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却因为“520”谐音“我爱你”而被网友封为“网络情人节”。刚过去的5月20日,南昌街头玫瑰花、巧克力漫天飞,情形大有赶超2·14情人节之势,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庆祝的主角大多是90后。
事实上,除了“5·20”,部分90后一年还要过十几个情人节,他们抓住每个机会说“我爱你”;90后的爱情来得也早,高中谈恋爱的已经比比皆是;90后崇尚自由,感觉对了两个人就可以住到一起……近日,记者深入了解了90后的婚恋观,发现他们比前辈大胆开放得多,但也面临许多问题。
现象——
520,南昌街头
表白“爆棚”
5月20日,日历中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在南昌街头却洋溢着过节的气氛,原来,这天是“网络情人节”。记者在中山路、胜利路等闹市区看到很多手捧玫瑰花的情侣,他们大多是90后,选在这样一个日子向喜欢的人表白。“刘XX,我爱你!”在中山路天虹商场门口,记者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为一个女孩送上一大束玫瑰花。而在胜利路步行街,一名男子特地挑在13:14分将一枚戒指送给女友,边送边说:“我爱你一生一世。”
结婚登记
比平时翻6倍
不仅是街头表白“爆棚”,结婚登记处也排起了长队。在东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3岁的小胡和21岁的小熊早早就赶来了,他们告诉记者,为了这一天他们等了很久:“今天是‘520’,代表‘我爱你’,我们特地选在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扯证,希望真爱永存。”
记者了解,5月20日当天,南昌领证人数达1163对,比平时翻了6倍。其中,东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共有197对新人领证,西湖区婚姻登记处共有206对新人领证。
调查
关于情人节:一年过十几次
说起情人节,人们的第一反应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但在年轻人尤其是90后那里,答案绝对不止一个。
“2·14啊,5·20啊,七夕啊都是情人节!”22岁的朱小姐告诉记者。“光棍节、愚人节、圣诞节,我们也当情人节过。”另一位90后陈先生说。而正在读大四的宫同学告诉记者,按韩国的规定,每个月的14日都是情人节,如果再加上2·14、5·20等,一年有十几个情人节。“你每个都过吗?”记者问。“当然,我们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宫同学不无骄傲地说。
关于表白:
六成人直接说“我爱你”
“5·20”是表白的节日,年轻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90后,结果发现,60%的人表白倾向于直接说“我爱你”。“表达爱意嘛,当然是说‘我爱你’最好。”市民冯小姐说。“如果遇到心仪的女生,我一定会高调示爱,太含蓄不行,太含蓄就没机会了!”夏先生说。20%的人表示,男生可以直接点,而女生则应该含蓄点。还有20%的人表示,不会直接说“我爱你”,而会用“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在一起”等含蓄一点的话语表达出来。
关于初恋:高中就开始谈恋爱
关于初恋开始的时间,90后们的答案有点出人意料。“我的初恋是高中开始的。”朱小姐告诉记者。“我初三就有男朋友了。”徐小姐说。“我的初恋开始于高三。”陈先生告诉记者。在20名受访者中,最早的初恋发生于初三,最晚的初恋发生于大四,而最多人的初恋开始于高中,人数约占受访者的一半。
高中就开始谈恋爱会不会影响学习?“的确如此,”陈先生坦言:“如果没有谈恋爱,我也许能考一个更好的大学。”朱小姐的回答则正好相反,她说自己和男友在一起经常互相辅导功课,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关于同居:六成人赞成同居
爱到情浓时,能不能住到一起?60%的90后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条件同居,另一种是在婚姻承诺下的同居。20%的人选择了前者,40%的人选择了后者。“我觉得两个人只要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一致就可以同居。”徐小姐说。朱小姐则表示,如果两个人以后肯定会结婚,就可以搬到一起。至于传统价值观强调的道德规范和自我约束,许多90后都表现出不屑:“别人说是别人的事,我们有我们的自由。”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多数90后男士赞成同居,但问到如果结婚对象曾和别人同居是否介意时,大部分人都表示介意。
关于结婚条件:有眼缘,有房子
结婚是人生大事,90后们的择偶条件也显现出他们这代人的特点。归结起来记者发现,女生普遍重视物质条件,尤其是房子是不可缺少的,男生则普遍重眼缘,并对女生操持家务的能力有一定要求。1992年出生的杨小姐告诉记者,选择结婚对象她最重视男生的性格和能力,此外就是必须要有房子,“房子意味着稳定”。另一位90后赵小姐说,房子不是唯一,但却是结婚的必要条件。男生们择偶则更看重眼缘,“并不要特别漂亮,但要看上去顺眼,有来电的感觉。”宫先生说。大多数男生对女生经济条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有一份稳定工作即可。
市民反应——
“太前卫,我等望尘莫及”
关于90后的婚恋观,记者也在南昌街头和乐客在线随机采访了一些“非90后”。80后迟女士表示,她感觉90后是前卫大胆的一代,很多观念和自己的不同:“初中就开始谈恋爱,我读书那会儿根本没有这种事。”80岁的退休教授姜奶奶则直言,她看不惯90后的一些做派:“尤其是同居,我是非常反对的。同居玷污了神圣的美好,降低了婚姻的档次,还存在很多后患。”网友“想想”说,她身边的90后都很大胆,但有时会有点不靠谱,甚至还有点滥情。另一位网友“sunshine2010”调侃道:“90后太前卫,我等望尘莫及。”
当然,也有不少支持90后的市民,70后袁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我不认为90后是‘物质的一代’,相反我觉得他们在择偶上很理性。我也不反对婚前同居,同居是了解对方性格脾气的很好途径。”
专家观点——
婚姻咨询师:
直白没错,但别滥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分析师应汶华表示,比起以往年代的人,90后的婚恋观的确更前卫,网络情人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赞同年轻人庆祝情人节并大声说出‘我爱你’,但前提条件是表白的对象相对固定,如果每次都向不同人说‘我爱你’,那就是滥情了。”应汶华说。
对于90后初恋提前、恋爱次数增多、同居日益普遍的现象,应汶华表示这与时代发展与网络流行有关。她解释了许多男士在同居问题上“宽己严她”的根本原因,那就是“自私+封建思想”。应汶华建议年轻人慎重同居,尤其是女孩,因为同居给女孩造成的影响更大,也是今后婚姻生活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社会学家:
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引导
江西财大人文学院MSW(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唐斌表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转型,年轻人的恋爱观、婚姻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择偶标准多元化,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第二,择偶中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择偶范围扩大;第三,择偶中爱情已占主要位置,经济地位的重要性逐渐上升;第四,同居现象从幕后走到台前,对婚前同居行为持宽容态度;第五,“闪婚闪离”与婚外恋逐渐增多。
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正随着社会变迁而悄悄变化,但婚恋中的不稳定因素、功利心理、道德失范行为也在增多,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形成正确婚恋观,构建良好的婚姻意识形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唐斌建议,年轻人应更多地关注婚恋的内涵和感情的营造,摈弃形式主义和拜金主义。父母也应该做出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整个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的引导,帮助年轻人找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