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青葱岁月
1962年,唐骏在江苏常州出生。父亲是灯芯绒印染厂的干部,母亲是工人,另有俩兄弟。一家五口早年挤在一套旧平房中苦打苦熬,父亲早早焦虑起三个儿子今后没房娶媳妇的大事,因此拼死攒钱,想尽办法在城郊拿下块地,全家总动员地动手盖房子。
13岁的唐骏因此被迫弃学,他在冰冷的京杭大运河边抠砖挖石,苦不堪言地当了一年童工。父亲的决绝让唐骏第一次意识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办成的决心和意志,就一定能办成。
好在这未曾影响其学业。1980年,高考语文59分的唐骏与复旦失之交臂,不得已上了北京邮电学院学物理。大四时,他突然决定换专业考研,并在9个月内啃下“光纤通信”的艰深课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研究生。唐骏本以为,自己拿下公派留学的资格十拿九稳,却因为没当过“三好学生”落选了。
大学时代的唐骏
出国梦碎,唐骏不认命。他素来认为,任何事都可变通,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人成不了大事。
他不死心地给北京各大院校研究生处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多余的出国名额、肯不肯让给他。这个异想天开的主意遭遇了无数白眼,却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得到了善意的回复。不过,北广不确定教育部批不批,唐骏又跑到教育部出国司找领导死磕,竟拿到了日本留学的全额奖学金。
1985年,唐骏进入日本名古屋大学,师从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代宗师板仓文忠教授。但这位教授脾气大、要求严,从专业素养到中国人身份对唐骏表示全方位看不起。极度紧张的师生关系在1990年最终爆发:唐骏当众顶撞导师,然后前往美国,再也没有回来。
此时,唐骏已获名古屋大学硕士学位,发表论文十几篇,博士论文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但负气离开让唐骏顿时一无所有。他到美国找到加州理工的同学,暂时落脚,还蹭了几个月课,却未能如愿入学深造。
根据唐骏早年自述,他总共捣鼓出“四大发明”(卡拉OK打分机、大头贴照相机、婚姻配对机和唐氏开发模式)和“三大公司”(双鹰软件、好莱坞影业、美国第一移民事务所),总资产过百万美元。而一次微软公司的面试邀约,让唐骏觉得大公司能为未来创业积累经验。1994年,唐骏经过8轮面试,成为微软工程师,打开了另一扇通向事业成功的大门。
唐骏喜不自胜,但内心却仍有一处隐隐作痛。当年,和他一并留学的同学都拿到博士,载誉而归。唐骏却一时冲动,两手空空。他觉得,不管怎样也还是要弄个博士学位,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是,他悄悄地把这件事做了,没敢与人提起。
升迁之道
很快机会来了,唐骏发现公司开发流程上有个超级大Bug:微软开发Windows,通常是先做英文版,再让另一个300人的团队开发其他语言版本。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贻误销售时机。不少人看到了症结、反映了问题,但管理层却毫无反应。
唐骏当过小老板,很快理解其中的玄机:光提意见不解决问题,在老板眼里是“刺头”;提了意见又给出解决方案的,老板也未必放心;老板最信任的,是既能提意见、给出解决方案,又能证明方案可行、执行靠谱的人。
这次,唐骏决心把问题彻底干掉。他提出解决流程方案,编写出完整的程序,很快获得高层的认可。公司决定由他牵头,建立一支20人团队来实施方案。他建立的开发模式后来成为Windows开发的基本模式,并在Windows 95之后的操作系统中得到应用。就此,唐骏从程序员一跃成为高级经理。
在职场上,唐骏善于主动出击。他认为自己实力一般,所以要学会创造机遇,而非等待机会。对于执行力,他也有与众不同的理解:有一做一不叫执行力,聪明的人会进一步去做二、做三。唐骏觉得,这正是自己在微软的成功之处。
2001年,比尔盖茨(左一)与当时的上海市长徐匡迪(右二)揭牌,宣布微软亚洲技术中心升级为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右一为唐骏。
微软中国的唐骏时代
