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去管、不去问,那就没有人管他们了。”刘士金说。
刘士金是安徽太平矿业有限公司的一位铲车司机。他所说的“他们”是他妻弟的两个孩子。10年来,刘士金对这两个孩子视如己出,抚养他们长大成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近日,在“2023年度淮北市最美家庭、最美婆媳、五好家庭寻找推荐活动”中,刘士金一家被评为淮北市“五好家庭”。
▲刘士金(右六)一家被评为淮北市“五好家庭”
刘士金和妻子育有一子,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天不遂人愿,2011年6月,刘士金的妻弟意外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和妻子。一个月后,其岳父因心脏病发,也去世了。家人相继离开,生活压力过大,2013年,妻弟妹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为帮助这个破碎的家,刘士金主动将两个孩子收养,并且接过了赡养岳母的责任。
当时,刘士金的妻子务农,自己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一家六口的经济来源仅靠刘士金有限的工资和两亩地。岳母常年疾病缠身,每个月需要支付400多元的药费,还需时常住院治疗。如此一来,让这个本就箪食瓢饮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
“有时候,我会找亲戚朋友们借一两万元,到年底发了奖金,或者卖了庄稼,再还给他们,碰到岳母住院,再去借。那两年,我就这样过来了。”刘士金仿佛在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语气没有一丝波动,平静得让人心疼。“过来了”这三个字是他这些年最庆幸的事情。
至今十年来,刘士金从未让两个孩子叫他“爸”。他跟孩子们说,奶奶听到会伤心的。直到现在,两个孩子依旧称刘士金为姑父。刘士金说:“称呼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呢,亲生儿子不孝顺,叫爸也没用。我只是尽到自己的责任。”
“两个孩子早就把我和妻子当作爸爸、妈妈了。小时候,孩子上学,一到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都会准备贺卡和小礼物,说不感动是假的。现在闺女上班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会回家陪我待几天。今年中秋,她也回来了……”刘士金难掩笑意。
提起闺女和小儿子,刘士金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话语简单、平静,却充满甜蜜。在他的话语中,一声声“闺女、儿子”是那么自然。
刘士金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说话总是波澜不惊。“这些年孩子做过什么让你终生难忘的事?”面对这样的问题,刘士金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出来。对于过往,他觉得一切都很平常,没有什么事情是特别的。然而,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他又每一件事都记得。他记得带小儿子在村里认亲戚时的每一个细节,也记得今年中秋节闺女进门的具体时间。在他心中,孩子在身边的每一天都不会忘记。
2014年,安徽太平公司党委、工会得知刘士金的实际情况,给孩子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安排他的妻子马庆云到公司选矿车间破碎工段工作,增加家庭收入,解决实际困难。
尽管生活颇多坎坷,但刘士金对待工作态度认真,状态丝毫不受影响。“有时候工作多,铲车不够,刘士金因为住得近,二话不说就来公司帮忙。同事之间相处得很融洽,遇到同事请假,大家相互顶班。年底的职工评选,刘士金很努力去争取,每年都会评上‘优秀职工’。这些年,两口子很和睦,不离不弃,坚定地走过来了。”刘士金的部门主管张波说,早些年,他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公司领导去慰问时,家里空空荡荡。公司尽力去给刘士金申请公司和市里的“贫困职工”,希望能在生活上给予他一些帮助。随着工资上调及政策扶持,刘士金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尽管生活颇多坎坷,但刘士金对待工作态度认真,状态丝毫不受影响
“我刚认识他的时候,是2017年,那时候刘士金一身工作服穿四季。最近这两年,生活好过了一些,他才会给自己买两身新衣服。”同事胡明说。
提到公司和他的领导时,刘士金总是很感动:“公司对我很好!非常好!太平公司就在村子边上,我上班很近,方便照顾岳母。岳母住院的时候,公司会安排同事给我顶班、代班。让我工作家庭两不误。”
谈到现在的状况,刘士金满脸朴实,说得最多的是“很好,非常好”!“那个时候,公司党委书记李兴平和副总经理温阔都来过我家,慰问我岳母,公司对我很照顾,我很幸运能到安徽太平工作。”
就是这样一个勤恳的人,从来没有想过他要走的路有多难。刘士金说:“赡养父母,就是义务,应该养的。”这些年不管多苦多累,他没有丢下谁,拉着一家人一步一步向前走。
▲这些年不管多苦多累,刘士金没有丢下谁,拉着一家人一步一步向前走
通过安徽太平公司的帮扶,这个走在悬崖边上的家庭逐渐回归正轨。现在,没有老人医药费的负担,孩子逐渐长大成人。这些年,工资不断上调,刘士金也在早些年脱离了贫困职工的行列。尽管过程艰辛坎坷,但刘士金家逐渐富裕起来了。
刘士金心怀大义,拯救了一个破碎的家庭,安徽太平公司则将这个深陷泥潭的家庭拉了出来。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些事很伟大,他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平凡的事情。
原标题:《不是爸爸胜似爸爸,安徽太平有这样一名心怀大义的“优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