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相信听过郑钧这首《回到拉萨》的人都有着想去西藏的冲动。近日,徐州市民、54岁的张强骑着一辆单车,独自从徐州出发到达位于上海的上聂线起点,沿着G318国道向西进藏。骑行路程共计5370公里,历经50天,终于站在了离天最近的地方,到达了布达拉宫。出发前他的体重82.5公斤,回来时体重是70公斤。
01
初见张强大叔,个子不高,黝黑的皮肤,留着干练的短发,速干T恤下包裹着结实的肌肉,精神气儿十足。通过交谈得知,张大叔一直以来就是位健身达人,年轻的时候还练过多年健美,曾在省、市健美比赛中取得好名次。自从中央百货大楼中层干部岗位内退下来后,他开始热衷于旅行,游历祖国的山川大河。在旅行中他发现了骑行的乐趣,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亲近自然。
“平常在家骑着单车出去一不小心就超过一百公里了。”张强大叔告诉记者他时常会和一群“驴友”骑车出去逛,渐渐地内心就产生了每一个热爱骑行的人心中共同的梦:去西藏。
“去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原来这次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进藏了。在2019年4月他就曾和朋友从昆明出发骑行滇藏线;2020年6月又和朋友一起自驾穿越罗布泊无人区后,又选择由新藏线二次入藏。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次选择独自骑行西藏就是想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去寻找作为党员的初心理想。”张强带着这个想法在6月18日早上,几名发小在云龙湖音乐厅前为他举行了骑行仪式之后,开启了独自漫长艰辛的骑行之旅。
02
提起318川藏线,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风景最美最长的公路,它令多少人为之向往,又令多少人忘而胆怯。
选择从上海出发是因为它不仅是川藏线G318国道的起点,也是我们党的诞生地!”6月22日张强来到上海的首日便去参观了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
“13名代表平均年龄28岁,1921年全国才有57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千多万名党员的大党,真不容易啊!”张强回忆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
古有千里走单骑,今有千里骑单车。一路西行,一路都有红色印记,每到一处他都会前往缅怀英雄先烈。
“下着雨爬歌乐山比骑行150公里还累!”7月11日张强的朋友圈中记录着骑行至歌乐山前去白公馆时的感慨。
白公馆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监狱,它和渣滓洞被称作“两口活棺材”。
“我们这代人应该都知道《红岩》里小萝卜头、江姐的故事。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张强在谈及骑行前去白公馆的感受时告诉记者,“虽然道路是艰辛的,但想起革命先烈的钢铁意志,这点艰难算的了什么!”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这句话多次出现在他的朋友圈中用来鼓励自己继续前进。实际上朋友圈中记录他的骑行路线上有很多地方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程。
“今日冒雨沿山从两河口镇骑至大浴池,行程33公里,全是陡坡。”7月6日张强骑行到了两河口镇。
“今日新沟村至瓦斯沟!骑行56公里!翻越二郎山!游览泸定桥!”7月17日至18日,张强骑行到了四川省天全县,参观了天全红军纪念馆,开始翻越二郎山。
“向折多山进军!”7月20日张强骑行至甘孜自治州,开始了征服折多山的骑行。折多山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1935年6月至7月间红四方面军曾翻越此山。
“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张强告诉记者,上坡陡坡很累很苦,但是心有信仰,就能够砥砺前行。这一路前行,更加体会到了当初革命前辈们的精神信仰有多坚定。
继续前行又相继经过了剪子弯山、卡子拉山、金沙江、怒江大桥等红色地点,于8月6日到达了拉萨,看到了雄伟的布达拉宫。
“中国共产党万岁!”抵达拉萨那天朋友圈所发的视频记录了他和几位偶遇的“旅友”激动的心情。他们在高喊,在欢呼。张强告诉记者,他当时已热泪盈眶,实现了自己为党的100岁献礼的愿望。
旅途不只有美景 更多的是生死历练
03
“独自骑行中最难熬的就是孤独,尤其是碰到一些危险事故的时候,怕家人担心不能告诉,只有独自承受。”张强说,318国道川藏线被人称为最美路线,也被称为魔鬼路线,除了美景,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塌方......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些在他的骑行途中,都经历了。
“我从出发开始,一路上雨水就特别多,所以山体滑坡、道路塌方、飞石滑落,这些险情都见了个遍。”张强说,在骑行到邦达至八宿沿途时遇到了泥石流导致的塌方,道路拥堵,他只好与偶遇的“驴友”推车前行。“突然山上就滑落一块大石头落在了那个伙计的身后三四米处,尘土飞扬,下落速度又那么快,太险了。”张强说,当时他的心里一惊,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刚到山上的时候开始起雾,下雨、下冰雹,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又开始下坡,极速弯道又多,路上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直接从山上飞出去。”张强在讲述途径怒江72拐的时候,神情十分紧张。
“怒江72拐”先是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至4651米,而后盘旋下降至4100米,长约12公里,是川藏南线必经之路。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据统计实际有130多个弯。
“一路下坡都是压着速度走,中途遇到一辆小车冲下路沟,太凶险了。”张强说,只有经历了这些,才懂得珍惜生命,明白生命的可贵。
49天5370公里,张强大叔耐住了高温酷暑;耐住了雨打风吹;耐住了孤单无助,一直前行,最终抵达离天最近的地方。
独自骑行意壮哉,千里遥远何吾奈?此行莫恨天路远,咫尺西藏归去来。
这是到达拉萨后张强大叔即兴作的一首诗。“这次去西藏,经历了很多,让我对待生活更加平和淡然,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张大叔告诉记者,这次西藏之行不是终点,他以后还会再去。
进藏经验
张强特意讲了一些自己进藏之前的准备和进藏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供那些准备去西藏游玩的朋友作参考。
骑行入藏是对每个人体力和体质的严峻考验。入藏前,每天都要进行体能锻炼、适应高原反应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调整自身的心态。
一辆好的山地车,头盔,长指手套,拖包,风镜,贴身腰包……
衣物方面,要准备冲锋衣、雨衣,多带几件速干衣;药物方面,板蓝根冲剂、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腹泻药以及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一定要备齐;车轮内胎数条及简易维修工具,火腿肠、压缩饼干等食物也要备足。尤其水要带足,“有一天太阳特别毒,一上午就喝了五瓶水,沿途还吃了一个西瓜,两根黄瓜,两颗苹果。”住宿最好货比三家或选择骑友们推荐的客栈。同时,要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骑行时注意靠边行驶,千万不要两人以上成排,成行时切忌要保持距离,小心追尾。下陡坡记得减速采取点刹,上坡尽量不要推车,宁可把变速器调低,多蹬几圈,弯道一定要减速观察并避让大车。另外一定要配备一副骑行眼镜,一是紫外线强,长时间骑行,二是防止飞虫钻入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