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附答案三pdf

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

分,第5题(2)(4)小题各1分,(1)(3)小题各2分,第6—7题每题2分]

1.I;I;I;I;I;I,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2.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3.L二」।;L;I」」;1一;J,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

州定慧院寓居作》)

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

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武n舞,那朵朵白云精美

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

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

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

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

烁,仿佛身披8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选自《登勃朗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轻歌man千舞niFFl裳羽衣

⑵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意见是:

(3)“彩霞满天”的短语类型是: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o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电视剧以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这段历史为叙事空

间,讲述了一个国运飘摇、氐不聊生的艰难时世。

B.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光明正大,即使他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心头也有青

天白日般的告明事落。

C.临近期末考试,各种复习资料相辅相感地堆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形成一

座座“小山”。

D.学生的穿着应该大方简洁,符合身份,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故意

不修.।降

7.填在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就是要苦干实干。o一个个快

递员风雨无阻地把包裹交到客户手上,织就了最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一支支

科研尖兵埋头于枯燥的数据中,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成

就;一位位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汗珠子摔八瓣儿”,书写“人类历史

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A.老黄牛精神,让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惊天动地

的奇迹

B.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让老黄牛精神成就了惊天动地

的奇迹

C.惊天动地的奇迹,让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老黄

牛精神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

野人不听。有鄙人⑤始事孔子者,日:“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

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

其辩也,独如向④之人?”解马而与之。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逸:跑。②野人:农夫。③鄙人:仆人。④向:从前。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第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策而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野人大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解马而与之一

9.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11.下列对【乙】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孔子在路上休息时,他的马吃了别人的庄稼。农夫把马牵走了。

B.子贡自告奋勇去要马,但到最后也没有说服农夫。

C.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12.结合选文及生活实际,试想如果你是一匹尚未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

你会怎么做呢?(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3分)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

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

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

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

中国古典诗歌,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

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

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

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

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

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

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的心跳和脉搏,从

而沦肌狭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

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

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

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

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孔颖达在

《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情感,

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

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

和基本价值观。如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

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

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

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

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

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李白齐

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生动地描绘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

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我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

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

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语言转变,在以柔声曼

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

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

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

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

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

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

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自己就是年轻的时候,在江南农村的茅檐底

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

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

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

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

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

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

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4分)

14.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

国古典诗歌入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第②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

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的观点。

C.全文以“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有力地论证了“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

对象去读古代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论点。

论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论点。

16.如果为第④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选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3

分)

(乙)原创题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张勃

①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行的公历一样,都是太阳历。但与公历不同的是,它

是太阳历和物候历的精妙结合。

体现在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上。其中,有八个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即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有四个反映了物候的变化,即惊蛰、清

明、小满和芒种;有五个反映了温度的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

有七个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③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

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秦汉时期,二

十四个节气就已确立。汉武帝时将其纳入历法,从此,节气就成为中国传统历法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一般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不

过,一经进入官方历法,便随着历法的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甚至影响

到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诸多周边国家。

⑤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传播广泛,内涵丰富,其文化精神是顺天应时。所

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另一方面,人要充分利

用自然之物,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圆满。换句话说,就是“跟着节气过

日子”,就是“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⑥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

境。如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平均气温一般在10C以上,广东平均气温在20C

左右。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物产、人文传统的不同,使得人们必须结合地

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可以说,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

了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

⑦例如I,台湾地区宜兰县大元山山麓上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十分注重二十

场工作人员将这几个节气与农场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写作了散文,并书写装裱,

每到这四个节气来临,便换上相应的散文。这就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气文化。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瀛同慝本文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8.懑砒意“一般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

区。”这句话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0.原创题作者认为,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是“顺天应时”,请结合

(三)名著阅读(5分)

21.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①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

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

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1954年1月

30日晚)

②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

直。……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

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

③自从弥拉和我们通信以后,好像你有了秘书,自己更少动笔了……

可是有些艺术问题非要你自己谈不可。你不谈,你我在精神上艺术上的沟通

就要中断,而在我这个孤独的环境中更要感到孤独。除了你,没有人再和我

交换音乐方面的意见。而我虽一天天的衰老,还是想多吹吹外面的风。你小

时候我们指导你,到了今日,你也不能坐视爸爸在艺术的某一部门中落后!

