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心帮你带娃,父母何苦为难父母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条流调报告,
这位住在深圳姓刘的阿婆,她一天的活动记录让网友都泪目了,
大家可能习惯了一个孩子被鸡娃,从补习班到另一个补习班,
习惯了一个成年人,肩负着非人的重担,在工位被榨干,
但我们永远也习惯不了,一个已经可以安享晚年的老人,还要兢兢业业忙碌于本不属于他们的未来,
如果还能做劳动力,就被叫去带孩子、做家务、餐厅酒店帮忙,
如果已经病了、“废”了,就被抛弃在医院、养老院,任凭他们老去、死去……
60多岁的年纪,也经历过世间的动荡,当初让孩子吃饱穿暖也流了不少血汗泪,
而如今,却过上了压根儿就停不下来的生活,
一个流调记录,不就揭示了中国老人最不堪入目的一面吗?
但这并不是他们晚年兵荒马乱的生活不堪,
而是那些硬把他们安插进各种岗位,从护工到服务员,从服务员到保姆的人不堪!
深圳64岁阿婆困境
“我的人生,你做主”
深圳这位刘阿婆,住在宝安区,已经64岁了,
如果没有被确诊为新冠,她的生活也不会被我们看见,
而这仅仅是她每一天的常态,
从6月14日到6月21日,她不输年轻人过上了“996”的生活,
甚至周日没工作还是因为当天被诊断为阳性,直接送进医院隔离治疗了,
除此之外,她上午去医院陪护自己生病的丈夫,
丈夫所在的医院和需要帮忙的儿子的餐厅相距甚远,
18公里,不打车最快也需要两个小时往返,
从医院回来,她下午就去老四川餐厅帮忙,晚上也没得休息,
和家人住在一起的她,自动承担起了保姆的职责,回家收拾家务、照顾孙女,
在她的流调报告里,我看不见她自己的生活,
日复一日,或许早已是年复一年,
“看完深圳宝安阿婆的流调,觉得她人生真的好累,
服侍完生病老公,要帮儿子做家务带孩子,还要给儿子的餐厅打免费工。”
毕竟比起沈阳大爷三天三次鸡架,显示出沈阳人对鸡架非凡的爱,
比起广州阿婆,从又一间茶点轩到卡朋西餐,从任点全到九龙茶记,
以一己之力划出早茶美食地图,悠悠闲闲地泡上一壶茶,叹个一上午都不在话下,
比起东莞比她少活了半辈子的学生,每天去公园里散步……
深圳阿婆这操劳的6天,就足够让人觉得心酸,
有人说:“深圳阿婆就是深圳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但我不认同的是,
深圳打工人到了刘阿婆这个岁数,难道还能像她一样,跟年轻一辈一样去奋斗吗?
甚至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而是为了子女的便捷?
把刘阿婆和打工人放在一起,是不恰当更是不公平的……
她的前半生已经承受了,或许是她应该承受的东西,
而如今硬加在她身上的,或许就是她的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你却把我当保姆”
戳中所有父母的痛点
于是忙不迭地把父母接到家里,把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塞给他们,
我现在住的一个老小区里,也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带着都不会走路的宝宝在路上散步的场景,
有的老人弓着背,走不动路的速度刚好和宝宝学步的速度一致,
但他们一个慢慢迎向成长,一个则缓缓迈向死亡,
每每看见他们的背影,我都会很心酸,
而这时缺席的,永远是孩子的父母,年迈父母的孩子,
也曾是孩子的父母,总是很习惯依靠于自己的父母,似乎那根脐带从出生时就没有剪断,
他们理所当然地把父母叫到家里,把孩子和一切家务都统统交给了他们,
然而自己做甩手掌柜,
“妈!饭做好了吗?”、“爸!孩子又哭啦!”
我就听说过邻居家的爷爷奶奶们,去照顾自己家女儿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还惨被当成保姆的经历,
女儿女婿白天上班,下班进门吃饭,吃完饭就躺在客厅里玩手机,
有心思的陪孩子玩一会,没心思就直接说“我累了”,把孩子推给父母管,
终于有一天,爷爷奶奶们受不了了,
他们一句话就揭开了全中国父母最不堪的一面:
“我好心帮你带娃,你却把我当保姆,连个心疼话都没有......”
