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舟山附近海域迎来了难得的汛期,渔民们也紧锣密鼓地开船出海。
做足准备后,渔民王卫平却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有什么东西似乎隐藏于黑暗之中。
铆足精神的王卫平随后发现,一艘大型游轮竟然悄无声息地冒了出来。
一些心理素质不佳的船员,隐隐认为这是一艘“幽灵船”。
船上毫无生气,整艘游轮散发着一阵阴森恐怖的气息。
空无一人的游轮,为何会平白无故地进入东海,游轮的主人又是谁呢?
凌晨深夜,游轮惊现
2018年12月,浙江的渔民们趁着汛期,纷纷出海打渔。
在18日凌晨,在海上漂泊了一阵的渔民王卫平,将渔船驶至舟山岱山港外。
刚把渔网布置好,王卫平就察觉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上,渔船的正前方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障碍物,正在缓缓靠近。
意识到情况危急的王卫平,即刻让船员打开探照灯,查明前方情况如何。
当船员们看到正前方出现一艘大型邮轮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王卫平见状,一边调整着渔船的方向,一边拿出喇叭对着游轮喊话,但迟迟没有得到游轮方的回应。
在海上随波逐流的游轮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随时有可能向王卫平的渔船撞过来。
有惊无险地避开游轮后,王卫平这才发现,这艘邮轮上空无一人,且船身还有几处撞击的痕迹。
这艘大型豪华游轮为什么会出现在我国东海海域,这是一艘“幽灵船”吗?
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王卫平推断,游轮上的船员或许已经遇难。
不敢在夜色中轻易靠近游轮,王卫平让船员驾驶渔船,围着游轮转了几圈。
拂晓之后,在渔船上等候了许久的王卫平,才清晰地看到这艘迷失在大海上的游轮全貌。
这艘大型游轮共有三层,客房占据了大多数,王卫平由此推测,这艘游轮应该是一艘客轮。
游轮上的座椅尽数被拆除,整个游轮内部显得十分空旷。
或许当初这艘邮轮的船长正打算全面整修,但游轮却在前进路上不幸抛锚。
年久失修的游轮,地面充斥着各种垃圾和杂物,甚至还有一些吃剩下的方便面和鸡蛋壳。
王卫平进入驾驶室后,他发现这艘邮轮的配置极佳。
四台1300马力的三菱发动机价值不菲,船长绝对不会故意遗弃。
而按照国际惯例,对于那些已经报废的游轮,船长是不能随便丢弃的。
为了减少船只相撞事故的发生,年久失修的游轮,都会被各国政府送至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
正当王卫平为这艘游轮的来历发愁时,其他船员发现,一张标注了游轮信息的名片,竟然被随意丢弃在一堆杂物之中。
空无一人,船主成谜
这张名片早已发黄,上面的文字几乎快要脱落,而且大多是韩文和英文。
王卫平发现这艘豪华游轮的位置是在东经127度15分、北纬30度40分附近,距离舟山岱山渔港有足足300多海里。
舟山的新闻媒体接到消息后,也想探究“幽灵船”的身世之谜。
将名片上的韩语翻译后,媒体和王卫平这才得知,其中一个的韩语是船长的名字,另外一个则是游轮的名字“梦想号”。
记者又尝试了好几次,但都没有任何结果。
大亚高速航运公司的客服人员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但是这个答案却出人意料。
客服人员正面回应,大亚高速航运公司从来没有丢失过任何游轮。
几番搜索之后,王卫平一行人才被告知,这艘邮轮确实曾经隶属于该公司,但在多年以前就被售出,与该公司再无任何瓜葛。
客服人员并不能透露更多的买家信息,只能告诉新闻记者,买家来自马来西亚。
对于这样的回答,王卫平顿时感觉回到了原点。
为了尽快找到“梦想号”的主人,王卫平将手中仅有的照片发送给了新闻记者。
在其中一张照片上,记者发现游轮上涂有“巴生港”的字样,“巴生港”为马来西亚的港口。
另外一张照片上,记者又看到了这艘邮轮的新名字——“KANZAM EKSPRES1”。
在将所有的信息整合之后,王卫平才终于揭开了“梦想号”的神秘面纱。
“梦想号”是一艘双体高速水翼游轮,整艘邮轮的排水量在304吨左右。
“梦想号”于1993年3月第一次下水,可承载300名乘客,最初的定位便是豪华客轮。
完成这次出航任务后,各国的航海记录上便再也不能找到任何与“梦想号”有关的信息了。
或许“梦想号”的船长打算重修装修爱船,于是他让工人拆掉了所有的椅子,并请了专门的托运公司,将爱船运回马来西亚。
