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环球网旅游频道配图)
长久以来,由于国际制裁,缅甸都像是一个冰山美人,“拒绝”了人们的亲近。然而,随着缅甸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曾经的“隐士之国”正逐渐揭开面纱。“缅甸旅游最大的亮点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尚未被破坏的自然风光”,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吴丁乌介绍道,“2011年1月到11月间来缅的外国游客数量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6%。为吸引更多游客,缅甸政府正在积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政府还在积极尝试使用电子签证系统、邀请外国投资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酒店建设规划,令外国游客在缅甸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中旅总社出境旅游总部综合办公室主管毛思向记者重点推荐了“仰光、蒲甘、曼德勒、艳丽湖7晚8天”行程,行程中有缅式特色豪华木屋别墅酒店,还特别安排马车漫游蒲甘古城,可全面感受神秘缅甸。
同样由于政治因素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还有斯里兰卡。自2009年斯里兰卡内战结束以来,当地旅游业发展迅速,相关投资不断增加。“斯里兰卡西南海岸线的度假设施条件跟马尔代夫很相似,但消费仅相当于马尔代夫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斯里兰卡经济发展部旅游处长郭庆花表示,“斯里兰卡2011年接待外国游客85.6万人次,同比增长3成以上;预计2012年到斯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将增至100万人。”
虽然与马来西亚相邻,但文莱这个神秘的国度一直以来都被绝大多数中国游客所忽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目的地,像文莱这样拥有全世界最奢华的酒店,又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热带公园”,文莱旅游局中国区首席代表宋凯告诉记者,“文莱皇家航空公司从上海和香港直飞文莱的航班,从上海到文莱只需4个多小时,香港到文莱只需3个小时,从旅途的舒适度来看,这个优势是别的地方不可比拟的。但由于北京没有直飞文莱的航班,所以现在文莱旅游的产品在华南、华东市场已经在热销,华北市场则有待进一步开拓。”另一个距离中国很近的神秘邻国孟加拉国近期也来华推广。“除了中国游客熟悉的孟加拉虎,孟加拉国还拥有众多文化历史遗迹,这里是潮汐、泥岸、湖泊、森林的世界”,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陆西达斯·祖德表示,“现在从昆明、广州两地都有直飞孟加拉的航班,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游客能够到孟加拉感受到纯净自然和历史文化。”
柬埔寨的吴哥举世闻名,但是对中国游客来说,柬埔寨美丽的海岸线却并不那么知名。柬埔寨国家旅游局市场推广部副部长Nim Sovann告诉记者:“未来要在中国市场力推的就是柬埔寨漫长而优美的海岸和无数美丽的海岛。西哈努克市与金边和吴哥齐名,是柬埔寨著名的三大旅游胜地之一。该市有14公里长的细沙海岸,海滩地阔沙白,风景秀丽迷人。至今,西哈努克市的主要4个海滩还没有被高度开发,保持着自然风貌。”(颜铭)
文莱墨林本湖(环球网旅游频道配图)
呼吸文莱绿色生态之美
飞机即将降落,我被窗外的景色震住了:深浅不一的绿色覆盖了整个大地,让我甚至有种不忍心落脚的感觉,生怕破坏了眼前这一派生机勃勃。刚踏上文莱这个神秘的国度,便开始大肆地呼吸一尘不染的新鲜空气。