(I960年11月26日晚)

⑴以上文字出自书信集《》(书名)。(2分)

⑵这些文字带给今天的父亲与孩子哪些启迪?(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和为贵,诉前调解显温情。吉林省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在审理民事案

件时,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摆在前面,积极探索诉前调解的有效

方案,兼顾法、理、情,弘扬《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

效果的有机统一。

学校为了让学生感受礼法之美,准备举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为了烘托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冲突。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

活动后,你打算如何与他人相处?(写出两点即可)(3分)

(3)活动即将结束,作为主持人,请你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60字左右)(5分)

(二)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

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

旁鹫,便是敬。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

和人名。

答案

一、1.大道之行也

2.落日故人情

3.拣尽寒枝不肯栖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5.⑴曼霓

(2)将顿号改成逗号

(3)主谓短语

(4)比喻

6.C提示:“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C项使用错误。

7.A提示: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根据上句“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就

是要苦干实干”,确定主语为“老黄牛精神”;再结合后面的具体事例“一

个个快递员……书写’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可知,这些事例的

共同点是“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迹”。

二、(一)8.(1)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2)面对(3)同“悦”,高兴

⑷给予

9.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10.(1)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

11.C

12.示例:我会抓住时机,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端正心态,提高自身的能力,

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以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道理。

【乙参考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他的)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夫把

马牵走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农夫。(子贡)什么话都说了,

农夫依旧不听。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仆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他)

于是对农夫说:“您不在东海种地,我不在西海种地,(我们生活在同一个

地方)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您的庄稼呢?”那农夫很开心,对他说:“说

话就要这样明白了当,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呢?"(农夫)解开马(的缰

11

绳)就给了他。

(二)13.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其典范作品

所表达的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传递到今天,能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

生意义和美感;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

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14.运用举例论证,举杜甫诗作特点的例子,具体论证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

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具有说服力。

15.D

16.示例一:还可以选王维。王维的边塞诗大多是壮阔豪迈之作;田园诗意境

高远,清淡宁静;赠友诗幽愤宛转,深沉真挚。他的诗歌或歌咏历史人物

的侠义精神,或愤慨于贤才坎坷不遇的现象,或反映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

面,或讽刺权贵。他的诗歌既流露出追求闲适的思想意识,又体现了他洁

身自好的可贵精神。

示例二:还可以选白居易。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应取材于现

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常以浅白之句寄

托讽喻之意,揭露、批评政治弊端,关心民生疾苦。

17.主要使用了分类别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清楚、准确地说明二十四节气将

18.不能删去。“一般认为”表示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若删掉就变为所有人都

这样认为,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

严密性的特点。

19.不能调换。这两段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第⑤段先说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

神“顺天应时”是什么意思,第⑥段解释为什么要“顺天应时”,这样写符

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0.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

境。人们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因地制宜,创造

出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

(三)21.(1)傅雷家书

(2)示例:作为父亲,要像傅雷一样,对孩子充满关爱,互相尊重,多与孩

12

子交谈,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作为孩子,应该尊重父亲,多聆听父

亲的教诲,多陪伴自己的父亲。

三、(一)22.(1)示例:亲人善邻,社会和谐(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①遵守沟通、信任、包容的处事原则。

②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③若意见不合、见解不同,要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否认或

粗鲁驳斥别人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同学们,''和"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可以让社会更

加和谐。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做到“以和为贵”,与他人

发生矛盾时能和气地解决问题,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代青少年的独立思考,需要对当下社会中的现象有深入思考;表达方面,

