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游记(一)——徒步穿越篇

单位的登山队组织6月底去五台山进行4台连穿。出于对高原的向往,从没有进行过徒步穿越的我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活动。事先经过网络学习,知道此行要克服从来没有遇到的困难,如高原反应、一天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背负几十斤的重物、暴晒等,但这些丝毫也没有打消我的念头,相反,网络上强驴们攻略里描述的五台美景反而让我心中更加渴望,迫切想去亲眼见到这些神往的风光。花N多银子置办了背包、鞋、速干衣裤、帽子、遮阳的物品以及能量补给。事实证明,没有花钱的不是,尤其是户外徒步鞋的舒适性和背包强有力的背负系统让我的旅途没有遭受更大的罪。最后在整理背包时,发现要带的物品还是挺多的,整理半天,包里装了5瓶矿泉水、1瓶苏打水、2罐加强型红牛饮料、2餐面包和肠、一包(共4块)压缩饼干、牛肉干、7、8块糖、维生素C泡腾片、一小包盐、一件加厚长裤、一件棉毛裤、一件薄毛衣、防晒帽、防晒面巾、防晒霜、手套、头灯、遮阳镜、护膝、绑腿、徒步袜子、雨衣、几包面巾纸和湿纸巾、洗漱用品、一包药品(包括感冒药、黄连素、红景天、速效救心丸等),左右衡量,终于把背包重量控制在20斤左右。在万分期待中6月20日晚,没有任何徒步经验和户外生存经验的我跟随大家坐上K601次前往五台山,全队11男8女共19人。这次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这辆车太老,一晚上光听到极吵闹的车门吱扭吱扭声和床铺嘎吱嘎吱声,让我几乎平均十几分钟就醒一次。在如此吵闹的环境中21日早上4点半列车驶进五台山站。临行前天气预报说五天山21日暴雨转大雨、22日中雨转小雨、23日多云,曾在繁歭县待过4年的领队凭经验判断雨是不会下起来的,即便下也是一阵,不会给我们活动造成太大困扰。经验也抵不过现实啊!2012看来还没有过去,极端的气候在北京已经频频上演,这次五台山也不例外,轻敌的判断让这次活动危险重重,这是后话。列车驶进站台,全体队员都眼巴巴看着车窗外朦胧的夜色,虽然地面潮湿但空中没有飘雨,大家全都松了口气。由于气温较低,大约12度左右,我穿上了冲锋衣和加厚长裤。出站后我们一行迅速登上驶往台怀镇的大巴,在车上简单吃了几口食物,喝点水后,汽车停在鸿门岩,全队下车整理行装。队友随身带着海拔表显示2450米,我的身体也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远方雾气朝朝,空气微凉但很清新。匆忙中也没有顾上给自己套上护膝打绑腿,阴天也不用带遮阳的东东防晒,这些东西一直背在包里直到回北京。大约6点整理完后就急切地向着第一个目标——北台出发了。

开始的路程非常好走,是由石头磨成的统一规格的大灰砖铺砌,从鸿门岩到北台的路是一对香港夫妇朝台时感慨路途幸苦,捐赠资金修建的,方便以后的行人。此时的天空也似乎显现出放晴的迹象,周围的山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我们都兴奋的停下脚步忙着拍照。

路上还看到成群的牛在悠闲的吃草,还有不少小牛哪:)绝对的绿色散养

我也赶紧和美景合个影吧。话说手中拿的桃木杖是特意在香山门口花30大银购买的,之前偶遇一个山西人,恰好走过这趟路线,说登山杖在这趟路上一点也不好使,就这原始的木棍最管用。好吧,听人劝吃饱饭,咱就置办一根,经过火车安检,汽车运输,现在拿着这根桃木杖我雄赳赳地走起来。

山里的天说变就变,明明是要好转的迹象,却淅淅沥沥下起小雨,而且这雨的频率是和咱校长脱穿雨衣的频率一致:校长穿上雨衣,雨就停了;校长刚脱下雨衣,雨就又下了。发现这一规律后我们央求校长,为了大家的幸福您将就一直穿着雨衣吧。还编了句顺口溜:防滑倒防高原反应,防止校长脱雨衣

。大约走了三分之一后山路逐渐陡峭起来,这时候高原反应开始显现,走几步就呼吸困难,两腿发软。此时的气温只有摄氏8度。一路上歇歇停停,很快就被大部队落下老大一截。非常感谢咱校长和贺老师,一路上不仅帮我分担重物,还一直鼓励我往前走

。若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绝对不可能到达北台的。为了节省时间,走过之字路后我们没有继续走盘山路,开始抄近道,向着山峰攀爬。高原草甸实在是太美丽了,要不是阴天下雨,景色会更加漂亮,草甸上成片的黄色、紫色、白色的小花经过雨水的洗刷,都傲然迎风展露着。

谁照了俺的背影?

