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周年的维基百科,真「幼稚」wiki大英百科全书词条

我们爱把万里长城、胡夫金字塔等宏伟的古建筑称为人类奇迹工程,因为在现在的人看来,在古代仅凭借人力搬运一砖一瓦搭建出如此庞大而精巧的建筑,完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在未来 AI 编辑全面取代人类敲字的双手,互联网内容都由通过了图灵测试的超级 AI 生产,后人也许会赞叹: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竟然是由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协力敲出。

维基百科自诞生以来已经过 20 个岁月,至今已收纳 5500 万篇文章、189 种语言。根据 Alexa 的全球网站浏览量排名,维基百科排在了第 13 名,比 Instagram 还要靠前得多。

同时,它也是榜单上屈指可数的非盈利公司,在前 50 名中,用爱发电的仅此一家。

完全由 UGC 内容组成,坚持以免费和开放的理念运行了 20 年,维基百科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的奇迹工程。

从黄色网站到百科全书

网络百科全书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民生活的基石,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在网络百科全书诞生以前,我们该怎么满足自己突如其来的求知欲。

▲ 当时没人相信谷歌能战胜雅虎

互联网的出现给了知识共享的可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如何在互联网上对无穷无尽的知识进行分类汇总处理是行业的中心问题。1998 年,当时还平平无奇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成立了平平无奇的谷歌,想要创办一个由算法搜索组成的「互联网黄页」来与当时依靠手工编录的搜索巨头雅虎进行竞争。

此时,旧金山的一间初创互联网门户网站 Bomis 受到很大的启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认为他可以建造一个开源版的雅虎,雅虎通过雇人手动编录分类网站,那他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汇总。

▲ 果然「搞黄色」才是互联网第一生产力

可惜的是这个项目很快就宣告失败,尽管在开始时有些木星爱好者会在上面收集整理关于木星的资料,但很快它就被女模特或者色情明星的内容填满。

这与杰米·威尔士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黄色网站为之后的全人类百科全书挣得了启动资金。

不仅如此,杰米·威尔士还敏锐地捕捉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时其实都有着浓烈的求知欲,既然有了信息整合的经验,他产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创建一本免费的线上百科全书呢?

在理想主义的驱动下,一本旨在挑战《大英百科全书》的线上百科全书 Nupedia 在 1999 年正式创办,可惜的是,在运营了 4 年后,Nupedia 倒在了挑战前辈的路上。

▲ 可以依稀看出维基百科样子

点开互联网档案馆保存的历史数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被维基百科所取代:为了保证每个词条的真实性,Nupedia 需要经过 7 个严格的步骤由专家来核实文章,这导致词条发表的速度异常缓慢,直到它「死亡」也才一共发表了 25 个词条。

「这太难了,也太吓人了」吉米·威尔士在谈及这个老项目时说道,他认为百科全书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为人们提供便利性,随后他便打算将这个想法投入到另一个项目上,这也使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人所知——维基百科的创始人。

Wiki Wiki,快起来

我们也许都是在维基百科上第一次接触到维基(Wiki)技术,但维基技术的诞生要比维基百科还早。

1995 年,维基之父坎宁安花了几天时间创造出一种技术的雏形,让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程序员可以自由分享计算机代码。每个人既是读者,同时又可以是作者,可以与互联网另一端的人动态地进行合作创作。这在现在听起来似已经乎司空见惯,但在互联网的花蕾期,这个想法相当先进。

快是这个新系统最大的特点,坎宁安想给这个「快速网络」取一个别致的名字。坎宁安觉得夏威夷语中代表着快的单词「Wee Kee」很合适,在选择读音一样的「Wiki」作为新系统的名字之前,他没想过未来 Wiki 会风靡世界。

是谁率先提出将维基技术运用在百科全书上已难以考究,可以确定的是维基百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拉里·桑格想出了新项目的名字:维基百科(Wikipedia):维基技术(Wiki)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创新程度不亚于濑尿牛丸。