有需求,第一个就让父母进场,出现冲突,第一个要求父母离场的就是孩子,
一旦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就被送进医院、养老院,在病床上孤独终生,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老父亲写的日记,
记录了曾经女儿出生,他是如何欣喜若狂,
感谢上天赐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甚至从那天开始他就戒掉了烟瘾:
“随后,我又跑到医院外的便利店买了一包烟,蹲在医院门口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直到最后一根抽完,我把戒了无数次都没有戒掉的烟戒掉了,这一戒就是30年。”
和妻子婚姻出现困境,他选择:
“放弃所有财产,只要女儿。”
可是后来女儿长大了,有了男朋友,有了自己的家庭,他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儿渐行渐远:
“从一开始的两三天一个电话,到后来的两三个月,甚至是半年一个电话; 从一周回来看我一次,到一个月回来一次,再到后来的半年都未必看到你一次。 虽然我们相隔不到百公里,车程不过1小时,但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我本以为命不久矣,女儿你会想起小时候,想起我对你的照顾、对你好。 可是,我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你的陪伴和照顾,等来的只是一个陌生的保姆。”
直到最后,一个陌生的保姆陪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
他选择把所有的遗产留给保姆,只留给了女儿一块钱,他在遗嘱中痛心地写道:
“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多么令人惋惜,又多么令人痛心。
我们都有脆弱的灵魂
有一句话这样说: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但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很残酷,但也很真实,
曾经听闻一个老人猝死在家中,竟然将近两个月都没被人发现,
更为震惊的是,他的女儿就住在离父母家一条街外,
很多人可能都会因为太远了、太麻烦了就懒得去探望父母,
可事实是,就算父母住你对门,你也完全不想知道他们一天中发生了什么,
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敲门敲的最为勤快,
可是他们却忘了,无论带小孩也好、工作也罢,
这或许是父母的责任,但绝对不是义务,
像深圳那位阿婆,她有什么理由不去享受生活,不去散步,不去和自己的朋友搓搓麻将,
她有什么理由不像那个广州的阿婆一样,每天去吃个早茶,聊上一整天,尽情享受晚年生活呢?
为什么年纪已经64岁的她,还要被拿出来和深圳不要命的打工人并列,
整的她返老还童,就是个20出头的小姑娘?
她老公都已经住院手术,只幸亏的是,她身子骨硬朗,还能跑东跑西,
要是她一个不小心病了,就像现在她倒在了新冠病毒面前,
还有人会觉得她“年轻”无敌,甚至是整个深圳的写照吗?
这虽然是现实,但这是不应该存在的现实,
但这居然在深圳随处可见,甚至有人爆料说:
“自己小区有几位清洁工目测都快80了,
每次看见他们干活我都会默默走开,原因很复杂,懂得都懂。”
他们或许是某人的父母,但也曾是某人的孩子,
凭什么养大了孩子,还要继续为孩子的生活背书,继续为看不见自己明天的未来奋力打拼?
难以相信,更是不想相信,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别人生活的约束,
他们操劳了一辈子,做牛做马、任劳任怨,
如今还要被不知感恩的子女道德绑架,成为打工人的一环,
直到最后,他们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怎么才算是为自己活了,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你知道有多少父母被子女“抛弃”,成为网瘾老年人,沉迷网络吗?
知道有多少老年痴呆患者在不留意间走丢,成了街头无人理睬的流浪汉吗?
知道有多少父母心甘情愿为子女做牛做马,还要被当作理所当然吗?
深圳这位阿婆的流调,确实是揭开了所有中国儿女的遮羞布,同时揭开了中国父母不堪入目的一面,
但这根本不是父母不堪入目,而是子女不知悔改、不知感恩的不堪入目,
我理解所有当父母的两难,
但父母何苦为难父母,父母都有一样脆弱的灵魂,
但凡有一点知足、一点感恩、一点改变,
事情或许都会变得不一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