文莱是位于东南亚婆罗洲岛北部的一个袖珍小国,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错落叠翠的山丘丛林,无不让文莱浑身散发着清新气息。这里70%以上的陆地都被森林覆盖,其中一大半是热带雨林,难怪文莱有“热带雨林天堂”的美誉,原始热带雨林、保护完好的珊瑚礁,拥有白色沙滩的自然保护区,让我这个崇尚自然的游客大呼过瘾。
淡布伦区是文莱原始森林的集中地,这里的常住人口不到一万人,居住着依然保持着许多马来传统的土著民族,民风淳朴自然。这里没有繁华的街市,甚至连居民也大多散落在丛林当中,这种近乎原始的生活状态让我这个从钢筋水泥走出来的人非常羡慕,他们的笑容简单而满足,宁静而平淡。文莱最大的公园“文莱国家森林公园”便在淡布伦区,在这样一个注重灯影浮华的年代,搭着小船慢慢领略大自然的万种风情,别有一番意境。
为了保持原始森林的风貌,公园内几乎看不到人工斧凿的痕迹,只有爬山石阶和简易的救生和交通场所。这里被称为“地球之肺”,公园里有各种珍稀植物让我眼花缭乱,冷不丁还跳出来一个不知名的鸟类。这里甲虫种类繁多,有时候一棵树上竟然会有400多种不同类型的甲虫。最让人目瞪口呆的还是这里的蝴蝶,色彩斑斓,形状各异,一整片蝴蝶飞过,梦幻一般浪漫,震撼之余更加赞叹造物主的神奇。文莱政府严禁人们在保护区公园内生明火,如果想在森林公园里用餐,必须自带食物,并在指定的休憩场所温热。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政府甚至会限制到访游客的人数,这样的苦心不过是为了让到访森林公园的人们在山水之间忘却尘世,真正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
当全世界各大旅游景点都在积极向联合国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时,文莱都东区的墨林本湖早在很多年前就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加冕。之所以把这里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是因为这里数百种罕见植物以及鱼类,除了赏心悦目之外还是珍贵的研究材料。
墨林本湖是文莱境内最大的湖泊,乍一看湖面呈黑色,其实是湖底的草本植物所致,这里同样是天然雕饰的自然美景,却与淡布伦雨林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态旅游感受。湖水与地下水相接,虽然是一个湖泊却有涨潮和退潮的景观,退潮的时候游客可以在湖上浅水处行走,近距离观赏湖底的植物生态。
湖里有许多双眼通红的不知名鱼类,身体也会发出微微的红光,如果在晚上在墨林本湖面上的木桥上欣赏湖景,就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红色“小灯笼”在湖底不断闪烁,在夜色的衬托下非常壮观。这些特别的“居民”一直住在这里,默默地守护着美丽的墨林本湖。
小贴士
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中心城区,游客步行即可前往众多景点。另外,游客也可利用完善的交通网络由斯里巴加湾市前往其他地区。文莱绝大多数酒店、购物中心及机场都有出租车服务,斯里巴加湾市的出租车都集中于卡特停车场。
文莱皇家航空公司提供飞往至亚太及中东20多个主要目的地的航班服务,其中也包括飞往伦敦的欧洲航线。同时,通过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港龙航空公司等的代码共享,乘客也可以从文莱飞往世界各地。(周莹)
缅甸佛塔(环球网旅游频道配图)
深探缅甸光华,新旧景同辉
今年初再访仰光,与十几年前的感受大同小异。道路依旧坑坑洞洞的,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老房子破残得叫人心痛。街上的车子多了,但大部分还是日本和韩国退役下来的二手车,感觉多了一些新楼房,仅此而已。上网速度奇慢,似乎回到拨号时代,手机没有国际漫游服务,对于过惯虚拟生活的我们,简直是一种折磨。但过了几天,一切就觉得释然,没有网络其实也一样能过活,在缅甸,手机是奢侈品,可能就要一些缅甸人一年的收入。
吸引游客的“新热点”
和当地人聊天,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乐观。他们的温柔笑容,令人觉得安心,充满温暖和希望。
