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徒步之旅

整整四天时间,徒步武夷山各个景区,一个背包,一台单反,一瓶水,行者的本色。再次光临南昌时,隐隐间感觉福建的武夷山在向我招手,却原来他就在离我不远的东南方向!工作ok,转车至鹰潭,直奔武夷山。六月,旅游旺季的前奏,从容入住景区内的农家乐。岩茶村,很好听的名字,依坡而建,一条柏油路蜿蜒而上,二层的民居散落两旁,一楼的客厅摆上了茶桌、茶具,到了茶山,任君品茶。“你的屋在后面,第一间房。”接我的大妈60开外,瘦高的身体,透着干练,将摩托车支在院里,进了厅堂甩给我一句话后就到厨房去了。“奥。”我随口应道,看到一位戴眼镜的柔弱女子站在厅堂的茶案旁向我点头微笑,“过来登记一下。”说着向电脑房间走去。“我带你过去吧。”女子在前带路,穿过厅堂,拾级而上,后院左侧及正面一溜平房相连,宽宽的走廊,院中间是片菜地。“就这间,房间还可以吧!”女子笑吟吟的看着我说,“不错。”我也展露笑脸,标准间,带一卫生间,宽大的床,床上一片雪白,房间配置应有尽有,光线从宽敞的窗口射入房间,明亮通透。“你们是?”我指着厨房的方向问,“奥,那是我妈妈。”女子笑着回答。“你怎么称呼?”“我姓刘。”“有wifi吧?”“有,密码﹡…,﹡…,现在是淡季才有这个价格,需要什么告诉我。”说完转身离去。也是,偌大的院子和房间没见游客。卸下背包,翻出洗涑用品,穿上自带的拖鞋,到卫生间擦把脸,关上门,仰躺在柔软的床上,舒服、惬意。我要休息一会,闭上眼睛的同时心里这样想着。醒来时已过去一个多小时。抬起手臂,表针指在下午三点十分的位置。不行,我得出去拍照。现在没有饥饿感,中午下车在游客旅游中心地带转悠时吃的几个菜包子还真管用。隔着窗户望出去,好像刚下过雨,外面湿漉漉的,天空阴沉沉的,“山里的天气就是多变!”心里这样想着,背起背包就出门了。“出去呀?”大妈还在厨房,不知在忙碌什么,看到我出来问了一句。“我想出去转转。”一边说我一边向厅堂走。“你不如去武夷宫看看,离这里很近的,刚才来时路过了那里”大妈用生硬的普通话提醒我。“谢谢大妈”我已在厅堂了。三男一女正围坐在茶案前喝茶,“刚来的游客,你也坐下喝会茶。”见我不解的看着他们,刘女士一边沏茶,一边向我打招呼。“不了,我想出去转转。”院里停了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应该是那几个游客开来的吧。村外群山环绕,茶园层层片片,空气中透着湿润清香的感觉,一条小溪围着村庄静静流淌。武夷宫坐落在大王峰下,与岩茶村仅一桥相望,桥紧连出村的道路,一条大河由西向东而去,过桥迎面就是仿宋古街,南北走向,高高的门楼,掩映在树丛中。

仿宋古街,那就是宋朝时代的建筑了,这不由得使我联想起最有名的那幅画作《清明上河图》,想当年武夷宫香火旺盛,香客云集,成就了这条繁华热闹的古街也未为不可。雨后的街道湿漉漉的,寥寥数客如我一般慢步游街。商铺多自成一体,互不褡裢,建筑极尽南方婉约的风格,走顶翘檐,小巧玲珑,色彩以木色和白色相间,更像是建筑艺术品,而绿色树木的点缀更显得相映成辉。(拍摄这种近景,光圈5.6就够了,提高快门速度,毕竟是雨后阴沉的天空,感光度100不变。)

