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懒人经济、“宅经济”等新型生活方式和美团、饿了么以及大众点评等互联网餐饮平台的兴起,客观上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和技术条件。多数机构预测,预计至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过万亿。为准确了解我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消费观念、食品安全认知和信任度,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强预制菜的科普及解读工作和科技创新及应用等工作,黄岩区消保委于2023年11月开展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消费动机、食品安全认知和信任度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一、 调查方式和总体情况
黄岩区消保委通过电话问询和线上问卷推送的方式开展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800份,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消费观念、食品安全认知和信任度,调查影响消费者认知的主要因素。
(一) 被调查者性别:女性占52.5%、男性占47.5%。
(二) 被调查者职业: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占22.6%,企业单位员工占35.5%,个体私营业主占16.1%,自由职业者占4.8%,从事学生1.6%,其他占19.4%。
(三) 被调查者月收入:月收入5001-8000元占35.5%,月收入2000-5000元占24.2%,与收入8001-10000元占19.4%、与收入10001以上占16.1%、月收入2000以下占4.8%。
(四) 调查结果概况:本次调查结果: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认知为58.63分,对预制菜信任度得分为71分,消费动机得分为68.72分。
二、 调查情况分析
(一) 预制菜安全认知
1.预制菜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调查显示,7.5%的消费者非常了解,32.5%的消费者比较了解,32.5%的消费者不了解,其中7.5%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了解。
图1对预制菜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安全认知
2.预制菜的生产和保存条件
调查显示,有12.5%的消费者非常了解,25%的消费者比较了解,40%的消费者不了解,10%的消费者完全不了解。
图2对预制菜的生产和保存条件安全认知
3.预制菜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显示,有32.5%的消费者比较了解,25%的消费者了解程度一般,42.5%的消费者表示不了解。
图3对预制菜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安全认知
4.预制菜的营养价值和新鲜度
调查显示,有32.5%的消费者了解程度一般,35%的消费者表示不了解。
图4对预制菜的营养价值和新鲜度安全认知
(二)预制菜信任度
1.预制菜品质信任度
调查显示,有2.5%的消费者非常信任,25%的消费者比较信任,47.5%的消费者信任度一般,12.5%的消费者不信任。
图5对预制菜品质信任度
2.预制菜食品安全信任度
调查显示,有2.5%的消费者非常信任,30%的消费者比较信任,37.5%的消费者信任度一般,12.5%的消费者表示不信任。
图6对预制菜食品安全信任度
3.您对预制菜的营养价值信任度
调查显示,有5%的消费者对非常信任,12.50%的消费者比较信任,47.5%的消费者值信任度一般,35%的消费者表示不信任。
图7对预制菜的营养价值信任度
4.预制菜的品牌和生产商信任度
调查显示,有5%的消费者非常信任,25%的消费者比较信任,42.5%的消费者信任度一般,27.5%的消费者表示不信任。
图8对预制菜的品牌和生产商信任度
(三)消费动机
调查显示,有42.5%的消费者表示认同,25%的消费者认为一般,没有太大的感觉,32.5%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9预制菜节省了买菜时间
2.预制菜节省了备菜的时间
调查显示,有47.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节省了备菜的时间,20%的消费者认为一般,没有太大感觉。
图10预制菜节省了备菜的时间
3.预制菜是野外露营的最佳拍档
调查显示,有12.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是野外露营的最佳拍档,30%的消费者认为一般,没有太大感觉。
图11预制菜是野外露营的最佳拍档
4.预制菜科学均衡的营养搭配让我们吃得更放心
调查显示,2.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17.5%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20%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25%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2预制菜科学均衡的营养搭配让我们吃得更放心
5.预制菜原材料的新鲜程度清晰可见
调查显示,有12.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原材料的新鲜程度清晰可见对其消费动机有一定影响,22.5%的消费者完全不认同。
图13预制菜原材料的新鲜程度清晰可见
6.与外卖相比,自己烹饪预制菜时可以控油控盐
调查显示,有12.5%的消费者认为对其消费动机影响很大,22.5%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27.5%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15%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4与外卖相比,自己烹饪预制菜时可以控油控盐
7.预制菜详细的操作指南可以让我在烹饪时得心应手
调查显示,有12.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42.5%的消费者认为一定影响,17.5%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10%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17.5%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5预制菜详细的操作指南可以让我在烹饪时得心应手
8.将半成品预制菜烹饪为成品让作为烹饪小白的我很有成就感
调查显示,有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27.5%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35%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12.5%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20%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6将半成品预制菜烹饪为成品让作为烹饪小白的我很有成就感
9.有了预制菜以后再也不用为家宴劳心费神了
调查显示,有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25%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30%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20%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20%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7有了预制菜以后再也不用为家宴劳心费神了
10.预制菜安全规范的包装可以避免食品被污染
调查显示,有10%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27.5%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27.5%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15%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20%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8预制菜安全规范的包装可以避免食品被污染
11.预制菜较短的保质期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调查显示,有12.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20%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35%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12.5%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20%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19预制菜较短的保质期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12.预制菜是用餐的一个新选择
调查显示,有1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20%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32.5%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15%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17.5%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20预制菜是用餐的一个新选择
