伦敦的能源情报集团(EIG)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沙特阿美公司顾问;香港若干家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PECC)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评论员。
何申权,环球时报编委,评论版主编。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5年加入《环球时报》。曾帮助编写《讲真话的中国》,是环球时报社评撰稿团队成员。
黄剑辉,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原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副局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要发起人、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特邀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经济观察报》学术委员会委员。牵头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并得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重视。“中国2049战略”课题总协调人及主报告总撰稿人。2006-2013年期间,主持研究的有关成果获国家开发银行创新成果评选获奖11项。2015年以来,成功筹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组织制订了民生银行中长期发展战略、基本法,组织撰写了多份重要研究报告。在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多次接受专访,在《财经》等报刊发表文章、报告数百篇。
林小华,加拿大怀雅逊大学管理学教授、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商业学会加拿大分会主席,加拿大管理科学学会国际商学分会主席,加拿大中小企业及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海鸥创业创新平台主席。曾获温莎大学公平就业促进奖 (2002至2004),杰出研究奖 (200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多元文化贡献奖 (2000),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杰出领袖奖(1992)。
刘亚伟,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佐治亚帕里米特学院教授,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会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特聘教授。1998年,刘亚伟博士出任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副主任,2005年起升任该项目的主任,长期负责卡特中心与中公及学术机构的合作事宜;曾五次陪同卡特总统访问中国并会见中国最高领导人。同时,刘亚伟博士还是位于亚特兰大的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的当选会长,还是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特聘教授。其研究方向为美国政治史和政治发展,中美关系,中国民主化,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崛起下的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和台海关系。在过去若干年里,刘亚伟博士撰写和编辑了很多与中国选举和治理有关的中文和英文文章以及各种书籍,其中,他主编的《当代中国农村治理与选举观摩丛书》(陕西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5本)和《德赛政治论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4本)在国内反响较大。最近,刘亚伟与他人合著的《奥巴马:他将改变美国》(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在大陆受到好评。刘亚伟博士最近又在主编《选举与治理丛书》(陕西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并创办了《21世纪国际评论》(以书代刊,一年四辑;首期将于2010年5月出版)。2002年,刘亚伟博士创办了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版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选举网在国内的合作伙伴为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其学者;通过几年的努力,选举网已经成为了解中国政治改革的门户网站,是海内外研究人员、学者、学生、政府官员和关注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之读者的工具网站。2008年,选举网被中国改革杂志社评为促进中国改革开放集体二等奖。2009年,选举网被《南风窗杂志》评为促进公益事业二等奖,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网站。国内学者和官员经常称选举网为中国政治改革的门户网站。2009年刘亚伟博士主编的《中国选举与治理报告》在线季刊(英文,China Elections & Governance Review)开始在网上向公众发布;还计划在这个季度报告的基础上推出年度中国民主年度报告。近年来,刘亚伟博士在国内报刊(包括《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中国青年报》和《学习时代》)发表多篇中英文文章。刘亚伟的论著《毛泽东的美国观与中美关系》已被国内一家出版社列入出书计划进入审校阶段。刘亚伟的文章《建立台海军事互信 改善系太平洋安全环境》发表在美国空军大学学术杂志《空天力量杂志》2010年春季刊。
庞中英,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关系学特聘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庞教授是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法学博士。也是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庞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智库和外交部门工作。曾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做访问学者。目前的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亚洲和非洲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分析。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中华美国学学会常务理事。时殷弘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国际关系史、战略理论和战略史、当今国际政治、东亚安全、中国对外政策和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从战略史与大战略方面对当今世界格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有着深刻的剖析。
苏浩,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问题专家,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1年至2002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任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担任客座教授。曾到法国、挪威、丹麦、印度、斯里兰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学术访问。曾任外交学院中国对外关系教研室主任、外交学系教学副主任和代理系主任、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领域包括 中国外交政策、战略与国际安全、军控与裁军、亚太地区国际关系、东亚区域合作。发表的论著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中国外交政策、战略与国际安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等。