就连院墙都透出婉约的气质。

踏入柳永故居,庭院深深,满眼苍翠,拾阶而上,柳永塑像堂中而立,手挚书词,神态从容,衣冠楚楚。

柳永的诗词恰如这环境般婉转凄美。儿女情长,借景抒情达意,深情款款,柳永借此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委婉派词圣的地位,这也是南宋时期社会的折射,文学蓬勃发展,国防却无人问津,世人都活在软乎乎的幸福生活中,可惜这样的美好没有太久,出征北蛮大败,皇帝被擒,最后的命运可想而知,充分证明了没有强大的国防做后盾,你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弱肉强食不但是自然界的法则,更是人类社会的不二法则,一切寄希望于天下太平的愿望,都必须是建立在敢于亮剑,不怕战争恐吓的基础上的民族之魂。大王峰售票口检票人背对门口与人聊天,我进入大门时没有人过问。左侧止止庵,右侧大王峰,路牌是这样提示的。心念所及,腿已迈向左侧的甬道。巨大的盆景摆在路两旁,枝杈修剪的很整齐,周围静悄悄的,只听见我走步的声音。路很长,只看到一排房间,感觉没什么奇妙之处,返身去大王峰。徐霞客的塑像矗立在上山的路口处,大家都知道《徐霞客游记》,但不知老徐是第一个徒步中国的驴友!钦佩之至,写书需要脑力煎熬,而徒步则需要毅力和勇气。没爬多高,周围忽然暗淡下来,茂密的丛林寂静的可怕,看看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半,罢了,改天再上山。下山直奔武夷宫,但见恢宏的大门紧锁,哪里还有人的影子,只有雨点从天而降。撑着伞回到住处,雨下个不停。“回来啦?”大妈向我打招呼,娘俩在厅堂喝茶聊天。我笑着点点头便向后院走去。重新回到厅堂,我已换上拖鞋、短裤,刚冲过澡,头发湿漉漉的,不停的用手梳理,“一下午没喝水,确实口渴了,尝尝你们的茶。”边说边坐在茶案旁。“你喝什么茶,大红袍、正山小种还是肉桂?”女儿问道,“还是正山小种吧,我以前喝着还不错。”我在座椅上舒展着身体,突然想起我容易招蚊子叮咬“你们这里晚上有没有蚊子?” “有,不多,你要怕咬就点蚊香片,房间桌子上有。”大妈接过我的问话,“晚上想吃什么?”“吃面,肉丝面,带汤的,多下点面。”我突然感觉肚子空了,饥饿感冲向大脑,大妈起身去厨房了。茶已泡好,一杯递到我面前,“不错,味道很正,我原来在潍坊时喝的这种茶发甜,后来听另外的卖茶老板说,很多人在茶叶中掺红糖”我边品茶边说道,“我们不会的,这茶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制好后自己卖。”刘女士肯定地说道,脸上满是自信。“是这样啊。”我随口附和。“我明天想徒步这片景区,应该怎么走啊?” 我向她请教,在柳永故居时买了一份武夷山旅游图,粗略地看了一遍,岩茶村一带的景区在南门方向,景点多分布在九曲溪两岸。“你是指一线天和天游峰吧,你买旅游通票了吗?你准备呆几天?”“四天,我有证件。”我一笑,“奥,那你得买120元的中巴票,要不检票口不让进。”“这是为什么?我走路还不行啊?”我吃惊的问道,“这是景区的规定,都这样,有证件也得买。”刘女士沏着茶,低着头应道。我去,霸王条款!中国景区现在怎么都这样,吃人不吐骨头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一团棉花。“不过你可以六点半前进景区,他们这个点以后才上班,景区大门不关的。”刘女士笑呵呵的对我说,“这样啊。”我心里松了口气。“饭好了。”大妈生硬的普通话从厨房传过来。滴、滴、滴,尖声的短音将我从沉睡中唤醒。“早晨6:10。”脑子里迸出的一个信号。好困,昨晚倾盆大雨,上网到凌晨,再睡会,用手在床头划拉到电子表后按下复位键。再次醒来,室内已大亮。急忙看表8:35,外面有对话声。洗涑完毕,拉开房门时,后院站着一个小女孩。“妈妈,叔叔起来了”说着一溜烟跑没影了。来到厅堂,母女俩正紧着搬床垫到院里,忙得不亦乐乎,小女孩一直围着刘女士蹦来跳去。院子两侧各有一栋二层的楼房,有很多房间,应该是客房,看这规模在村子里还算不小的,院里已经摆放了四个床垫,占据了院子大部分的空间。天气真好,抬头望,头顶没有一丝云彩,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你吃什么?”大妈边干活边问我,“炒米饭吧。”我望着她们回答。“这是你女儿?”我问忙完的刘女士,“是的,在上大班,一会送她去上学。”“在哪上学?”“你下车的地方。”“奥,旅游中心。”我自言自语。“那几个游客呢?”我问,院子里没有了那辆白色越野车。“今早去码头,漂流取消了他们就回去了。”“忘了告诉你,我妈说你坐19路车到星村镇,可以走漫游道进景区,没有检票的。”“谢谢。”真是天不负我,正合我意。在星村镇买了四个肉饼、一瓶矿泉水,一番询问后踏上进山之路。所谓的漫游道,其实就是沿着九曲溪流水方向的采茶道,经旅游部门改造而成。

