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引起“春节焦虑症”:别催了,后真结不了婚

祝你的心情像阳春三月,暖洋洋;祝你的生意像酷暑六月,火辣辣;祝你的腰包像金秋十月,沉甸甸;祝你的银子像寒冬腊月,白茫茫;朋友,愿你一年四季金多银多钞票多。

今天就是腊月三十了,90后适婚青年离被催婚的日子已经来临。

没对象的,会被问什么时候搞对象;

有对象的,问什么时候结婚;

结婚了的,问什么时候生孩子;

生过孩子的,问什么时候生二胎

……

长辈们的夺命连环催,已经让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陷入了挥之不去的焦虑中。

甚至这些逼问,衍生出了真正的疾病:春节焦虑症。

去医院看病的焦虑患者中大部分是因为婚恋问题。

因为长辈的催婚压力而导致睡眠障碍。

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医生唐佩茜说:

“其中一些就诊的年轻女性因为婚恋问题不如人意,平时上班精神萎靡,夜晚又难以入睡,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

因为害怕催婚而需要心理辅导,90后这一代的被催婚的力度似乎有增无减。

每天姐想对催婚大军说:

别催了,90后真结不了婚。

01

宁愿没有

绝不将就

“你都25岁了,再不找男朋友,好的都被挑走了,晚了没人要。”

这是亲戚朋友们百用不爽的催婚话术。

最近,讲述封建家庭群像的《知否知否》在卫视热播。

看到朱一龙饰演的小公爷和赵丽颖饰演的盛明兰“有情人终成兄妹”,弹幕上很多人说:

真感谢生在现代,可以嫁自己想嫁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天姐忍不住要泼盆凉水:你想多了。

现代社会比电视剧“狗血”的事情,多了去了。

►宁可“绑架”子女,也要人前显贵

比如,很多人结婚都不是为自己结的,是为父母结的。

《知否》中为了让女儿嫁入高门不择手段的林小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

朋友袁瑛,今年28岁,前两天离婚了,刚做完月子。

离婚是因为原本想做无痛分娩,所有医生都说没问题,婆婆觉得对小孩有损伤,偏偏不同意。

结婚是因为她实在犟不过父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父母不断用这样的话来“绑架”她。

闹得最凶的时候,她妈就一条腿跨在阳台上,不嫁就跳。

最后整栋居民楼都知道他们家有个“嫁不出去”的女儿,以至于她在家根本住不下去。

只好心一横,结了。

结了以后,原先那个据说千好万好的对象,每天在家打游戏。

她爸劝她的时候说,这人就算没有正经工作,好歹打游戏卖装备也能赚钱,最重要的是他们家根本不用他赚钱,家当几辈子都吃不完。

说的时候,她妈还在她姨妈面前显摆自家女儿未来老公家里多么多么有钱,姨妈脸色越差,她妈就越嘚劲儿。

袁瑛知道,这桩婚姻里最得意的人,是她爸妈。

她有时候疑惑,是不是把自己小孩嫁入豪门,在人前显贵,把其他兄弟姐妹们比下去,就是她父母最大的快乐。

反正,被“绑架”的婚姻,绝不是她的快乐。

►不同的时代,同一种相亲

古代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遗风”到今天仍有踪迹。

▲网友自嘲

不声不响就给你安排了一堆相亲对象,初一初二初三相亲车轮战。

有时候根本没准备,就进了相亲Part。

明明一堆亲戚在一起说笑,说着说着除了相亲对象,其他人都走了。

于是你和对方只能你看我我看你,一个尬聊,一个尬笑。

最后和某个相亲对象结婚的时候发现,这个人不一定是你最喜欢的,但一定是父母最喜欢的。

►自由恋爱也难成正果

即使是自由恋爱,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结婚是两家人的结合,如果两家还没结亲就有点互相看不上,一家嫌弃工作学历,一家嫌弃家庭环境,那么以后的婚姻很难期待。

被父母阻挠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而很多人的择偶条件中,“孝顺”通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男女双方对“孝顺”两个字没有共同的理解,问题就大了。

很多女孩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保护你,至少在婆婆面前维护你。

但事实上,你的丈夫再怎么喜欢你,也不会为了你伤害家人。

男人对“孝顺”两个字的理解是又孝又顺,女人对这个两个字的理解是孝而不顺。

假如对孝顺两个字没有共识,思想无法同频共振,自由恋爱也未必能修成正果。

90后结不了婚,是因为对男女之事,对家庭伦理,太通透了。

水至清则无鱼。

不想用斤两称家世,拿婚姻换体面;

不想被当做商品,展示陈列,任人挑选;

不想爱情幻灭,仍凭柴米油盐吞并罗曼蒂克;

那么宁愿不结,也不将就。

婚姻是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涂过日子的,太清醒的人始终无法进入婚姻。

02

钱没赚够

何以家为

“今年26,没想过要结婚。再奋斗个十年,存款到七位数再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90后已经变成房奴、车奴,

却不大愿意结婚变成老婆奴,女儿奴……

只要挣钱的事,半夜也愿意爬起来干。

但让他们出去交交朋友,撩撩小姐姐小哥哥,却蔫了,宁愿在家睡觉“躺尸”。

显而易见,90后的事业心,比过去任何一代都要重。

他们生在这个比过去任何一个阶段都要自由的时代,面对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努力工作不辜负时代,不做第二选择。

在他们心里,工作和学习比个人问题重要得多。

我经常会在氢课HR学习社群里看到半夜还在讨论专业问题的人。

有时候开玩笑问他们怎么周末都还在学习,不去约会。

他们也会玩笑似的回答我:

虽然都是玩笑话,却也透露着小心酸:

挖空心思去工作学习赚钱都来不及,还怎么有空隙去探索爱情呢?

