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爱玩、会玩的年轻人都在这里......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户外出行时,有许多“神器”物件,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关键的时候却能保命!
预防远胜治疗,户外急救包
在户外严苛的环境下,面对突发情况滚落山坡、坠崖并受伤,如不能及时处理伤势有可能会导致会使情况加重,因此携带户外急救包很有必要。
携带急救包,受伤自救——急救包内应至少包括,各种尺寸的纱布块、弹性绷带、镊子、清洁液酒精片,创可贴等。
镊子则是在刺扎时,可完整地取出异物。清洁液酒精片、消毒水便可以为伤口消毒、预防感染。
敷布或消毒纱布帮助止血和遮盖较大的伤口;弹性绷带可用来固定敷布,或是在肢体扭伤后,起到加压并支撑作用。
无急救包,伤势无法估计——总是侥幸不带急救包,或者寄希望于领队或他人,当落单并受伤时,即便是小伤也可能会加重。
有备无患,带上备用雨衣
即便天气预报是晴天,山区也可能下雨。所以为防止在山野因淋雨失温,记得有备无患带上雨衣。
备用雨衣,防风雨——雨衣覆盖面较大,能有效防止被雨淋湿,同时还能有一定的防风、保暖作用,进而预防身体失温。
在山野间没带雨衣,有防水功能的冲锋衣裤也可作为抵挡风雨的侵袭。
photo bytwentyonekoalas
无雨衣,湿、冷,易失温——没有携带上备用雨衣,下雨的天气则会相当难熬,在风吹雨打之下,还有可能导失温的风险。尤其是在受伤的情况下,体温会加剧流失,这也是造成许多山难的原因之一。
寻找方向的指南针
面对错综复杂的山野路径,时刻保证走对方向尤为重要。使用指南针,可方便判断走向,还可进行探险、建筑方位测量等用途。
photo by Jamie Street
指南针定方向——若在山野中发现迷路,利用指南针可帮助确定准确方向。但想要成功到达目的地,还得要借助轨迹线路才能抵达。
迷路虽是近年来造成登山事故的重要原因,但在野外复杂的地形环境中,携带上辅助辨明方向的装备和工具,就可进一步远离迷路的风险。
遇险“及时出声”的求生哨
若登山时遇险,在寻求帮助之际,求生哨将是最可靠的讯号装置。
尖锐的哨音,能够穿过强风,利用空气震动发出尖锐声音,远远超乎人声可及的范围。
3000HZ左右的声音是人在嘈杂环境中最容易听到的,而3000HZ左右正是指高频。因此,求生哨首先要求是高频哨……其次,国际救援用求生哨的另一具备条件是分贝必须达到120dB以上。
可遇险避难,还可简易沟通——专业的求生哨,具有特殊的发声结构,吹响更省力。当处于被困山野且体力不支的情况,轻轻发力便能吹响。
不但在遇险时使用,它还能作为联络、简单通讯和方向定位的功能。
另外,求生哨呼救的方法为:吹3声,停顿一下,再吹3声,依次类推。在吹哨时可以间歇休息,以节省体力。
在山野间,凭借“靠吼”则会很容易被风声、溪流声埋没,既不利于自身体力的保持,扯破喉咙之余也可能只做了无用功。
防止体温流失的急救毯
白天登山感到炎热,但深夜后随着气温的骤降,寒冷突袭着全身的每一处。轻便、能保暖的救生毯是必备的户外应急物资之一。
救生毯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救生必备品,折叠后只有手掌大小,可以高效降低你的体温流失,对于身逢险境的你求生作用重大。
photo by Blizzard Survival
防止体温流失的急救毯——救生毯的铝膜材质是高反射材料,能够将人体散发的
热辐射反射回去,这样就有效降低了人体散热的速度。
千万不要忽视这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否则在遇险被困寒夜里,倘若失去了对抗低温的“盔甲”,失温的风险逐渐上升。
称为户外“援手”的绳索装备
在户外,绳子可以说是生命安全的保护神,在登山、攀岩、速降中都要用到绳索。
除了作为工具使用,绳索还可以帮忙我们脱离危险,作为牵引绳、晾晒绳、简易担架等。
在户外应急物资中,建议可放入几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专用绳索。
绳索重量轻且便于携带,十米长度的12mm静力绳重量一般不会超过1000克,十米5mm静力绳的重量也就200克左右。
“户外援手”多种用途——根据户外场景的不同,绳索发挥的作用也大有不同。
在常见的过河线路,例如新疆狼塔、夏特古道等,有时一天会要过十次河,利用绳索可探测河流、沟渠的深度(采用一头绑缚石块抛向对岸,依照石块的落地点判断宽度),也可将队员和装备等物资安全运输过河(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安全稳妥的情况下,采用绳索高、低固定的滑降方式)。