在叙事和描写的基础上,需要适当议论,阐述对“少年应有的模样”的理

解。本题在选材上有广阔的空间,可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

达方式,或描绘一个具体场景,或记叙一个事件,以此来表达个人的思考。

作文⑵中三则材料的共性是表达了“竭尽全力去做事,就能表现得出色,

就能走向成功”的意思。如果写成记叙文,应当通过一两件事来阐述这个

道理,可以写亲身经历,也可以写听到、看到的事情。总之,要写出事件

触动人心的地方,这样才会有启迪人生的作用。也可以写成散文,围绕''做

事要竭尽全力”这一主题,选取与之有关的材料,写出人生感悟。散文重

点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表达可以围绕主题层层深入,逐步接近主题,

避免过于直接。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可以

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用名人事例做例证,引用名言来引证,采用正反对

比论证等,论证层次要清晰。例文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面是实验中学八年级⑴班关于“过好暑假,健康成长”的倡议书,请完

成下面各题。(6分)

13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即将落下帷幕,期盼已久的暑假毯踵顾至。

怎样过好暑假呢【甲】同学们计划好了吗【乙】为了使同学们度过一

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班委会现向全班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①按时作息,坚持学习。假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计划地学习,

劳逸结合,为初三生活didn定良好的基础。

②阅读经典,陶冶情操。文字能让我们的心灵不再浮zdo,书籍能让我

们的思想获得启迪。

③积极实践,增长才干。主动参与劳动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加眼

界,提升意志。

同学们,让暑假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力口旭苹吧!

实验中学八年级(1)班班委会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dian()定浮zdo()

(2)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B.??

C.?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加点成语“接踵而至”使用不当,可改为“如期而至”。

B.文中画线句结构完整,表述得当,没有语病。

C.加点词语“加油站”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明了暑假是学生自我提升

的好时■机。

D.这封倡议书的结构完整,有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中提到的“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

作也”的思想。

14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东周初年到春秋末年的诗歌,

共305篇。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社戏》选自《呐喊》,叙述了“我”小时候在赵庄看戏“偷”豆的事,

充满了童趣。

3.源圆慝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词名句。(8分)

(1)我们诵诗词,背古文,就是在追寻文化的基因,感受文化的魅力,拥抱那最

美的诗和远方。

①“,君子好逑”(《关雎》),这是《诗经》里传

达出来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②“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是王

勃把友情升华到了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是杜甫甘愿为天下贫寒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博大胸怀。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这

是白居易对卖炭翁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痛恨。

⑤“,"(《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是常建笔下的幽深静谧之美。

(2)《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环节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请以“月”为令,

默写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⑴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请结合《傅雷

家书》这部名著,简要说说傅雷为什么被称为“尽责”的父亲和“特殊”的

教育家。(4分)

(2)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钢铁般的意志使死神对他也无可奈何。请用简

15

洁的语言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4分)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

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

相统一等特征。

②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

态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

③从文化的形态和形式来看,中国红色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④狭义的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

目标的文明形态。

A.①②④③B.③②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④②

6.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之美,不仅彰显了“气自华”的雍容气度,还可

以载梦、传情、咏志、聚力。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我国古诗之美,学

校举行了“中华古诗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6分)

(1)同学们要编辑一本古诗集,搜集了上面四幅有关古诗的图片,下列古诗与上

图依次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咏鹅》《静夜思》《石壕吏》《使至塞上》

B.《咏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使至塞上》

C.《春晓》《静夜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送元二使安西》

D.《春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石壕吏》《送元二使安西》

16

(2)为了丰富活动内容,请你围绕这个主题活动设计两个项目。(2分)

(3)通过这次活动,同桌小方对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如何感受古诗之美

这一问题向你请教,请你向他提出两条建议。(2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

穿越时空的对话:我“可爱的中国”