人一有希望,自然也会快乐,而这快乐也轻易地感染了来自异乡的旅人。不少旅游媒体更将缅甸列为2012年的热门目的地,全球知名旅游指南《孤独星球》将缅甸选为今年热门目的地的第二名;《纽约时报》形容缅甸为“新不丹”。我们在缅甸旅行的时候也已经能感觉到它的“火爆”,班机经常客满,一抵达酒店,服务员立马就问有没有预定,热门的酒店往往一房难求。导游也说,和去年同时段比较,客人增加了将近三成。我们沿途也遇见不少热爱东南亚的老外,问他们最喜欢东南亚哪里?答案往往是缅甸、缅甸,还是缅甸。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少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大多都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你见识过蒲甘的日出,看着红太阳由几千座佛塔中升起,剪出幢幢佛塔的身影,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说:东南亚最华丽的日出原来在这里。
说仰光漂亮,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如果那些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房子能再整修一下,或许我们更能轻易地感受到它逝去的锋芒。据说上世纪50年代,仰光可是东南亚最繁华的都城,雄伟的移民厅大楼曾经是亚洲最大的购物商场之一,现已残破不堪,但依旧能通过它漂亮的立面瞥见其光华。仰光确实还收藏着不少漂亮的老房子,前总督的房子由柚木打造而成,经过完好的修复,重现了往日的风采,变身为精品酒店,在泳池边芭蕉树下,或许更能感受到仰光古早的年代。酒店内花木扶疏,灿烂的九重葛由矮矮的围墙探出头来,似乎也想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将如何翻天覆地。在仰光,越来越多老房子被改造成餐馆、设计酒店和精品店,以迎接时髦的旅人,格外打眼。
旅游胜地蒲甘
离开了仰光,我们坐夜车前往蒲甘。夜空满天星,悬得低低的,仿佛要落入凡间,巴士上播着张惠妹的《听海》的旋律,声音却是温柔的缅甸语。熟悉的旋律,陌生的歌词,却绝对可以听出别样的趣味来。
蒲甘是缅甸的首席旅游胜地,统一了缅甸的阿奴律陀国王定都于此,并将佛教列为国教,于是位于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的蒲甘就开始了建造佛塔的运动,几百年间建造了4000多座佛塔,构成了东南亚最具魅力也最少人知晓的历史遗址。
天空还是呈鱼肚白色,我们骑着脚踏车出发,追逐着日出,黄土路的两岸尽是安静的佛塔。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和魄力,成就了眼前的伟大?我们今天看见的只是当年的一小部分,皇城及民居都是用木材建造,自然早消失了。历史也曾记载蒲甘国王为了抵抗入侵,曾拆掉1000多座佛塔以筑城墙。也有记载,西方殖民者曾在这里剥下寺庙内珍贵而精致的壁画,取走生动的佛像,对佛塔造成了很大破坏。
蒲甘历史保护区内有不少佛塔都能攀爬,一些较高的佛塔自然成了看日出和日落的好地方,我们爬上最高处,满地的佛塔及寺庙,像一盘下了一半的棋局一样,散落一地。阳光慢慢镀在这块多难的土地上,直到每一座佛塔被阳光点燃起来,游客才愿意收拾起惊叹,等待同等级动人的日落。蒲甘的一天,就像昨天和明天一样,尊贵地醒了过来。
茵莱湖的美
离开蒲甘,我们飞往掸邦的茵莱湖(Inle Lake),这潭安宁的湖泊正如缅甸人,平静温柔,世界的纷纷扰扰仿佛和她无关。茵莱湖海拔约900米,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约11公里。游茵莱湖,可选择乘坐摩托船,沿途可以观赏到寺庙、纺织厂、村庄等。茵莱湖的居民都有一项绝技,懂得使用单脚划船,这也是生活训练出来的姿势。由于湖中有不少水上浮田,茵莱湖的船夫都得站起来才看得清楚,能舒缓手酸,所以就提炼出一种独特的“划船法”。
缅甸人笃信佛教,茵莱湖上也有不少水上寺庙,仿佛一朵朵水中冒出的莲,其中最有意思的可谓跳猫庙。150年历史的老庙里供奉着十来尊大大小小的佛像,风格造型各异的佛,来自不同地区,庄严美丽。而游客似乎对庙里的猫也比较感兴趣,也是因为这些猫,而叫成跳猫庙,20年前小和尚闲来无事,就训练流浪猫表演跳圈圈的绝技,后来成了深受游客欢迎的“娱乐项目”。
