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房价得负主要责任。先不提年轻人婚恋观念变化,单论物质方面,如果说房价是“主犯”,婚礼花销起码算个“帮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最新调查显示,年轻人平均一场婚礼花掉33万。这费用可以入手一辆宝马了,小夏都想问问,这钱都花哪去了?
我们先来看看婚礼的各类花销。结婚珠宝是整个婚嫁消费品类中最刚需的一种,目前结婚珠宝仍以黄金、铂金和K金材质为主。不过这两年,黄金饰品在婚嫁市场中的份额逐年提高,2019年和铂金、K金“三分天下”,但是到了2023年,却占据到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可见年轻人对黄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在购买婚嫁珠宝上也更加务实,追求保值作用,对黄金的偏爱还真是中国人骨子里一脉相承的。
除了珠宝,一些婚礼过程中的必要消费还包括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宴场地、结婚用品等。年轻人对这些消费的追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加追求品质和个性定制,在这些消费中,国潮元素的占比提升。
新人开始追求性价,需要仪式感的同时,也在注重成本效益,精致和实用并非是完全不能共处的两极,部分婚礼支出的花费也有所下降。
虽然少数环节能省些钱,但和整体花销上涨相比仍是杯水车薪,婚礼支出为什么会涨到大家都难以接受的程度?主要影响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个人消费力随着收入上涨;另一方面是行业环境引发了婚庆市场的集体涨价。
“甜蜜经济”的蛋糕并没有变大,“尺寸”上甚至还有缩水,如果想和原来吃得同样多就只能把蛋糕做得厚一点。结婚率的降低也使得从事婚嫁方面的企业为了维持利润,不得不卷起来,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有大幅提升。
虽然体验感整体也在上升,但婚嫁支出的花费在不断增加这是事实,新人无论怎样精打细算也无法扭转,当发现努力工作、赚钱,好像并不能负担得起日益增长的婚礼支出,年轻人开始打开格局,出手“整顿”婚礼。
婚礼的确是人生盛事,但是走流程的体验未必是好的。仅仅是确定婚期、预订酒店、敲定婚庆“四大金刚”、拍摄婚纱照等事宜,足以让新人满身疲惫。婚礼当天,化妆、接亲、堵门、敬茶等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有人直言,“仿佛给自己的婚礼打了‘黑工’。”
于是一些年轻人开始一切从简,除了酒席之外,一些程序能取消则取消,能简化就简化,没有车队、接亲、伴郎伴娘等传统环节,具体精简什么由新人们根据自己情况而定。这样安排下来,除了婚宴外,其他的开销甚至能压缩到万元以下,更是节省了新人大量的精力。
除了省钱外,极简婚礼的出现也有主观原因,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丰富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简约化。传统的婚礼形式往往繁琐且耗时,而极简婚礼则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虽然极简的婚礼体现了年轻人对自由的追求,但是从整个市场看,这类婚礼仍是小众的代表。一场婚礼不仅仅是两个新人的事,这里面还有长辈传统观念、家族颜面、关系资源等,如果不是经济实力有限,办一场极简婚礼的首要压力来自于家人,这是两代人观念的差异。
在小夏看来,婚礼开支不该成为结婚的拖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幸福的追求,年轻人的确应该努力赚钱为将来打算,但不应被高额婚礼及繁复的各种形式主义支出所“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