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让吴京这位硬汉走进观众的视线
后启示录死亡废墟
赛博朋克地下城
烟波浩渺的末日想象
缔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硬科幻
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
向死而生的勇气
生死之外的家国情怀令人敬佩
完美诠释了刘慈欣那句“太阳死了,人还活着”
或许《流浪地球》已经让你肾上腺素飙升,但是小鲸发现吴京正在筹备的另外一部电影,似乎更加让人惊喜。
该片预计2019年国庆节档期公开上映
如果你翻看吴京的微博,你会发现他最近微博的内容多了一些攀登雪峰、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各种体验训练的视频或者图片,据了解这是吴京在为自己主演的珠峰题材大电影《攀登者》进行体能训练。
图:来自吴京微博
《攀登者》将讲述1960年我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这三个名字,对于当代年轻人和非登山爱好者恐怕没多少人知晓。不过,对于那个时代和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来说,这三个名字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意义,没有人会忘记。
除了中国的《攀登者》,国外也有很多电影,把题材聚焦在攀登珠峰这一充满争论与挑战的题材上,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攀登珠峰,是热爱生命,还是对生命的一种不负责?
为什么要去挑战生命禁区?
为事业?为梦想?还是证明自己?
面对生与死的考量:你是否又更加了解人性?
每个人内心似乎都有一个答案
却又不知自我的答案是否太过狭隘
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部电影中去扩宽我们的思维
绝命海拔
《绝命海拔》改编自美国作家乔恩·克拉考尔所写《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影片的故事是以1996年发生在珠穆朗玛峰的著名山难为蓝本,讲述了由两名世界著名登山探险家带领两支探险队在攀登珠峰过程中遭遇暴风雪历经的种种磨难后劫后余生的故事。电影之外的现实情况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现实中的Beck Weather(乔什·布洛林 饰),因为长时间暴露在严寒暴雪中,受到了严重冻伤。他失去了半只右臂、左手全部手指,还有双腿的一部分。他的鼻子本应被切除,但后来用他耳朵和额头上的皮肤组织修复了。目前珠峰上有超过250具尸体,大部分是因为雪崩或者从山上掉落而死去的。因为山顶的条件非常恶劣,而且氧气稀薄,一般是没有办法把中途死去的人带下山的。
登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许影片原著《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中的话语,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登山的魅力就在于它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单纯,个人交情被淡化而沟通协作得以增强,就如同战阵,其他因素则取代了人际关系本身。探险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它所蕴涵的那种坚韧不拔和无拘无束的随性生活理念,是对我们文化中固有的追求舒适与安逸的生活态度的一味解药。它标志着一种年少轻狂式的拒绝——拒绝怨天尤人、拒绝意志薄弱、拒绝复杂的人际关系、拒绝所有的弱点、拒绝缓慢而乏味的生活。
《攀登珠穆朗玛峰:夏尔巴人的故事 》
每年都有近千人尝试登顶珠峰,每一次努力的背后,都有赖于夏尔巴人的支持和技能。他们是攀登珠峰时无言的英雄,如果没有他们,只有最勇敢且技巧最娴熟的登山者才可能登顶。
如果没有登山甚至雪崩,“夏尔巴”也许永远是隐居在雪山下的神秘族群。然而从上世纪起,因为珠峰,因为“征服者”,因为一次次灾难,夏尔巴人逐渐进入人们视野。2014年,珠峰南坡冰崩,16名夏尔巴向导罹难;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的雪崩有13名夏尔巴向导死亡。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生命的谢幕,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有人说,他们是珠峰的守护者,也有人说他们是登山者梦想的踏脚石。“夏尔巴人”究竟是怎样的族群?