一场好戏就要开锣,僧侣丢了一把猫食,它们还是感不起任何兴趣,只有一些年龄较小的猫,稍微振作起来,坐成埃及猫的尊贵姿势,僧侣用手摸过猫的颈项,仿佛触动了某机关,猫一个跃身,缩起手脚,飞过一米高的圈子,灵巧着地,观众欢呼,猫若无其事走开,我好像看见它脸上一个不屑的表情。
小贴士
交通:由国内可搭乘东航和国航飞往仰光,一些班机得在南宁转机。缅甸国内的交通以大巴和飞机为主。
消费:缅甸的酒店经济实惠,一般三星级的酒店客房约50美元。
货币:不少酒店能使用美元付款,但记得兑换2006年以后的美元,而且必须是没有任何污迹或折痕的美元。(叶孝忠)
斯里兰卡美景(环球网旅游频道配图)
走过斯里兰卡的美丽与忧伤
在僧伽罗语中,“斯里兰卡”意为“乐土”。就如同印度半岛的一滴幸福的眼泪,斯里兰卡镶嵌在浩瀚的印度洋海面上。然而,这滴眼泪曾经透满了哀伤,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打了长久的内战。受战争波及,斯里兰卡北部一度让游客望而却步。2009年,政府军最终击溃泰米尔猛虎组织,斯里兰卡北部的美丽风景也得以再度展现在游客面前。
被遗忘的卡尔皮蒂耶
战争结束后,斯里兰卡政府也有意打造北部的旅游业,但旅游设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或许正是由于斯里兰卡北部这些年欠缺发展,反而构成了它魅力的一部分。第一站可以选择位于西海岸的卡尔皮蒂耶。这是一座被遗忘的城市,游客并不多,当地人会很高兴见到你。
在卡尔皮蒂耶地区,有多座尚未受到人类破坏的海岛。沿着宽阔的沙滩,还矗立着战时留下的瞭望塔、营房和已经被遗忘了的铁丝网。在附近的浅海还可以观赏到缤纷多彩的珊瑚礁。海里还有各种鱼类和数不清不断跳跃的海豚。出于安全考虑,深海捕鱼被禁止好多年了。在卡尔皮蒂耶还能看到鲸鱼,因为抹香鲸、蓝鲸和小须鲸的主要迁徙路线就途经这里。
卡尔皮蒂耶的旅馆很安静,大多数都是用木头和棕榈叶搭建的简单“房间”,床位是露天的,晚上则需要用油灯照明。这种建在海边的旅馆相当环保。渔民的小屋就在旅馆旁边,还能看见当地的男孩子在沙滩上打板球。然而,这种纯朴的生活方式可能很快就会不复存在。政府已经制定了旅游发展计划,除了要建数十家酒店之外,还要在此建设游乐园、高尔夫球场、赛马场和机场。如果你更喜欢现在的卡尔皮蒂耶,抓紧时间吧!
古城阿努拉德普勒
下一站就该去阿努拉德普勒了,它位于卡尔皮蒂耶的东方,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城市。在公元前380年成为斯里兰卡的首都,并且在之后的一千年,都是斯里兰卡王权所在地。古皇城的遗址在19世纪被发现,并且修缮至今。这是一个没有被现代世界破坏和触及的地方。由于古城到处都是庙宇和佛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这里,不妨租一辆自行车逛景点。由于游客并不多,只需要注意路上的僧伽罗人和朝圣者,别让自行车不小心打扰到他们。
阿努拉德普勒名胜古迹众多,有伯拉贞宫、鲁梵伐利塔、祗陀林佛塔、都波罗摩塔、阿巴耶祗利寺、双池塘,还有公元4世纪的坐佛大石佛。城区内还有古代修建的复杂灌溉系统,3座古水库的遗迹至今犹存。然而最著名的则是一棵有着2600多年树龄的大菩提树,它是斯里兰卡仅次于佛牙的国宝。
别错过路上的风景
最后一站可以选择斯里兰卡东北部最大城市亭可马里。从阿努拉德普勒到港口城市亭可马里大约有110公里,但由于道路年久失修,本来两个小时的车程可能得花上5小时。沿着狭窄的路面一路向东,军事检查站和兵营也渐次增多,还可以看见瞭望塔、被烧毁的建筑物,以及联合国、欧盟和红十字会援建的棚屋。这条路在战时可是游客的禁地,曾被反政府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控制。
然而,沿途并不仅仅是满目疮痍,各种鸟类肯定会引起你的注意。即便你从来都没有发现自己有观赏鸟类的爱好,但在斯里兰卡这个鸟的天堂,你会发现你有这方面的兴趣:野生孔雀栖息在路旁的树上,绿色的翠鸟在电线上起舞,鹤和黑面琵鹭在稻田里飞翔,鹈鹕和鹳则会突然从空中俯冲下来。
亭可马里是一座可爱而悠闲的城市。在这座曾被马可·波罗记载的城市里,牛在海滩上溜达,身着漂亮碎花连衣裙的女孩子在街上会跟你打招呼。在傍晚时分,徜徉在佛塔和寺庙之间,铃声响亮,鼓声高亢。亭可马里还拥有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印度教庙宇,名叫千柱庙,内有石柱1600根。虽然已遭破坏,但遗迹犹存,仍为圣地。(夏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