昨晚下了一夜的暴雨,河水上涨,水呈昏黄色汹涌而去,因河水暴涨,今天的漂流被取消,漂流码头空无一人。

一个人走在漫游道上,旁边就是滚滚的河水,另一侧却是云蒸霞蔚,无尽的茶田,只能用“惬意”二字形容。

虔诚的佛徒到西藏要“转山”,祈求神灵的护佑,在人杰地灵的武夷山,此一路,我都在“转水”,就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吧!真正进入山区,河水在山谷中蜿蜒奔流,漫游道也变成了山道,一路向上、折转、再向上,不多时,已是汗流浃背。山间没风,周围是茂密的丛林和开垦出的茶田,时不时有山鸡等鸟类出没在前方道路上,听到脚步声便钻入树丛不见了踪影。路旁有可爱的花盛开,为寂静的山林平添一抹惊艳。(光圈5.6,手动点测光,感光度100。)

中午时分天空落下了雨,洒洒扬扬,信马由缰成了雨中漫步,看不够的青山,望不尽的流水。峰回路转,穿过桃源洞,眼前豁然开朗,果如世外桃园般出现在面前:四周青山高耸,宛如屏障,山谷地势平坦,绿草如茵,精舍数间,池塘一口。山外纵有千军万马厮杀,我自恬静如斯。

爬山确实费体力,四个肉饼一扫而光,矿泉水早已见底。多亏一路上溪流潺潺不断,就近取水,甘甜无比,强过所谓的矿泉水多多。又是一番跋山涉水,至天游峰脚下,已然游人如织,带团的、结队的、自驾的,往来穿梭于各处,摆姿,拍照,谈笑风生,独我只身一人,随心所欲,畅怀开游。