13.预制菜的品种多样,可以让我品尝各种美食
调查显示,有7.5%的消费者认为影响很大,35%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影响,27.5%的消费者表示一般,没太大感觉,10%的消费者表示不太认同,20%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认同。
图21预制菜的品种多样,可以让我品尝各种美食
(四)影响消费者购买预制菜意愿的因素(多选)
调查显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有预制菜的保存条件(75%)、食品安全(50%),相对影响较小的则是包装(17.5%)、营养价值(22.5%)、品牌印象(27.5%)等因素。
图22影响购买预制菜意愿的因素
(五)阻碍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主要顾虑(多选)
调查显示,阻碍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主要顾虑有预制菜的对防腐剂、保质期有所顾虑(77.5%)、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觉得口味不如现制菜好、食材不新鲜(67.5%),相对影响较小的则是制作程序麻烦(12.5%)、不了解预制菜(17.5%)等因素。
图23阻碍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主要顾虑
三、主要问题
(一)预制菜安全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认知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对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生产和保存条件、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以及营养价值和新鲜度的了解不足。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判断不准确,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认知水平。
(二)预制菜信任度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预制菜品质、食品安全性、营养价值以及品牌和生产商的信任度普遍较低。因此,需要提升预制菜的质量,确保菜品的新鲜度、口感和风味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预制菜的制作过程符合卫生安全标准,提供明确的营养信息,包括成分、热量和营养含量等,以增加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厂商需要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与消费者保持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信任。
(三)预制菜消费动机
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消费动机主要受方便、健康、支持、安全、选择等5个动机因子影响,其中预制菜节省了买菜、备菜、野外露营的准备时间的方便;预制菜品种多样、用餐新选择的选择;操作指南让烹饪得心应手、对烹饪小白比较有成就感、不用为家宴费神的支持的三个因素的决定了黄岩区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消费动机。
四、对策建议
(一) 加强监督管控,保障食品安全
从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对预制菜安全认知不高,而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政府要对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采购、生产、运输到销售等环节实施全流程管控,需要多措并举从强化全流程管理、完善审查和奖惩机制、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加大抽检力度等多方面加强监管,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认知。
强化全流程管理。对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采购、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实施全流程管控,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完善审查和奖惩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审查和奖惩制度,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定期的审核,建立信用评级系统,对符合规定的企业进行奖励,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引导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符合安全标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有资质、有信誉的供应商,确保食材辅料的质量安全。
加大抽检力度。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预制菜食品的抽检力度,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特别是对关键食材、添加剂等重点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品质
根据调查结果,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产品品质心存疑惑,因此需要从以下多个层面发力,提升预制菜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信任度。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和改进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确保预制菜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恒温保鲜,以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如使用液氮速冻技术在极短时间内将食材迅速冷冻,保留食材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提供更高品质的预制菜产品。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遵循并执行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选购和供应商的管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质量;在产品包装和宣传中提供明确的产品信息,如成分表、加工工艺、保质期等,让消费者清楚了解预制菜的来源和质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建立品质口碑。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持续的品质改进,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积极申请和宣传食品安全认证和相关资质,如ISO认证、HACCP认证等,以证明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信誉度。
加强顾客互动和反馈。积极与消费者互动,倾听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并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
(三) 完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形象
根据调查结果,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不了解预制菜或者从未购买过预制菜。针对这些消费者企业要多加宣传,可以在线下门店开展体验营销,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认识预制菜,体验过后消费者容易获得直观感受。
精准化营销、品质提升、多元化布局。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产品宣传推广,重点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和女性消费群体实施精准化营销。同时产品层次要差异化、多元化,并着重打造符合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新潮产品,以产品品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不仅如此,销售渠道也应多元化布局,并结合与线上、线下零售商合作的方式实现全渠道战略多维布局,从而扩大推广范围和销售覆盖面,抢占市场占有率
便捷配送、加强保鲜及配送、宣传与创新。对于便捷型消费者而言,最吸引他们的是便捷性。此类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多从电商平台购买预制菜,因此预制菜的配送问题很重要,预制菜企业需要加强其保鲜技术和配送的效率。考虑到这类人群多为企业人员和行政事业人员,增加线下渠道,将门店选址在其工作地附近,可以更直接接触到这类消费人群,为其提供便利。对于谨慎型消费者而言,其对于预制菜有一些认知,也有购买经历,但其对预制菜的关注度和认知还不是很高,也属于待开发客户。企业需要加强宣传,同时要做好客户调研工作,提供创新产品以更好满足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