微软中国总裁的头衔看似风光,实则被戏称为“CEO的滑铁卢”,唐骏的前三任统统干两年走人。微软在中国的形象地位彼时也极为尴尬。它在全球市场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垄断,但中国盗版横行,微软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也不咋地。业界普遍认为,微软中国总裁不过是盖茨帝国的微末角色,实质是中国首席销售代表,干的是高级公关经理和反盗版诉讼专家的脏活、累活,实在不值得羡慕。
唐骏在出任微软中国总裁的媒体见面会上发言
但唐骏一来,微软中国突然有声有色起来。他先定了个“重塑微软中国形象”的发展战略,微软摇身一变成了企业版“活雷锋”,搞起了一堆公益活动: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钱、捐电脑、捐软件;向井冈山小学捐款;在北京推进“乡村园丁进修计划”……
媒体很快遗忘了那个整天拉人打盗版官司的微软,觉得微软中国算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情感投资迅速有了回报:4月,合资企业微创诞生;6月,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与微软CEO鲍尔默达成高达62亿的软件产业合作备忘录,微软甚至向中国开放了源代码……
唐骏与上司善沟通,对下属更善于聚人心。当时,公司人事错综复杂,新官上任“大清洗”成惯例。唐骏则先稳住高管,承诺半年之内不换人。此外,他还定了个规矩:提拔高管,必须所有高管一致同意,既民主又公平。另外,唐骏极讨厌办公室政治,绝不允许内斗或拉帮结派。要是两个高管闹矛盾又不肯和解怎么办?唐骏的答案是:全不留,都得走。
关爱员工已然不简单,但唐骏更懂得如何点燃他人激情。有次,他看到有销售部门定下2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马上询问能帮他们做点什么,以便尽快完成目标,让销售人员大为惊讶。他们立刻提出礼品不足、人手不够的困难,唐骏则当场解决。搞定困难后,唐骏马上挑衅般地问销售人员:敢不敢把目标调高到240万?销售人员激情迸发、马上同意,最终竟完成了289万美元。
唐骏在公司人际关系上有个“圆心理论”,即跟所有员工保持距离。他认为,企业大概30%的发展阻力来自内耗,主要是总裁身边总有几个“圈内人”。但企业发展不能靠圈内人,要靠所有人。为公平起见,唐骏甚至不跟任何员工一块吃饭,以免让人产生误会。
人的问题解决了,再辅以良好的发展规划,微软中国开始迅速增长。华商韬略(微信ID:hstl8888)梳理资料显示,2002年,微软中国创出10年来最高销售纪录;2003年上半年再次创造历史,成为微软亚太地区增长率最高的分公司。
“打工皇帝”
显然,即将登顶中国首富的陈天桥对唐骏的勤奋大为赞叹,认为这“正好弥补了我的懒惰”。
2003年10月,盛大总裁陈天桥与唐骏在某国际论坛上偶遇。他早就在网上看到唐骏即将离职的传言,力邀唐骏加入盛大,并直言盛大即将上市。虽然陈天桥给唐骏开出的薪酬仅为25万美金和2%的股票期权,远低于微软的100多万美金,但唐骏显然知道盛大这台“网游印钞机”究竟有多暴利。他连价都没还,欣然接受。只要盛大成功上市,唐骏持有的股票期权便是笔天价财富。
唐骏(左)与陈天桥(右)
唐骏很清楚,在盛大这个家族企业里,自己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他以学习、了解、融入的姿态参与其中,坚持12小时工作制,靠勤勉赢得认同;为了避免派系斗争,唐骏不带旧部,光杆司令进盛大;最后,唐骏牢牢管住自己的嘴,提意见时绝不说“改造”,都只用“完善”。从来不说“我在微软时如何如何”,而是找到你认同的方式来交流。这些成为唐骏的制胜之道。
光靠一张嘴,唐骏就能让盛大的股票蹭蹭往上涨。
2005年底,盛大推出免费网游,结果经历了短暂的财报亏损和股价大跌。唐骏不得不再次赴华尔街路演、游说,他用迪士尼乐园来打比方:盛大就是网上迪士尼,现在把门票免了,游客便会将游乐园挤爆,随之产生的各种消费,正是盛大免费的商业模式。这种解释极其美国范儿,投资者秒懂了盛大新模式。股票不仅止跌,还迅速暴涨30%。显然,唐骏懂得华尔街需要怎样的投资故事,并将其完美阐述。
而狙击新浪,则展现出唐骏另一番果决气概。
微妙时刻,唐骏又与雅虎谈妥以10亿美金注入盛大的条件,只待陈天桥签字。但是,陈天桥却令人意外地拒绝了。原因无他,雅虎提出未来3年后要拥有新浪,但陈天桥不同意。