佥钧

①儿时,我读《可爱的中国》,远没今天理解得这般深刻,我为方志敏的家

国情怀和献身勇气所感染、所感动,但我并未能真正走入他浩瀚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懂了:为什么那么多革命先烈,像方志敏一样慷慨赴死,含笑九泉。

原来在他们心中都憧憬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的中国,他们在用生命书写

对祖国的大爱。

泱泱中华,海纳百川。我蓦然想到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对祖国万里沃

野、壮美山川的赞美。可爱的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何以中国?青铜重器“何

尊”内的铭文最早记载的“中国”二字,迄今已有3000多年。三星堆的青铜

太阳轮、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良渚文化的玉琮……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明长河中的亮眼跟花。.恰如方志敏所言:“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

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

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

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

③而今,方志敏的遗愿一步步地实现了。当我从直播中目睹“神舟十三号”

飞船发回的视频,女航天员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成功出

17

及“折柳寄情”的浪漫惊艳世界的那一刻,我愈发有了做■-名中国人的自豪。

迈向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已“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祖国母亲也“最美丽地

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④重读《可爱的中国》,我的心融入窗外的春色里。想到这些年,我走过十

几个国家,但转了一圈,还是觉得自己的国家好,尽管她还是发展中国家,但

这并不妨碍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就像方志敏烈士所言“这位母亲是蛮

可爱蛮可爱的”。

⑤想起那年春上,我来到云南丽江,看到玉龙雪山一条清澈的小河,顺茶

马古道潺潺流淌,一直流到村寨里,我在纳西族大叔家的外廊里惬意地喝碗茶、

听鸟语、闻花香。想起那年夏日,我来到科尔沁草原,熹微的曙色给辽远的碧

野镶金镀银,乳白的蒙古包旁,狂奔的骏马踏着绿毯般的草地远去,悠扬的马

头琴将顶碗舞姑娘的情韵掠上琴弦。想起那年秋天,我来到乌苏里江畔,一江

碧水,托起久唱不衰的《乌苏里船歌》,一方黑土,承载着金黄的稻浪。我与同

行友人在中国界碑前留影,让丰盈的岁月,在静水中诗意般流淌……

⑥这就是我可爱的中国。这就是我美丽的中国。这就是我生命里的中国。

(有删改)

A.故宫博物院开办了“何以中国”展览,“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何

尊”内的铭文中。

对话”相呼应。

C.作者重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时,才被方志敏的家国情怀和献身勇气

所感染、感动。

D.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分号(;),表明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

8.分析第⑤自然段的写作思路,完成下表。(5分)

春上—*夏日—*秋日

写作目的:

本段以①为顺序,随空间(地点)而转移,描绘了祖

国的②和诗意生活。本段共四句话,从写作内

18

容层次上看,可分为③层

丽江一④一乌苏里江畔

①②③④

9.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良渚文化的玉琮……都是博

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亮眼跟荏。(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点词语)(2分)

这里把“太阳轮”等中华文明(所用修辞)为“浪花”,

是因为“浪花”具有、、

等特点。

⑵以及“折柳寄情”的浪漫惇整世界的那一刻。(赏析加点词语)(2分)

10.第②段通过方志敏和作者的视角,写了“可爱的中国”哪些方面的内容?请

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11分)

【文本一】

深海生物,为何通体透明?

