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老板叹婚不起女方送宝马男方得花万

结婚,对于两个相爱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但曾几何时,这份甜蜜却开始变得异常沉重。买房、买车、拍婚纱照、办婚礼……每一项“甜蜜因子”的背后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婚不起”,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有网友说,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而等我结婚,却要用爹娘“半条命”!此话不假。近日,上海一对小夫妻微博晒婚礼账单引来众人围观。除去房、车,双方合计花了32万元,而且多数都由双方父母承担。网友计算,中国人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千倍。

结婚马拉松 充满累和贵

“‘婚不起’,真是‘婚不起’,把所有程序都走完,差不多像是被剥了一层皮。”在杭州一所高校当老师的高琳玲(化名)不久前刚刚跑完她的婚礼“马拉松”,面对记者的问题,她的脸上写满了疲倦和无奈。

今年29岁的琳玲老家在山东日照,在杭州完成学业后顺利成为下沙一所高校的老师。虽然参加工作没多久,但是家里大人看着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就催促他们在今年完成婚礼。

“一开始就为花销发愁。”说起结婚,琳玲依然皱了个眉头,因为现在高校年轻教师收入相对偏低,像她现在杂七杂八全部加起来也就每年六七万元,所以对结婚开销格外敏感。“还好我不是男的,要是靠我一个人办婚姻大事,基本没有可能。”她苦笑着说。

不过喜事到头来并不全是喜悦。“累!”这是琳玲总结的第一个关键词,因为两人老家与工作地分属三省,3个月里,小两口分别跑了山东日照、陕西咸阳、浙江杭州三个地方。而且在山东老家和杭州各走了一趟婚庆常规程序,在陕西则按当地风俗在村里热闹了几天,都不是省事的活。

第二个关键词自然就是“贵”。光杭州摆的15桌婚宴就花了6万多元,再加上5万元的烟酒、近2万元首饰、亲戚来杭州参加婚礼加游玩的近3万元接待费,最后跑完这场婚礼“马拉松”,小两口整整花了21万多元钱。

“相当于我们两个人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高琳玲忍不住提高了声调。虽然在结婚过程中,两人找朋友借婚车、没有买钻戒,一再告诉自己要省一点再省一点,但是另一方面,“毕竟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不体面的话,亲戚、朋友、同事难免说闲话”等声音一再充斥耳边,最终,两人的支出一次次超出预定范围。

结婚费用高无奈啃老

“结个婚这么辛苦,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太‘穷’了吧。”交谈中,琳玲这样自我解嘲。

然而,并不只有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才喊“婚不起”,有钱人似乎也有他们的烦恼。不久前,一位温州老板就向朋友抱怨给儿子办婚礼办不起,被晒到网上。

“因为女方送男方一辆宝马X5,所以男方订婚出的礼金是52万元;到香港订购首饰和衣服,女方出了18万元,男方出了15万元,婚宴设在一家排场很大的五星级大酒店,总的费用加起来要180万元,还不算现成的房子,去年大儿子结婚也花了差不多150万元。”而事实上,这样的费用支出放在温州高端婚庆市场并不算什么,难怪这位老板连连感慨,现在自己赚钱的速度,还真是赶不上儿子结婚花钱的速度。

类似感叹并不在少数。不久前,上海一对小夫妻在新浪微博里晒出婚礼账单,显示除去房、车,双方合计花了32万元,引起社会极大共鸣和反响。

据了解,以“爱情之都”杭州为例,男性的婚姻成本大约为250万元。其中包括100平方米的房子,以杭州两万元/平方米的均价,需要200万元。装修20万元,办喜酒10万元,以及其他必要开支20万元,如恋爱成本、度蜜月等。假设男方自有存款30万元,年收入以10万元计算,(250-30)/10=22年。最后得出结论为:男方倾其所有+不吃不喝工作近22年=讨一个杭州中等条件的老婆的成本。

在日趋昂贵的“中国式结婚”面前,越来越多的新人们愈加觉得囊中羞涩。据调查显示,86%的被访新婚夫妇月收入不到8000元,其中绝大多数的月收入不到5000元。“结婚钱父母出”已经成为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时的首要选择。

结婚不应是一种奢侈

既然成本高昂的婚礼,让许多“80后”都觉得无奈。那么到底是什么心理驱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豪华婚礼呢?