工作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影响今后的人生,半点松懈不得。

很多人说90后太功利了。

把“钱”字看得太重,把“情”字看得太轻。

但其实,那是他们拥有更理性的婚姻观,更明白物质对感情的重要性。

他们更懂得控制生理欲望,更懂得责任两个字的重量,更不想为了物质做爱情和婚姻里的叛徒。

“贫贱夫妻百事哀。”

曾经有人算过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将近花费数百万元。

再加上房贷车贷、双方父母养老.....

一系列问题都会逐渐摆在爱情的前面。

当买朵玫瑰花都觉得浪费钱;

当结婚纪念日去趟高级餐厅都觉得太过奢侈;

当几年都舍不得买专柜的包包化妆品,久而久之争吵爆发……

哪来的空闲去思考幸福感和爱情?

太多笑着嫁给爱情的姑娘,最终哭着逃出了围城。

其实只有赚到足够的钱,你才有底气结婚,才有信心幸福。

有钱后你才有机会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而不用被迫选择一个有钱但不喜欢的人;

你才能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出得起护工的钱,不用因为独生子女忙不过来而无法顾到家里;

你才能在裁员潮中,有足够的存款面对工作的变动,不用靠另一半养活……

为一点柴米油盐吵吵闹闹,最后一拍两散的家庭,90后从小看得太多了。

爱情太珍贵,如果因为物质打败了爱情,那就太可惜了。

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在结婚之前,就实现财务自由,经济独立。

90后结不了婚,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赚到能让自己在婚姻里足够幸福的钱。

而他们正在为这件事情,殚精竭虑。

03

过分关心

是失去的前兆

第一批90后,马上30岁了。

第一批没结婚的90后,都不想回家了。

同事买了大年初一早上回家和大年初三返程的机票。他原本不想回家的,这还是他女朋友偷偷给他买的票。

不想回去纯粹是因为家里亲戚催婚催的太密集,三句不离“快结婚”。

很多老年人认为子女的婚事是“天大的事”,为子女的婚事“操碎了心”。

但每天姐想说,这颗心用错了地方。

90后不需要长辈为他们的婚事操碎心,你操碎了心他们也不会领情。

他们会领情的,是你对他们真正的关心。

很多长辈会把“操碎心”和“关心”划等号。

但“操碎心”根本不是“关心”。

“关心”是发自内心关切一个人的幸福。

关切他在外地工作顺不顺利,辛不辛苦,有没有得什么职业病,胃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工作和生活上需不需要帮助等等等等。

如果哪里需要支援,我就想办法帮助你。

这叫关心。

帮助他不需要你帮助的事情,就叫瞎操心。

很多长辈都应该扪心自问,你真正关心子女的幸福吗?

你知道很多人相亲结婚最后闹得鸡飞狗跳吗?

你知道自己小孩因为被安排进你满意的人生,而深夜痛哭吗?

如果你负担不起他们终身不幸的责任,就别催了。

说实话,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年轻人本来就兴致缺缺。

回家是想清净自己放空自己,能喝一碗妈妈做的鸡汤,能和老爸下下棋,看看电视,享受难得的温情和安全感。

不是为了回家听唠叨的。

如果回家比在公司还要令人不自在,那么很快,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有朋友和我说,她在犹豫年后是否要辞职回老家。

她觉得职场对25岁以上的女性太不友好了,换工作都会有人问结婚了吗?什么时候结婚?

自己又没什么事业心,没必要在上海继续发展,回去靠家里也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我问她,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还犹豫呢?

她苦笑:“留在上海只有HR会问你结婚了没,回老家亲戚朋友天天问。”

原来最终阻止她们回家的,不是小城市的寂寞,而是亲戚朋友无休无止的催婚、催生。

过份“关心”,是长辈们失去90后的前兆。

父母应该多体谅子女,因为他们从来不是不想结婚,是还没准备好结婚。

04

我也想结婚

但是再等等

所有“我不结婚”的说辞都是假的,所有年轻人骨子里都渴望婚姻。

“我要嫁的郎君,若心里最要紧的不是我,那我宁可一辈子不嫁。”

“我愿意一辈子陪着祖母,一辈子不嫁。”

《知否》中每天喊着不嫁的盛明兰还是会嫁,还是会对婚姻抱有期待。

说到底,再坚韧的人,都会害怕孤独。

以前流行“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现在连“父母儿女”都有人租了。

日本开始流行租赁父母妻儿等家人来陪伴自己:

