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p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的三大原因

原因1:“我有点慢热,又精神洁癖”

“女孩子可以先成家,后立业。”这句话是有一次相亲的时候,一个阿姨对我说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当时她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因为她听说我现在的工作,是一种极度不稳定状态。我对外说自己在家用电脑办公。在大家的眼里:哦那就是没工作。但是女孩子嘛,你“没”工作问题不大。先成家,结婚后再慢慢找。按照那个阿姨的意思是这个吧。

我当时听到她说先成家也可以的,敢情就是不嫌弃我的意思,我还得道一声感谢是吧?我只想说一声无语,她这么一句话,直接让我把相亲对象打入黑名单。

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思想,我内心想法是:我偏要先立业再成家。

凭什么女孩子就要先成家,我就第一个不服。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小蝴蝶本身就一身的叛逆,我内心有种倔强的劲,想要证明这个阿姨说的话是错的。

我全程坐在那里都是黑脸的,话也懒得多说一句。这早茶就是说喝的都是气啊。阿姨带着她亲戚的儿子来相亲,一开始让我和那个男生挨近坐下。我没想到我身体如此诚实,我直接和那个男生隔了一个座位坐下。因为我不想给别人什么念想。

我确实排斥对第一次见面,就带有目的性的活动。阿姨看到我这么生人勿近,说了一句话来缓解气氛。她说:“哎呀我和你妈妈很熟的,不用客气哈,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依然一张臭脸,没说几句话。

我觉得很奇怪的是,明明在相亲前我还在傻乐,说我只是去吃点东西,喝个早茶,就算没看上相亲对象也可以开心玩。但真正去到那里的时候,我只觉得一种压抑的氛围。而且大家都好尴尬啊,我在想:我是谁我在这里干嘛。

全程就是我妈和阿姨聊得欢,我基本都默不作声。那个男生嘛,其实也不例外。我妈向男生介绍我,阿姨向我介绍那个男生,当事人却都一言不发,只好尴尬陪笑。

我心想:你们两个倒是挺积极的。后来我妈妈对那个男生也好好奇,有一搭没一搭地试探。比如问他是什么专业的啦,做的什么工作啦。我忘记那个男生说了啥了。反正阿姨补充说,那个男生的学历没我高,他是一个大专生。

听到这个,我忽然皱了一下眉。呃呃呃,不是学历歧视,但是有点智性恋。听到这个,其实这个人我好像没多大兴趣了。按照我的性格,我会先入为主地判断一个人。我知道这样其实有时候也不那么好,但这就是我内心觉得安全的行为。如果你非得强迫我,我会更加叛逆和难以控制,就是我甚至会情绪失控的感觉。

我是那种比较慢热的人,但是又有点精神洁癖。所以为什么很难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就因为我内心很多自己的条条框框。很容易就看一个人不顺眼。可能因为我对自己也蛮严格的,所以会这么挑剔别人。

我身边的朋友,但凡关系好的,都已经认识十年八年的了,我走的是这种路线的。至于网友嘛,毕竟不带目的性地交流,大家偶尔聊聊共同话题是可以的,所以排斥的程度没那么深。但像这种线下奔赴的,我好像就没有那么容易放下我的防线。

既然这是一种目的性强的活动,我也没必要就装傻了。不喜欢别人,我基本都是摆脸的。所以我妈有时候很烦我这个行为。好听就叫有性格和酷酷的。说得不好听,就是挑三拣四,一头倔驴。只能说我就是一种特别的女生。我不温柔,但我会对我喜欢的人温柔?我不爱笑,但我会对喜欢的人笑?可能这才是世间通用法则。

只不过在我这,这一点更加明显罢了,所谓的:爱憎分明。

“没关系的,你要'立业’就搞吧,you only live once. 你生来是为了绽放自己的,不要勉强自己。”

原因2: “我这人有点智性恋”

原因3:“我经常想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我害怕别人以后嫌你懒”,这句话是麻麻以前经常说我的,她一直觉得我很懒。当然了,这也是事实。毕竟在家我不会主动干活,如果不是被「分配任务」,我是不会觉得内疚的,巴不得不用干那么多家事。

但这不是很正常嘛,如果可以不用天天做饭,麻麻的想法难道不会是开心的嘛?天天干活有时候是不得已,所以为什么人一定要很勤奋干家事呢?