给你摆个pose看看

好累啊!真不想走了。背景前方的那位就是我们这支落后小分队的带头大哥,一直在看似没有路的乱石丛中为我们探路。俺好想吟诗一首,无奈气都喘不匀,只好在心里默念:啊!你是俺的灯塔,指引俺前进的方向。

雾气越来越浓,山路也更加难行,乱石林立。

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看到著名的“华北屋脊”牌坊,为什么叫华北屋脊呢,因为此处海拔3061米,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地方。牌坊前还有个玛尼堆,寄托着人们的祝福。

可是这时候的天气也愈发坏了,雾气越来越浓,校长的雨衣也不好使了,小雨一直淅沥沥紧密地下着, 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我们加快步伐,奔向北台去和大部队回合。途中还经过一条据说是乾隆年间就有的路,真的么?

沿途还经过一个界碑,标志我们进入了“臭冷杉省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4个半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在雾气中看到北台朦胧的身影,俺激动的泪水差点留下来。

大雾大雨中除了我们的队伍没有其他朝台的人,寺庙的主持好心把我们引到一个生着火炉的屋里,让大家烤烤淋湿的衣裤,有心的队友把随身带着的土豆和山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吃着热烘烘的食物,缓解了许多不适感。

稍事停留,眼看雨越来越大,必须尽快赶到中台和西台,按照计划我们是要在西台挂单的。于是队伍再次出发,这一路走的全是草甸,深一脚浅一脚的,开始看到马匹还兴奋地照相,后来忙于赶路也顾不上拿相机了,大家全都在闷头走路。

在接近中台一半的路程上,马不停蹄的奔波终于让我坚持不住了,背负20斤的重物,在高原徒步13、4公里,疲乏至极。领队恰好看到一个拉客的面包车,于是我就被安排和面包车一起把大家沉重的背包运到西台,其他人继续在雨地里徒步赶到西台。到西台后由于身体原因我继续下山落脚在台怀镇,等待第二天和大部队汇合。其他人在赶到中台后,由于部分同志严重的高原反应和其他人的精疲力竭,也全都选择乘坐面包车到西台挂单。住宿一晚后,第二天大家又冒雨下山,在数次迷路后幸遇放牛人带路,全体被安全带下山落脚在台怀镇的海平宾馆。我的徒步穿越之旅就此结束。这次活动对于我意义非凡,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负重徒步,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距离,第一次在高原上运动,第一次在密密的雨中爬山。。。。。。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拍到更漂亮的高原照片,不过下山后还是抢了一些好看的镜头,大家等着看我的后续啊

THE END
0.一个人的峨眉——峨眉山徒步游记(纯文字版)1. 本游记适合自助,希望全程爬山,并选择前山长线(即选择走洪椿坪),风景好路程长,可以充分体验登山乐趣,全程约60公里。按时间顺序,尽量简明实用,并列出费用。登山时间7月初,1人,2天登顶,第三天早看日出,然后坐车下山; 2. 虽然这次的徒步登峨眉是我一个人去的,路上遇到的一起走的小伙伴们不少是一个人走的,https://www.douban.com/note/373462312/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023年熠熠生辉的徒步印记游记是游历的记录,强调内心独特的游览感受,在户外徒步的过程中,把发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到的,找到的,甚至是臆想的,所有的感受记录下来,游览的经历独一无二,记录每次真实的感受。一年或者十年后回过头来看自己,回忆里有那个曾经期待美好的自己。 山川之美,喜欢行走在山川之中,感受生命的壮阔和美好,让自己迷失在https://www.2bulu.com/mc/community/detail?id=75790457&type=2
2.徒步旅行作文(精选19篇)徒步旅行作文 徒步旅行作文(精选1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徒步旅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徒步旅行作文 1https://mip.ruiwen.com/zuowen/lvyou/2465012.html
3.被遗忘的山地王国——2024年考察宝山徒步路线游记之一此行我们没有停留,也没有去狮子落方向,计划一路向东:先上行至数百米开外的制高点——祭天台位置,再沿龙脊一样的山脊线徐徐下降至金沙江边的龙尾处,没有路就踏出一条路来,待与石头城到阿耍落的徒步路线汇合后,再掉头走山脚处的小路,经牦牛科、玉庐坞、般阔坞回到满谷坞老家。 玉庐坞。(奚百川 摄) 三 我们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从空补垭口 https://www.edehong.com/xinwen/znlgc/2025/0624/22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