就是因为孤独太可怕了,“虽然妻儿是租来的,但总好过孤独。”

独自在外工作的孩子,才是一个家庭里最孤独的那个。

90后都希望等自己准备好的那天,可以从容地说:

单身税我不想交了,君可缓缓来矣。

90后想要的对象很优秀,想要的婚姻很美满,想要自己的小孩很优渥,所以钱没赚够的他们,真结不了婚。

THE END
0.春天到了,明星们出轨了,90后都不结婚了明星们的婚姻在各种诱惑下充满挑战,却在聚光灯下被放大检视,更加不堪一击;而生存压力更大的普通年轻人,对美满婚姻生活的幻想开始存疑,有些人甚至谈“婚”色变,执意加入了“晚婚族”和“不婚族”大军。在结婚意愿不断降低和离婚率不断升高的当下,小编采访了一些未婚的90后朋友,看看他们对婚姻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224eyb9u
1.90后结婚率不到10%:垮掉的不是年轻人,是错漏百出的传统婚姻观就算没有进入婚恋关系,90后的年轻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拥有自己想要拥有的未来和前途。 所以说不要再拿过去的婚姻观来套用,与现在90后的婚姻观念做对比。 比不起的! 其实作为父母,也不必为自己的孩子太过于操心,如果遇到真的对的人,他说肯定是愿意去结婚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1252353_1075308368.shtml
2.冰城律师说离婚案:90后指证父亲婚外情帮母离婚东北网黑龙江“90后群体受教育不一样,思想观念比较独特、开放,对传统的家庭观念不深,家庭完整性保护相对淡,对父母紧张或破裂的婚姻生活有着自己的想法。”杨昌盛所建的“哈尔滨离婚律师网”,多次接到90后咨询父母的婚姻出现“红灯”事宜。以往一年也遇不上一起,近年来,每年都能接到20余起咨询父母婚姻问题的电话,实际提起离婚诉讼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4/09/01/055952385.shtml
3.预计多出一千万剩男,没钱就娶不到老婆90后80后未婚结婚这样会导致一个特有的“光棍阶层”,拥有金钱、技能和受教育等优势的男子可以结婚;而没有这些优势的男子结不了婚。 所以,想要脱单,就要更帅,更优秀,当然,面对中国越来越高的结婚成本,你还要有可以拼的爹,付得起彩礼的钱。 幸知想问问,你有没有一个零零后的儿子?感觉到压力了吧,未来的公公婆婆们!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T51VEUG052888VJ.html
4.90后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不生子了?根源是什么?|婚姻|生育|离婚|特别是90后,离婚率更是高得吓人,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离婚一定是为了幸福。 离婚析产,轻则痛失半壁江山、净身出户,更严重的,如果共同债务过高,还有可能导致双方负债累累,一夜回到解放前。 江浙沪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流行起了“两头婚”,双方没有彩礼和嫁妆,男不娶,女不嫁,只生育2孩,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RN57EF0535WDMF.html
5.70后、80后和90后的区别80后是要结了婚见父母的; 90后可能离了婚父母都见不着的。 九、70后是想玩了才结婚的; 80后是玩烦了才结婚的; 90后是无聊了才结婚的。 十、70后婚礼过后,钱都要给女的; 80后婚礼过后,谁挣钱多谁管钱呗; 90后婚礼过后,跟婚礼前没啥区别。 编后语:社会的发展,进步。体现出了这3种人的不同看法,结婚是相当的重要,但是每个阶段的思想概念都有所不同,现在的90后很多都会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20/19/14685269_330842775.shtml
6.泰州结婚登记率大幅下降!婚龄越来越晚,你被数据说中了吗?2015年属于特例,但总体来说,近几年结婚总数呈现下降趋势。从结婚登记的年龄来看,相比70后、80后,90后逐渐成为主力军。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人口基数本来就小,结婚总数的下降趋势也在情理之中。此外,从年龄结构来看,90后中的后半段们仍在求学阶段,结婚还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http://www.mytaizhou.net/folder1/folder2/folder7/m/2018-08-21/260538.html
7.浙江90后城乡居民婚恋观现状与变迁天天在一起 隔两天见一次 一个星期见一次 每个月见一两次 *8. 如果您是大学生,那么在大学期间,您更注重恋爱过程,还是结果 过程 结果 都注重 没考虑过 *9. 你身边或者你在大学看到有同志倾向的人吗? 有,很多 没有吧,没注意 见过 不懂什么叫同志 *10. 你怎么看待不同性取向的问题 人家的选择,跟我无https://www.wjx.cn/jq/27496542.aspx
8.结婚人数创新低!年轻人,为何连婚都不结了?|初婚|离婚|结婚率|结婚年轻人,为何连婚都不结了? 结婚的人数创造历史了,低到破纪录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只剩343万对,比去年同期还下滑了12.7%,减少了49.8万对。不仅结婚人数减少,而且结婚年龄也越来越大,从法定的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到现在平均的男性29岁,女性28岁,甚至全国多省市结婚年龄平均超过30岁了。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QSH1K10519AC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