滕建群,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起任美国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南亚学会理事,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学术》杂志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国际安全理论、美国对外军事战略等,曾撰写学术专著5部,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翻译外国学术著作4部,并在《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军事科学》、《当代世界》、China Securit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时评文章50余篇,主持过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个科技部课题及两个军方课题。
滕绍骏现任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兼执行总裁。美中公共事务协会 America China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是一个在2012年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注册的非盈利机构。2013年美国政府正式批准成为501(c)3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教育性质的非盈利机构。美中公共事务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加强改善美中关系的美国民间组织, 其使命目标包括:研究分析美中争议热点问题,发表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实况与分解。加强美中两国互相了解和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里程碑。建立并加强与美国联邦参众议员及美国各州州长关系。出版《美国政府名录年鉴》《美国对华专家一百强》《参政》《议政》《军校》等参考资料。推动美国国会参众议员提倡增强美中关系。提升美国华人政治地位,培训美国华人参政议政。在美国各州成立华人社区关系委员会 Chinese Community Relations Council,展开与各族裔主流团体的互动关系,州与市政府关系,联邦国会议员地方区内关系,及警民关系。同时滕先生兼任中美交流基金会驻美国资深代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在美国,滕先生是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外交政策协会的荣誉学者; East West Institute东西方研究所的顾问委员;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纽约经济俱乐部的资深会员;National Committee on U.S. 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会员滕先生是一位有十五年经验的资深媒体人,曾经是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的执行总裁。多元文化广播集团的资深副总裁并兼任国华语电视总经理,DVS New York, LLC, 总裁兼合伙人。滕先生也是通讯,市场发展,和公共关系专业行政管理,从1992年到2000年滕先生是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负责全美国亚洲电信市场的整合营销传播和公共关系。在1991年,滕先生为了提升美国华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参选纽约市议员。滕先生是纽约华人参政的先驱,他的参选也鼓励了日后更多华人的参政议政。滕先生并担任过多个助选委员会的战略顾问。在80年代滕先生从事金融行业。他是Merrill Lynch美林证券公司的业务经理,然后是Oppenheimer & Co.奥本海默公司副总裁,负责香港市场开发。并曾在1990年回国就美国金融发展的专题讲课。滕先生不断参与社会公益,他曾经担任全美国香港总商会主席和纽约香港协会主席,WNET纽约公共电视台社区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华协进社顾问委员会共同主席,华人策划协会会长,亚洲金融协会会长,纽约华埠青年会筹款委员会共同主席等。并受美国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中小型商业部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市市长委任纽约市政府中小型商业部少数民族/妇女工商企业发展委员会主席等。滕先生也曾荣获埃利斯岛荣誉勋章,纽约州长社区领袖奖,纽约公共电视台社区服务奖。
屠新泉,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际贸易学博士,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招投标与政府采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对外贸易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其研究领域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美经贸关系。主持国家级经贸研究课题七次,出版专著《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另编、译著各六本,发表中英论文七十余篇,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国有企业在美投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中美关系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与应对》等。
王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教授,海外院长。王直教授是明尼苏达大学博士。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政策、政府和国际事务学院资深研究员。同时担任亚太经合组织增加值贸易(TIVA)技术小组的美方主席。先后任职于世界银行、明尼苏达大学、普渡大学、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及乔治梅森大学等机构。王直博士著述颇丰,在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书评,多次参与撰写美国农业部、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研究报告。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2007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 1982-86年在安徽大学学习,并在同校工作至1989年。1989-95年在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夏威夷大学学习。1995-97年在澳门大学社会和人文科学院任助教授;1997-2003年在日本国际大学、宫崎国际大学任助教授、副教授;2003-2007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英文版》副主编。在中欧大学 (匈牙利,2001年)、密西根大学福特公共管理学院(美国,2003、2006年),香港大学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系(2006年)任过访问教授。主要学术兼职:《China Security》(美国)编委会成员;《电力技术经济》杂志(国家电网北京技术经济研究院)编委会成员。
