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谁在喝“东鹏”“红牛”等功能饮料?不过都是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熬夜加班的程序员等,总之,都是干体力活的“打工人”。
这一边,“打工人”买咖啡、喝茶饮或其他“功能饮料”,都是让自己工作更提神,更卖力,有点悲哀!
另一边,靠一款“红牛平替”让大股东们身家千万甚至过亿,今年以来东鹏饮料在投资圈也是出名了,股价半年涨超20%,而这些财富都是打工人“喝”出来的。
打工人一年喝出112亿元,老板身家暴涨超70亿
图源:市界截图
根据市界公开数据显示,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也就是6月28日,东鹏饮料的收盘价是215.75元,市值是863亿元。
按照东鹏饮料董事长林木勤持股49.74%计算,林木勤的身家已经涨超70亿元!
《2023胡润百富榜》
根据《2023胡润百富榜》的财富数据显示,林木勤以435亿的财富排名第108位。
老板吃肉,其他股东也喝到“东鹏特饮”的汤,但打工人只能喝货架上实打实的东鹏特饮。
超市货架上的红牛和东鹏,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太像了!一个是金属罐装,一个是PET瓶装,有的还带个塑料杯子,便于跟别人分享?
红牛250ml售价一般是6元左右;东鹏特饮250ml装的每瓶在2-3元之间,就看小卖铺商家敢不敢“黑”多几毛钱了。
然而,卖得比较好的竟是500ml东鹏特饮,终端售价是每瓶5元,就是“自带”杯子的爆款。
东鹏饮料2023年财报
根据东鹏饮料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营收为112.63亿元,同比增长32.42%;归母净利润为20.40亿元,同比增长41.60%。
2024年一季度,东鹏饮料营收为34.82亿元,同比增长39.80%,归母净利润为6.64亿元,同比增长33.51%。
眼红红牛,林木勤明目张胆,做红牛“平替”
林木勤出生于1964年,来自广东汕尾,读书也算努力考上了中山大学,毕业后在圳建材工业公司当技术员。
1995年,华彬集团老板严彬因为拥有“泰籍华商”的“便利”身份,引进了泰国天丝集团的“功能饮料”RedBull,也就是“红牛”。
“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红牛开始在国内饮料市场火爆出圈,这也让其他国内厂商眼红,林木勤就是其中一个。
1988年,林木勤却选择放弃国营的工作,跑到深圳奥林饮料厂(红牛代工厂)去上班,一路干到了销售总经理的职位。
1997年,林木勤又从民营转到国企,来到东鹏实业(东鹏饮料前身)担任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销售这块业务。
林木勤
林木勤到了东鹏实业后,次年就带领团队,生产“红牛平替”饮料,但厂子依旧熬不住,一度发不出工资。
2003年,林木勤抓住当时的好机遇“国企改民营”,借钱凑足253.66万元,受让东鹏实业100%产权,和20位核心员工一起,将这个濒临破产的老厂“妙手回春”。
如果没有红牛,确实没有东鹏特饮什么事了!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东鹏“卷趴”下去。
2016年,泰国天丝(泰国红牛)与华彬集团(中国红牛)关于红牛商标侵权发生了纠纷,双方多次对簿公堂,没想到大哥们在“吵架”,便宜了“小弟”东鹏饮料。
红牛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每况愈下,而东鹏特饮则成为“便宜版”的红牛,打开了“打工人”的市场,一直卖到现在。
东鹏特饮也没想到红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己内部出现了矛盾,这个漏洞就让林木勤给钻了。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分析得出,从2012年到2021年期间,红牛在国内市场份额从82.1%下滑至53.3%,东鹏特饮则从4.7%上升至16.7%。
更狠的还在后头!