这件事成了唐骏在盛大最大的遗憾。他始终认为,拥有10亿美金的盛大将彻底碾压新浪的“毒丸”。结果没有这笔外援,盛大收购新浪失手,只取得了8000万美元的投资收益。而雅虎的10亿美金,最终花落阿里巴巴,成就了马云击溃易趣的商战传奇。
“打工皇帝”又跳槽了,但这次他去哪,神通广大的记者们也毫不知情。直到4月12日,唐骏才以个人名义邀请上百家媒体记者,召开了加盟新华都的发布会。
陈发树(左)与唐骏(右)
唐骏的薪酬是后来提出的,他表示不要期权要干股。陈发树爽快答应,给出新华都和紫金矿业的股票。唐骏找来评估师评估后发现,这笔股权竟价值10亿。他就此认定,陈发树是个厚道人。
“打工皇帝”的转会费再次刷爆了公众的眼球,有人质疑唐骏根本不值这个价。但唐骏则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未来两三年将促成新华都旗下3-5家企业上市,将陈发树打造为中国首富。
这个发展策略显然令人期待。如果将新华都集团整体上市,那么市场很难发现辅业价值,折算的市盈率不过3-5倍;但如果拆分上市,则都能享受A股市场20倍的平均市盈率。整个新华都集团的资产收益将成倍增加。
当年,唐骏的此番描述极具说服力。毕竟,他向来都是首富的股肱之臣,盖茨和陈天桥都是如此,谁又能断言陈发树不会就此跃升呢?果能如此,给出10亿还是很值的,陈发树就曾表示:“唐骏不止这个价。”
唐骏曾经归纳自己的成功法则:要先做人,再做事,偶尔做做秀,人生需要像企业一样经营。但来到新华都后,他显然更热衷于四处作秀。2008年10月,他出版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将“成功导师”的个人声望推向巅峰,成为无数青年的精神偶像;2010年某次发布会上,他又对外宣布:去年,我为新华都赚了30个亿。
唐骏出席2009年度《芭莎男士》“中国品位成功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暨绝对吸引力派对”
但很快,一场巨大的人生风暴即将来袭。这件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颠覆了“打工皇帝”积累半世的信用与名节,让唐骏无论如何都始料不及。
“学历门”
方舟子的确凿证据,源自唐骏那本倒霉的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本书第一版中有这么句话:“办到第二家公司,我差不多已放弃了学业。但凭借语音识别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我最后还是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但在第二版中,这句话被删除。显然,它至关重要。
很快有媒体为此询问唐骏,唐骏表示自己从未明说取得过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只是有过一段研究经历,其博士学位取自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华商韬略(微信ID:hstl8888)梳理资料显示,在2004年盛大网络上市招股说明书上,唐骏的学历表述是:唐先生拥有西太平洋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电子学博士学位。这又与《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唐骏声称的“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的表述矛盾。
显然,唐骏在学历问题上说谎了。面对一场个人信用危机,唐骏却失去基本判断力,竟认为自己“没有错”,只是没把这事说清楚。很快,媒体对他的报道展现出“不道德”的一面,他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表示: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这句话,立刻成为唐骏个人信用破产的标志,媒体疯狂转载,很快引发众怒。(多年后唐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话出于媒体的自我发挥,并非自己所说。其中真实原委究竟如何,人们已很难判断。)
之后,唐骏选择了将近半年的沉默。期间,社会舆论汹汹不停,挺唐派和倒唐派争执不休,唐骏的言行被上升到社会诚信的道德层面;西太平洋大学被人们深挖,被认定为“野鸡大学”;中信出版社倒跑出来道歉,表示唐骏对此提出过修改意见,是出版社编校失误,结果反被误认为是出面洗地,没有引发任何谅解。