天游峰脚下是九曲溪的第三转弯处,(河水流向由西向东,而旅游图标注的九曲名称却是由东向西,不知是何缘由)不多时,水面上升腾起了薄雾,如梦如幻。

“云窝”很恰当的名字,这里的地形构造促成了这一奇妙的景观大成,今天只是小窥而已。登天游峰顶,一览众山小,奇峰异水,尽收眼底,好壮观的山河景色。

不知谁将凉帽扣在石柱上忘取走了,成了这张片子的主角。

出天游峰景区,路旁有中巴停靠站,方便游客上车、下车。

徒步回岩茶村,路上有许多风景可看可拍,这也是自由行走的一大优点,本来我们就是来看风景的,不仅看到了,也拍到了。

行走到玉女峰脚下,刚好遇到水上升仙雾,岂可错过。

“我回来了。”一进厅堂我就喊了一句,走了一天的路,终于回到住处,心情自然高兴。“逛美了?”大妈迎合着我说,一家三代在厅堂坐着乘凉。“挺好,我先去洗个澡,回头喝茶。”边说边向后院走去。脱袜子时发现左脚小趾处磨起了泡,一碰就痛,回来的路上就有感觉了,也没在意,可能是穿新鞋造成的,“明天会不会影响走路啊?”心里这样想着,人却走向卫生间。重新坐在厅堂,小姑娘跑到楼上去了,刘女士征询我“今天尝尝大红袍,感觉感觉。”“那好吧,岩茶是什么茶?”我不解地问,“就是乌龙茶。”刘女士对答,“那什么又是乌龙茶?”我追问道,“呵呵,”母女俩都笑了起来,我能听出来,他们笑我对茶知之甚少,而我只是瞅着她们,在等答案。“半发酵的茶都叫乌龙茶,”刘女士继续解释“大红袍就属于半发酵的茶,是乌龙茶中的极品,还有肉桂也是乌龙茶,你昨天喝的正山小种是红茶,不一样的。”“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好了。”一杯茶放在面前,我端起一饮而尽“好茶,香醇,不一样的感觉。”“这是味淡的,我们这里的人爱喝味重的。”“你们这的人都喝茶吧?”说完我就感觉多此一问,茶山的人能不喝茶吗,笑话!“我妈妈不喜欢喝茶,她喜欢喝凉开水,不过我女儿喜欢喝茶,跟着我学的。”“有意思。”我附和道。“我见别人家的机器都摆在房间里或院子里,怎么没见你家加工茶叶的设备在哪啊?”我很疑惑,“在坡上面的那间教室里。”“你说的是那个砖房?”我用手指向身后的方向,“是啊,原来是小学的教室,后来学校搬到市里去了,我们就租下来了,干别的不行,制茶没问题。”刘女士向我解释,“这不,我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回来帮忙,把大女儿也带回来了,她爸整天在外面跑,小女儿留在她姥姥家了。”我得到的信息是:大妈的老伴去世了,刘女士的老公在外做生意,刘女士辞职回老家,“你也不容易啊,牵挂太多。”“没办法,我妈妈年龄大了,家里得有人照应,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也嫁到外地去了。”大妈一直没说话,安静地坐在一旁,脸上挂着笑容。我向大妈投去敬佩的目光,早前一个人既要打理茶园,还要管理住宿,给游客做饭,太要强了,中国百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体现在大妈身上,是那么的真实和直接。“你饿了吧?”大妈问我,“我想吃面,外加一个荷包蛋。”“你们北方人就是爱吃面食。”说完,大妈去厨房了。“这茶确实不错,口感比正山小种要好,”我如是评价,“你们这里的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采茶、晾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我们雇人采茶,剩下的自己做,做茶要忙整整一个月,其它时间就是卖茶了。”“你们的茶应该比市里卖的便宜吧?”“便宜肯定是便宜,最主要的还是保证品质。”“对,质量最重要。”我也认同她的观点。喝茶闲聊间,饭已做好了。按图索引,第二天乘车来到景区北门,依然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出行的好天气。

到检票口,亮出证件,“你坐车吗?”检票的是个小伙,圆圆的脸,看完证件后对我说。“不坐,我走步。”“这里是乘车通道,麻烦你走那边。”他用手指一指门口右侧的道路,“好的。”我转向旁边的柏油路。

其实这条路只是拐了个弯,又回到景区的主路上了。检票口内的空地上停满了景区的中巴车,进来的游客在上车,游玩回来的游客在下车,我则背着包徒步挺进景区了。这片景区最大的看点就是水帘洞、大红袍和两景区之间由漫游道串联起的沿路风光。去水帘洞着实走了不近的路,在烈日当空的攀登途中,有这样的林荫路也算奢侈一小把了。

现在的景区多数去了都会失望,尤因水而得名的,水帘洞的实际情景远非人们脑海里想像的画面感,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从水帘洞到大红袍景区2.8公里的漫游道,如指示牌所述:岩骨花香。

漫游道,是徒步者的福音,一路走来,一路风光:观山景,看溪流,赏野花,听鸟鸣,满目苍翠,心也醉了。

漫游,更多的是在从容中享受自然的神奇和多姿多彩,感受美好,放飞心情,身处群山峻岭的山谷中,漫步在丛林构筑的林荫道间,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大红袍,名字响亮,人人都想一睹为快。真正见到了真容,心里落差就像瀑布飞流直下的感觉,多说无益。