红牛不“争气”,便宜了东鹏饮料,一跃上市
2021年5月,东鹏饮料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A股“功能饮料第一股”。
当日发行的价格是每股46.27元,股价峰值的时候涨到278.2元,后面一直保持在百元以上。
7月8日,东鹏饮料股价是202.80元,市值是811.22亿元。
得了便宜还卖乖!在上市当日的庆功宴上,林木勤还特地感谢了红牛一番,尤其是华彬集团的严彬,谢谢他将红牛引到国内市场,提前做好了“功能饮料”的消费认知工作。
与其说是东鹏特饮“抄袭”到“超越”,其实这里也有红牛自己“递刀”给对手,让对手有了可乘之机。
之前红牛的广告语是“困了累了喝红牛”,现在改为“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东鹏一点都不意外,捡起红牛原有的广告语,小改一下“累了困了,东鹏特饮”。
2021年东鹏饮料上市,连带着老板和数十位高管,身家跟着水涨船高,不是千万富翁就是亿万富翁。
其中,原“二股东”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君正投资”)靠频繁套现成为“显眼包”。
根据iFinD统计数据分析得出,从2022年9月到2024年5月,君正投资发布了三次减持公告,累计套现约28.25亿元。
宋向前
君正投资背后的“大佬”是宋向前,加华资本董事长,在创投圈比较出名,像洽洽食品、加加食品、居然之家、今麦郎、老乡鸡、小罐茶等品牌,他都投过。
不止君正投资,早在2023年5月,根据东鹏饮料公司发布的减持公告,蔡运生、李达文、东鹏远道、鲲鹏投资、东鹏致诚、卢义富等10多个公司董事、高管股东合计减持套现约13.69亿元,减持解释是自身资金需求。
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林木勤间接参股东鹏远道和东鹏致诚。
东鹏饮料的二股东刚在5月减持一轮,这不才过完6月,7月又来减持了。
7月2日,根据东鹏饮料公告信息显示,天津君正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下称“君正投资”)拟减持东鹏饮料不超过1200.03万股股份,即不超过东鹏饮料总股本的3%。
截至公告当日,君正投资持有东鹏饮料股份2000.05万股,占总股本的5 %。
这样减持下去不是很妙啊,不过公司上市不就是为了减持套现吗?资本就是逐利,减持套现也是正常的金融操作,只要合法合规即可。
山寨模仿比比皆是,卷来卷去何时休
这像极了山姆提前来到了国内的零售市场开店多年,开市客观望了多年觉得不错,也在2019年选择跨进中国零售市场。
现在是山姆开哪,它就开哪,直接捡现成的“中产消费群体”,因为两家定位、价位、会费都差不多,所以免去了“教育”消费者这一环节,只要开市客不尴尬,气的就是山姆。
两大仓储式会员店不卷价格,不卷会员费,卷的是你附近有我,我附近有你,共享同一拨“中产客群”,不得不说,开市客很“心机”。
卷地址,卷包装,还有卷价格的比比皆是!但幸运的可不多。
作为雪王蜜雪冰城的“亲儿子”幸运咖,因为没能及时扭转船舵,在瑞幸与“山寨”瑞幸的库迪,双方开启的九块九“低价战”中损失惨重。
根据蜜雪冰城的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幸运咖的门店数量是2900家。
当然,现在醒悟为时不晚,幸运咖已经出了“六块六”的饮品,只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都是“烧钱”补贴,为了消费者真的是卷到没有盈利的空间了。
今年3月份,娃哈哈与农夫山泉,在卖水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博弈,以前不怎么看到娃哈哈业务员的店家,也在关键时刻给足娃哈哈排面。
认真做事的企业,就不怕各种阴暗的商战,不管是外资达能想“鲸吞”,还是红瓶变绿瓶的农夫山泉货柜不让摆娃哈哈闹的很不体面。
浪费那么多电,还只能放一种水了,只能卖我就不能卖它了?真的很离谱。
当然,抄袭模仿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吃相很难看,但“资本”的嘴脸一向又有多好看呢?
“山寨”终究走不远,还得靠自主研发新品
东鹏特饮一直是东鹏饮料的“王牌饮品”,可以说是家里的“顶梁柱”都不过分,但其实东鹏特饮这几年也开始卖其他的饮料,两者还互不谦让。
根据2023年东鹏饮料的财报数据分析得出,其中,东鹏特饮板块营收为103亿元,占整体营收大约92%,同比增长为26%;其他的饮料板块营收为9亿元,占整体营收虽然仅为8%,但同比增长为186%。
两个板块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一个逐步缓慢,一个则后来者居上了。当然,自家比没意思,还是得和市场外面的品牌对比。
有网友说,喝东鹏特饮,贴东鹏瓷砖,用东鹏卫浴,总有一款适合你。
东鹏刚出来,就找谢霆锋代言,最重要是和东鹏瓷砖同名,所以一出来,尤其是广东消费者都知道东鹏瓷砖很出名,都认为背书很强很靠谱,而且就如介绍所说吃中消费者人群,真的每一成分都很关。
可见,取名也是一门艺术,东鹏特饮一开始连名字都能找到“同源”,但即便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山寨”的气息,能做到上市,让打工人喝上“瘾”,让股东成为亿万富翁。
光靠复制粘贴别人的成功之路,终究不是长远之道,自己也要多花精力研发新饮品,才能在激烈的饮料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撕掉“山寨”的标签,那就成功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