周强武,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1996年进入财政部工作,分别从事预算管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财经交流与合作等工作。1999-2002年派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2008-2011年派驻中国驻世界银行执行董事办公室;亲历联合国改革、世界银行改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及G20升格等重大事件;参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等相关工作。2011年10月起任财政部亚太中心副主任;2016年6月起任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担任多本研究著作的主编和撰写工作。北京大学世界政治与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蔡鄂生,1951 年出生于湖北,大学,2005 年至2013年5 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1982.02--1984.06 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金融管理司干部;1994.05--1998.07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司司长;1998.07--1998.09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二司司长;1998.09--2000.0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2000.02--2001.0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兼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05.12--2013.0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交通贸易研究司司长,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委、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工作多年。长期从事经济分析、政策研究、企业改革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宏观经济等,研究课题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是我国非公经济政策的研究专家、著名企业战略管理专家。起草了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霍建国,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曾先后在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商务处、国务院经贸办工作,并先后参与过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战略研究、欧洲统一大市场研究、中国外贸外汇体制改革研究。1993年至2001年期间曾多次参与中国入世谈判工作和APEC工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负责组织研究国家经贸委所分管的14个产业部门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多年来,在国内主要经济刊物上发表过诸多文章,并著有《中国外贸和国家竞争力》、《中国对外贸易史》等书籍。
江山,CCG高级研究员,1987年进入对外经济贸易部(商务部前身),入职美大司工作。先后担任过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和司长。主要职责为参与中国与美大地区国家的经贸战略及双边政策制定及实施,组织召开双边经济贸易联委会,参与区域及多边经贸谈判,包括市场准入、投资协定及自由贸易协定等,处理重大涉外双边贸易投资事宜等。同时也深度参与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监督。(如进出口、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有效咨询和帮助并协助解决有关纠纷。先后两次在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工作,1993-1995任一等秘书,2007-2013任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2016年退休至今。教育背景:云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长江商学院(EMBA),多伦多大学进修。
1985.9-1989.7 广州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系法语(本科);2000.9-2002.7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2002.9-2003.10 中山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里昂商学院合作办学 MBA;1989.8-1991.12 经贸部下放密云锻炼;1992.1-1994.12 中国驻贝宁使馆经商处;1995.1-2002.9 经贸部援外司 招标处、中非处、亚非欧处;2001.10-2003.9 商务部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 办公室;2003.10-2013.8 商务部援外司美大处、信息处、亚非欧处、西非处;2013.9-2014.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OSG战略顾问;2014.4-2016.4商务部援外司西非处;2016.5-2018.5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5-至今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孙杰,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首任会长,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先生获北京大学光华管院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 公共管理硕士、加拿大约克大学留学生。孙先生先曾后任中华股权投资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筹备会长,香港证监会资深副总裁(负责中国事务)、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国际部主任。他曾经在外经贸部国际司,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副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经济组三等秘书。
孙永福,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前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孙永福先生自1983年起从事联合国发展业务系统和有关国际组织 对华经济技术合作事务20 年。孙先生从项目官员做起, 最后升任中国国 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 联合国系统对华援助管理对口部门), 在项目立项、执行、评审等各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多次参与或带领中国 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UNDP常会及年会、UNIDO 理事会与大会等国际会议。2003年起, 孙先生被任命为商务部欧洲司司长, 管理的团队为56人, 主管中国与欧洲及欧亚地区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政策。作为中国政 府代表团成员, 他多次陪同中国国家主席、总理访问欧亚各国, 参加中欧(盟)领导人会晤, 中俄元首、总理会晤, 上合组织元首、总理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 直接负责或密切参与中国对欧亚国家(53 个国家) 经贸若干重大谈判( 如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
于洪君,法学博士,曾任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现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主编《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大揭密》、《改革与创新》,参与主持编写《万国博览》大型工具书等,合著《独联体国家宪法制度比较研究》等书。发表各种学术理论文章百余篇。