洛杉矶总领馆开出的证明
直到12月10日,唐骏连发8条微博回应“学历门”。他只承认博士学位含金量不高,并非学历造假。这一回应既无法令人满意,又为时已晚。此时,舆论对唐骏“学历造假”的心理铸模已经完成,人们认定唐骏是个不诚信、不道德、不认错的人。北大学生公然称其为“唐骗”,南大学生则在他演讲时当众散发“西太平洋大学”学位证书。有人更是直言,即便东家陈发树对此毫不计较,唐骏对新华都来说却已是“负资产”。
直到2012年前后,唐骏才在公开场合表示“认错”、“道歉”。但言语之间,他又夹杂着各种解释与不忿,比如“他错了,错的是中国人吃软不吃硬”、“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等等。于是,媒体得出新结论:道歉不真诚,名为道歉,实为辩护。这样的道歉,不要也罢。
当初,唐骏为了这个美国“函授大学”博士文凭,确实花了3000多美元。但他进微软,没靠博士学位当敲门砖,毕竟这是进微软一年后拿到的。但要说博士学位对于唐骏的职业生涯完全没有助力也不是事实,他荣升微软中国总裁时,“唐骏博士”的名头享誉全国,有个博士头衔显然更响亮。
“加州理工博士”则来自唐骏的虚荣。这位成功导师热爱四处演讲、到处作秀,最喜欢讲述他在加州理工的“学习经历”,连母校北邮的校长方滨兴都被忽悠了,最终铸成大错。这种“私德”在普通人身上或许危害不大,但作为商界领袖、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塑造青年、影响社会。成功必须基于诚信,唐骏及时及早道歉,显然是应有之义。
重新出发
第一个大麻烦是云南白药股权之争。当年唐骏牵头,仅花“10分钟”签下股权转让协议,既没请律师,又未加入严格的限制性条款,结果云南红塔违约。陈发树花3400万打了5年官司,却以败诉告终。这其中,唐骏未能帮陈发树把好关口、想清退路,显然难辞责咎。
另一个麻烦就是2009年10月成立、轰动一时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会”。陈发树要行善捐款,唐骏出于好心,希望东家能像盖茨基金会一样,做慈善又保值。他们公开宣布捐出价值83亿的股票,其中就包括无法到手的云南白药。结果轰动效应有了,却不知中美法律有别,撞上了要交20多亿企业所得税的硬墙,还被公众质疑“诈捐”。最后不了了之。
“学历门”在商界的影响并不大,邀约唐骏加盟的老板依然络绎不绝,且薪酬不菲,但唐骏却不再考虑:“民企能比新华都好多少?外企又能比微软更好吗?”“打工皇帝”显然不想再打工了,陈发树以优惠的折扣向唐骏团队出售了港澳资讯的股权,完成了MBO(管理层持股);之后,唐骏又控股微创中国。这成为老板唐骏事业发展的新平台。
虽然唐骏仅占有5%的股份,却是港澳资讯的实际控制人。他在公司搞员工持股计划,人人都有份,有钱就分红。大家都是主人,连董事长也是管理团队轮流当,更像个合伙人公司。
如今,唐骏为港澳资讯找到了个更得心应手的商业模式:给新三板上市的小企业当投行。他与创业者合作,向他们提供咨询、管理、资本运作等服务,结果大受欢迎。比如某企业想上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达到标准,唐骏会为它们“做体检”。根据最近消息,唐骏已帮助80多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其中不乏极具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
2015年,港澳资讯业绩增速惊人,全年营收2.37亿,净利润5600万。2016年6月有消息显示,港澳资讯欲通过上市公司全新好重组的方式曲折上市,却突遭投资者举报。深交所指出,港澳资讯隐瞒了唐骏作为实际控制人的重大信息(表面是唐骏父母代为持股),属于信息披露重大遗漏和虚假披露,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最终,全新好宣布放弃,港澳资讯上市夭折。
有专业人士认为,这种遮掩纯属多此一举,大大方方用“唐骏”根本不会有事。“打工皇帝”这么做究竟意欲何为?有人猜想,大概是再也不想在股东简介处写上“西太平洋大学博士”了吧。
[责任编辑:兰丽娜 PF020]
责任编辑:兰丽娜 PF0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今年以来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