出景区,徒步到景区北门,沿途的景色不逊景区内。

下午四点多就打道回府了,大妈也回到了家,正在后院的菜地忙碌,看来今天没揽到游客,整个宅院只有我一个游客。冲完澡出来,见大妈在给空地松土,我在菜地边找到一把三爪刨子下到地里帮忙,边干活边聊天,有说有笑,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晚上坐在厅堂喝茶时,大妈兴致很高,给我讲起她们村的趣事:原来景区内不只岩茶村一个村,后来都搬迁出去了,只剩这一个村,旅游部门将景区封闭起来进行管理,进口设立了关卡和工作检查人员,景区内统一实行旅游中巴接送。岩茶村的人不干了,你们封路设卡,我们进出怎么办,去市里办事买东西怎么乘车,最后闹到市政府,政府要旅游部门拿出方案解决。没办法,旅游公司将用于旅游接送游客的中巴拨出几辆专门接送岩茶村的乡亲,每半小时一趟。有时司机吃午饭,车辆晚几分钟到站,就被等车的老乡骂得狗血喷头,司机也知道惹不起,只能赔不是。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大家都想躲,公司没办法,重新定规则,所有司机轮流上岗,一人一周。好家伙,没有不被村民骂的司机,司机也是怨声载道,不停的向公司诉苦,旅游公司也不敢开罪村民,就将问题反馈给政府,最后政府决定开通19路公交车,从城北穿越游客中心、过岩茶村直到星村镇,每十分钟一趟,这事算告一终结。后来,村里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有些还是亲戚送的车,挂的外地车牌,很多车牌没在关卡处备案,这下可好,每次进景区大门,工作人员要收车钱,又惹毛了村民,轻的被大骂一通,严重的村民下车追着人打,吓得工作人员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你们村的人太厉害了。” 听得我眼泪都笑出来了,“还有呢。”大妈继续讲她的故事:村里原来没有柏油路,每逢下雨,道路泥的不行,村民意见很大,将问题反映到村委。村干部们研究了一下说,那就集资修路吧。村民说没钱,路还必须修,不修我们就每天到村委闹,这下整得村委没脾气了,自筹资金将路铺好了。说完,大妈也笑了。“还是你们这里的父母官好,心里装着百姓,放到其它地方,恐怕就反过来了。”我笑着说,大妈笑而不语。第三天九点起床,出门一看又是大太阳,“完了,又看不到雾了。”我自言自语。武夷山的云雾也是一大看点,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摄影的人来说,对云雾,更是求之若骛。刘女士在院子里忙着晒东西,小姑娘围在母亲身边跑来跑去,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看到我出来,叫道“妈妈,叔叔出来了。”“起来了?”刘女士转身对我说,“恩,大妈呢?”我问,“早就出去了。”“我今天想去一线天,怎么走啊?”我说,我觉得问清楚了好,少走冤枉路。出村时,我走了另一条采茶的路,迎面就看到大王峰如王冠般的景致。

再次走到玉女峰对岸,一排排的竹筏撑过来,蓝天飘着白云,“湖”光映着山色,可谓武夷之秀甲天下。

验证过关,拐入去一线天的漫游道,立刻林荫覆盖,溪水潺潺。

途径鹰嘴岩,一番汗流浃背,登上鹰嘴处,我去,不大的地方如同天降神兵般到处都是游人,国人真能扎堆。下山继续前行,一路喝的都是山泉水,就地取材。在凉亭休息时,看到对面的座位上有一支蝴蝶停在上面,靠近,拍摄;再靠近,再拍摄;再靠近,飞走了!