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任职于中共荆州地委党校、荆门市委宣传部、桂林市委宣传部。1992年11月自费赴日留学。2001年3月,获得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是该大学有史以来唯一被破格录取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的华人。2001年4月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曾支农博士自1998年4月起,作为在日华人优秀代表受到历次访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以及日本国自民党总裁/首相小渊惠三和日本政坛元老中曾根康宏的接见。还作为海外知名侨领多次应邀出席国庆招待会。曾支农博士目前是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驻会专职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驻日本国商务代表、湖北省政协第九、十届政协委员。还担任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湖北省农业外向型企业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咸宁市、荆州市、荆门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襄阳市投资顾问、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日本亚太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在日湖北同乡联谊总会会长等社会兼职。
郑艺,出生于上海,曾在美国留学和工作多年,现为美亚保险(AI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且是美亚保险第一任本土总裁。在此之前,郑艺先生曾任美亚保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战略拓展规划项目及实施工作,2013年被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任命为其在华独资子公司--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总裁暨首席执行官。在加入AIG之前,郑艺曾担任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领事,是美国商务部派驻华南地区的首席商务官,负责协调促进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和经营。他还是上海美国商会现任理事、华南美国商会前荣誉理事,于2013年和 2016 年分别荣获上海市政府授予的白玉兰纪念奖。
周延礼, 1976年3月参加工作,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高级经济师。1997.04—1998.11,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国际部总经理;1998.11—1999.12,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要负责人;1999.12—2000.0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筹备组组长;2000.04—2001.12,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2001.12—2003.0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2003.03—2003.09,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构改为正部级)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2003.09—2005.08,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兼人事教育部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 2005.08—2007.08,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兼人事教育部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2007.08—2013.10,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2013.10—2016.09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
王琳达,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怡海教育集团理事长。是北京市政府第一届香港招商会侨商践行者,其创办的怡海集团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涵盖地产、教育、金融、物业、商业、养老等领域。崇尚教育,是将北京名校引进社区,创办教育社区的第一人。热心公益,积极投身公益慈善,连续4年荣获中国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连续4年荣获“中国慈善排行榜全国十大慈善家”等荣誉。
焦涌,中外建城市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成华合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1971年生于辽宁黑山,满族。哈尔滨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毕业,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比利勤大学管理学哲学博士。曾任新加坡仁恒集团总裁助理,恒大集团副总裁,东方园林产业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现为中外建城市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成华合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8岁学习书画。作品曾获国际、国家级奖励20余次,并多次赴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展出,被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香港新华通讯社、台湾国际文人画家总会等收藏。书画作品入选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精品展、中日书法名家精品展、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北京)邀请展、中国硬笔书法高手(香港)邀请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作品、传略辑入《国际名人录》、《中日书法通鉴》、《国际现代书法集》、《世界书画篆刻家大观》、《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等。20岁创办学古斋,迄今收藏宋元以来名家字画逾1000件,金石印章1800余枚。其中弘一法师的字画及印章专题收藏为国内最多。学古斋收藏机构侧重中国美术史各种文化脉络的整理和流派宗源的体系收藏,立足中国书画在世界美术史的定位与研究。在近现代书画为主要收藏方向的收藏体系里面,岭南画派,海派,京津画派,长安画派是收藏重点,民国的名人书联亦收藏丰富。
