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觉得身边的大龄剩女如此多,剩男却寥寥无几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1 中国的未婚率及其变化趋势

从整个人口来看,“剩女”的占比并不高且明显低于“剩男”的占比。但是,“剩女”现象会不会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域或者特定教育群体呢?

2 未婚率的跨地域比较:北京、上海和甘肃

事实上,中国一线城市的未婚人口性别比已相对均衡。一方面,这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出生性别比本身就更均衡。另一方面,从其他地区来到一线城市的女性移民要比男性移民更可能留在当地落户结婚。

3 高知容易出“剩女”吗?

结语

虽然媒体上和网络上对于“剩女”有不少热烈讨论甚至是冷嘲热讽,但事实上这一问题并没有严重到足以成为话题。一方面,“剩女”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很少。即使是在研究生群体当中,也就有不足3%的女性在40岁以后保持未婚。另一方面,性别失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都广泛存在。即使是在一线城市或者高学历群体之中,大龄未婚女性数量并不比大龄未婚男性更多。但为什么没有人去讨论“剩男”话题来“帮帮”他们呢?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的低学历群体中,未婚性别人口失衡之严峻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但是媒体和网络却没有给予相应程度的关注。

所以,将大龄未婚女性称之为“剩女”并不确切。从婚姻市场的供给需求来看,她们很难说是被剩下的。很多情况下,未婚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一种当下没有匹配到合意对象的暂时状态。与其对“女人优秀了就找不到对象”这样一个伪命题条分缕析,还不如去探讨怎样去提高婚姻市场的匹配效率。

THE END
0.“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武大教授指出问题关键杨华婚姻杨华:是的,在农村地区,适婚女性数量低于适婚男性数量,通常100个女性对应108到120个男性,男性的求偶竞争相当激烈,所以婚姻的成本也基本都由男性承担。 新京报:不久前,某地民政局为解决农村大龄男青年的择偶难问题,“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你怎么看待这个提议? https://news.sina.com.cn/c/2021-11-01/doc-iktzqtyu4721598.shtml
1.教授观察:119个村超4成村庄“剩男”婚配难,村干部帮讨媳妇媳妇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作为的空间。当下,无论是呼吁移风易俗、遏制天价彩礼,还是“每促成一对奖励红娘600元”,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这个问题有必要去解决,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个社会问题去看。 (原标题:《一位教授的农村“剩男”观察:119个村超4成村庄大龄男青年婚配难,村干部想法帮他们“讨媳妇”》)https://news.sina.com.cn/s/2024-02-05/doc-inafxvpk3473219.shtml
2.专家观察:超4成农村“大龄剩男”婚配难,亟需加强此群体调查研究【附从农村大龄剩男婚配难问题回看我国婚庆行业发展情况: ——20-40岁单身人群已超50% 根据AURORA在2021年7月对单身群体做出的调研信息显示,目前,我国20-40岁的单身人群占比已高达55.5%,且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为“母胎SOLO”,即没有恋爱经验的人群。 ——中国登记结婚人数情况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7930OL051480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