对面走来一个男子,背包,手拿相机,和我一样的游客,“是一线天过来的吧?”我问,“是。”“前边能出去吗?”“能,我从那边进来的。”“谢谢。”男子从我旁边走过去,身影消失在山路上。临近一线天时,又拐到了螺丝洞,站在洞口,打开手电向里照去,水从洞顶落下来,地上水流纵横,洞穴弯弯曲曲,越来越窄,越深越黑,不见尽头,掉头,撤。

一线天,两绝壁狭路相逢,互不相让,你推我挤,挡住了路,挡住了天,只剩下一道缝隙有光透过来,形成了一线天,这是童话里的故事。

走出景区时,突然觉得有必要去九曲溪漂流一次,毕竟来一次不容易,好像记得在漂流码头照相时,牌子上写的是:中国最美的溪流—武夷山九曲溪,那就更得光顾一下了,水上漫游,那一定是另外一种美的感受。对,去漂流。去往星村镇的路上,虽然烈日当空,却是美景连连,忙于拍摄。

中午时分,一身燥热地赶到星村镇,落脚吃饭,一瓶冰啤酒下肚,清凉无比。购船票侯船时,被服务人员叫了过去“你和他们四个一船。”她用手一指,旁边座位上坐着两男两女,年轻人,高低胖瘦都有,都带着遮阳帽,“走了。”高个喊了一声,我也就随着他们向外面走去。上船时,艄公给每人发了一个救生衣,必须穿上才能上船。长长的竹筏上固定了三排竹椅,第一排一个,后两排各两个,艄公一前一后,撑杆离开码头。简单问候后,“高个”和“瘦子”就和艄公打开了话匣子,话中荤素搭配,众人大笑不止,我也不失时机地翻出相机抓拍。

暴雨后两天,河水已变成天蓝色,深处是墨绿色,激流处,河水拍打上竹筏,激起浪花,叫声阵阵。

船行缓处,前面的艄公与二人商量“想玩好,我们可以尽量划得慢一些,还可以上岸逛一逛,每人40元。”二人一口同意,“瘦子”立即掏钱兑现,听两位女孩称呼他们这总那总,我也只有言谢的份了。继续漂流,两人继续和艄公插混打科,而我们则拿起买好的鱼食,向河水中抛去,立即引来小鱼的争抢,“瘦子”不甘寂寞,跑到前面要过竹竿,学着撑起船来。过九曲,八曲…,竹筏在弯道中前行,两岸风光旖旎,目不暇接。

后面艄公是一位年轻的瘦高小伙,话比较少,一直在认真地撑杆,偶尔插一两句,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船行浅滩,峭壁万仞立于侧,停船上岸,满地鹅卵石,“高个”和“瘦子”紧随中年艄公走在前面。我是北方人,很少赤脚走路,行走于乱石堆中,深一脚浅一脚,如笨拙的企鹅。“看,悬棺!”“瘦子”指着对面的峭壁喊了一嗓子,顺着他指的方向,果然在悬崖峭壁间看到大小不一的洞穴,有棺木置于洞中,真乃千古奇观。在南方一带多地发现悬棺,考古专家曾试图揭开悬棺之谜,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我落在后面,干脆停下拍照,让他们在前面等着吧。

一个半小时漂流九曲溪,见识了中国最美的溪流,一路快乐随行。在仿宋古街停船靠岸,与众人挥手告别。

重新走上武夷桥,已是日偏西山,竹排归岸,一幅晚归的动人画面。

晚上破例吃了一次米饭,总感觉这里的菜味偏咸,可能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有关,祖辈的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大妈今天带了一位游客去了一线天景区,回来后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看得出来,老人乐于在外面跑,把家里的一切事物都交给刘女士打点。喝惯了大红袍,就不想换其它的口味,入口甘冽醇香的感觉与众不同。“你尝尝味重的大红袍,感觉怎么样,我们这里人都爱喝。”喝茶时刘女士边沏茶边对我说,“太苦了,喝不惯。” 我喝过茶后面现苦涩,“这茶价格不菲呢。”“是吗,我等无福消受了。”我感慨道。说到今天的漂流,又谈到九曲溪,大妈接过话题“我们村以前都是喝九曲溪的水,直接用泵抽上来,每逢下大雨,水全是混的,喝不成。后来村里给打了口深井,现在喝的水就是井水,再也不混了。”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在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看来,武夷山不但人杰地灵,当地官员与百姓也是同舟共济,和谐与共。已经在网上订好了第四天的火车票,开车时间是下午17:52。初来登大王峰时放弃了,今天补上缺憾,攀登大王峰。天空依然清朗,九点多已似中午的感觉—炎热。再次穿过仿宋古街,直奔大王峰而去。山路上静悄悄的,树丛遮挡了强烈的阳光,只有斑驳的光线穿透下来,落在野草丛生的地面上,给人的感觉,大王峰已多年无人问津,苔藓将破损的石阶涂成了绿色,啾啾的鸟叫声不时传来,有风吹过树梢,带起沙沙的响声。走走停停,无须赶路,累了歇歇,再走。虽然连续几天都在爬山,却感觉越来越轻松,只是脚上的泡让人有些担心,心想回去再做处理吧。站在半山腰观景处,远眺城市在山水间,满眼的翠绿。

