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西藏,不是奢华蜜月的旅行地,也不是小资的倾心地,不要把去西藏放在签名上或是当成人生梦想,亦或是一直停留在嘴上把自己不了解的故事嚼到老去,这个世界最极致的奢华,莫过于说走就走和想爱就爱,如果做不到不如先藏在心里,静待某一天背包上路充满荣光。
西藏不是远离生活之地,而是生活最真之处,在那里看到过很多人因为风景感动地掉泪,也看到过猥琐脆弱在如此清澈的阳光下还是会不知所以。
我们应该感谢高原给了我们走近它的机会,永远不要谈什么征服。
每次来到高原地区,总感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仿佛上辈子就是个藏族人,生长在这片蓝天白云下,在山上放着牦牛,在草地上打滚,喜欢它的蓝天、白云、人文以及仓央嘉措笔下的情诗,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西藏,那种种感动留在心间,我知道,一定会再回到藏区,寻找最初的梦想,我又回来啦,西藏!
听着郑钧《回到拉萨》: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
没想到,这么快又与你相见,还记得刚下飞机的那一刻,全身的细胞都复活了,犹如回家了一般亲切,呼吸着高原的空气,那熟悉的味道,忍不住大口呼吸……
从拉萨贡嘎机场到喆啡酒店路程大约有一个小时,喆啡酒店已是很熟悉,它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出了连锁店,以咖啡为主题的一家酒店。
大堂也很有藏族文化气息,到处献满了哈达。
这是它家的餐厅,十分宽敞很有藏族特色。
墙上挂满了藏区风景与人文,让每一个到来的人都抵挡不了西藏的诱惑。
不过不得不说,拉萨的喆啡酒店房间还是不够有特色,很普通的商务双人间,第一晚有可能太兴奋,有可能一下飞机没有适应,硬是到了凌晨三点才睡着,真是苦逼。
一早醒来还可以爬到酒店的顶楼喝喝茶,看看远处的布达拉宫,这个季节已经没有雪山了,光秃秃的一片,要是冬季过来可以看到满眼的雪山。
走近布宫,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还记得第一次来布宫的时候,也是旺季,为了买张票还找了黄牛,还需要早上天还没亮六点多就起来排队等候了,那天还下着大雨,穿着羽绒服的我站在布宫广场上还冷得瑟瑟发抖,一切都历历在目,布达拉宫,就是拉萨的一个象征,第一次来必打卡之地!
布宫广场的旁边就是一个公园,在公园里可以拍到布宫的倒影,蓝天白云下的它显得更加壮观。
在这里,到处可见朝拜的人,敬佩这些有着信仰的人,那些虔诚的信奉,那些毫无保留的信任,不顾忌地一直走下去,那是一种单纯而充满生命厚重感的样子。
几年前去西藏的时候来不及去罗布林卡了,这次可以了这个遗憾了,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
高处筑台,低处挖池,任其自然,以取景为胜。罗布林卡内树木茂密,在绿树丛中,湖心宫、龙王亭、金色林卡等具藏式风格的建筑隐约其间,幽曲动人。清新的空气,安谧的环境,具有一种西藏园林特有的朴实自然的情趣。
很喜欢藏区的这些寺庙,特别有特色和文化气息。
在此提醒下喜欢拍照的小伙伴可以穿一些民族服饰或者五彩缤纷的,和这里的寺庙特别配,而不要穿一些黑漆吗乌的,融入不了环境中。
那天的阳光特别好,而你,在哪里呢?
八世达赖喇嘛修建的措吉颇章也称湖心宫,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地面处还没有放水进来,听说到了七八月,就会从拉萨湖放水到这里,能拍到倒影特别美。
在寺庙的随意一个转角处,都可以看到一些老者在转经筒或者在“思考人生”
还记得刚下飞机的时候,给多年前来西藏认识的杜哥发了个信息,
“杜哥,我来拉萨啦!”
“真的假的,在哪里,我过来接你!”
杜哥,是我第一次来西藏住客栈的时候认识的老板,特别有趣的一个人,多年过去,他还是未变,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因为喜欢西藏而留了下来开一家客栈亦或是一家小店,见到杜哥,就如见到老朋友一般亲切。
回到杜哥的爱客驿站里喝了杯茶聊了聊,还是像几年前一样的开心,仿佛到了拉萨,就忘记了很多在城市里的烦恼,特别神奇。
在客栈的顶楼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布达拉宫,只是一年一年过去了,那时候认识的小伙伴都已经各奔东西,不知你们是否还回来过这个老地方看看。
我想,很多人来西藏不仅是为了风景,更是一种情怀,还记得几年前来西藏的时候,那种懵懂与憧憬,那时候不喜欢住酒店,就喜欢一群人住在客栈里,和天南海北的小伙伴一起侃大山,一起和老版杜哥逗比,一起玩杀人游戏,一起喝甜茶打牌,一起半夜三更去爬哲蚌寺看晒佛……
所以建议来西藏的小伙伴还是住客栈要有意思的很多,这边汇聚了全国各地各种有趣的人,到时候也方便包车约伴出去玩。
如果你不亲自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你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生命中有一种情结叫西藏。
【坐着火车去海拔5000+的那曲】
在拉萨适应了一天以后,小伙伴们坐着火车准备前往更高海拔的那曲,它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火车Z918,从拉萨开往那曲,好久没有坐过绿皮火车了,竟然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说实话我还是挺喜欢坐火车的,晃悠晃悠,虽然慢,但是能看到更多的风景,在西藏,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穿越广袤无垠的草原,翻越雄奇壮观的高山,经过风景如画的村落景区,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图。
坐在火车上,看看沿途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一生一定要去一趟西藏才不辜负此生,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答应自己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
广泛的土地,无垠的山脉,人们开始热闹起来,兴奋的、拍照的、高反的,车厢内开始供应氧气,静静地坐在窗口拍着美景写着感想,体会到了很多歌曲中的歌词,如若不是亲身体验,确实写不出那些词曲,这一条天路实在太美!