唐浩轩先生从事国际贸易30年, 具有丰富的品牌打造实战经验和独特的国际市场营销理念,对"走出去"战略有独到视角和见地,是国内从事进出口事务的资深人士。唐浩轩先生不仅擅长于国际事务,也谙熟战略设计和筹划。他于2012年的建言《关于央企国企的战略制定的若干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2013年提出将海外工业园区建成"经济共同体"的提法颇具前瞻性,同年倡导的"中国工业体系出口"也同样具有国际视野。近年来唐浩轩先生提出《关于在海外精准建立园区的有关建议》和《关于改革不含行政区划表述的企业注册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洪为民博士现为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华人大数据学会执行主席、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及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博士是科技企业投资人,他从事电脑工作接近30年,曾在多家国际知名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在管理顾问、项目及外判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洪博士为特许资讯科技专业人士。他是英国电脑学会、香港电脑学会、英国特许管理学会、香港董事学会及互联网专业协会资深会员。他被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委员会委任为董事及杰出专家委员。洪博士现为中华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香港交通安全会主席、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香港玉山科技协会副理事长、香港-东盟经济合作基金会秘书长、及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理事等,他曾任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特邀顾问及第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他曾获选为2008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12年香港资本杂志年度企业家、2015年香港新城电台「女当家 男当家」 杰出资讯科技大奖。2015年他被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洪博士毕业於香港理工学院(现理工大学)数学系。毕业後又不断进修利用工余时间修读完毕英国柏尔顿大学荣誉文学士、英国赫鲁大学商管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比较和公共史学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及菲律宾比立勤国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
王胜地于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长江商学院MBA,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创立华人论坛纽约中国论坛使美国最大的华人论坛之一,促进全球精英华人创业资本对接。回国后在2015年年初创立爸爸的选择,矢志创新研发,成功建立北京卷福实验室、江苏常熟研发中心、山东基地研发中心以及日本神户实验室四个海内外研发中心,赢得广大消费者对国货尊重。在他的带领下,爸爸的选择从一家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新起之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极素设计、极简包装、国际检测等爸爸的选择率先采用的标准被越来越来的国产母婴品牌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母婴纸尿裤的国货新标准,推动国货品牌向高端迈进。作为爸爸的选择创始人兼CEO,王胜地身体力行的推进国人对于国货品牌的信任感荣获2016年新兴产业领军人物奖以及母婴行业新锐CEO奖。作为创业正能量代表,王胜地担任多个社会职务,是全国大学生创业俱乐部KAB创业导师,长江商学院MBA校友会理事,郸城一高北京校友会会长,北大青年CEO俱乐部执行理事,以及华侨小水滴新生基金公益理事。
冷炎先生于2017年6月加入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负责公司的对外事务和公共政策。从2013年至2017年,冷炎先生任道达尔中国区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在中国的政府事务、公关传播及行业研究。在此之前他在全球大型跨国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如巴斯夫大中华区建筑行业总经理及行业事务资深总监,豪赫蒂夫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及中国区总经理。冷炎先生于1987年参加工作,曾在中国外交部担任外交官及德语首席翻译。冷炎先生于1981年作为公派本科生前往德国留学,于1987年于海德堡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他还于2003年获得中欧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张川(Michael Zhang),富慕资产董事长兼CEO、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高礼研究院华东区导师团秘书长、线性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上海欧美同学会荷卢比分会理事、前阿里天猫高级总监、前京东副总裁。富慕资产运用“企投家”赋能模式联合科技金融、数据智能、消费升级领域的资深成功企业家/人士,通过科技赋能等将科技、资本、资源与产业高度整合,创造持续竞争力和长期的多重价值。已在中国/美国/东南亚分别创建和投资了50多个项目,如: 芬木科技、海茱雅健康、珏盛教育、点融网、驴妈妈、栈略数据、桃树科技、徙木金融、银承库、漏洞盒子、数数、同盾、ROKID、漫联、释码大华、决胜股份、神策、地平线机器人、Ayla Networks等。股东/出资人来自普华资本、尚珹、美都能源、银杏谷、诺亚歌斐、独秀、Wilshire、梁伯韬、薛蛮子、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奇虎等前任/现在的创始人/高管, 及其他非常知名的机构和家族基金。2000年,张川获荷兰王国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的“合作战略与经济政策”MBA。
张诗伟律师现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诗伟律师自1999年开始从事律师业务。在加入中伦前,在君合律师事务所、 国枫律师事务所执业。张律师的执业领域为公司事务、重组、改制与境内外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并购方面的法律业务,代表世界各主要投资银行/基金和大量国有、民营企业(发行人)主办及/或参与了百余起涉及互联网、传媒与电信(TMT)、商业、消费、医药、环保、银行与金融、制造、 房地产与基础设施、能源与自然资源等众多新兴与传统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境内外上市和(跨国) 并购项目。张诗伟律师曾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民商法)学位。张诗伟律师同时兼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证券委员会委员、北京金融服务法学会理事、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社会职务。张诗伟律师的代表性著述有:《美国风险投资示范合同》(译著),《离岸公司法》,《新公司法系列从书》,《败诉论》,《商法与法律环境》(译著)。
赵柏松博士,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霍普金斯医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美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北京)负责人,人社部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创业导师、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吉林大学生命学院、商学院特聘教授,吉林省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白慧谷”英才计划海外高端领军人才,国家 “千人计划”专家候选人。他所领导的创业团队被评为2012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百家最具创业潜力企业”和2014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百家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并入围 2014年人社部“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团队”。