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重大宣布!强化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持牌上岗!散户能炒币了?来看解读?
香港证监会警告称,计划申领牌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原有平台)的营运者应开始检视及修改有关系统及监控措施,为新制度作好准备。而无意申领牌照的营运者,则应着手预备以有序方式结束其于香港的业务
此次香港证监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点是,首次明确了零售客户可在通过适当性评估的前提下,使用由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提供的交易服务。而就在去年,香港证监会已经两度对零售投资者释放放松信号
2022年1月,香港证监会首度容许零售投资者接触在传统交易所买卖的少数受规管虚拟资产相关衍生产品。随后在2022年10月,证监会就虚拟资产期货交易所买卖基金(虚拟资产期货ETF)设立了认可制度,并认可了三只虚拟资产期货ETF。因此,零售投资者在香港已能透过受规管产品以间接方式接触虚拟资产。
不过,香港证监会也强调,应遵循合适性的精神设立妥善措施,以为零售投资者提供额外保障。例如持牌平台营运者应全面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水平,确保其能合理地承受潜在的交易损失;在纳入虚拟资产以供买卖之前,就虚拟资产进行合理的尽职审查,确保符合代币纳入准则;如有意向零售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亦应确保所挑选的虚拟资产属于合资格的大型虚拟资产等
持牌倒计时三个月
这也意味着,计划申领牌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原有平台)的营运者应开始检视及修改有关系统及监控措施,为新制度作好准备。至于无意申领牌照的营运者,则应着手预备以有序方式结束其于香港的业务
香港证监会表示,为了就即将实施的新制度作好准备,现就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规定,公开征询市场意见。主要内容围绕“应否准许持牌平台营运者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以及“如何保护投资者”两项,咨询截止日期为3月31日
同时,由于针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现行制度已实施数年,期间虚拟资产领域出现了巨大转变,因此香港证监会也希望趁此机会进行修订完善,以便在投资者保障与市场发展之间达致更适度的平衡。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一如我们自2018年以来所秉持的理念,本会依照‘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建议多项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
她还提到,鉴于环球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动荡不稳,加上部分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倒闭,各地监管机构达致了明确共识,认为需要对虚拟资产领域进行监管,以确保充分保障投资者,并有效管理主要风险
设立12个月过渡期
早在去年10月,香港就在《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中提到,其正致力为订立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展开工作,以便使虚拟资产交易所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遵守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和保护投资者方面的规定,使其能接触更多香港市场投资者
如此一来,金融中介机构和银行可与来自虚拟资产界的持牌同行合作,并在符合相关监管条件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虚拟资产交易所也能在香港开拓新的分销渠道,利用香港价值超过4.5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基于这一背景,此前有消息称,香港正在考虑解除对散户交易加密货币的禁令——此前的政策规定,在持牌交易所进行的加密货币交易仅限于香港的专业投资者。
事实上,香港关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许可程序已经非常严格,在现有制度下,只有两个加密平台获得香港证监会的批准——OSL Digital Securities Limited 和 Hash Blockchain Limited。如今这两家公司也需在规定过渡期内,符合新的监管制度要求
香港证监会表示,考虑到目前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发牌的平台营运者可能需要修改系统和监控措施,以符合新规要求,因此拟订立了为期12个月的过渡期。
据了解,香港证监会后续还拟在其网站上发布数份名单,向公众列出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状况,并将继续与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合作,以加强对香港大众的投资者教育工作
香港大力建设虚拟资产生态
2022年10月,香港在发表的《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中提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抱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香港政府正与金融监管机构缔造便利的环境,以促进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得以可持续和负责任地发展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表示,“我们认为透过一致、明确和清晰的整全监管框架,有助奠定稳固的基础,以迎接由全球虚拟资产急速发展所带来的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在加紧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的同时,我们也乐意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表示:“我们现已向全球市场清晰表达对于虚拟资产的政策立场,表明我们与全球虚拟资产业界一同探索金融创新的承担和决心。”
此后,香港加密资产生态进展迅速。去年12月16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两只虚拟货币期货ETF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个提供以太币期货ETF,及亚洲首个提供比特币期货ETF的市场