一路从蓝天白云到大雨倾盆,全程无信号,寒冷的空气里,是小伙伴的吉他声温暖了我们。
弹唱着那首《Five hundred miles》特别应景,抬头就是窗外青藏高原的美景,西藏的严寒和高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来西藏是一场考验意志的勇气之旅,也是一场洗涤心灵的震撼之旅。
本来四个多小时的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左右,到达那曲火车站之后就继续坐车前往比如,比如县地处那曲地区东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高山峡谷,四周冰山雪峰环绕,和邻县交界处有40多个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口。
一路上都是山路崎岖,坑坑洼洼,开了将近四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一路都在昏昏欲睡中,睡着了就被颠醒了,不过一路的美景真的值得睁开眼睛多看几眼。
【怒江上游的比如县城】
说起比如,在来这个地方之前脑子里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比如”,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地名,殊不知它的旅游资源是如此丰富,但很多人对那曲的海拔望而却步,所以很多旅游资源都没有被宣传出去,当然,大名鼎鼎的冬虫夏草也有产自这里,来之前做过攻略,听说那曲比如的虫草是全西藏品质最好的,趁着这趟旅行,一定要去涨涨见识。
这几天都入住在比如县城,这里有着一个怒江公园,属于怒江的上游,由于这几天的雨水特别多,导致江水特别浑浊,要是在晴天的时候,这里是非常清澈的。
怒江,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是咆哮的,是愤怒的。
在过去,在怒江大峡谷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隔岸谈话听得见,见面握手走三天。这绝不夸张,在没有建桥的年代里,有的地方哪怕走上十天也很难握手言欢。
在几百公里的江面上,建有各种桥梁上百座,有人马吊桥,又可以通车的铁索桥,还有木藤桥等等。
行驶在悬崖边的车子,不禁捏一把冷汗,但西藏很多路都是如此,需要驾车水平很有经验的老司机。
在这里随处可见拿着经筒转经的人,似乎这是他们一生的使命。
这几天在比如都入住在娜秀比如大酒店,酒店附近就是比如寺,它是由活佛甲琼瓦·穷扎巴创建。
每次来西藏,都能感受到佛的洗礼,信仰的高深,处在其中静静感受这份底蕴,络绎不绝朝拜的信徒,听着四周传来的念经声,走在每一寸土地上感叹佛教的博大精深,这就是信仰,这个在年轻人脑海已经很少出现的词,在行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相信,人是有来世的,他们相信,人是有六世轮回的,
他们相信,虔诚的朝拜,终究会有所回报的。
又或许,他们并不要求太多的回报,只是希望平安!
藏区的孩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健康感,他们没有像城市里活的娇生惯养,却也活得自由自在……
往比如寺一直走进去,会看到一座山,继续沿着山路往上爬,会看到一座隐藏在山上的寺庙,叫做曲宁寺,隐藏的很好却也很有特色。
要想到寺庙中就必须得爬山,对于一个爬山拖油瓶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山不高,但海拔高呀,还背了一个大单反加三个镜头,走几步我就喘得厉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山这个小山包,可把姐姐累死了……
上山途中,看到姐弟两个人在山上寻找菌菇,跳来跳去得体力甚好,再看看自己走两步就要歇息下,真的是自叹不如啊。
山上的狗狗特别凶猛,看到我就叫的不停,作为一个怕狗的宝宝来说,每次当狗狗朝着我叫,我就站在原地不敢动了,生怕一动他们就要扑上来咬我,啊啊啊,可千万不要嘲笑我啊。
终于爬上山顶,曲宁寺很朴素,没有什么外来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地的朝拜者。
见到一位正在搬砖的藏族大哥,很友善,对着我的镜头就会呵呵傻笑。
这个季节在家乡,已经是非常炎热了,但是在这个海拔高度上,你若不穿一件长袖,会让你冻得瑟瑟发抖。
眺望远方,面对千里茫茫的雪山,人变得越来越渺小,心却变得越来越宽广。
连绵的青山,携一缕微风,采一束阳光,飘着云层上的感觉是这么美好,虽然远离家乡,心却回到了雪域天堂。
有人说,一旦来了西藏,其他很多地方就变成了将就,确实如此,这几年走过很多国家,但西藏在我心中还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此篇游记约有 3890文字, 74张美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