维基百科向用户完全开放,允许每个用户自由添加和编辑词条,在新的运行模式下,词条的更新速度要远远超过 Nupedia。

根据团队的设想,维基百科可能要 10 年才能达到《大英百科全书》8 万词条的规模,而实际上在 3 年后维基百科就已经突破 10 万词条,并保持惊人的速率在增长着。

自由与权威

突如其来的 911 袭击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铺天盖来的消息冲晕了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们,新闻报道、谣言、政府公告、假新闻等等信息让寻找真相的人一时间找不着北,维基百科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平台。

这是维基百科在百科全书以外首次回应社会新闻,给了迫切分享新闻真相的人们一个可靠的平台。这场袭击给了维基百科走向大众的机会,而袭击后的经济衰退,也让更多的人有时间投入到百科全书的创作中。

在 Wired 的一篇文章中曾估算过维基百科的内容价值:「《大英百科全书》的撰稿人平均每字赚 50 美分,以大英百科全书的价格计算,英文版维基百科的生产成本为 17.5 亿美元。」虽然不够准确,但也反映了这些大量涌入的「UGC」内容——用户创作的词条文章才是维基百科真正的财富。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 维基百科合作

这种受监管的客观讨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互联网的权威,谷歌为维基百科设置了单独展现窗口,让读者在搜索时能第一时间看到中立的概览。在 Covid-19 爆发期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与维基百科合作,让发布的防疫信息免受虚假的垃圾资讯所掩埋。

但事实上,这种维基式创作是自由的,同时也是不可控的。

▲ 企鹅出版集团是是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的主流出版商。

2007 年 2 月 1 日,受维基百科的启发,英国企鹅出版集团与德蒙特福特大学联合创建了一个名为「百万企鹅」的共同创作计划,旨在挑战现有的文学创作方式。

百万企鹅给出了故事的布局和人物背景,每个读者可以创作 250 字的内容,以 Wiki 社群的形式进行接龙创作,然而项目一经开启便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般变得不可控制。

维基式的规则意味着每个读者可以自由删减故事内容,很多作者在经过一番精心创作后,改天一看原内容就已经被删改的面目全非,而更甚的是,故事内容出现了不少粗言秽语以及吸毒场面,最终这场实验般的小说创作项目在该年 3 月 7 日宣布不再接受网友修改。

百万企鹅就像是向互联网掷出的一块石头,它最终的内容沉入了河底被人遗忘,但它却成功激起了能被人记住的水花——自由的维基式创作意味着会有「被自由破坏」的风险。

在 2019 年 The North Face 的一个广告商想到了一个增加品牌曝光量的「鬼才」想法:它派出了一支专业摄影队伍前往热门景点拍摄风景照,着重露出了自己品牌的产品,通过修改这些景点的维基百科词条图片,可以让每个搜索景点的人都看到自己的产品。

在事迹败发后,该广告商急忙改口称这是与维基百科的一次联名行动,维基百科对此声明也给出了颇有讽刺意味的回复;「如果一次联名行动的目的是避免被另一个联名对象发现,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失败的联名。」

除了被利用作为广告牌,由于维基百科隐形的权威性,被恶意篡改作为恶作剧、选举的道具等等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幸运的是维基百科不是一本发行后 5 年才可以重新修改的纸质出版物,从发现这些错误到修正,用时也许不到 10 分钟。不断得修正与更新也让这种潜意识的权威得到保持。

不断地发布新词条和找「毛病」是维基百科的志愿者编辑(他们更喜欢称呼自己为维基人)的日常工作,没有人敢保证自己发布的内容绝对的客观正确,维基人则热衷于不断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正。正如坎宁安所说的:「在互联网得到一个正确答案的最好方法,就是发布一个错误的答案」,维基人的工作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报酬,他们追求的是分享「正确」时获得的成就感。

共同的兴趣将这群维基人吸引到同一个社区,维基百科设立了许多有趣的规则让这个知识社区不至于像社交平台一样变得「乌烟瘴气」,例如再三强调发言的礼仪、设立「维基客栈」的讨论区帮助新手解决问题、成立「清洁队」处理百科全书上令人不适的字眼等等。有趣的是这些规则通常也都是「UGC」产生的——由社区讨论建立,而不是维基百科下的死命令。