photo by Quaritsch Photography
photo by Toby Wong
在选择购买户外专用绳索(uiaa--国登联认证产品),平时要经常检查绳索的完好、磨损状况,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更换,掌握一些简单使用的结绳或绳索固定方法。
携带紧急时刻“温暖”火种
若是发生被困山野的情况,从队友确定遇险,到救援队开始上山,至少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携带上火种工具,以便在紧急时刻,带来所需“温暖”
photo by Courtnie Tosana
篝火温暖,更易被发现——登山被困的寒冷夜晚,篝火会带来温暖和安全,跟个可以作为被救援人员发现的重要标记。(携带火种有必要,但也要注意森林防火)
登山时,常用的火种有打火棒(火石)、打火机、防水火柴等。打火机不能通过安检,防水火柴使用费力且昂贵,因此,经济耐用的打火棒将是最好的选择。
警示求救的头灯或手电
照明对于山野中来说,非常重要但却也容易出差错。好的照明装备防潮的同时还不怕雨淋。
当遇到被困山野的情况,救援人员可能会连夜上山搜救,即便大致确定了搜救范围,但在黑夜中还是很难找寻被困者的准确信息。
灯光频闪,易被发现——携带头灯或手电,可以在数百米之外,凭借红光的闪烁向外界传达求救信息。所以万一被困,夜里可将头灯的频闪功能打开,挂在高处,以便连夜搜救的人员在远处发现准确位置。
部分头灯特意设置红光频闪,红光穿透力强,即便雾天也可以传播很远,甚至达到几百米,更容易被人发现。
需要注意的是,电池和灯泡都属于消耗品,所以要记得携带适配的备用电池,以防照明装备没电的情况。
一把“小巧”的户外刀具
无论是徒步露营还是野外探险,“带刀上山”都是户外应急物资中必不可少的一件。
小刀在户外使用的范围广泛,从急救、烹饪煮食、修复装备,再到攀岩都能派上用场。
photo by Markus Spiske
人手必备一把——无论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还是休闲露营时切断绳索,有一把刀都会很便捷。
户外刀具可大致分为便携多功能刀具、丛林求生刀具。其中多功能刀具又可以分为瑞士军刀和莱泽曼。
photo by Patrick | 瑞士军刀
photo by Carter Yocham
最好为小刀系上绳环,以减少遗失的机会,注意使用的安全规范,在不使用时及时放回刀鞘中。
备用水或便携式净水器
水源对于户外环境来说,稀缺珍贵。除了正常饮水外,需要在包中装入备用水,或携带一个便携净水器,以便在山区寻找水源。
备用水——登山前,可先在可靠的水源处,将装水的容器装满。以防发生被困时,水源很快消耗完、被困的地点可能远离水源,或遇到受伤无法前去找水的情况。
便携净水器——便携净水器属于高阶装备,它能将野外不适合饮用的水直接过滤成直饮水。待身上携带的水源被耗尽时,可用便携式净水器过滤山中河流、溪水的细菌和异味。
保证热量供给的应急食品
登山时,若只凭借行程所携带食物,一旦遇突发情况便很容易被耗光。
想要有足够的能量维持体能,除了每次带的路餐之外,应在常年存放应急食品,保证身体所需的热量供给。
压缩饼干/能量胶/能量棒/葡萄干——选择可长期保存的食品,最主要的是能提供营养,且质量较轻、携带方便。如压缩饼干,能量胶,能量棒,葡萄干等。
photo by Denny Muller
若遇到突发状况,需及时做好食品规划,在保存体能的基础上要尽可能节省食物,从而使自己不至于过早耗光食物。
有备无患,应是户外登山的常态
你还有哪些户外应急物资的建议?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或『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加『星标』,不迷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想错过精彩推文,看完文章顺手点『赞』或『在看』,把年轻人户外设为『星标』,就可以每天准时与与我们见面了。
欢迎加入我们
和一群有趣的人
一起去看最美的风景
本篇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本平台做了编辑整理分享给朋友,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其中的信息,金属分割线以下与本文无关。
选择很重要,你可以选择出发,也可以选择探秘,但是你必须保证安全归来。
如果你刚好想出发,那么你可以选择《年轻人户外》,我们可以保证将一切危险最小化的同时,带你领略户外运动独有的魅力,给你一次终生难忘的徒步登山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