①我国蛟龙号潜水艇数次深潜,工作人员已拍摄到不少深海生物的照片。

我们应该都发现了:深海生物的颜色,并没有浅海生物的颜色那么丰富,甚至

19

很多深海生物都是通体透明的。

②有人说,那是因为深海没有光照,看不见,也无人欣赏,所以它们无须

浪费能量去合成色素;也有人说,因为颜色都是光折射后才被分辨出来的,深

海没有光照,所以看不到颜色;还有人说,黑暗中最适合隐藏自己,弱小的生

物在危机四伏的海洋中求生,透明是最好的避难之道。

③那么,透明生物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在不同环境里生

活的生物,各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本领。而在深海生存的生物,隐形是它们的绝

技之一。在没有光线的深海区,这些生物因为透明,可以更容易地躲过捕食者。

所以,透明身体的进化与形成,的确是一种为了逃避捕食者而进行的自我保护。

人们也通常把变得透明的鱼,形象地称为“玻璃鱼”。

④以玻璃章鱼为例。它们的身体几乎全透明,只有消化系统、视神经和眼

睛可见。而为了更完美地隐形,它们的眼睛也进化得相当有特色一一不是那种

普通的、大大的圆眼睛,而是一种被拉长的管状眼睛。这样结构的眼睛虽然会

损失部分视觉,却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在阳光下投射的影子,从而更不容易被下

方的掠食者发现。而且研究者发现,玻璃章鱼一直都是直立向上地游动,这应

该也是为了尽可能地缩小身体投射到海底的影子。

⑤玻璃觥鱼也是如此。它们生活的海洋深度通常在200米到1000米之间。

它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透明,但大眼睛却不是透明的。所以,原本在它们下方游

动的掠食者,可以很容易就发现玻璃觥鱼的眼睛投下的影子。但玻璃觥鱼还有

另一种方法让自己“隐形”一一它们的眼睛下方有一个发光体,能发出一种可

调节的光,制造出“发光消影”的效果,这个过程有点像阳光经过滤镜后照射

下来,就不会让滤镜产生影子,玻璃觥鱼也由此让身体下方的掠食者发现不了

自己。只不过,从其他角度看的时候,玻璃觥鱼发出的光却十分明显一一如同

海水中吸引掠食者前来的灯塔。

⑥深海生物有一些看上去是透明的,并不代表它们组成身体部分的物质就

真的是全透明的。透明生物其实一样拥有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只不过这些组

织中几乎没有色素细胞,看起来就像是透明的。

⑦有一种被称为“海洋蓝宝石”的海洋生物叶水蚤,体型跟蚂蚁差不多,

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们本身是有颜色的,因为它们的皮肤表皮细胞具

20

有微小的晶体片,以六边形的蜂巢图案排列,不同角度反射光线的波长不同,

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它们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可以突然隐身一一随着角度变

化,当它们反射光线的波长位于紫外线范围内,我们就无法看到它们了。

⑧总之,深海生物的透明就是生物进化的一种选择,真正的原因还有待进

一步探究。如果仅仅认为它们是为了隐形而变得透明也未必完全正确,毕竟深

海通常漆黑一片,很多掠食者的眼睛也已经退化,是否能隐形并不是特别必要。

况且,透明的身体看上去似乎也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深海没有阳光,生物

不需要靠颜色来吸收阳光保持体温,而合成色素细胞反倒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所以,透明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文本二】

有些动物具有控制光线的能力,能使自己变得近乎隐形。我们都知道章鱼和觥

鱼能利用色素细胞使自己融合到周围环境中,但如果是变得完全隐形呢?

海洋动物如果想躲藏起来,一般有两种选择:生活在深海的动物,它们往

往与沙子或岩石融为一体,或者隐藏在珊瑚中。不过,深海通常是漆黑一片,

很多掠食者的眼睛己经退化,隐形并不是很有必要。靠近海面生活的动物在躲

藏时,则会利用生物发光效应,展示出令人目眩的色彩效果,使位于下方的掠

食者误以为是阳光照射水面时产生的波纹。而生活在远洋带海水中层的动物,

则没有这两种选择。因此,变得透明就成为它们隐藏的最简单方式,使光线能

完全穿过身体。

在开阔的大洋中,由于缺乏可供躲藏的岩石、裂缝等,变得透明也成为非

常理想的隐藏方式。因此,变得透明成为许多完全毫无关联的动物们共同的选

择。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

分)