▲ 比起「维基百科是什么」它更倾向于告诉你它不是什么

充满人性的网站

维基百科每个月会有超过 200 亿次的浏览量,有趣的是,这并没有让杰米·威尔士成为亿万富翁。

当然这些合作都是非盈利行为,苹果与亚马逊的语音助手依靠维基百科来回答用户的问题,Facebook 和谷歌利用维基百科训练 AI 的语言模型,由于开源与免费,维基百科有可能出现在互联网的每个角落。

与可观的经济效益相比,维基百科却选择维护诸如准确性、公正性、友善讨论等乌托邦式的理想,在《经济学人》关于维基百科的报道中曾形容它是「一个充满人性的网站,更多的由人而不是算法在运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捐款是支撑这些理想的最大力量。根据维基媒体基金会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 2019-2020 年期间通过募捐共凑得 124131047 美元(约 1.24 亿美元),相较去年上涨了 20%。

维基媒体基金会也向募捐者公布了每一笔资金的去向:43% 用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32% 用于对志愿者的支援、13% 用于行政管理的支出、12% 用于募捐活动等等。「世界需要维基百科,而维基百科需要你」,想要坚守非盈利的理念,维基百科必须要向用户保持谦卑,并花好每一分钱。

不过这个诞生了 20 年的维基百科依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等待它去解决,例如互联网环境的大变化和编辑的性别失衡问题。

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的激增让互联网从桌上转移到了掌上,负责运营维基百科的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董事凯瑟琳·马赫表示,维基百科需要针对移动化的互联网环境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例如更方便的查询与浏览、更好的移动编辑体验等。

同时她指出平衡目前悬殊的编辑性别比例也是维基百科的挑战之一。根据统计,维基百科的志愿者编辑男女性别比例约为 9:1,这导致了女性编辑的地位和关于女性话题内容都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 乔治亚·欧姬芙经典的花卉系列

例如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的乔治亚·欧姬芙,在维基百科的词条长度却不及星球大战中尤达大师的一半,对比这些词条的质和量不难看出,这本属于全人类的百科全书还有许多内容需要得到填补。

总的来说维基百科的故事有很多积极的内容,也有不少不堪回首的黑历史,有趣的是,这些都被维基人客观地记录在了自己的百科全书。正是这种对客观性的执着,让互联网档案馆的创始人布鲁斯特·卡勒形容它为「互联网的瑰宝」。

创作出《银河系漫游指南》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表示这本书的设定——一本可以由任何人创作组成的手册是可笑的,但他没料到的是在不久的未来,这个可笑的想法却变成了现代互联网不可或缺的基石。