至于“梦想号”为什么会在海上抛锚,其中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在托运“梦想号”途中,托运公司的轮船却发生了故障,无法再继续作业。
加上天公不作美,海上时有风浪,托运公司固定“梦想号”的缆绳发生断裂,失去牵引的“梦想号”只能在海上肆意游荡。
游轮上的人类活动迹象,大概就是托运工人在作业时留下的··。
游轮上没有任何殴打的痕迹或是血迹,这更加印证“梦想号”并非发生任何灵异事件。
至于船长为何明知“梦想号”遗失,却没有大张旗鼓地寻找这艘价值不菲的豪华游轮,这个问题还有待调查。
决议返航,困难重重
中国舟山的海事部门接到消息后,明确表示由于“梦想号”的发现地点是在公海区域,超过了管辖范围,有关部门并不能直接出面,
而且“梦想号”上除了一些杂物之外空无一人,海事部门也没有搜救的必要。
但王卫平也没有义务独立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小渔民,才出海不久的他才刚刚撒下1000多张渔网,就等着不久后丰收。
此时王卫平心中有些犹豫,“梦想号”是他发现的,难道他要置之不理吗?
就在王卫平心中犯难,犹豫不决的时候,网友们也在热火朝天地谈论着“幽灵船”事件。
王卫平并不相信“梦想号是一艘“幽灵船”,他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去,“幽灵船”是不存在的。
做了30多年的渔民,王卫平深知,如果这艘邮轮继续在海上游荡,一定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12月份正式渔民出海打渔的汛期,渔民们大多都撒下了数千张网,都盼望着满载而归。
每天往来东海海域的渔船不计其数,而行踪不定的“梦想号”,万一在黑夜中撞上其他不知情的渔船,就会造成一场触目惊心的巨大灾难。
因此,在和海事部门沟通过后,王卫平决定要自行将“梦想号”拉回港口,以免“梦想号”停留在其他船只的航线上,造成海难。
王卫平在把拉游轮返航一事告诉家人后,全家人都一致同意,他们都是勤勤恳恳的渔民,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要拉动一艘大型游轮,仅仅依靠王卫平的渔船,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王卫平的渔船是父亲留给他最宝贵的财富,20多年来,王卫平都靠着这艘渔船养家糊口。
这艘渔船仅有20米长,宽度在6米左右。而大型游轮的长度则在30米以上,宽度也超过10米。
从排水量上看,游轮是渔船的两倍数左右,渔船要想拉动游轮,需要超负荷运转许久。
而且游轮是一艘双体船,王卫平仅有150米的缆绳,绳子说不定都不太够用。
除了配置问题外,将“梦想号”拉回港口的计划,实施起来也不占天时地利。
常年出海的王卫平,早已在东海海域布下了数千张渔网。
正处于难得的汛期,渔民们都在等着鱼儿乖乖钻入陷阱。
按照原定计划,王卫平的渔船将会在海上停留两个多月,但此时他们才刚刚出海不到20天。
碰到丰收的时节,一网下去,运气好的话,他便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
若此时中断预定的计划,王卫平定会血本无归,最保守的损失都超过百万。
船员们跟着王卫平出海,一年几乎未能与家人见过几次。
停止捕鱼计划,意味着船员们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一炬,甚至来年一家人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而且为了这次出海,王卫平还额外花钱雇了10多名船员,每个船员的薪水都在一月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由于洋流的影响,渔民们若不及时收取已经撒下去的渔网,渔网将会随着洋流一起,漂流至世界各处。
成百上千张渔网丢失,对于王卫平来说又是额外的损失。
深思熟虑后,王卫平还是决定将“梦想号”拖回港口。
作为靠海吃海的渔民,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游轮阻碍航线而无动于衷。
尽管王卫平已经做足了准备,精打细算地150米的揽绳绑在了游轮上,但整个计划实施起来,难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船员们费劲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才将“梦想号”与渔船连接上,并留出了一段安全距离,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尽管王卫平已经预留了50米的安全距离,但在拖动一艘不受控制的大型游轮,并不像拖动一辆汽车这样容易。
