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单身更惨的,莫过于被单身,中国是人口大国,截至今日,中国已有14多亿人口。虽然人口在持续增长,但是男女的配比率却在降低。
过去的少男少女们将单身视作褒义词,甚至有人称单身的自己为贵族,因为那时的单身是自己选择的。
而现在,估计没人会这么讲了吧,因为很多时候,单身男女都是迫于生活的重重压力而被迫单身的,所以单身渐渐成了一个贬义词。
当下这个时代,不是所谓的黄金时代,而是“被单身”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有被单身所笼罩的时刻,面临幸福感和安全感缺失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男性的比例远大于单身女性,到2050年,男性的光棍数量预计会达到1亿,差不多抵上一个日本的总人口(1.25亿)。
至于男性为什么会被单身,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因为中国传统婚姻观强调男尊女卑、男健女顺导致男多女少。
正如阴要依附于阳、行星要依附于恒星,女性也要依附于男性。虽然已经提倡男女平等了很多年,但是仍不乏深受传统思想毒害的人。
在我国,重男轻女的人数不胜数。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也越严重。家里的老人会认为,传宗接代是一个女人的本分。
尤其是计划生育开放后,不少农村人千方百计地想生男孩。只要生了男孩,仿佛就卸下了肩上的重担,家庭地位也会大大提升。
由于传统家庭中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男女平衡,也就是性别结构,所以直接导致了男性数量远多于女性。
因为生的多,所以自然而然,剩的也多。
第二是因为女性的地位和思想的不断提升导致别人高攀不起。
老一辈人认准了儿子,坚信养儿能防老,可是等到儿子组建新家庭之后,才发现儿子并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未必会花很大的心力去赡养自己,到头来接管自己饮食起居的人竟然是自己从未重视的已嫁人的女儿。
生养儿子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有的儿子不争气,甚至需要父母去购置房子、置办家具。更离谱的是,房子不够,还要车子。
到头来,儿子还是围着媳妇转,这属于典型的花了钱不讨好。
随着越来越多的儿子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现象发生,以及养儿需付出的心力不是一点半点,现在很多的年轻一族不再执着于生儿子,认为女儿也是值得的生命。
现代社会的女性正在觉醒,不再是父权社会的附属物。接受了教育、步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最终获得高学历学位的女性不在少数,她们实现了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大山走向高楼的梦想。
我国某些地区就存在着“贫困村”,往往“贫困村”所在之处,也是“光棍区”所在之处。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在选择伴侣时,多会选择比自己收入低或者是学历低的女性。这就导致低薪低学历的光棍男性数量进一步增加。
第三是因为底层男性的收入无法为女性提供足够的支持。
目前就业大环境不好,很多人毕业即失业,就算找到工作,也面临着不稳定和薪资低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导致男性的经济实力不高,进而难以满足女性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这样的下层男性属于光棍中的经济困难型。
除了被动单身,当然不乏有主动选择单身的人,他们里面有一部分是不婚主义者。
这样的男性放弃通常人们所说的幸福家庭和天伦之乐,不结婚,不娶老婆,不养小孩,身上不担责任,主打无爱一身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人都希望家庭美满,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我们可以暂时沉浸到理想里,但终究要回到现实面对规则:要想抱得美人归,必须提升自我,延迟满足。
我们要理性看待被单身的时代,单身趋势逐渐增强的事实无可避免,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如何在单身的同时仍保持快乐。
如何在被动单身后,能够与社会和解,能够思考自己何去何从——认清自身后,是继续憧憬婚姻还是首先精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