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香港证监会此次公开征求市场意见,符合当地政府为香港发展具活力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制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与香港近期大举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港相吻合。与新加坡监管日益收紧趋势不同,香港此举有望抢占发展窗口,有利于为香港吸引加密货币投资者和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香港放松虚拟资产交易监管政策之前,已有科技券商提前瞄准了这一新型市场,并积极试水海外。例如2021年6月,富途控股和老虎集团就曾透露,计划在美国、新加坡申请加密货币交易牌照(仅限于海外板块),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投资需求
香港将向散户开放加密货币交易?业内人士这样判断
香港特区政府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在官网发布新闻稿称,今日就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规定展开咨询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将于今年6月1日生效的新发牌制度,所有在香港经营业务或向香港投资者积极进行推广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将需获得香港证监会发牌
本次咨询中,香港证监会特别就是否应准许持牌平台运营者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事项咨询市场意见。这被市场解读为香港将向散户放开虚拟资产交易
在港虚拟交易所必须持牌经营
其实早在2019年,香港证监会就提供至少一种证券型代币交易服务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引入了监管框架
2022年11月,就加密货币市场动荡以及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破产一事,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在“司长随笔”中表示,要稳慎推进虚拟资产行业在香港发展。“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带来的潜力,也要小心防范当中可能造成的波动和潜在风险,更要避免这些风险和影响传导到实体经济。”
2022年12月,香港证监会官网发布的一封通函显示,《修订条例》将会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引入发牌制度。在该发牌制度下,任何人如有意在香港经营虚拟资产交易所的业务,必须向香港证监会申领牌照,而相关人士也须符合适当人选准则,并遵守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规定及其他监管规定
金融科技专家蔡凯龙向元宇宙NEWS记者表示,香港证监会此举是把虚拟资产监管明确化,以前虚拟资产交易还是灰色的地带,即使那些没有牌照的交易所,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在香港运营;那现在到6月1号以后就确定如果没有牌照,你在香港运营是属于非法
拟将放开散户投资者?
香港证监会拟在其网站上发布数份名单,向公众列出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状况,并将继续与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合作,以加强对香港大众的投资者教育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咨询中,香港证监会特别就以下事项征询市场意见:应否准许持牌平台营运者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如准许的话,除了所建议一系列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包括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确保合适性和代币纳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实行哪些措施
另外,此前香港证监会规定平台营运者仅可向专业投资者提供其服务,并确保其客户充分认识虚拟资产,还必须制定严格的纳入准则对其平台买卖的虚拟资产进行筛选
具体来看,个人投资者拥有800万港元或以上的投资组合;法团及合伙公司要求800万港元或以上的投资组合;信托法团拥有4000万港元或以上的总资产
“不向所有散户开放,是有合格投资人的要求,这是预计中发展的方向。”蔡凯龙向记者说道,不像大家想象中是所有的散户都可以去交易加密货币;而且交易的加密货币都有一个白名单,也就是说未来限定某几个币能上架合规交易所,就类似日本交易所模式,而且香港在散户合规性上反而会比日本更严
在蔡凯龙看来,此举对行业影响其实不大。他认为香港本地市场本来就不大,而香港真正散户市场就更小了;香港最重要的是机构跟高净值客户,但他们有各种投资的渠道,能给加密货币圈带来的新客户群、新流量、新资金量要比想象中的小
共识实验室创始人王峰向元宇宙NEWS记者表示,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市场开放的政策至少酝酿了一年,这个政策推出主要是咨询了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以及虚拟货币市场中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但是未来是否向散户完全开放,是需要向社会开放征求意见的
“这一点正好体现了香港政府的专业精神和透明态度。但是具体如何做,还要等征询意见结束。”
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向元宇宙NEWS记者表示,虚拟货币的未来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监管方面。监管越来越严格,不符合规定的虚拟货币可能会被禁止交易,而这也可能导致虚拟货币市场的崩溃。因此,未来虚拟货币需要遵守合规规定,同时也需要找到更加稳健的商业模式来维持生态运营,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简单说,除了比特币、以太坊或者少数的世界上大型的数字货币(相当于世界上的大蓝筹),散户都无法进行交易。”黄立冲强调
万事达U卡 银联国际U卡 万事达U卡 港卡U卡
市场最好的 USDT 数字资产卡 资费一览
Pi币 派币 OpenEX (OEX) 中本聪币 Star Network 星网
万事达卡 USDT EUR 实体卡 欧易 币安 香港HKD 交易所
注册流程 交流学习 咨询
扫面 Q Q 微 信
Q Q:1311933679 微信:13826550895 微信:18898598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