业内人士认为,婚礼给年轻人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多是由传统的家庭观念导致的,一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和对传统习俗的固守,往往带来很多繁复的手续。有六成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愿意举办简约的个性婚礼,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也有近六成受访者直言,婚礼从简的阻力来自父母。

除家庭因素,据绍兴一家媒体的调查显示,有26%的受访者认为,举办豪华婚礼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有10%的受访者更是直言,举办豪华婚礼是炫富在作祟:“看见别人的婚礼很有派头,自己不跟着,生怕会落伍。还有些把婚礼也当做社交的一部分,通过婚礼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排场越大越显示身份的与众不同。”

对此,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实奢侈的‘中国式结婚’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式奢侈’的风行。”现实中,“中国式奢侈”随处可见,豪华“官衙”四面开花,公务接待奢侈化,公车也尽买豪车,富豪一掷千金极显雍华——这些遍地开花的“中国式奢侈”,深深地影响爱面子的中国人。

于是,盲目攀比之风渗透社会的各行各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位与单位之间互相攀比办公条件谁豪华,简陋的反被嘲笑;公务接待攀比喝什么酒,不是茅台还拿不出手;而普通百姓之间有个红白喜事、请客送礼等,也少不了比较,以至于“豪华婚宴”、“天价婚礼”层出不穷。在盲目攀比之风的推波助浪下,爱面子的中国人让结婚花销步步攀升,一路疯涨,最终导演了一幕幕夸张的“中国式结婚”。

“当结婚也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和反思。”有网友指出,面对暴涨的结婚成本,年轻人结婚要量力而行,有什么条件就结什么条件的婚,爱情不需要盛大的婚礼来证明,“瘦婚”、“裸婚”都是可行的;家长也不要盲目攀比,毕竟家庭和睦不在于一时排场,不要因为一场婚礼而给新人增加沉重的负担。爱情珍贵,但婚姻不该真贵。

现实中,高昂的婚恋成本之下,年轻人结婚方式选择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部分人选择啃老,另一部分则直接选择裸婚。据《2011年“情人节”婚恋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对于裸婚持反对意见只占33.9%,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对于这种形式都报以支持,或者并不反对。

对于当下许多适婚男女而言,裸婚或许已成为迫于婚恋成本过高的一种有效应对。

□专家点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研究员、教授杨建华:结婚奢侈风越刮越厉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婚礼作为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值得纪念,但是说到底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婚姻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味地追求婚礼的奢华,过多透支财力,必然会影响到婚后的生活。新人特别是家长应该更理性地面对这一问题,不能盲目跟风。为了“面子”和虚荣心而不惜重金打造奢华婚礼的做法,并不可取。

□新闻链接

何谓彩礼钱

结婚彩礼钱是现代中国保留旧时结婚风俗,由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聘金。法律对于彩礼钱没有明确规定,可认为属彩礼范畴。

结婚彩礼钱是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

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结婚彩礼钱”,一词跃然于中国社会婚姻风俗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结婚彩礼钱”主要花费区域是有四大件之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后人沿用“四大件”之说,表达“结婚彩礼钱”的内涵。

上世纪70年代

“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

上世纪80年代

“四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上世纪90年代

“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21世纪初

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关于这十年间的“四大件”说法,争议很大,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和保险”四大件之说,按照现在结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房子和车子,稳定的工作”一说,应该比较靠谱,当然也还有其它说辞。