由于拖着一个不受控制的庞然大物,船员们需要时时盯着后面,以免牵引绳松动。
而且船员们无法即刻控制游轮前进的方向,游轮巨大的惯性让两艘船随时都有可能相撞。
到了晚上,船员们还要拿着大喇叭向周围播报,以此来避免其他船只不清楚前方状况。
确认绳索牢靠后,王卫平才下令返航。
原本他计划着,整个返航过程中,速度怎么也有10海里每小时。
但龟速前进的渔船,速度竟然不到5海里每小时。
遇到风雨天气,渔船甚至一直在原地踏步,即便渔船加足马力,他也只能将速度维持在2海里每小时。
船员们分为几组,24小时轮换监控,坚持了将近3天,渔船才终于靠近港口。
就在距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时,天气又给王卫平开了一个玩笑。
极为拥挤的港口,实在难以容纳一艘大型游轮。
在许多大货船的阻拦下,游轮迟迟没有进入指定区域。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卫平称:“这船是我出海几十年中,开得最想哭的一次,我们就像一块夹心饼干,不断在各搜大船中挤来挤去。”
尝试了许多次后,王卫平深感力不从心,甚至想过要不就此放弃。
在狂风中坚持了两三个小时后,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终于赶来为王卫平保驾护航。
舍小为大,传承“红帆”
成功将“梦想号”托运至安全地带后,新闻记者也忍不住向王卫平提问:“请问您有没有仔细计算过托运游轮的损失?”
王卫平对记者坦言:“我知道拉游轮回来会有损失,心里大概有数,但从来没有仔细计算过。向外人说,他们会以为我敲竹杠!”
在记者的追问下,王卫平才说:“光是拉这艘游轮,渔船烧柴油就烧了10万多吨,油费就花了大概7万对块!”
海事部门之后也公布了“梦想号”的身世之谜,这艘豪华游轮确实是在托运途中发生了意外。
挣脱束缚的“梦想号”在洋流的作用下,出现至我国东海海域。
“幽灵船”事件平息之后,王卫平的生活也重新趋于平静。
甚至还有人认为,王卫平这趟是“赚大了”。
尽管他没有继续进行捕鱼计划,但是能够“捡到”一艘豪华游轮,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几个发动机的价格就足以弥补王卫平的损失。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像王卫平一样,在海上发现一艘无主游轮。
照此推测,王卫平从政府部门那里获得的奖金也应该高出许多。
他的出发点仅是,不愿看见一个巨大的障碍物出现在渔船众多的海域上,以此避免灾难发生。
海上的生活极为不易,常年在海上漂泊,谁都不能保证渔民们能够绝对安全。
王卫平希望大家都能毫无后顾之忧,不用时时刻刻如芒在背,提防海上的安全隐患。
王卫平的事迹,无异是“红帆精神”的最佳体现,舟山的新闻媒体也将王卫平称为“红帆精神”的代表人物。
渔民们一出海便是好几个月,吃喝拉撒都在船上,不论晴天雨天,都在与大海顽强拼搏。
顶着生命危险,渔民们将海中的物产送至人们的餐桌,自己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尽管一下子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帆精神”代表人,但王卫平并未因此骄傲自满。
他依然按时出海,一如既往地生活,不在外人面前吹嘘自己的事迹。
在短暂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中,王卫平也时时将“红帆精神”挂在嘴边,他希望女儿能够早日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继续传承“红帆精神”。
好不容易才能与父亲相聚,女儿也想着尽快长大,尽力分担父亲身上的重任。
能够在丰收时刻舍弃眼前的利益,义无反顾地维持海上的秩序,王卫平的举动实属可贵。
漫长的海上生活锤炼了渔民们坚忍不拔的品格,让他们在生死攸关之际勇往直前。
无论摆在面前的困难有多大,王卫平还是选择迎难而上。
灼热的阳光与冰冷的海水在渔民身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而唯一不变的,是渔民们与生俱来的淳朴本性。
尽管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但是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还是会挺身而出,继续弘扬“红帆精神”。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