到王冠脚下,抬望眼,巨型石柱冲天而起,陡峭的岩壁如斧砍刀削,石缝间开辟出的石阶如天梯般直通王冠,两侧铁链相随,大有泰山压顶之感,令人窒息。

犹豫再三,还是没上,只身一人,还是安全第一吧,虽没登顶,但我也看到了大王峰的近容已心满意足。下山重新步入去止止庵的甬道,竟发现道路一直通往九曲溪,并沿河岸蜿蜒而去,形成漫游道,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有很多的外国游客也在其中。曲径通幽处,越走景色越有诗情画意。

不经意间,有拍摄婚纱照的在此选景,抓拍入镜。

止止庵,如一处世外桃源,背靠大王峰,面对九曲溪,院内遍布翠林,瑶池相伴,前后二殿,气宇轩昂,雕梁画柱,真乃人间仙境。

西侧有路通往另一个所在,沿小径拾级而上,不多时,见一绝佳之地,绿树丛中掩映着几栋精舍,却是道人住所。止止庵已让人叹为观止,此处秘舍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遂感叹:在此修行,不成仙,亦能得道。

“此处游客禁行。”正精神恍惚间,一道人从旁闪出告诫我。下行路上,迎面遇见一道人,行走间衣带飘飘,颇有仙风道骨的风范,怎么,遇到“真人了?”过石桥,巨大的石屏风挡住去路,历代文人骚客在屏风上大显身手,各种字体,留下诗文多多,留待后人观瞻。

四天徒步武夷山,看不够武夷山水,道不尽农家点滴,而人生感悟就在这山水和平凡生活中。

THE END
0.一个人的峨眉——峨眉山徒步游记(纯文字版)1. 本游记适合自助,希望全程爬山,并选择前山长线(即选择走洪椿坪),风景好路程长,可以充分体验登山乐趣,全程约60公里。按时间顺序,尽量简明实用,并列出费用。登山时间7月初,1人,2天登顶,第三天早看日出,然后坐车下山; 2. 虽然这次的徒步登峨眉是我一个人去的,路上遇到的一起走的小伙伴们不少是一个人走的,https://www.douban.com/note/373462312/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023年熠熠生辉的徒步印记游记是游历的记录,强调内心独特的游览感受,在户外徒步的过程中,把发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到的,找到的,甚至是臆想的,所有的感受记录下来,游览的经历独一无二,记录每次真实的感受。一年或者十年后回过头来看自己,回忆里有那个曾经期待美好的自己。 山川之美,喜欢行走在山川之中,感受生命的壮阔和美好,让自己迷失在https://www.2bulu.com/mc/community/detail?id=75790457&type=2
2.徒步旅行作文(精选19篇)徒步旅行作文 徒步旅行作文(精选1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徒步旅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徒步旅行作文 1https://mip.ruiwen.com/zuowen/lvyou/2465012.html
3.被遗忘的山地王国——2024年考察宝山徒步路线游记之一此行我们没有停留,也没有去狮子落方向,计划一路向东:先上行至数百米开外的制高点——祭天台位置,再沿龙脊一样的山脊线徐徐下降至金沙江边的龙尾处,没有路就踏出一条路来,待与石头城到阿耍落的徒步路线汇合后,再掉头走山脚处的小路,经牦牛科、玉庐坞、般阔坞回到满谷坞老家。 玉庐坞。(奚百川 摄) 三 我们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从空补垭口 https://www.edehong.com/xinwen/znlgc/2025/0624/22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