A.【文本一】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解释深海生物通体透

明的原因。

B.深海生物有一些看上去是透明的,是因为它们组成身体部分的物质本身

21

就是全透明的。

C.【文本一】中“几乎”“最大限度”“通常”“差不多”等词语,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捕食者”“隐形”“发光消影”“海洋蓝宝石”

等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

D.海洋生物叶水蚤,生活在温带和暖温带海域。它们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可

以突然隐身,这主要归功于它们皮肤表皮细胞上的六边形微小晶体片,

能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反射。

E.【文本二】分别从“生活在深海的动物”“靠近海面生活的动物”“生活在

远洋带海水中层的动物”三个方面,说明了生活在不同海域的动物,各

自有不同的躲藏方式。

13.【文本一】提到的三种深海生物,为了更完美地隐形,各自还进化出了独具

特色的身体特征,请仿照示例,对其他两种进行具体概括。(4分)

示例:玻璃章鱼的身体特征一一眼睛进化成被拉长的管状眼睛,能最大限度

地缩小在阳光下投射的影子。

①玻璃觥鱼的身体特征一一

②叶水蚤的身体特征一

14.上面两个文本中,都提到了章鱼和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经典唐诗宋词15篇(通用)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其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 历史的车轮呼啸而过,唐诗宋词见证了时代的荣辱兴衰。如今,洗净岁月的铅华,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与活力。品味唐诗宋词,传承中华文化。 经典唐诗宋词2 今天窝在家里,我把家里的《唐诗三百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416/16/17307654_1151375384.shtml
1.描写草原的诗句或古诗有哪些描写草原的诗句或古诗有哪些回答语文迷问答 2021-07-22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草原的诗句或古诗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2、西风应时筋角坚,承https://www.yuwenmi.com/ask/19326.html
2.描写草原的诗句古诗摘抄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草原的诗句古诗摘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草原诗》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http://www.unjs.com/tool/2035418.html
3.描写草原的古诗通用12篇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配以优美悦耳的乐曲,通过多媒体帮助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洗练简洁的诗句,领略北国草原的苍茫景象,意境的雄浑开阔,我们江南的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学起来也轻松。https://www.xueshu.com/haowen/104890.html
4.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模板(10篇)此外,像《静夜思》《登鹳雀楼》《赠汪伦》……等这样简短的古诗,我那时就能背出好几十首了,爸爸妈妈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古诗文,直到上学后我才慢慢有所了解。李白,杜哺,白居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诗文的宝库真是博大精深,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9571.html
5.描写草原风光古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草原风光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草原风光古诗1 1、<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https://m.ruiwen.com/wenxue/gushi/383095.html
6.《秋天》的教案(通用11篇)品味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录音机。 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394282.html
7.描写四季的诗句范文(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 (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https://www.gwyoo.com/haowen/57409.html
8.经典爱情诗歌、诗词集合当你老了 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09/18/1705697_76521576.shtml
9.27首巅峰宋词,唱尽大宋王朝319年(转载)《全唐诗》里的五代词, 带你一览宋朝的无限风光和宋词的旖旎多情。 △《二祖调心图》 宋 石恪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南唐】李煜 https://www.meipian.cn/33l57hvv
10.诗歌鉴赏基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28/06/6801819_250673403.shtml
11.我爱唐诗宋词的作文(通用17篇)我爱唐诗宋词的作文 5 巍巍中华,一个诗词的国度。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如浩瀚的星空,而唐诗宋词,是那星空里最璀璨夺目的一颗。 她时而汪洋恣律,时而温柔甜美,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婉约清秀。 读唐诗宋词,将自己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气息之中,去体会文化的内涵,忘却自我,早已脱胎换骨,身处优美的意境中,如痴如醉,不亦乐乎?https://www.cnfla.com/edu/gushi/gushi2/2011-08-29/809064.html
12.唐诗作文800字(43篇)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其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 历史的车轮呼啸而过,唐诗宋词见证了时代的荣辱兴衰。如今,洗净岁月的铅华,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与活力。品味唐诗宋词,传承中华文化。 https://www.chinesejy.com/zw/225136.html