夏尔巴人(Sherpa, 在藏语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是一支散居在尼泊尔、中国、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的族群。几乎所有前来攀登圣母峰的探险队,都会花钱聘用夏尔巴人来协作登顶。他们不仅负责探路、开凿阶梯和铺设绳索,还会为登山者提供各种后勤保障。以生命为代价创造了珠峰历史上的三个“人类族群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无氧登顶人数最多,登珠峰遇难人数最多。
只是,夏尔巴人也被称为“影子登山家”,少有被主流社会认可的“名分”与尊重。因为登山对他们来说,仅仅代表着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非西方世界所谓的征服、超越、体验、荣誉等一大串冠冕堂皇的名词。几乎每一次登顶,夏尔巴人都是以高山协作的方式完成的。他们把登山者一批批送上了地球最高的地方,却始终被视为陪衬者。
人类就如蝼蚁,在珠峰面前夏尔巴人仍是血肉之躯。稍有不慎,他们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统计数据显示,2004至2014年登山途中的夏尔巴人死亡率比美军在伊拉克战争2003-2007期间的死亡率还要高12倍。
然而,做着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夏尔巴人的收入却只占商业登山行业利润的一小部分。深谙营销之道的西方公司,早在商业登山兴起时,就占据了“珠峰经济”的金字塔塔尖。他们成立了各种登山项目,每位“游客”想要成功登顶平均需要交付十万到几十万美金不等。
来到圣母峰后,这些业余的登山客便会被分包给尼泊尔当地的代理商或经纪人。最后的最后,才会轮到金字塔最底端的夏尔巴向导分一杯羹。一名普通登山向导,每年赚取的仅为6000~7000美金,虽然这比尼泊尔的平均收入高得多,但这收益仅占开发收益的百分之五。
夏尔巴人干着这份又累又危险的工作,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后代不需要用生命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首次登上珠峰的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在生前就极力反对他的孩子继承他的事业。他说:“我已经替你上去过了,你不必亲自登上峰顶。”
有些人的选择是为了生活,但有些人的选择是为了生存。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愿意用生命当赌注。
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1924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乔治·马洛里与登山新手安德鲁·欧文组队,尝试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顶,最终一去不复返,而有关两人死前是否成功登顶的争议也成为人类登山史上著名的“马欧之谜”。1999年,美国著名登山家康拉德·安柯(Conrad Anker)在珠峰的“死亡地带”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从此以后,康拉德·安柯的生活便与马洛里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924年,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回答《纽约时报》“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回答道:“因为山在那里!”随后成为了一句名言,激励着无数的登山者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片中讲到乔治·马洛里最后为什么会在条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出发登顶,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他以后无论是年纪原因,还是家人的羁绊都让他无法再踏上攀登之旅,他和欧文最后坚持向珠峰顶进发,完全是为了他们毕生的梦想做最后一搏。
如何衡量梦想的重量?
如何衡量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平
小心翼翼的平衡着最稚嫩的梦想
与现实生活的种种冲突
其实你可以勇敢一点的
即便未来会失去 沿途你依旧会有所收获
END
■攻略篇
西藏旅行必备|第一次去西藏旅行你应该知道这些!
史上最全进藏线路全攻略(内附详细路书)
玩转阿里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攻略|3-20天的西藏玩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西藏观星全攻略|在这什么都善变的人世间,我想看一看永恒
西藏雪山盘点 |(内附游玩攻略)
西藏冰川盘点 |(内附交通攻略)
这才是打开西藏圣胡的正确姿势 |(内附最全游玩攻略)
今年春天我想和你一起去听西藏的心跳(内附最全赏桃花攻略)
■风景篇
崩溃的边缘就是信仰的重启 为什么你一定要去这里自虐徒步?
发现小众|隐藏在川藏北线的田园牧歌
雪域本色|去看冬天的西藏 邂逅全世界的美好
这些美到窒息的藏族村落,知道的人竟然不到5%!
当西藏与冬天相恋 才是真正的雪域天堂
■长线主题游
春节特辑 | 秋冬游高原 — 西藏的暴力美学
川藏北线+阿里北线+新藏线|一生一次的旅行
滇藏线+川藏线 |游历神秘净土 探索藏地秘境
西藏本色·印象篇|雪域高原的霸道之旅!
寻找真正的香格里拉|让旅行回归本心
穿越珠穆朗玛去阿里
揭秘藏地秘境 邂逅现实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短途百变行
西藏羊湖+最美藏族乡村1日游
纳木错+藏北高原牧场纯玩1日游
廓琼岗日冰川+羊八井温泉+纳木错纯玩2日游藏
■人物篇
裸辞用974天环游中国,选择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
白宇:一个不浪会死的旅人,用燃烧身体的方式在星球表面划过痕迹!
■节日篇
燃灯节 | 用一盏酥油灯 温暖人间流年
■走进西藏
这11部纪录片就是你一定要去西藏的理由!
遇见相似的灵魂|散落在西藏的民谣与酒
西藏不止旅行 | 进藏之前应该先看哪些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