赵柏松博士先后担任过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副主席,美国华人商会常务理事,美国排华法案“道歉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发表过《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海外华人资源》、《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华人的资源》、《跨国婚恋,人才关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海外华人的积极作用》等文章;曾长期在国际知名药企担任高级研发及管理职位,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药物研发、生产销售、新药审批和市场准入程序,主持制定了十余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临床标准和规程,得到美国FDA和欧洲EMA等的认可和肯定,多次被供职的国际药企授予“个人杰出贡献奖”、“优秀团队领导者”、“杰出团队带头人”,“年度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黄锦辉先生,1964年10月出生,美国管理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高级会计师,具有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中国资深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国际管理咨询师、澳大利亚资深注册会计师,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会员。 黄锦辉先生曾供职于外经贸部,先后在亚、欧、美、非等40多个国家工作、学习和考察过,具有丰富的国内外财务、会计、审计、税务、咨询、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黄锦辉先生现任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兼主任会计师。目前利安达已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有近30家分支机构,成为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综合性、集团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也是PCAOB(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和CPAB(加拿大公众责任委员会)登记注册机构。 黄锦辉先生兼任利安达国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和利安达国际会计网络董事局主席。目前利安达国际在22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海外成员所、联系所,成为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最多的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2014年-2015年“AA”国际会计公司全球排名中连续两年名列全球会计公司的第19位。
王俊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法学博士。现兼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第十八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六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等。
刘冰,北京恒昌利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在大学毕业后的25年里,相继服务于AT&T、华为技术、甲骨文(中国)、尼尔森、澳大利亚电信(中国)和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出任销售经理、办事处副主任、总监、总经理、副总裁、首席代表和阿里巴巴副总裁等职务。分别为所在公司的营销、业务发展、政府关系、公共关系、战略合作、投资和投后管理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为阿里巴巴工作期间,刘冰先生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同中央及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合作,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信息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及“双创”时代的到来,强化同中央政府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政策合作,为推动DT(数据处理技术)时代的到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木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唐劲草先生拥有超过15年的创投经验与大量的成功案例,曾供职于IDG、青云创投、紫荆资本等投资机构,并具有创业经历,主导和参与完成30余家企业的投资,累计上市和并购退出9家,投资过的明星企业包括36氪、小饭桌等。唐劲草先生兼任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京津冀创投联盟秘书长、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和远见投资学院副院长。中国母基金联盟成员管理的资金总规模超过了1.5万亿元人民币。母基金研究中心覆盖超过300家母基金和LP机构。远见投资学院是在中国创投委的指导与支持下而设立的高端股权投资学习平台,培养母基金、基金等机构的合格投资人和管理人。唐劲草先生是科技部等五部委聘任的国家级创业导师,并担任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专家考核组组长、美国康涅狄格州对冲基金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投委会委员、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科目三)教材编委会成员,唐劲草先生也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母基金实操书籍——《私募股权母基金操作手册》。唐劲草先生在各类具有全国及国际影响力的创业大赛担任专家评委及导师,每年一对一辅导项目一百余个。唐劲草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
王世渝,著名投资银行家、并购专家,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代参与者,现任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作为“全球并购 中国整合”的首倡者,王世渝先生已主持上百家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并购业务及大量的投资融资业务,在企业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投资融资、房地产金融、产业重组、战略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王世渝先生拥有绝对丰富的资本市场、政府、产业以及高净值家族客户资源,并在企业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 投资融资、房地产金融、产业重组、战略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他是中国最早提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案的专家,他创新设计的中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方案目前在湖南全省及全国范围内推广。王世渝先生曾担任多家大型企业及投资机构的管理层,其中包含万通集团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德隆集团金融混业平台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万盟投资者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之一、董事总经理,海南顺丰集团董事,中国工商联光彩49集团主要筹建人之一。王世渝先生是中国商业畅销书作家,著有《中国的纳斯达克》、《曾经德隆》、《中国重组》、《全球并购 中国整合》。
密码必须至少为 8个字符并且至少包含一个大写字母、 一个小写字母、 一个数字和一个特殊字符(@$!%*?&) 。
密码必须至少为 8个字符并且至少包含一个大写字母、 一个小写字母、 一个数字和一个特殊字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