THE END
0.往日新闻财经纵横全新合作模式各有所图 两大PC品牌“中国式结婚”(16日 08:05) 山东阳信民营企业夺得纺织行业标准“话语权”(16日 08:05) 五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领泰安岱岳农业发展(16日 08:03) 关注中国品牌动态——7月大事记(16日 08:03) 外管局二季度数据显示资金流出迹象明显_银行_经济观察网_2010-08-16_欧阳晓红(16日 08http://finance.sina.com.cn/oldnews/2010-08-16.html
1.新闻中心首页(2010年01月23日21:00)博闻天下:宣誓能让中国式结婚神圣起来吗? 凤凰情报记者:采访海地遇难维和警察妻子很痛苦 米卢:振兴中国足球七建议致新足协领导 李承鹏:不看好空降来的外行当足协新掌门 15:48 薛涌:我为何说淘粪也是门“国学” 15:45 赴海地记者:把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分给了灾民 15:18 黄健翔:中国足球需要全面反省 15:14 罗https://news.sina.com.cn/head/news20100123pm.shtml
2.2005年06月03日滚动新闻滚动新闻中心[影音] 《中国式结婚》掀起你的红盖头来 22:00 [综合] 全市严查校车违法 122开通举报热线 22:00 [综合] 一年交通违法百起 被罚万元司机悔恨 22:00 [综合] 公房“老”得太厉害 超自管房近50倍 22:00 [综合] “史努比”和“可鲁”曾经风光现成弃儿(组图) 22:00 [综合] 官园蓝天出三甲 老末云岗争冠军https://news.sina.com.cn/old1000/news1000_20050603.shtml
3.东北网2010年08月09日新闻汇总[584][游戏频道] 中国式结婚 《舞街区》甜蜜七夕 2010-08-09 14:09 [585][动漫频道] 日本动画巨头IG Port2013财年上马三部影片 2010-08-09 14:08 [586][动漫频道] 美国加州迪士尼主题公园提高成人门票价格 2010-08-09 14:08 [587][动漫频道] 《玩具总动员3》跟观众一起长大 2010-08-09 14:08 [588https://www.dbw.cn/system/2010/08/09/0_20100809.shtml
4.国内新闻新闻中心一家三代的“中国式结婚” (2008年11月16日 14:36) 四川平武县今晨发生5.1级余震 (2008年11月16日 14:36) 北京老字号哈德门便宜坊封炉翻建 (2008年11月16日 14:36) 同三公路交通事故致11死39伤 (2008年11月16日 14:36) 陈水扁妻女被讯问3小时 (2008年11月16日 14:36) 三亚交通局三官员引https://news.sina.com.cn/china/2008-11-16
5.如何科学地开始婚前同居随着生活成本的加大,工作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迟着结婚年龄。我们的成年初显期 (emerging adulthood)也被拉长。在资本的积累和心智的成熟都未为结婚做好准备的时候,同居就成为了一种可行的且又与婚姻类似的亲密关系维系方式。https://www.douban.com/note/631697702/
6.田源否认出轨称安慰哥们女友,你信吗?田源与太太赵楠结婚并已育有一子。在外界看来,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在《天天向上》节目中,田源经常调侃自己“妻管严”;在一期节目中,妻子赵楠做客《天天向上》,夫妻二人现场互相道谢,田源谢谢太太无论多晚都给自己做晚饭。 此外,田源还曾颇有感触地说:“一个人的时候是活着,跟老婆两个人在一起才是生活。”这些恩爱https://www.chazidian.com/cidian/928795/
7.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和造句16篇(全文)最好玩的是,新娘艾瑞莎的父亲像一位忠诚的士兵,硬是守在房间门口不让新郎官进去。直到收到一个红包后,他才高高兴兴打开房门。“嘿,这外国绅士竟然懂咱中国人的婚礼习俗。”几个姑娘颇感惊讶。 “咱们中国式结婚最注重礼仪,每一道环节都有特殊的含义,比如红枣、花生、桂圆和瓜子是预祝早生贵子的意思。”有人用外语向艾瑞莎的父亲介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alb4arh.html
8.VV点评明星红地毯风采·山西卫视:《中国式结婚》 ·中国教育3:《武林外传》 ·宁夏卫视:《马大帅3》 ·深圳卫视:《半路夫妻》 ·星空卫视:《反恐24小时》 ·内蒙古卫视:《噢!必胜奉顺英》 演出预告 ·10月1日~11月11日北京现代舞演出季节9个剧场演… ·10月3日~29日,小说戏剧工作室《猫科动物》上演… https://yule.sohu.com/s2006/3125/s242703049/
9.《鹰与枭》热播荧屏王新军领衔公安悬疑剧(图)《鹰与枭》由曾经执导过《中国式结婚》和《红色追击令》的导演李骏指导,实力演员王新军和丁柳元领衔主演。该剧大量吸取美国电视剧在情节和人物上的创作新意,应用悬疑的情节,跌宕的节奏以及前卫的拍摄手法,来营造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警匪大戏。和其他“小成本低制作”的公安题材剧不同,该剧投入大量资金在视觉效果的营https://ent.sina.cn/tv/tv/2008-04-30/detail-icesifvx9204939.d.html
10.关于中国式结婚和中产式结婚的婚账这100多万是这么花出去的:80平米房屋一套,以均价8000元计为64万元;装修15万元;家电及家具共8万元;轿车12万多;办喜酒收支相抵;度蜜月3万元;从恋爱到决定结婚这段时间4.8万元,各项成本合计106.8万元。 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在北京,一男子想娶媳妇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是个百万富翁,否则甭想结婚。从北京推理到沈阳,咱https://news.sohu.com/20060106/n241299953.shtml
11.别让婚礼花费成了“甜蜜的负担”新闻频道盘和林认为,婚庆收费过高的现象应引起关注,“婚庆收费高,一定程度上缘于缺少透明度,因为婚庆是个性化服务,在定价上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婚庆行业收费乱象”。他建议相关部门给出婚庆市场指导价,“别让婚礼高成本阻碍年轻人的结婚热情”。 (应受访者要求,张蕊、郑倩、高凯星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实习生 陈思萌 贾新阳 郭扬http://news.youth.cn/sh/202404/t20240430_15227954.htm
12.一场婚礼动辄十几万别让婚礼花费成了“甜蜜的负担”盘和林认为,婚庆收费过高的现象应引起关注,“婚庆收费高,一定程度上缘于缺少透明度,因为婚庆是个性化服务,在定价上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婚庆行业收费乱象”。他建议相关部门给出婚庆市场指导价,“别让婚礼高成本阻碍年轻人的结婚热情”。 (应受访者要求,张蕊、郑倩、高凯星为化名)http://henan.china.com.cn/finance/2024-04/30/content_42776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