这块基石的标志很有意思,是由各种文字组成的球状符号,大多数为字母 W 或 Wi 的发音。这与它那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愿景有关: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分享所有知识。这听起来有点「幼稚」,但维基百科已经为之努力了 20 年,并打算继续坚持下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英格兰[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来源: 英国气象局 2012-08 行政区划[编辑] 主条目:英格兰行政区划 英格兰的行政区划分级示意表,可以看出各个行政区划等级的差别与分区的不同 今日的英格兰共有四种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划,分别是区域(Region)等级,郡(County)等级,区(District)等级与牧区(Parish)等级。每个等级的行政区划又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特性而有不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14/19/11694304_321439889.shtml
1.巴西维基百科,自由百科全书.pdf巴西 维基百科,自由百科全书.pdf 6页内容提供方:186***8818 大小:279.57 KB 字数:约1.02万字 发布时间:2019-06-10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巴西 维基百科,自由百科全书.pdf关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27/5220341043002004.shtm
2.南非[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南非共和国(南非荷兰语:Republiek van Suid-Afrika,英语:Republic of South Africa,除南非荷兰语、英语外,南非还有9种获得官方地位的地方语言:祖鲁语:iRiphabliki yaseNingizimu Afrika,科萨语:iRiphabliki yaseMzantsi Afrika,聪加语:Riphabliki yaAfrika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14/15/11694304_321383489.shtml
3.瑞典殖民地[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瑞典迫于无奈下,只好向英国的殖民地发动进攻,以求换取与其他瑞典殖民地连成一线的希望。而同时,因着该地战略上的重要性,瑞典也只好赌一把,不然就会被外国排除。后来,英瑞两国达成协议,给予瑞典2,400万法郎作赔偿,这就是著名的“瓜德罗普基金”。后来,瑞典更索求300,000帝国塔勒(当时瑞典的流通货币),而这笔赔款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694304_321865111.html
4.海军元帅(皇家海军)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英国海军元帅(Admiral of the Fleet)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最高军阶,其军阶相当于美国海军的海军五星上将衔。在英国海军当中具有海军元帅头衔的人员远比美国海军的多。 英国海军元帅列表[编辑] 1690年 - 爱德华·罗素(Edward Russell)(1652年-1727年) 1696年 - 乔治·鲁克爵士(George Rooke) (c.1650年-1709年) 1705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694304_327727275.html
5.立陶宛[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昔日曾一度与波兰为,后来成为斯大林苏联吞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 波罗的海东岸,与下列国家有共同边界 -拉脱维亚(610公里)、白俄罗斯东南高地森林覆盖率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694304_320505224.html
6.英属维尔京群岛[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行政权力由女皇掌握,并由派驻当地的英属维尔京群岛总督代行权力。总督虽由女皇委任,但人选由英国政府提供意见。在总督之下,设有一名副总督(Deputy Governor),负责协助总督施政,副总督是当地人所能担任的最高级政府职位。此外,群岛的防卫与外交事务由英国负责。 在1960年前,英属维尔京群岛行政上本属于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694304_321381870.html
7.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知识(精选5篇)1.2 百科平台 维基百科是最早的知识百科平台,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目前,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与者进行数百万次的编辑,超过3172万的注册用户及许多未注册用户贡献了282种语言超过https://www.1mishu.com/haowen/328783.html
8.维基百科,自由个百科全书軋進維基百科來 维基百科是隻多种闲话、内容自由、大家侪好编写个协作打算,目标是建一部完整、准足外加中立个百科全书。 大家人来帮衬帮衬,一淘编写吴语维基百科,积累吴语文本资料。弗管是开新篇、修旧文,还是增插画,侪是替维基百科出力。 352種閒話https://wuu.w03.lucyqin.net/
9.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3.pdf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地利系君主列表[编辑] 哈布斯堡家族自 13 世纪起,势力逐渐在德国南方和奥地利扩散,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实力最强大的家族,多位成员被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及神圣罗马皇帝,于此同时通过联姻取得西班牙、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位。在神圣罗马帝国终结之际,哈布斯堡家族改称奥地利https://www.taodocs.com/p-492611994.html
10.雅各布·希夫chucknancy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 雅各布·希夫 Jacob Henry Schiff 雅各布·希夫 出生 去世 雅各布·希夫(Jacob Hirsch Schiff、Jacob Henry Schiff, – )是一位出生在德国的美国银行家和慈善家,曾经以巨额贷款资助军队击败沙皇,赢得。 雅各布·希夫以纽约为基地,是许多重要公司的主管,包括、美国公平人寿保险协会http://blog.chinaunix.net/uid-5680-id-2735079.html
11.wikipedia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路百科全书,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用他们所选择的语言来书写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也被称作“人民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全书,自http://baike.eepw.com.cn/baike/showedition/id/13378
12.西班牙君主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导航、搜索 这是一份西班牙君主的列表。严格来说,是现代定义下统一的西班牙的君主列表,此前在现今西班牙乃至葡萄牙领土上的君主国统治者,请参看下面的列表: 科尔多瓦统治者列表 格拉纳达统治者列表 上述各系王室,最终在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联姻中得以统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08/19/11694304_3277428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