13.诗词优美优美的诗词这一切美景令人陶醉,令人痴迷,令人彷徨,也令人忧伤……春季,这个美丽的、充满希望的季节,历来都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所咏叹的绝好对象。 而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乃是当今诗词的两座高峰,其咏春的诗词则是同类作品当中的精品之作、经典之作了。 它们内容丰富,手法高明,意境优美,风格各异,或清新飘逸,或缠绵宛转,或沉郁激https://www.daomuxiaoshuowang.com/shici/51272/
14.表达陶醉的句子精选288句75. 炊烟袅袅,日渐西斜,静静地伫立在一座石桥上,看着从桥下飘然而过的轻舟,看着蜿蜒到远处的水巷,看着两岸风雨长廊下行走的人们,看着那悠闲淡泊的西塘人家,我沉静又专注,如同在欣赏唐诗宋词古画,心无旁骛地把自己融入了诗画的意境中,流连忘返。- 76. 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http://www.wdjuzi.com/juzi/DWrOX71j.html
15.古诗词三首(通用17篇)古诗词三首(通用17篇) 教材分析: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735906.html
16.阳春三月的美景诗句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阳春三月的美景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和它的秘密,给了我一个美丽的诱惑。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https://www.gwyoo.com/haowen/48712.html
17.宋词经典唯美句子9篇(全文)宋词经典唯美句子 第3篇 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开始,其间经过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的发展递变,先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曲作家,在历史上汇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灿烂星河。其中词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敦煌曲子词,后经五代,至宋达到顶峰,苏轼、辛弃疾、柳永、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sp6focs.html
18.古代诗歌鉴赏15篇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典例分析引路】 [例1] (20xx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301082247_2465154.html
19.离别的诗词通用12篇请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和感情。从整体把握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和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 4.名句赏析 赏析思路:手法+依据+作用,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https://www.xueshu.com/haowen/118435.html
20.描写春天的古诗词通用12篇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以及情景的展现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知明白我国的唐诗、宋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还可以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等逐渐认识到祖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实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便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赋予https://jsjaq.xueshu.com/haowen/84770.html
21.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范文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远远地凝望了秋天,对秋天有了一点点粗浅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诗句,边读边想,把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 (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 四、 集体交流,品味秋天 师: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节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顺序,顺势而导。https://www.gwyoo.com/haowen/15784.html
22.跟着诗词走作文800字(通用44篇)自小,我对古诗词情有独钟,唐诗宋词元曲,每一首都耐人寻味,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从诗中,我看到了古代或繁华,或冷清,或充满欢声笑语的景色,我触到了诗人心中的喜怒哀乐,我读到了每首诗的韵味所在。 诗词,我喜欢它的韵味美,时不时被诗词那美妙的音韵所陶醉。读着诗,起初并不理解其意,却被那扑面而来的奇妙的http://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909453.html
23.描写山的四字词语通用12篇五、句子(各种类型的句子会写两句) 1、我替爸爸拿拖鞋。 我给妈妈洗手绢。 我帮老师收作业。 我为大家扫地。 2、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小鸡正忙着吃虫子呢! 我正忙着写作业呢!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小树渐渐长高了。 https://www.xueshu.com/haowen/37804.html
24.走进诗歌作文(通用45篇)当她在欣赏美景,如痴如醉时,心中多么喜悦呀,随口就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的多情,也让我走进了诗歌的婉约美。 思绪回到现实,感叹千古名人,豪情壮志,心中暗想:“我,终于走进了诗,走进了美!” 走进诗歌作文 篇5 唐诗是甘美的清泉,宋词是飘香的落花。捧一杯清泉,拾几片落花,沏一杯香茗https://mip.ruiwen.com/shige/357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