「我怕以后别人嫌弃你懒,啥也不会」,我经常会听麻麻这么告诉我。可是我就算结婚,在操持家事上,也不会忽然变勤奋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其实我也可以理解我妈妈说的。她意思是,尤其一个女性,如果被别人冠以「好吃懒做」的标签,听起来确实会有点难为情。尤其女性一般是脱离不了家长里短的。她可能害怕到时候难受的是我自己。

我知道麻麻不过提醒我,不要过于懒惰,未必要我一定做牛做马。话说回来,哪怕我真的会做那么多家事好了,我也不觉得我的付出是应该的。尤其是现在男女角色分工,其实跟以前已经有点变化了。不能就简单说男主外,女主内。有多少90后结婚就只会甘心做家庭主妇呢?我想不仅是你自己不愿意,大环境也不允许你完全没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女孩子是贤妻良母,我觉得未免有点过于苛刻了。

有一次我们再一次讨论到这个「家务压力」问题。麻麻告诉我,结婚和谈恋爱本身就不一样。首先结婚有更大的经济压力,对于女生来说,多少都会有家务压力,除非......除非你有钱可以请阿姨帮你做。

当时我心想:以后果断要一个阿姨。

事实上我经常觉得,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来。如果可以选择,为什么不轻松点呢?用省下来的时间,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毕竟长时间做家务的劳累,不亚于剧烈运动。我和弟弟曾经都帮妈妈做过家务。做完一两个事情下来,我们都默默感叹,这放假做一丢丢家务,比上学或者上班还累,真的不开玩笑XD

所以妈妈不在家,我也经常懒得做饭。有时候做得又不是特别好吃,然后还得准备好几小时,吃完又洗一大堆锅碗瓢盆,那不要太累了。

当然在我妈看来,这些事我迟早要做,现在只是一种提前的「预习」。那我肯定是祈求迟早这两个字会有例外。而且既然以后有好多要做的,现在为什么要这么上赶着做呢,这就是我的想法、反正该要做的时候,总会需要做的。

在我成长的环境,我麻麻,包括周围的阿姨,每天都忙着这些家事。所以给我一种当人妻,或者妈妈,这个身份真的看起来好累哦。尤其我就是擅长脑力劳动,而不怎么愿意积极做体力劳动的人。

当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一个00后妹妹,她说她家每周会有钟点工上门,所以平时也不怎么需要做很多家务。我就在想:原来也有懒人版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把做家事这件事弄得如此累。

向来都有这么一句话:家务都是留给看不过眼的人干的。显然我妈妈就是那个老是看不顺眼的。这么看来,也许不是我过于懒惰?有可能只是我妈妈自己过于勤奋?

不过我一直都很佩服我妈妈。在持家方面,我觉得她做得蛮好的。基本上是一大早起床。把卫生搞好,早餐做好,把自己收拾好,买菜做饭,小时候还要接送我们放学,辅导我们作业。

一生劳累的东亚母亲,respect。

疗愈内在小孩环节:

我想对自己说的话:“也许父母是当时被以前环境影响,所以有了这样的价值观,这本身也没什么错,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改变。

你既然身为90后,有自己的价值观,侧面说明时代在变化,你顺应了时代的变化。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你可以坚守'懒’,但你也需要在别的地方多做一些努力哦。”

《做自己的第一个女儿》是阿丸的新栏目,讲的是女性成长故事,也就是我的故事。上文体现INFP心理的句子:用红色标注;与自己和解,疗愈的句子:用灰色字体标注。

THE END
0.于都买房一点都不难!约57008000+楼盘都有,找准机会是王道!不少90后的朋友表示,结婚太难了,买房太难了,没房子我又怎么成家? 同是90后的小编,还是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大家的心情,没钱买不起,有钱买哪里? 说实话,这届买房人真的难,朋友圈里的置业顾问、中介,总是能紧跟热点制造金句,让人产生“买房焦虑”。 但是,无论市场情况如何,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理智,买房,其实不难。https://www.ydfcw.cc/news/f/500.htm
1.是什么绊住了年轻人婚恋的脚步  年轻人“恋爱难”“结婚难”,不仅受制于一些长存已久的社会顽疾,背后更有许多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的影响。   网络时代,婚恋问题不再是两个人或两个家庭间的私密话题,一些负面声音在互联网上时常被放大。出轨、家暴等有关婚恋的负面新闻被频频曝光,占据评论区首位的也往往是对婚姻的负面评价,年轻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40530/9effbf63fdbf430d923670ea3e043252/c.html
2.调查称80后面临住房就业等生存难题据调查显示,80后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住房难,就业难,结婚难成为“80后”当前生存面临的三大难题。一个网友留言称并不想买房时将父母一生的积蓄花掉而成为啃老族。 “80后”,从出生开始就是社会的关注焦点。过去,“80后”在人们的眼里是娇贵、缺乏独立、被呵护、被溺爱着长大的一代,如今,“80后”也已步入而立之年。据网络调查显 https://m.wyzxwk.com/content.php?cid=20&classid=20&id=129451
3.90后还没结婚的有多少?当今这社会想结婚太难了,上哪能找到90后还没结婚的有多少? 当今这社会想结婚太难了,上哪能找到什么都不图的女孩子啊 #不再联系 #结婚 #彩礼 加载中… 作者提到的车系: 马自达3 昂克赛拉3.81分 最低售价: 8.69万 最高降价: 0.80万询底价 参数图片车友圈问答二手车(998辆)评论点赞收藏分享 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51766313334462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